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下)

2015-01-06 浏览次数:54800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己二、何况尽持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何况是比较高胜的人,又何况另外一个人,他并不是随便受持,也不是随便讲说,他是「尽能受持、读诵。」是全部的《金刚经》,都能够受持、读诵,单讲「受持」二字,「受」是受其文,「持」是持其义。看在什么地方讲,这个地方「受持」二字,都讲受持其义,因为下面有「读诵」二字,读诵,读诵其文,领纳于心叫「受」,忆念不忘叫「持」,这都是受持其义。「读诵」,对着本子叫读经,背着本子,背熟了叫「诵经」,我们现在都叫诵经,诵经都是对着本背过的,比如我们早起晚上做「课诵」,不叫「课读」,因为早起晚上做「课诵」都是背的,不要拿本子的,诸位同学有初发心的,还没念熟,拿个本子,那是方便,一定要把它念熟背过,对本曰「读」,背本曰「诵」。这就是你「受持」其义,全部《金刚经》的义理都受持,「读诵」,或者对着本「读」,或者背着本「诵」,全部《金刚经》的文都能「读诵」。
「须菩提!当知是人」,再叫一声当机者,你应当知道这个人,这个人就是尽能受持读诵《金刚经》的这个人,就「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这个人成就了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要是顺着文来解,就是最高最上的佛法,就好了。可是它既然有个「最上」,有个「第一」,有个「希有」,分开消文,《新眼疏》是配三般若的,《心印疏》是配佛的三身,它配得很好,我们就依着《心印疏》讲,诸位同学还要注意,因为我叫你们看注解,我就指定哪里的注解,可是要是对着外面四众公开讲,不指明,就讲就好了,这个道理你要记着,那么依着《心印疏》,它说你得了个什么法呢?得了个佛法,佛成了佛,他有三个身:法身、报身、化身,这佛的三个身的法,你统统得到,法身之法、报身之法、化身之法,你统统得到。
「成就」二字,怎么讲呢?「成就」就是圆满具足,无欠无缺,统统圆满了,统统具足了,这叫「成就」。成就了「最上」之法,就是亲证了如来的法身,成就了法身之法。《心印疏》解释,法身之法什么样子呢?无漏无为,离名绝相,再无一法,加之于上,所以叫「最上」,它是个无漏法,无为法,不能给它取个名,也不能指出它是个什么相,它是离名绝相,勉强让众生知道,说它是个法身,实际上,法身这个名也是勉强安的,无相之身,离名绝相,没有哪一法,或者世间法,或者出世间法,再加到法身之上的,没有比这个法再高的了,所以叫做「最上之法」,已经成就了。
「第一」二字,是讲成就报身之法,《心印疏》解释,它叫做以万德而为庄严,将百福而成相好,众圣中尊,更无过者,故名第一。报身佛的身,是万种功德庄严出来的,相好,有无量数的相好,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众圣中尊,你登了初地菩萨,就是圣人了,二地、三地,乃至八地、九地,乃至等觉,都叫圣人。这叫「众圣」,众圣就是很多的圣人,没有哪一个超过报身的,报身是佛嘛!所以佛在众圣之中,称为独尊,因此才称为「第一之法」。
「希有」二字,是成就化身之法,化身怎么「希有」呢?《心印疏》解释:在天而天,在人而人,羊中现羊,鹿中现鹿,随类现身,希奇少有,所以叫做「希有之法」。这个化身应化身,「在天而天」,他在天上说法,现的是天人的身,「在人而人」,在人间说法,现人间的身。诸位同学要记得,那个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应化身佛,应化身佛是人间的相,那是转轮圣王的相,人间第一有福德相的人,是转轮圣王,还是个人相。释迦佛到天上说法,如地藏经是在忉利天说的,那个相绝不只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按天上的人,现的佛相。这是在天而天,在人而人。他要是度羊呢?就现个羊的身;他要是度鹿呢?就现个鹿的身,这叫「羊中现羊,鹿中现鹿」。度一切众生,「随类现身」,真是「希奇少有」,所以成就了希奇少有之法。
合起来,佛的法身、报身、化身三身之法,统统圆满具足,统统成就了,谁成就呢?就是尽能受持、读诵全部《金刚经》这个人,还有这一句经文,只有「尽能受持、读诵」,只有自利,怎么没有为他人说呢?一定有,含摄到「受持、读诵」去了,因为《金刚经》是大乘之法,不是小乘之法,小乘之法只肯自利,不肯利人,大乘菩萨摩诃萨,他以利他为自利,他所以受持其义,读诵其文,就为他人说,「为他人说」那一句,是经文上略了,意思里面含的一定有。
下面再看经文,「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前面是随说之处,「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那样的供养。「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还是讲处所,他受持读诵就是《金刚经》,这个经典有一个所在,「经典所在之处」,这金刚经》在讲堂里、在佛殿里,就是随便在什么地方,这个地方你应该恭敬供养,为什么呢?这个「经典所在之处」,就是三宝所在之处,经典就是法宝了,「即为有佛」,佛宝,「若尊重弟子」,可尊可重的弟子,就是僧宝。这一部《金刚经》在那里,你看是法宝吗?里面有佛有僧,三宝俱在,那么这个处所你不应该恭敬供养吗?还是注重恭敬供养,那么你恭敬供养这个「随说之处」、「经典所在之处」,你就知道《金刚经》的尊贵,你还不发心来受持读诵,为他人说吗?这样解释。经文上还有一个字,「若尊重弟子」这个「若」字,《心印疏》讲「尊重弟子」讲到僧宝,《新眼疏》讲「尊重弟子」也讲到僧宝,一样的,但是都没有解释「若」字。这个「若」字,在我们中国做文章都是假设之词,假若、设若、或若,都是个不定之词用这个「若」的,这个地方用不定之词,这个「若」解不通,所以他不解,这个「经典所在之处」就有佛,这个话肯定的。「若尊重弟子」,好像有个尊重弟子,这个「若」字解不通了,解不通也没有说它错啊,他不解,他料拣古时候大德研究这个字错了,他没有说,于是我就去研究这个「若」字,我去查康熙字典,各种解释里面,这个「若」有一个「及」字的意思,喔!我忽然间明白了这个「若」字,不是假设之词,也是个肯定之词。「即为有佛」并及还有「尊重弟子」,不但并及有佛宝,还并及有僧宝,我《金刚经参考资料》上写的有,这是我研究出来的解释,那这个字没有错误,照「及」字解释还是很通。
这是第十二分讲完,就是戊二、「取劣况胜」,取劣的况胜的,就是你能随便受持《金刚经》的一个四句偈,为他人说四句偈,那么这个处所你应该供养,又何况你能受持全部讲说《金刚经》,意思还是要我们受持全部《金刚经》,叫我们为人解释全部《金刚经》的,那个福德有多大呢?前面料拣过了,胜过那个恒河沙数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
戊三、请示经名,下面再分二科,这是从第十三分起,己一、当机请名奉持,当机,就是当机者须菩提尊者,他请这部经叫什么名?请佛自己取个名,请佛告诉我们,怎么样奉行受持的方法,己二、如来如请为示,如他所请的,为他讲开示。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戊三、请示经名(分二,己一、当机请名奉持,己二、如来如请为示)
己一、当机请名奉持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尔时」,就是说《金刚经》说到这个地方、这个时候,须菩提出来请问了。「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请示两个问题,一个这部经题个什么名?一个我们怎么样奉行、受持,怎么样的修行方法?请问这两个问题,这就有一个疑问,《金刚经》才讲到第十二分,下面还有很多很多分呢?怎么现在就取经名呢?你要记得大科丁二、略示周足,讲到第十分,已把经的道理讲完了。经的道理就是当机者请问的降心之法、住心之法。前面乙一、略明降住生信分,是略明降心及住心之法,乙二、推广降住开解分,第二大科推广就是详明降心及住心之法,都讲完了,讲到第十一分就不要再讲了。下面所讲的还是推广前面的道理,所以叫做略示周足,就是周备具足了,应该取着经的名字了,取了经名字,我们了解了这个经,还得依着经的义理来奉行受持,我们得修行呢?怎么样奉行受持方法呢?须菩提问了二个问题,下面世尊就如他请问的来开示他。
己二、如来如请为示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问的是二个问题,佛只回答他一个问题,先给它取一个名,说这一部经,应该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个经的名字,是佛自己取的,这就是有如同金刚的般若智慧,能够到达彼岸的智慧,这部经里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消这个文,前面解释经题时都解释过了,现在再简单解释一下,这部经就叫般若经,般若有三种般若,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这个般若像金刚宝一样,因为它能断除一切烦恼,金刚宝,其体最坚,其用最利,一切法不能坏它,它能坏一切法,这就是譬喻般若智慧。这个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一切法不能坏它,它能坏一切法,破坏什么?破坏一切烦恼,因为能把一切烦恼破掉了,才能以「波罗蜜」,「波罗蜜」叫「到彼岸」,才能到达彼岸。你要想要断烦恼、证菩提,到达彼岸,你就要受持读诵《金刚经》,为人演说《金刚经》,所以这部经的名字,释迦世尊亲自取的名,叫「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没有另外还有修行的方法,还在经文以外,你就记着经的名字,你就来奉行受持,这就是一个修行的妙法。为什么?全部《金刚经》就是「文字般若」,你依文解义明白了以后,你来起观照,这就是「观照般若」,你起了「观照般若」,这就生起般若智慧了,这是你能观照的智慧,所观照的就是「实相般若」。你证得「实相般若」,不是到达彼岸了吗?到了「波罗蜜」了吗?不是离开经文以外另外有一个什么妙法没有告诉你,就在这个题目里面,就够了,为什么你取了题目就叫我们奉行受持呢?
