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从《楞伽经》谈禅宗修身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2015-01-07 浏览次数:78603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从《楞伽经》谈禅宗修身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传统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荆三隆
广东省佛教协会举办“禅宗文化与共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是具有弘法利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举措,本文谨从禅宗文化中丰富而深刻的修身理论方面加以阐述,以襄盛会。
禅宗文化系统是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宝藏,无论在历史或是在现实的生活中,都产生过广泛而深入的影响,认真地发掘禅宗珍贵的思想文化资源,对于促进社会的祥和安定,使人们在处理各种纷扰的利益关系时,保持互谅和睦;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时,做到圆融会通;对待各种不同价值理念时,予以宽容和尊重。禅宗思想能在社会生活诸多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其博大宏赡、系统致密的禅学理论体系及其思想影响,浸润在人们的心灵中,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在《楞伽经》中的修身理论,不仅展示了广阔的理论空间,同时也构成了一整套修身的独特思想方式,成为知行兼备、定慧双运的实践和体验,对中国历代文人以及社会文化心理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修身理论是以“唯识”、修“心”为出发点的,一切修行方法都要落实到对治“妄心”上。
认为如果心平气和,人就如傍临一泓清泉,自然会觉得身心清爽,从而知妄除幻。修身要修心,不断修悟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和看法,这反映的是佛教对于人的基本认识。其对治妄心的实证,把人的思维推向了极为精巧的阶段,对理念、思辩、心理探究的贡献难以估量,反省自心、反观自身,探索妄心形态的思维方式,在纷扰现实的世界与物质至上日益凸显的今天,对于教化人生,培养健全的人格独有其思想意蕴。
《楞伽经》内容丰富,共一百零八义,以唯识学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为主旨进行论述,对唯识学主要逻辑体系中的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等范畴逐一阐发。其思想包括了佛教的基本理论,如“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涉及“无我”论、“涅檠”论、“佛性”论、“宗说兼通”论、“渐悟顿悟”并重论、“见性成佛”、“转识成智”、“由凡人圣”的“三身四智”说,这些论说在佛教史上异说并起,教界、学界皆非止一家之言,反映了禅学思想史的诸多理论问题,并最终演化为佛教中国化的典型宗派——禅宗,自唐至今,一直影响着中国佛教,影响着中国社会思想。[1]这里仅就《楞伽经》三界唯心影响下的禅宗修身观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淡一点认识,以求教于方家。
一、三界唯心理念的认识,有助于自我心灵的和谐
《楞伽经》开篇偈云:“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华。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一切法如幻,远离于心识。”[2]明示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生灭变幻,就好比虚无梦幻的华光。智者证悟f无所谓有与无,就会产生渡人脱于苦海的心愿。一切事物的法则如离奇的梦幻,都是由心中生发而来。要求人们了知一切有灵性的生命的真实,证悟心为万法,从而洞察人心。满足不同层次的要求,从各个方面消除执着于有我与物的认识,达到对实我、因缘、真实、物我两空的觉悟,并运用自如。三界唯一心,心外无别法,一心一切法,一切法—心。妄心之因,是从各种现象中产生的心念,依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感知到心念,形成无始至今的妄想熏染,形成了分别认识的事物。只有:
不勤因缘,远离内外境界,心外无所见。次第随入无相处,次第随入从地、至地,三昧境界。解三界如幻,分别观察,当得如幻三昧。度自心现,无所有,得住般若波罗蜜。舍离彼生所作方便。金刚喻三摩提,随入如来身。随入如如化。神通自在,慈悲方便,具足庄严。等入一切佛刹,外道入处。离心意意足,是菩萨渐次转身,得如来身。大意,是故欲得如来随入身者,当远离阴界入心,因缘所作方便,生住灭妄想虚伪。唯心直进,观察无始虚伪过,妄想习气因,三有。思惟无所有,佛地无生,到自觉圣趣。自心自在,到无开发行,如随众色摩尼,随入众生微细之心,而以化身随心量度。诸地渐次,相续建立。
是故大慧,自悉檀善,应当修学。[3]
认为只有注重内心的修持、不受主观和客观环境的因引缘牵,欲、色、尤色三界于心皆澄静无澜,脱离心之意念,自识妄见,即得转妙之身,才能自觉觉他,内证而成,化度众心。这种高度关注人内心世界的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清澄的修身思想是很有认识价值的,从理念上看,与我们今天倡导的和谐社会的共识是一‘致的,是中国佛教禅宗修身思想的重要内容。这种认识,可以归纳为:提高人生素养,应从我做起,从自我内心的宁静和谐做起。