「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释迦牟尼佛不是叫我们离一切相吗?怎么又要受持这个名,奉行这个名呢?这个名不是名相,不是着了相吗?你说这个道里,你执着的太浅薄了,佛说的是到达彼岸的这般若智慧,这个名不是个平常的名,不是个寻常的名,按世间法说,按世俗谛说,不能不有一个名,这是「佛说般若波罗蜜」。按真谛说,它当体就是空的,因缘所说法,我说即是空,「即非般若波罗蜜」,不是叫你依名著相嘛!是叫你依名修观想。「是名般若波罗蜜」,这按二谛的道理,不过假有其名而已。《新眼疏》下面完全用三谛的道理解释,这个很好解。按三谛的道理呢?「是名般若波罗蜜」是假谛,「佛说般若波罗蜜」是空谛,即假即空,这才叫「是名般若波罗蜜」,这是中道第一义谛。你看《心印疏》,溥畹大师他对于这三句也开智慧,你看他解释了多少道理,就这三句经,他把天台宗的三止三观都配上,三止、三观,配到这三句上;把贤首宗的华严三观,配到这个三句上,是那三个数目字的法数都能以配上,解释那三谛的道理。我去给你配,太耽误时间了,你们看《心印疏》,我们也不妨开点智慧嘛,人家古时候的大德怎么解释这三句,能解释那么多呢?他研究出来的,他悟出来的,我们也要研究也要开悟,这就是消这个文,依名受持,这就是空假中三谛,你依着三谛的道理来奉行受持,绝对不会有错误。
丁三、尽断余疑(分三,戊一、断是名何必强说疑,戊二、断无说云何摄界疑,戊三、断名界云何现相疑)
戊一、断是名何必强说疑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解释三谛的道理,解释完了,还恐怕须菩提心里有怀疑的地方,就是持这个经的名就是修行,这是个名字嘛!名字即非名字,是中道第一义谛名字,这个道理你要是把它翻不过来,我再问问你,须菩提,「如来有所说法不?」如来说法,按世俗谛他有说法,那么究竟他有没有说法呢?「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那没有说法,为什么?说法还是因缘生法,因缘生法,当体即空,说法没有说法的性,它当体就是空的,说如来没有说法,这个答词比前面答的肯切,就证明须菩提深解义趣,解悟得深了,这个答复在哪里呢?你去看前面的第七分,你们去查一查,如来问:「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怎么答复呢?「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他不敢肯定有说没有说,如来天天在说法嘛!所以他说的不肯定之词,如来说法,是应机而说,你是什么的根机,跟你说什么法,哪有一定的法说呢?但是这个地方解悟得甚深,这个说法,根本没有一个说法的自体自性,它是因缘生法,因缘生法当体就是空的,所以他答得很肯切,「如来无所说」,没有说法,所以在别部经上,释迦世尊要涅槃,文殊菩萨请佛再转*轮,佛就呵斥他,你说请我再转*轮,那就是我以前曾经转过*轮了,我说四十九年法,没有说一个字,你怎么叫我再转*轮呢?这就是如来告诉我们,说法实在无法可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这就是断他第一个疑,既然是个假名,何必要勉强说它呢?这就是你不了解,如来说法,根本没有说法,所以这么一问,须菩提也不疑了,他把这个疑断掉了,而且须菩提尊者到这个地方,已经有甚深的解悟,跟以前不同。以前世尊在第七分问过:「如来有所说法不?」他答复的是没有定法可说,不敢说没有,他天天听佛说法,听了四十年了,怎么没有说呢?明白这个高深的道理,只说没有定法可说。现在悟道理深了,「如来无所说」,答得很干脆,就是说法是个语言之相,语言之相当体就空,哪有一个如来说法之相呢?那么你既然知道如来说法,没有法可说,那么佛说的「般若波罗蜜」是个假名,这个并没有妨碍嘛!这就把那个疑断掉。下面再断第二个疑,就是假若「是名」是个假名的话,如来说法没有说,如来摄化三千大千世界,怎么摄化呢?上面是讲到「如来无所说」,现在接着讲戊二、断无说云何摄界疑。
戊二、断无说云何摄界疑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先按二谛的道理解释,如来摄化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也是当体即空,也是个假名字,因为这个世界是聚集微尘而成的一个世界,把它分析开来,都是一粒一粒的微尘,先问他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微尘,把「三千大千世界」都碎开,把它分析开分成微尘,「是为多不?」这个微尘多不多呢?「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三千大千世界都把它碎成微尘,当然微尘太多了,这个微尘太多,是按世俗谛讲。要是真谛讲,「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诸微尘,就是甚多甚多的微尘,它当体即空,按真谛讲,它没有个微尘之相,没有个微尘这里为什么要说微尘呢?不过假名而已,「是名微尘」,微尘只是个假名,这个众多的微尘合起来就是个世界。要接着念下去、讲下去,「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如来摄化三千大千世界,也是当体即空的,按世俗谛讲,如来是有摄化的三千大千世界,按真谛讲,当体即空,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也不过假名而已,那么如来说的「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不过是个假名,你何必生疑呢?一切法都是但有假名而已,微尘是假名微尘,世界假名世界,如来怎么不可以摄化呢?这是按二谛讲,去这个疑,那么这再问他,解释第三个疑,虽然世界是个假名的假世界,如来现相,是个正报之相,一定得有个依报,依着这个世界,世界就是空的,就没有,那么世尊你现相在哪里现呢?有这个疑,下面解释第三小科,没有世界怎么现佛的相呢?下面佛再给他解释。
戊三、断名界云何现相疑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这段经文都是推广前面的经文,前面的经文在第五分上有:「可以身相见如来不?」这个地方就是把它改成一句,「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可以身相」,就是丈六金身,三十二相,这个地方就是换了一句文,「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须菩提尊者现在这个疑惑已经都没有了,所以他答复的也是很肯定,「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呢?「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释迦世尊由那个「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引进到这里,叫他自己说这三句经,如来说的「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一样嘛,须菩提尊者悟到这里,甚深的解悟到这里,「如来说三十二相」是按世俗谛讲,有相之法讲的,按真谛讲,它当体就是空的,如来三十二相,也是因缘生法,「即非三十二相」。「是名三十二相」,为度众生不得不现假相嘛!现个假相,但有其名而已,「是名三十二相」,那跟佛说的一样嘛,讲到这里这三种疑都讲完了。
下面看科文,讲到丙二、成就解慧,解悟的般若智慧成就了,下面分五科,丁一、校量经功,到这一科第十三分如法受持分就讲完了,它分五科,第一科还在第十三分记着。因为《新眼疏》分科,不是按三十二分分的,所以第十三分最后一段分到须菩提开悟的这一科,那么要校量经功,要较量较量经的功德了。
丙二、成就解慧(分五,丁一、校量经功,丁二、信解感叹,丁三、类明余度,丁四、会合前语,丁五、遮疑助解)
丁一、校量经功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这段经文是较量受持《金刚经》的功德,怎么样较量呢?跟前面七宝布施不一样,前面布施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乃至于布施恒河沙数的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这个地方这个布施很难了,这是身命布施,身命布施比七宝布施难布施,为什么呢?因为七宝是身外之财,身命是身内之财,在三种布施里面财施、法施、无畏施,还属于财施,财施分身外之财、身内之财,身外之财容易布施,身外之物嘛!我发个舍心,把它舍掉了,但是身内之财,不容易布施,因为生命是无二的生命,没有两个,把生命舍了没有了,众生贪着生命贪着得厉害,所以执着不舍执着得厉害,叫他施舍身命是很难办到的。那么既然有这个善男子、善女人他发了心,要拿唯一无二的身命作布施,还不是一个身命,他布施了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那这个人的福德太大了,佛应该问一问:「这个人的福德多否?」须菩提答复一下:「甚多!世尊!」,前面有好几段较量过了,这个翻译的法师就把它简略了,一定是甚多。
那么佛就再说了,「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这个「甚多」就超过了前面恒河沙身命布施的福德。那么再扣住这个科文,它分科就分到须菩提深解义趣大开圆解的科文里面,为什么?就是众生唯一无二的生命,他怎么肯布施?怎么肯舍?而且舍了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在这个地方,就是悟到甚深般若之理的这个人,他才肯把身命布施,这个须菩提尊者在以身命布施中也有个悟处,才悟到《金刚经》功德是不可思议!
下面讲第十四分,「离相寂灭分第十四」,一共有四科,上面第一科,丁一、校量经功,已经讲完了。下面丁二、信解感叹,由清净信心而深解义趣,自己感动赞叹,第二科是第十四分起了,下面再分三小科,戊一、当机闻解悲感,, 当机者须菩提尊者,闻到甚深的经,得了甚深的解悟,这叫「闻解」。「悲感」,感动佛法太高深,而自己也能以开到这个悟,感动得痛哭流涕,这叫「悲感」。戊二、赞叹信解功德,能发了清净信心,能解悟《金刚经》的甚深之理,那这个功德不可思议,再分两小科,己一、现前信解功德,现前,就是在释迦如来当时法会现前的功德。己二、当来信解功德,就是未来世信解的功德。现在把科文念完了,接着还是讲戊一、当机闻解悲感这一科。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丁二、信解感叹(分三,戊一、当机闻解悲感,戊二、赞叹信解功德,戊三、如来印许证释)
戊一、当机闻解悲感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正宗分分四大科,第一是生信分,第二是开解分,都有经文证明,前面讲第二分到第八分是第一科,讲到第六分就生起清净的信心,这个人就功德无量,等于供养过百千万亿诸佛,那就是开导我们生信心的。讲第二大科讲到这里,深解义趣,甚深的解悟,甚深的解悟到《金刚经》的道理,这都有经上明文证明,这一大科一直到第十六分,说到第十三分,经就说完了,这是个结束之词,下面第十五分、第十六分都是其余的意思,正经说,开悟的经说到第十三分经就说完,所以就总结起来,当机者须菩提已经大开圆解了,这在教下说,就是研究教理的人,叫做「大开圆解」,在禅宗叫「大彻大悟」,再消这个文。
「尔时」,就是释迦世尊说法说到,「以是名字」,取了经名,「汝当奉持」,再说到「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再去除疑惑,说微尘非微尘,说世界非世界,乃至三十二相,亦是非相。再较量这个经的功德,恒河沙数身命布施,不及受持《金刚经》的一小段经文,以及为他人说一小段经文的功德。「尔时」,就是讲到这个时候,须菩提就解悟到甚深的义理了,「闻说是经」,「闻说」,就是闻,听到这里,「深解义趣」,「义」是义理,「趣」是归趣,这个《金刚经》所说的义理,归趣到什么地方去呢?归趣到「实相般若」上,你讲《金刚经》,依文解义,讲了半天都是文字般若,你得起观照,不起观照怎会开悟呢?所以「闻说是经」,闻的是文字般若,能「深解义趣」,「深解」二个字,就是起了观照般若,才能够有甚深的解悟,解悟到什么地方,义理的归趣,就是实相般若,深解到实相般若的义理了,这是义理的归趣。于是大受感激,「涕泪悲泣,而白佛言」,「涕」是鼻孔流的水,「泪」是眼睛流的水,「悲」是心里面很悲痛,因为感激佛的法恩甚深,感激这个经典的道理甚深,而今天能开了悟,这个感激到心里面,感激得很痛心,这叫「悲」。「泣」是无声之哭,哭是哭,流眼泪流鼻涕,是在那儿流,但是没有出声,这叫「泣」。这都是依着《心印疏》解的,《新眼疏》呢?他是大痛叫做「悲」,小痛叫做「泣」,我们不采取,为什么呢?因为大痛小痛都是要哭出声来,要痛哭流涕,在法会之中,你不能哭出声来,要「悲」,那就是痛,痛在心里,应该大声大嚎大哭,要不是痛到心里,眼睛不会流泪,鼻子不会流鼻涕。眼睛流泪,鼻子流鼻涕,这就是从心里面悲痛,但是法会里面不许悲痛,不许你大哭,小哭也不许可,只有无声之泣,哭得没有声,那叫做「悲泣」。
那么「而白佛言」,要说话呢,哭怎么说话呢?所以不, 能哭出声来,这就跟佛说了:「希有!世尊。」赞叹一声,「希有」,《金刚经》第二分,须菩提开口赞叹一声「希有」,名字相同,意义不一样。第二分赞叹希有,是赞叹世尊的,「世尊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怎么个善呢?善是善巧方便,如来没有开口说法,在穿衣吃饭,出入往返日用寻常之中,就在护念诸菩萨,就在付嘱诸菩萨,所以最善。在哪里表现般若的妙用呢?就在穿衣吃饭,出入往返日用寻常上表现出来,这真是希有的事,我们以为世尊在讲堂说法希有,那不叫希有,在没有开口说法,就说了法,这才是真希有,那是赞叹世尊的希有。这时候是赞叹他自己的,赞叹自己已经得了甚深的解悟了,以前没有解悟,今天解悟,他怎么赞叹?「佛说如是甚深经典」,说小乘经叫做经典,浅的经典,说权教的大乘经叫深经典,而不叫做「甚深」。这个地方说,「佛说如是甚深经典」,就是由权教大乘而解悟到实教大乘,怎么知道呢?他是「深解义趣」,上面有个「深」字,所以下面这句,再加个「甚深」,这是表示他「甚深」的解悟,是悟到实教大乘。他怎样赞叹自己「希有」呢?「我从昔来所得慧眼」,「从昔来」,指他证阿罗汉果以来,阿罗汉得到我空之理,得到我空的智慧眼,我得了智慧眼,应该了解一切法了,但是「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不过,我今天既然得闻到了这个甚深希有之法,闻到了我还能够深解义趣,所以甚为「希有」,这个「希有」是须菩提赞叹他自己的。
戊二、赞叹信解功德(分二,己一、现前信解功德,己二、当来信解功德)
己一、现前信解功德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下面分两科,这是先赞叹现前的大众,就是跟须菩提同在一个法会的,假若另外有一个人,就是除了我须菩提以外,「若复有人」,更复有一个人,「得闻是经」,他能得闻到《金刚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这个「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就是前面第六分的经文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这段经文是强调说,对《金刚经》能生信心,乃至一念的净信,这个功德就超过了承事供养百千万亿诸佛的功德。为什么一念净信之心,有那么多的功德呢?因为由这一念的净信,「即生实相」,「实相」就是实相般若,实相般若是怎样生起来的呢?是由你清净信心生出来的,所以第一大科要你生信,是生的清净信心。第二大科才开解,才悟到实相之理。这个实相之理怎么会解悟的呢?就是由你信心清净才生出来的。「实相」本来无生无灭,这个「生」就是你从今天起把它发生出来,本来具有的,被无明烦恼盖覆住了,今天你的信心清净了,信心清净了实相发生出来了。我们学《金刚经》,释迦如来说:「以是名字,汝当奉持。」你依着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起观照般若,就是要求我们的信心清净,这个信心一清净,实相般若就走出来。须菩提尊者,他赞叹自己希有,今天能够解悟甚深的义趣。又赞叹别人,假若更复有一个人,闻到这部经,「得闻是经」,注意那个「得」字,「得」就是善根,没有善根的人不能得闻,前生前世有善根,今生今世遇到好缘,殊胜的因缘,就是释迦世尊讲《金刚经》的因缘,他自己有了闻慧,还有修慧,他能求其信心清净。有了闻慧,有了修慧,信心清净,就是思慧,「即生实相」,这就入于修慧。他修行什么呢?就是要修行发生实相般若,那就赞叹了,世尊,「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那这个人功德不可思议,不但是希奇少有,而且是第一希有,前面第十二分有一句经文,叫做「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配佛的三身,《新眼疏》是配三般若。这个地方配了两种般若,就是这个人他已经依着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所以才能生实相般若,这个第一希有的功德,他成就了。这地方还要注意「功德」两个字,前面讲的七宝布施,乃至于身命布施,「得福多不?」那叫福德,福德是福的德,你布施,财布施、身命布施,培了福,福的德。这个是用功修行,功的德,他信心清净,闻了这个经,就依文解义,由这个义就入了观想,他信心才能清净,他修这个功,功的德,才有功德,那这个功德不是普通的功德,是第一希有的功德,就赞叹这个人。他自己是悟到甚深之理,是悟到佛说实相,即非实相,是名实相,这三句的道理,他都解悟到了,他解释到这个地方,他自己来扫相、空这个相。「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他前面就悟到,「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一切法都是这个三谛之理。我现在说,更复有人,他闻到这个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来,我说的这个实相,并不是我着了相说的,「是实相者,即是非相」,你顾名思义,它称「实相」者,真实之相,真实之相就不是虚妄之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嘛!那这个真如妙性的理体,既然叫众生了解就得说有个相,这个相不是那个凡所有相的「相」,不是那个虚妄之相,而是真实之相。而真实之相,它就不是虚妄之相,「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如来为拣别不是那个虚妄之相,才取名叫真实之相。