在今天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被人们普遍认同的社会中,这种认识同样具有现实意义。在当代,人们处于充满了诱惑、机遇、挑战、竞争的氛围之中,成功与失败、通达与困顿的社会现象,人们屡见不鲜。心理失衡,也成为—个现代人常见的心理问题。人们往往容易去追求现实的、功利的、物质的目标,而欲壑难填,贪欲就好比—只没有脚的飞鸟,只能一个劲地往前飞,最终会坠落。有了无休止的贪欲之心,心理永远不会平衡。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使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协调,使整个社会处于融洽平稳发展的状态。禅门追求纷扰世事中人心的宁静和修悟,体悟三界唯心的义理,对于消弥社会发展中个人心理的失衡,化解心理矛盾,有积极作用。如“无欲则刚”、“知足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这些有益的人生格言中,都包含着深刻的意蕴,不失为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使之趋于和谐与平衡的良药。
二、三界唯心理念的实践意义
三界唯心的理念不仅仅在认识论方面有理沦价值,在处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时,也有积极意义。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实现融洽、平等、安乐、和睦是三界唯心理念指导下的现实归宿。《楞伽经》卷二云:“不知心量,愚痴凡夫,取内外性。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自性习因,计着妄想。”[1]认为妄意外物,刻意区分相同与差别、得与失以及有与无,常存与变幻,都是心识的迷失。这种理念对于引导人们摆脱世俗名利的束缚,淡泊名利得失,修心养性,正确对待人际往来之间所反映出的各种利益关系,都有积极意义。《楞伽经》中论述的心之:妄想的认识,对人的理性回归的感召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会渗透在人们相互之间交往时的言行之中,形成一种行为规范和自我约束的力量。重视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内心的作用,摈弃斤斤计较个人利益的执着,就会起到净化人的心灵,提升道德观念的作用。这种作用有益于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改变人与人之间以利益为取向的价值关系,形成诚信、自重、相互尊重、互相帮助的相互促进关系,也是禅宗思想文化中的重要资源;、尽管禅宗的修身义理和实践,是不能以“常人之心”而论的,不能仅仅从历史现象、社会现象,文化现象的角度去把握世人的认识,也不过是“妄念”与驱动的心识活动,但在意向上,仍是要引导众生摒弃世俗,走向清澄。即:
愚夫计着名俗数名相,随心流散。流散已,种种相象貌,堕我我所见,希望计着妙色,计着已,无知覆障,故生染着。染着已,贪恚痴所生业积集。积集已,妄想自缠,如蚕作茧[5]。
告诫人们如果执着于物质利益的多少,贪欲的妄念就会产生贪婪、怒愤的痴迷,从而不可自拔。只有体察内心,了知识由心生,体悟并远离妄有形态,才能使人的由于欲望而产生的对他人,对社会、对生活所形成的怨恨、不满,归之于冷静、平衡、和谐。
禅宗不但有系统的修身理论,还要有独特的修身实践,即我们常说的坐禅修学,这种修行方法是通过静虑凝神的观想,了知一切形态的真实本质,从而达到思其过、悔其行、净其心的作用。这种作用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形成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理想和目标是一致的。《楞伽》宗风所倡导的那种万法唯一心,反省内心、反观自身、探求对治妄心的修身理念与践行,在纷扰和物欲横流盛行的现实世界中,有利于教化和培养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世风。
总之,《楞伽经》中反复阐发的三界唯心的修身观,旨在消弥人们心中所执着的“妄心”,以及由此产生的“贪、恚、痴”的意念。这种认识是当代“人间佛教”实践的重要思想基础,与我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倡导社会公平和正义,使绝大多数人都能分享改革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带来的成果完全一致,有利于促使人内心保持和谐,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和谐,具有促进全社会扬善除恶、团结互助的认识价值。同时,《楞伽经》中所反映出的修身观是禅宗文化资源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对于人们的思想认识有启发意义,而且还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心理意蕴,是一座十分丰富的精神宝藏。随着我们对于禅宗修身观中禅定、禅观、禅境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进一步认识,必将会为弘扬优秀禅宗文化传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参见拙作:《白话楞伽经》导读,台北云龙出版社,2001年,第27—30页。
[2]《大正藏》卷16,480上。
[3]《大正藏》卷16,《楞伽经》卷l,第483页下—484页上。
[4]《大正藏》卷16,491页上。
[5]《大正藏》卷16,《楞伽经》卷1,第483页下—484页卜;《楞伽经》卷4,第511页上。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