己二、当来信解功德(分二,庚一、正以赞叹,庚二、展转征释)
庚一、正以赞叹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
现在是讲到第二小科上,这是赞叹未来的众生得的功德。须菩提拿自己作个比喻,说:「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为什么呢?第一、我善根深厚,能与佛同时出世,第二、我能依着我的善根,栽培我的善根,大家证了阿罗汉果,我也证了阿罗汉果,而我是解空第一的阿罗汉,我在小乘法是解空第一,对于大乘法的解空,大乘法也很容易,这是我自己的善根,自己的修行,不算难,同时我是亲佛金口说法,佛的身口意三业殊胜,你有这个善根,能见到佛,闻佛说法的人,当时就得利益,佛的三业殊胜,能加被我,所以我须菩提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这是自己的善根,自己的修行,乃至于佛的加被,我信解受持不足为难,可是到后来「后五百岁」的时候,就是一万二千年的法运,到最后的五百年。「其有众生,得闻是经」,这时候有善根的众生,得闻到这部《金刚经》。「信解受持」,「信」,他也能信,清净信心,「解」,甚深的解悟,而能受持《金刚经》的义理。「是人即为第一希有」,在末法时代,在一切凡夫中,「第一希有」,在一般的佛弟子中,都「第一希有」,为什么呢?他虽然得闻是经,不是佛亲口跟他说的,是遇到善知识讲的,这个善知识,由释迦牟尼佛以后展转传说下来的,跟佛亲口说的,那差得太多啦!而且他既然生到末法时代,生到后五百岁,具见他的善根虽然深厚,业障也不浅薄,这个业障不浅薄的众生,他居然能闻到《金刚经》,还能信解受持,那这个人不是在佛弟子之中第一希有吗?他也能得到第一希有功德。
庚二、展转征释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何以故」呢?他自己跟着解释,这个人怎么能得到第一希有的功德呢?「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因为这个人,他没有我等四相了,他信解受持,那个信就是清净的信心,那个解悟是甚深的解悟,他四相都空了,没有我等四相。「所以者何?」我怎样说这一个人,就是末法时代「后五百岁」这个人,他没有我等四相呢?因为「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因为在世间法上说,有我等四相;在真谛法上说,当体都是空的,「即是非相」。「离一切诸相」,能离这一切诸相,一切诸相,包括前文所说的,我执的四相、法执的四相、空执的四相,那三种四个相,也就包括了一切虚妄之相,统统远离。「即名诸佛」,这个人虽然没有成佛,他所悟的理跟佛无二无别。
戊三、如来印许证释(分二,己一、正与印证,己二、征起转释)
己一、正与印证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他说得对,佛给他印证,「如是如是!」「如是」就是对,再加个「如是」,就是赞叹他,加重口气的话,就是你说得很对!你说得很对!连说两句。那么要是讲佛说的法与须菩提说的法一样,佛说什么法,须菩提就解悟到什么地方,就是上一个「如是」,是佛说自己,我「如是」;下一个「如是」就是赞叹,你也「如是」。
这一段经文,是从第六分上过来的,第六分他听到第五分结词上,「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世尊说的,他还恍恍惚惚的可以相信,但是没有开悟,没有「深解义趣」,又担心别人听了这个道理,不容易相信,所以他下面就开口说:「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颇有」两个字,就是他的疑心,他没有真正的信,才会用「颇有」二个字。他说得不对,如来不能说:「如是如是!」如来就呵斥他:「须菩提!莫作是说!」你不可以这样讲,如来赞叹人,不能随便赞叹,你说得对,他才赞叹你「如是如是」;你说得不对,就叫你「莫作是说」,如来纠正须菩提的错误,说你不要说现在有人闻是章句,能生信心,就是到了法运完了「最后五百岁」,还是有「持戒修福」的人,他「于此章句」,还「能生信心」,还「以此为实。」就从第六分这个地方,须菩提受了一顿开示后,就小心谨慎的听法,听到现在是「深解义趣」,一点疑惑也没有了。不但自己「深解受持,不足为难」,就是现在法会里面,也还有人能得到这个第一希有功德。不但现在,到了末法时代也还有,他不说「颇有众生」了,就是他这个时候,没有一点疑惑了。他自己深解义趣,解悟得跟佛说的法一样一样。佛也懂得,最后一句结词,「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这跟第五分释迦世尊说了,他有一点怀疑,怀疑众生不能接受,说「颇有」众生,说的什么呢?说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换了几个文字,而意思一点也没有错误。「若见诸相非相」,不就是「离一切诸相」?「即见如来」,不是「即名诸佛」吗?前面佛说的「即见如来」,他这个「即名诸佛」,这两个「即」,就是你也如是,我也如是,禅宗门下叫「以心印心」。前面「即见如来」,那是佛的心,这个地方他「即名诸佛」,是须菩提的心,以佛的心,印须菩提的心,「如是如是」。这一段经文,你们看《心印疏》,溥畹大师他把它用小说的题材,做了一篇小说,把当机的须菩提尊者,当成一个住山的英雄好汉,把释迦世尊,譬喻成一个大将军,来收服这个山大王,喔!这个须菩提认为自己了不得,要跟大将军比比武艺,结果打败了仗,投降了这个大将军。你把那一段文看看,你才佩服溥畹大师用功,溥畹大师大开圆解没有,我们不敢印证,我们没有大开圆解,我们不比他高怎么敢印证他,开悟没有开悟呢?但是文熟义熟,这个可以证明不错,他文不熟,讲到后头,忘到前头,他不会写那一篇小说的譬喻,用小说的题材,完全把前面讲这部经的道理,都按到里面去,文熟义熟,他怎么会文熟义熟呢?受持读诵,受持其义才义熟,读诵其文才文熟,那有个学佛法讨便宜的事,不用功你怎么能得到利益呢?溥畹大师当然是比我们善根深厚,当然了不得,学问也高深,你看那一篇譬喻,他引证了多少故事在里面,那就是看多少书,他都能引证出来,《金刚经》的道理,自从十三分以前,从第三分起的经文,他都把它引证进去,那不是经文熟、义理熟吗?这就是劝诸位同学,你要多研究,把道理研究清爽,你还要读《金刚经》,诵《金刚经》,受持读诵,学到哪里,就修到哪里,这「以是名字,汝当受持。」你去奉行受持,汝当奉持。释迦如来就说,受持读诵,功德不可思议,我们也去受持读诵,受持其义,义熟;读诵其文,文熟,你讲到后头,会想到前头,这个文从哪儿来的,释迦如来跟须菩提他们说法,不是说到后头,忘掉前头,前面都有一个来源。你懂得了,这就是经文上,它有个脉络,「脉络」就是我们现在身上的血管子,他给到哪,通到哪?你讲到后头,忘了前头,那个脉络不通,释迦世尊跟须菩提说法都有根据,前面说过的,再跟着说,他不能说到后头,忘掉前头。我们要用这个功,要把义理,研究了再研究,研究熟,要读诵其文,把经文读熟。我前天不是劝诸位吗?你们没有听《金刚经》,诵《金刚经》,诵《金刚经》求般若智慧,结果不是,只求福报,他怎么?他不懂道理嘛!诵经有诵经的福报,得的都是福德,他不懂道理,不是功德,你懂得道理,再随文作观,那就是观照般若,那你所得的利益就是功德,不要偷懒,不要懈怠放逸,要好好的用功。
释迦世尊赞叹他,你讲得对,你讲得对,「如是如是!」换句话说,你如是,我也如是,我讲的道理,跟你讲的道理是一样的。下面释迦如来再把它推开来说:「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前面说「信心清净,即生实相。」能「离一切相,即名诸佛。」那么「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这个人就是由「信心清净,即生实相。」来的实相般若,现前这个人恐怕我们末法时代的众生够不上呢?生了退心呢?释迦如来就推开来说,不一定要信心清净,生了实相这个人,才成就第一希有功德。假若这个人,他只要有信心就可以,怎么信法呢?他听到《金刚经》,「不惊、不怖、不畏」,这三句本来是一个意思。「惊」是惊异,「怖」是恐怖,「畏」是畏惧,那么把它推开来讲,《金刚经》的三空之理,他听见「我空」之理,不惊异;听见「法空」之理,不恐怖;听见「空空」之理,不畏惧,这就是完全相信、完全接受,这个功德我们现在都有。我们听《金刚经》管你知道多、知道少,谁也没有对于《金刚经》的道理有怀疑呀!就是「不惊、不怖、不畏」,那这个人已经是「甚为希有」了。
己二、征起转释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这是叫你依着《金刚经》的名,叫你奉行受持那个道理一样,这个「第一波罗蜜」,就是般若波罗蜜,先消「第一」这个文,这个六度波罗蜜,「前五度如盲,般若度如导。」前面五度修行,都像瞎子走路,如盲,盲是没有眼睛的瞎子!导是个导师,要有个明眼的来引导他,他才能走到正路上。要是你单修前五度,不修第六度「般若度」,你所修的福德,都会落于人天福报,你本来修的是五度法门,但是你不能「波罗蜜」,你到不了彼岸。为什么?你修的都变成有漏的福报,必须得有「般若度」给你引导,才能「波罗蜜」,才能到达彼岸,所以「般若度」,为第一度。佛教跟外道比,前五度跟外道相共的,但是外道没有第六度,没有「般若度」。布施,外道也讲布施,他也财施,法施,他也讲外道经,行外道法,他很精进。持戒,外道也有外道的戒;忍辱,外道也讲忍辱;精进,外道也很精进;禅定,外道也打坐。佛教前五度跟外道相共的,但是外道没有「般若度」,外道也求智慧,求的是邪知邪见,不是正知正见,不是「般若」。那么这个地方,说「第一波罗蜜」,是赞叹第一波罗蜜的,赞叹第一波罗蜜,还是为不了解的人跟你说,实际呢?它当体即空,「即非第一波罗蜜」,按二谛讲,它是假有其名,「是名第一波罗蜜」。按三谛讲,是即空即假,是中道第一波罗蜜。
为什么这个人听到《金刚经》,他「不惊、不怖、不畏」呢?他一定明白了第一波罗蜜的道理,「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这个道理他都明白,他听了很相信,虽然信心还没有清净,还没有生实相,但是他不惊异、不恐怖、不畏惧,那这个人就是希有功德了。
下面再接着说,再推广到余度,把科文再看一看,戊三、如来印许证释,印证他许可他,再加以解释,再分二科,己一、正与印证,就是他讲的「如是如是」。己二、征起转释,征问起来,转加以解释。以上把丁二、信解感叹这一科讲完了。下面讲的就是丁三、类明余度,这就讲到忍辱度这个经文上了,再分二科,戊一、类明忍度,再分两科,己一、正以类明,比类,类是比着这个般若波罗蜜说,而说明忍辱度,己二、引事证释,引出事实来证释,再分二科,庚一、详引近事,详细的引导最近的事情,庚二、略引远事,简略的引证一下过去很远的一个事实,下面戊二、总结一切。现在先讲第一科,正以类明,说了「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下面比类再说到忍辱度,再看着经文。
丁三、类明余度(分二,戊一、类明忍度,戊二、总结一切)
戊一、类明忍度(分二,己一、正以类明,己二、引事证释)
己一、正以类明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
现在先讲第一科正以类明,这个佛说的「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修「忍辱度」也是这个样子的,按世俗谛、按假谛说,应该是有个「忍辱波罗蜜」,「忍」是能忍的心,「辱」是所忍之境。能忍的心,我能忍,外面有个侮辱我的境界,或是这个人骂我、这个人打了我,或者这个人嫉妒障碍我,这都是侮辱我,侮辱我我能忍,要修忍辱度,按假谛上说,是有这个「忍辱度」,按真谛、空谛上讲,「即非忍辱波罗蜜」,因为要修六度法门都得「三轮体空」,里面没有能忍之心,外面没有所忍之境,中间也没有打我、骂我、辱我的这些事相,「三轮体空」,它就「即非忍辱波罗蜜」,这才合到中道,叫做即空即假,「是名忍辱波罗蜜」。下面再引证事实来证明,释迦世尊先引证他最近的一件事,说得很详细。
己二、引事证释(分二,庚一、详引近事,庚二、略引远事 )
庚一、详引近事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前面一再的说,要远离一切相,就是要远离这四相,不远离四相,忍辱修不来,你修般若度,更不能得到实相般若。释迦世尊拿自己做证明。「往昔」,是过去,我遇见一个「歌利王」,歌利王是梵语,翻成中国话叫「极恶的王」,「割截身体」,他割截我的身体,这里要看《心印疏》的引证,引证的就是涅槃经上的,大涅槃经上有详细的记载,释迦世尊没有成佛之前,他在修行用功的时候,遇见这个极恶的王,这个极恶的国王,有一天,正是天气晴朗,百花开放的日子,他带着宫女,到山上去游玩,游玩了一段时间,这个国王疲乏了,竟坐在那个地方打盹儿,宫女一看见国王睡着了,大家可以自由了,就各自散开,各人找自己玩耍的地方。有人发现山洞里住一个修行人,大家都跑过去看。这个修行人一看,是一些年轻的女子,穿的衣服这么考究漂亮,就给他们讲开示,你们不要起贪心,不要认为你们年轻在王宫里享福,跟他们讲这些都是无常的。这个国王适才醒盹,噫!宫女都到哪里去了呢?心里就发脾气,发脾气找到宫女就要骂宫女,一看宫女在山洞口围着,围着干什么呢?国王一看,里面有一个打坐修行者年纪很轻,心里更气说:「你是什么人?你怎么引诱我的女人?」这个仙人就跟他辩论,他说:「我没有贪欲心,我怎么会引诱你的女人?」国王听了说:「你说你没有贪欲心,我问你,你证了阿罗汉果?你证了三果了吗?」仙人答说:「我没有证得阿罗汉果。」国王又说:「没有证得阿罗汉果,你怎么敢说你没有贪欲心,我看过很多修行人,不食人间烟火,天天在那里练气、吃水果,但是遇见了贪欲的境界,还是动了贪欲心,你怎敢说你没有贪欲心呢?」修行者就向国王说:「要断贪欲心,不只靠着练气、水果,不食人间烟火,就能降伏贪欲心;要降伏贪欲心,完全在修无常观,修不净观。」国王根本是带气,不听他的开示,就说「你毁谤别人,你就是有瞋恨心!」修行者又向国王说:「我没有瞋恨心,我也没有嫉妒心,我怎么毁谤人呢?我是按道理讲道理的。」国王又说:「你没有瞋恨心,用什么证明?」修行者说:「我是一个持戒的人,绝对不会打妄语。」国王问说:「什么是戒?」修行者说:「忍辱就是戒」,这一说国王有了办法,「你忍辱就是戒,我现在来试验试验你,看你是否能忍,能忍才证明你是个持戒的人。」国王手里拿着一把宝剑,「唰」的一声,就把修行者的耳朵割掉一个,一看,他还是面不改色,丝毫不动念头,跟随国王的大臣劝说:这是个大士,是个大菩萨,不可以加害呀!」这国王一听更生气,你怎么知道他是个大士,是个大菩萨?我再试看看,说了就动手,把修行者的鼻子割掉,于是又把他的手给割掉,把脚给割掉,耳目手足,节节支解,一节一节的给他斩断。这个修行人,他没有动念头,四大天王在那里护法发了脾气了,于是就飞沙走石,天地变色!这时国王害怕了,恶人最怕的是比他恶的人啦!他以为是修行人发了脾气,于是国王就跪下来求忏悔说:「我做错了,你饶了我吧!」修行人就告诉国王:我没有动瞋恨心,你对我节节支解,我没有动瞋恨,就证明我见了你的女人,我没有动贪欲心,我现在跟你发个愿,假若我动一念瞋恨心,你斩断我的手足不复原,我一念瞋心不动,我的手足耳鼻马上复原。」修行人发愿后,手足耳鼻马上都复原。这时国王更佩服他是个得道的人,更要给他磕头求忏悔。修行人说:「我将来要是有成佛的一天,我先度你,我绝不会动瞋恨,绝不跟你结冤仇,我还愿意跟你结好缘。」后来释迦牟尼佛成了佛,在鹿野苑初度五比丘,第一个先度的憍陈如,就是这位极恶的歌利王转生的,佛最先度他。
这个公案不说了,把这个故事讲过去了,这个地方就证明「忍辱波罗蜜」是个什么功夫?遇见极恶的歌利王他在割截我身体的时候,我没有我等四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用功,一定要离一切相用功,修忍辱度,一定要离一切相修忍辱度,那个歌利王割截我的身体的时候,我没有我等四相。假若我有我等四相,我就要动瞋恨心了,你简直没有一点理由残害我嘛!
庚二、略引远事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又念过去」,「又念」者,忆念、回想,过去劫中,「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这「仙人」不指外道讲,还是修佛道的,因为那时佛没出世,世间上尊称的仙人,叫「忍辱仙人」。已经有「五百世」,就是一生一世,五百生,做这个「忍辱仙人」。「于尔所世」,「尔所」两个字前面第十一分有,就是「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那段文有「尔所」两个字,「尔所」就指着上文的「五百世」,于那么多的世,这「尔所」,于那么多,就是那「五百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不但歌利王割截我的身体,我没有我等四相,在过去「五百世」,我就没有这四个相。
戊二、总结一切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里把它总结,引证自己的公案故事来做证明,证明你这个菩萨应离一切相,发无上菩提之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无上菩提之心,你发无上菩提之心不容易发,你发了还要「离一切相」。是故「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远结,结到第四分,你「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那是行布施度,你「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近结,结到第十分最后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是说《金刚经》的经心,《金刚经》的经眼吗?换了几个字,意思一点都不换,「应生无所住心」,前面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地方接到,应生个无所住心,我们用功不是说不生心,生心不许住相,远离一切相。远离什么相?远离六尘之相,我们把经文研究好,经文要读熟,文熟义熟,你还要用功修行,《金刚经》说的都是高深的道理,诸位同学要「取法乎上,适得乎中。」我们同学跟同学说几句话抬起杠子,就放不下,就要大吵闹意见,那遇到歌利王怎么办?我们要是用功,我们是出家人,我们多用功我学佛,小小的境界,逆境现前,更多用忍辱行。你说我两句不好听的,忍了,忍了就没有事嘛!这样不闹意见,那么「无我相,无人向,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要三轮体空。要是有空的时间,用到这个经上,去看注解,研究道理,读经文,受持其义,哪有功夫抬杠子呢?那一位同学要找你的麻烦,你忍就好了,他是帮助你修的,叫你修忍辱的,没有欺侮你,没有对不起你,你修忍辱度上哪里修呢?有人对不起你,正是你修忍辱的时候。
丁三、类明余度,分二科,戊一、类明忍度这一科讲完了,现在讲戊二、总结一切,「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这一段经文,上次已经讲过,今天再重新讲一下,因为这个总结的经文很要紧,讲「第一波罗蜜」要离相,恐怕我们又偏到空的一面了,在类明其余的五度,其余的五度没有说,先说忍辱度,因为忍辱度要靠脚踏实地的功夫,光谈空理是不行的,你这也空,那也空,一切都空了,遇见歌利王割截身体,空不空呢?这个要脚踏实地用功,所以研究《金刚经》偏到空理一方面,这就「口中说空,行在有中。」自己误到自己,同时讲给别人听误别人,《金刚经》它不讲偏空之理那一边。单讲空理,要讲事实上空掉,歌利王歌截身体,他怎么不生心、不动念呢?他没有我等四相,离了我等四相,要是没有离我等四相,他就动瞋恨。他没有动瞋恨,就证明没有我等四相,不但是遇见歌利王那个时候,就没有我等四相;再过去,推到前生前世五百世,做忍辱仙人,这个四相他都离开,这个功夫很早就成就了。
下面再总结一下,「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离一切相」,就是离我等四相,跟着前面讲,就是我执的四相,法执的四相,空执的四相,统统要远离开,统统要远离开不是落到空那一面,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个无上正等正觉的心,就是要发成佛的心,发成佛的心怎么样呢?要普度一切众生。普度一切众生怎么度呢?要行布施,所以这要接到,「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这个心,我们凡夫的心,从哪里生起来的呢?对境生心,你生心都是对着心外边的境界,心外边的境界就是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不应该对着色境生心,也不应该对着声、香、味、触、法生心。那么应该怎样呢?「应生无所住心」,应生一个无所住心,这个对着前文说,就是第十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换了文字,没有换意思,义理没有换。「应生」一个「无所住心」,也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为什么我们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很难得发,发起来了为什么不可以住?我们要度众生,这个心也很难发,要度众生为什么不可以住?我们发个布施心,这个心很难发,要行布施,为什么不可以住?因为你「若心有住,即为非住。」你的真心已经走动了,你「若心有住」,就是妄想心,「即为非住」,不是安住真心了。你前面问的问题「云何降伏其妄心?」「云何安住其真心?」安住真心,怎么安住呢?你去行布施,不要住相,这么样生个心,「生个心而无住,无住而生心。」这样就对了。这个「应生」一个「无所住心」,就是「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就是发生,发生一个菩提心,要离一切相,离一切相,就是不住嘛!这是总结前文「住心无住」。
我们学大乘佛法,尤其是学《金刚经》,我们的心应该这样子,怎么样生?要度一切众生,要去行布施,但是不许住相,这样子妄心降伏了,真心也安住了。不然,你的真心不能安住,真心不能安住,就是妄心不能降伏。
丁四、会合前语(分二,戊一、正与会合,戊二、兼释伏疑)
戊一、正与会合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以是之故,佛说,你是个菩萨心,你要是个凡夫心,凡夫心他根本不要布施,他要布施,他要住相;二乘人根本不要布施,他不要度众生。那么你是个菩萨,你是个大乘弟子,你应该发个菩萨心,发个菩萨心,就得行布施,行布施你不要「住」啊!所以总结前文,「不应住色布施」,这个结的远结到第四分上,「不应住色布施」,包括「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这里说一句就够了,因为上面跟着这一句:「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前文第四分:「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这里说「不应住色布施」,连「不住声、香、味、触、法」那个五尘而行布施都有了,都包含了。
第十四分有五大科,第四科是丁四、会合前语,会合前面所说的语言,再分二小科,戊一、正与会合,戊二、兼释伏疑,要是有所疑惑,兼释伏疑。
戊二、兼释伏疑
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我们行布施,为什么要不住相呢?这就解释:「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你要是发菩提心,要去利益一切众生,利益一切众生你怎么利益?你就得行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当「如是布施」,应当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为什么呢?你不行布施,你不能利益众生,你要是住了相,不能利益一切众生。你去度众生要发心,第三分上,「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你要发广大心,要发长远心,你要是住相布施,你这个心不会广大起来,而且心不会长远起来,必须不住相。一住相行布施,怎么心不能广大呢?不能利益一切众生。你对众生一定要起分别,这一起分别,你认为这个众生很有善根,应该行布施给他;那个众生善根差,你就不愿意布施给他,这就起了分别心。起了分别心,有的度,有的不度,这就不是广大心了。这样子你就起了憎爱的烦恼,这一个众生好,我就很爱他;那个众生不好,就很讨厌他,这样自己增加的困恼,不能令众生了生死,反过来还跟众生结转为生死之缘,情情爱爱,来生来世转为父母子女,转夫妻转眷属。那么跟众生结了不好的缘,起了憎恶心,讨厌这个人,就动瞋恨心,来生来世跟众生结冤仇。这些道理并不太高深,现在我们眼前就可晓得,可以证明,我们见了这个人,以前没有见过面,一看见就很欢喜,就好像以前见过面,很熟的人一样。你为什么见他生欢喜呢?前生前世结过好缘。可是有的人,并不认识,一见面就觉得很讨厌他。你今天一见面为什么会讨厌他呢?前生前世就没有结好缘,前生前世就瞋恶过他,所以这样子跟众生结生死之缘,没有结了生死的好缘,而结些增加生死的恶缘。所以一定不能起分别心,我要行布施,财布施,普同供养。我把他们都当成未来诸佛供养;我行法布施时,什么人听,我都给你讲,你听多少,那是你自己的事,你听得浅,你听得深,那是你自己的事。但是我讲,我是平等的,我决不会对你少讲二句,对他多说二句,那就是对法布施不平等。行无畏布施,救众生的苦难也是一样,你不能说这个人遭到苦难了,他跟我没有缘,我不去救他,在家菩萨戒上有这一条,恶心不看病,父母兄弟姊妹家亲眷属,出家有出家的眷属,师长徒弟,师兄弟,他有了病,你起了恶心不看他,这是为什么道理呢?他有了病,你不看他,还起了个恶心,就是我恨他不过,这个人很讨厌,他生病活该!这样就是凡夫心了,不是菩萨心。菩萨的心应该如是布施,应该不要住相,要平等布施。刚才讲恶心不看病,没有结起来,就是说你救苦救难也不平等,因为你对众生着了相,起了分别心,可爱的人生了病,你给他照应不照应?一定你会去看他的病。那么不可爱的人,你就生了恶心,本来有时间有功夫,你不去看他,这样子你还能普度众生吗?所以菩萨要行财施、法施、无畏施,一定不可以住相,不可以住相你才能利益一切众生。
再看着经文:「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为什么要我们去利益一切众生,又要不住相呢?因为一切相,当体即空,它「即是非相」。「众生相」,它是一切相的一种,度那个众生,众生当体也空,「即非众生」,度的是假相的众生,你去着那个相干什么?那么假相的众生,我们又何必去度呢?众生他不知道自己是假的,我们要行法布施,就是要说明白叫众生了解,你这个众生就是个因缘生法,当体就是空的,没有个众生,没有个众生你不要起「我执」,不要起「法执」,这个道理你不去讲,众生怎么会知道呢?你是个菩萨,你应该先知道,你去度众生,不要着众生相,因为众生当体即是空的,「即非众生」。
下面讲到第五科,丁五、遮疑助解,再分二小科,戊一、以语遮疑,以如来的语言来遮你的疑心,戊二、以喻助解,以譬喻助你解悟。先遮止你的疑惑,再看着经文。
丁五、遮疑助解(分二,戊一、以语遮疑,戊二、以喻助解)
戊一、以语遮疑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如来有这五种语言,这就是遮止他,叫他不要生疑,哪里来的疑呢?您要我们度众生,又说没有众生可度;要我们行布施,又要不住相?怎么一时说「有」,一时说「空」呢?这个就要告诉你,如来说到哪里,你就相信到哪里,疑者不信,决定不能起疑惑。「如来是真语者」,真而不妄。「如来是实语者」,实而不虚,如来所说的法都是真语实语,绝不是妄言,绝不是虚语。「如来是如语者」,他是如所证而说,他是个过来人,都是他亲证的道理,才说出来的。我们依文解义,有时候会解错,如来不会,他是亲自证得的道理,跟你讲出来的,他是如所证而说。「不诳语者」,诳是诳骗,像如来说那些人天乘、二乘的法,乃至于权教大乘,那都不是真实的大乘法,是引诱众生的,等于诳骗众生。但是说到《金刚经》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绝不是诳骗众生的话。「不异语者」,「异」是差别,前后变动。你看如来一时说「有」,一时说「空」,自相矛盾,不是自相矛盾,按真实的道理上,应该那样讲,你要相信如来有这五种语言,决定不要生疑,要按这五种语言找来经文,前面经文第十一分有一句:「我今实言告汝」,就是赞叹金刚的功德这么多,恐怕你还不相信,不相信也是生疑,你要晓得,如来所说的话都是真实之语,那么由「实言」那个地方就分出来五种语言,五种语言也都是真实之语。
我们现在还没有「深解义趣」,跟着前文第四分说,「但应如所教住」,如来说的法,是如来的言教,以如来的言教,来安住你的真心,叫你怎样做,你就怎样做,叫你去发菩提心度众生,你就发,发了你怎样去度?你行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不要着相,你就不要着相,这就对了。你没有开悟之前,你就得完全起这个信心,如如来所教,如来的话你不听,你听谁的话?还有什么人的话可以相信呢?这就是叫我们不要生疑。下面以譬喻助我们解悟,助我们开悟。「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这一句这一科,以如来的语言来遮止我们的疑惑。「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如来怎么一时说「有」,一时又说「空」呢?因为如来所得的法,既没有实,也没有虚。没有实,远离一切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也没有虚,你还得发心行布施,发心去度众生,如来所得的法,就是这么样子,他依他所得的法,「得」就是他证得,如所证而说,这就是「如语」,如来所得的法,就是这样子,没有实,没有虚,你说个实,错了!你说个虚,还是错了!
下面再说个譬喻叫我们开悟,叫我们能以解悟。
戊二、以喻助解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为什么叫我们行布施,不要住一切法而行布施?分开来讲,不住六尘之法,实际一切法都不要住。因为假若你发了菩萨心,就是发了心度众生而行布施,「心住于法」,行布施住于法,着了相,着了布施相,「如人入暗,即无所见。」你本来有两只眼睛可以看见家庭里面种种珍宝,但是你到了一个黑屋里面去了,家庭里有种种珍宝,你也看不见了,所以说「如人入暗,即无所见。」决定不能着相,一着相,这个如来所说的功德,你都得不到。这个说得太高深了,我们事实上拿浅的事实都可以证明,比如你到讲堂里来要找一个人,你心里着了相,就是「住」这么一个人,着这个人,你到讲堂去看看有这个人吗?你到讲堂看到有这个人,你就把这个人叫出去了。要是没有这个人,就是没有找到这个人,那么要是问问你,讲堂里还有什么人呢?还有什么人我都没有注意,一个讲堂都是人,怎么你没有注意?他着相,着那一个人的相,这就等于到黑屋子里什么都没有看见。讲堂不是很明朗吗?他等于到黑屋子里什么都没有看见,所以你住相,有所见就又有所不见,你去行布施,怎么样能得无量的福德?前面第四分上告诉我们,等于十方虚空,不可称量的福德。就是不住相,才能得到那么多的福德;你一住相,你就是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它是有个数目字,你用恒河沙数的恒河沙数七宝布施,还是有数目字,那都不算多。要不住相的布施,它徧法界了,徧法界那等于虚空,不可称量一样。下面顺着不住相布施再讲,「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假若你顺着我前面讲的道理,「若菩萨心」,就是发了菩提心,菩萨心就是菩提心,记得啊!「心不住法,而行布施」,你不住一切法,而去行布施,等于这个人有眼睛又有光明,不是到黑暗的房子里去,这个房子点灯光很亮,「日光明照」,日光明照说是房子里点灯,这跟经文不合,就是外面的日光明照,「见种种色」,你可以见到种种色,种种色相都可以见到。
下面讲到丙三、显示经功,显示经的功德,分四小科,丁一、分门略显,再分三小科,戊一、显示自持功德,到这一小科就把第十四分讲完。
丙三、显示经功(分四,丁一、分门略显,丁二、释义详示,丁三、引因较量,丁四、总以结叹)
丁一、分门略显(分三,戊一、显示自持功德,戊二、校量闻经功德,戊三、况显兼说功德)
戊一、显示自持功德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须菩提!当来之世」,这就是完全指着我们现在,就是未来世,尤其是指到末法时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没有「为他人说」那一句,单说受持其义,读诵其文,这就是自利的功德,你能受持《金刚经》的义理,读诵《金刚经》的经文,「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如来他是得到大智慧的人,如来的眼能见到你,如来的心能知道你。「即为如来」的「为」字,《心印疏》解释作「得」字讲,「得」就是得到,你这个人就能得到如来悉知悉见,见到你这个人怎么样呢?你能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您能受持其义,读诵其文,一定能得到《金刚经》的功德,功德不是福德,前面都讲过了。
你在那用功修行,我是一再地劝同学:你要受持其义,读诵其文,受持读诵,不可以偏到一边,我们末法时代的佛弟子,都是随着前生前世的善根,各有所偏,有的偏于解,有的偏于行,都不能得到如来无量无边的功德。有的佛弟子,欢喜解释《金刚经》,尤其是我们上佛学院的同学,偏于解,叫你每天诵一部《金刚经》,你不愿意诵。有的人欢喜诵《金刚经》,他又不愿意研究道理,一天到晚诵,那个最奇怪了,不认识字的人他要诵《金刚经》,他一个字一个字的学,把《金刚经》认会了,他就念。可是换了一个地方,甚至换个经本,他就念不来了,因为他根本不认得字,他找人就那么苦修,一个字一个字,一句一句的教给他,要他那个经本,他才能念得顺,换一个经本,不对了,因为那个字他根本不认识。还有最奇怪的,怎么样呢?瞎子也学念《金刚经》,根本眼睛看不见,更不要说认字了,他要学,那用心之苦了,不是短短的经文啊!《金刚经》有五千多个字,他要学,学了每天要去念,这就是偏于行的人。你听《金刚经》你了解道理是不?你要受持其义嘛!他不欢喜听,我们现在是先了解了道理,了解了道理你依着了解的道理,你再去修行,你再去诵《金刚经》,你可随文作观,比那个单诵《金刚经》,不了解道理的人得的功德,不可同日而语。你得了多少,你得了无量无边的功德,因为你能受持其义读诵其文,诵一遍《金刚经》的时间,我跟同学讲过,你最初不熟,你准备二十分钟,准备十五分钟,念熟了,十二分钟,刚刚好,不要再念快,再快了不能随文作观,就我的经验,十二分钟念一遍刚刚好,那么你抽不出来十二分钟的时间吗?你去念一遍,得到无量无边的功德,要诵,这是自利得功德。
第十四分讲到这里讲完,再看科文,戊二、校量闻经功德,校量闻到这个经能生起信心功德,这是「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戊二、校量闻经功德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
这先较量持经的功德,较量拿身命布施,前面说有人拿身命布施,拿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这个地方,「善男子、善女人」布施的生命多了,每一天分三分,「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他布施三个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还要注意翻译经都是一些大德大菩萨翻译的,都翻译得很巧很好!「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日」就是白天,把它分成三分,「初日分」就是早晨,「以恒河沙等身布施」,这是较量持经的功德,事实上没有这个事实,但是如来较量他是真语、实语,并不是随便说的。持经的功德,确切有比这个功德还要多的功德,事实上没有这个事实,说譬喻要譬喻这么多,「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就是中半天,「复以」,「复」是更复,更复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就是晚上,晚半天,一日分三分,最后一分,「亦以」,用「亦」字,这个文字用得很好,「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以」就是「用」,用这个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不是布施一天,每一天布施了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多长的时候呢?「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布施了无量百千万亿劫,统统是以生命做布施。那么这个经文上,应该问问须菩提,这个人「得福多否?」须菩提应该答说:「甚多!世尊!」佛再接着讲,因为前面料拣的经文太多了,翻译的法师把它简略了,简略的文是有那么问答,「这个人得福多否?」「甚多,世尊!」下面佛再接着说,应该是:「佛言,佛告须菩提!」因为前面佛没有问,须菩提也没有答,这就不需要「佛言」,也不要「佛告须菩提」。
如来接着说下去了,「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这个地方要注意这个「信」字,「闻此经典」,闻到这部《金刚经》,「信心不逆」,讲到哪里,我信到哪里,「不逆」,「逆」者不顺,对于《金刚经》不起疑惑,这个人所得的福德,「其福胜彼」,这个福德就超过百千万亿劫,每一天以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百千万亿劫那个人的福德。这个福德我们现在都得到了,你信心清净,一念生净信,虽然很短的时间,清净之心不容易生出来,是不是我们生了清净信心,还不晓得,至于说真正深解义趣的,那我们也没有深解义趣,还没有大开圆解,可是这个地方说得很明白,你听了《金刚经》,听到哪里,信到哪里,不起疑惑,不起那个不顺之心,你得的福德,就胜过前面百千万亿劫,每一天以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的福德,所以我们现在都得到。下面佛再料拣,为什么听到《金刚经》,信心不逆,就能得这么多的福德呢?
戊三、况显兼说功德
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你能听经,听到哪里,信到哪里,与经相顺而不逆,这个人的福德,就胜过前面那个无量身命布施的福德。又「何况」,你能「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呢?在法华经的「法师品」上说:有五种法师,有书写的法师,写经,有受持的法师,受持其义,有读经的法师,诵经的法师,解说的法师。这个地方是说,一种书写,是书写法师,二种受持,是受持法师,三种读经的法师,四种诵经的法师,五种为人解说,这是解说法师,这五种法师都有了,又何况你这个人能受持其义,读诵其文,还能为他人解说。这个书写是个什么样的法师呢?因为古时候,印刷术没有发明,释迦佛在世的时候,还没有印刷术,都是书写的,就是流通经典,你要是想把《金刚经》流通开,给他人看,你非书写不行,到了中国来,汉朝没有印刷,唐朝也没有印刷,到宋朝才发明了印刷,可是在敦煌石室里面发现有唐朝印的经,那是唐朝末年,印刷术不高明,但是已经有了。中国佛教大大的兴盛就在唐朝,唐朝大兴盛的时候,印刷术都没有发明,到了唐朝末年才发明印刷术,印刷得不好,到宋朝才有印刷术。所以最古的大藏经,就是宋版藏经,叫做宋朝的积砂藏,那时候就能刻板了,能印刷了,记得这个书写是个什么样的法师呢?就是流通经典的法师,现在来说,就是发心去印《金刚经》送人。再讲一句,这个书写也还是一种修行,现在印刷术发明,尤其有了影印,你拿个经本,不要刻板,不要排板,你去影印很快,但是也不会书写,如果你写字写得很好,你的字写成艺术品了,有价值,那么你去写,因为人家看见你的字,生了欢喜心,你这个字写得特别好,你不妨去写,写了就专度那爱写字的众生,他本来不爱看《金刚经》,他看你写得很好,很艺术,他就要看,不费书写。还有一种功夫,刺血写经的,拿身上的血写,最好用舌头上的血写,这都是一种功夫。
下面再较量持经的功德,前面说「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就得到那么多的福德,胜过无量数身命布施的福德。下面说「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还能书写全部《金刚经》,还能受持全部《金刚经》,还能读诵全部《金刚经》,还能为他人解说全部《金刚经》,那你的福德还可思议吗?
丁二、释义详示(分四,戊一、约教理显德,戊二、约行果显德,戊三、约依处显德,戊四、约功用显德)
戊一、约教理显德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
怎么样听到《金刚经》,信心不逆,就能得到那个多的功德?怎么样「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那个功德更不可思议。「以要言之」,就是最切要的说,不广说,最切要的说一句,最切要紧的那个道理说一说。「是经」,就是《金刚经》,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不可称量」的功德,「无边」的「功德」。要是顺着中国的文字解释,就是加重语气,实际都是一些大数目的名字,「不可思议」是个大数目,「不可称量」也是个大数目,「无边」也都是大数目,总而言之,这个功德不可思议就是了。
戊二、约行果显德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这个《金刚经》怎么样有这么不可思议的功德呢?「如来为发大乘者说」,因为如来说法,他是应机说的,说《金刚经》为大乘弟子说的,「为发最上乘者说」的。「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这是指着发心的弟子,为发大乘心的人说,为发最上乘心的人说,这个如来所说的经,是一样的《金刚经》,没有两样,为发大乘心的人,就跟他说一个浅的;为发最上乘心的人说一个深的,没有两样,看你发心不同,你解的道理就不同。这个发心当然是两种众生,但是心是一个心,你发大乘心,你就是个大乘;你发最上乘心,你就是个最上乘的弟子。大乘不是小乘,《金刚经》属于大乘,大乘怎么有个「最上乘」呢?「大乘」跟「最上乘」对着讲,「大乘」就是权教大乘,「最上乘」就是终教、顿教、圆教。所以你看《金刚经》注解,有地方这两句解成一个道理,也就是如来加重口气,为大乘弟子,大乘就是最上乘,这么解下去,这种人就是没有学教义,《天台四教仪》他没有学,《贤首五教仪》他也没有学,这两个名词他弄不清白。既然有两句「发」,「发大乘者说,发最上乘者说。」其实有两个「发」,绝不是加重口气,就是真正有这两种人,大乘者是权教大乘,权教大乘就是小、始、终、顿、圆的「始」教,始教里面有两个宗派,一个叫相宗,一个叫空宗,空宗就是属于般若空宗,《金刚经》属于般若部,正对着始教空宗说的法,就为那些大乘弟子,但是始教属于权教大乘。「最上乘」就是实教大乘,实教大乘,有终教、顿教、圆教,都叫实教大乘,就是《金刚经》通于终教,它不完全讲二谛的道理,他连中谛的道理都有,所以解释三连句的时候,「佛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解到二谛的道理,就是为大乘弟子说的;解释到三谛的道理,解释到中道第一义谛,就是为终教说的;还有个顿教呢!顿教比终教更高一步,还有圆教,所以《金刚经》最高深的道理讲到顿教,我们中国禅宗的祖师,从四祖到五祖,从五祖到六祖,都用《金刚经》来印心,那就是合乎中国顿教禅宗。但是《新眼疏》的注解上说,《金刚经》「密通圆教」,显明的说,没有说圆教的道理,具足一切功德,但是隐含着也通于圆教,我的《金刚经参考资料》说,这个「大乘」就指着权教大乘,按中国的宗教说,就是始教空宗;「最上乘」,就是实教大乘,按中国的宗教说,指着顿教禅宗,一定要解释两种道理,所以你解释三连句的时候,单解释二谛不够。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这再较量功德,再劝导我们,要我们发大乘心,发最上乘心,「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前面的经文是「书写、受持、读诵」,这里把书写含到这里面,「受持、读诵」,是自利,前面讲了好几个「为他人说」,这里是「广为人说」,你一定要多跟人说,就是尽你的力量去说,「广为人说」,注意这「广」字。「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如来的心会知道你这个人,如来的眼会见到你这个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都能成就。「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么这个人,绝不是一个人、二个人,叫「如是人等」,凡是「受持、读诵、广为人说」的这个人,都叫「如是人等」。这个人「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的法,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的法,「荷担」,在背上背起来叫「荷」,在肩膀上担起来,叫「担」,这两个字是个比喻,是个形容词,就是你负责任续佛的慧命,负责任替佛说法,这个人才是真正佛的弟子。尤其是到了末法时代,不要说不信佛的人,毁谤三宝,信佛的弟子也不能「受持、读诵」《金刚经》,也不能「广为人说」《金刚经》,你既然「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那么你这个人就是负责任续佛慧命的人,负责任替佛说法的人,「荷担」两个字,就是负责任,按世间法打比喻,你这个儿子是好儿子,能够荷担你父亲的家业,你父亲所遗留的这个家业,你能负责任负担起来。如来的家业,是什么家业呢?「利生为事业,弘法为家务。」如来出世,就是弘法利生,利生弘法,我们为佛弟子,什么是我们的事业?什么是我们的家务呢?「利生」是我们的事业,「弘法」是我们的家务。你发心弘法,一定要受持其义,读诵其文。你不能自利,如何利人呢?受持、读诵,你得闻这个经,要信心不疑,要多听,听了一定要发心弘扬佛法,不弘扬佛法,不是佛的好弟子,在世间法你不是个好儿子,你父亲一辈子的家当交给你,结果你不能住持,你不能发扬光大起来,看家也看不住,你怎么是个好儿子呢?所以我们都应该负责任,来荷担如来的家业,荷担如来无上正等正觉的法。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