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新疏

2015-01-06 浏览次数:31975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新疏
提纲大科分二 :初总释名题五、二别解文义三。
初总释名题五:初释名二、二显体、三明宗、四论用、五判教。
初释别名、二释通名。
初序分二:初通序、二别序。
初示降住其心历彰般若妙用二 初当机请益二 初请益之仪、二请益之词二:初赞益、二正请。
二如来许示三 初印赞许说、二领旨复请、三正为开示二(接)。
初正明菩提无法二:初当机蹑问、二如来直答三(接)。
二明菩提无法直显般若本体三 二直示般若本体二:初审示三(接)、二直显三(接)。
三流通○三通结始终心法。
(续)三正为开示二:初明降住其心二、二彰般若妙用二。
初明降住其心二 初略示二:初略示降心离相、二略示住心无住。
二详示二 初约佛法广示降心离相三:初约佛身离三(接)、二约果法离三(接)、三引事况胜二:初引事、二况胜。
二约圣果广明住心无住四:初历明无住三(接)、二正明无住、三喻明无住、四较量显胜二(接)。
二彰般若妙用二 初当机请名、二如来垂示二 初出名劝持二:初正标名、二重释义。初说法离相、二依正离相二(接)、三显示经功、
二即事显用二 初彰般若离相用五四闻义述解二(接)、五结成离相。
二彰般若无住用二:初正明无住三(接)、二举喻显用二(接)。
(续)初约佛身离三:初正明离相、二兼示殊胜二、三结成离相。
二兼示殊胜二 初当机疑问、二如来诫说二:初诫答、二说胜二 初能信人善根殊胜、二所信义离相殊胜二:初顺明所以、二转释所以。
(续)二约果法离三:初如来双审、二空生双对、三承上双释。
(续)初历明无住三:初小乘圣果二、二佛所得法、三菩萨庄严。
初小乘圣果二 初泛论三 初论见道位、二论修道位二:初论二果位、二论三果位。
二确证。 三论无学位。初显略持人处胜二:初显人胜、二显处胜。
(续)四较量显胜二 初较量、二显胜二二显广持人处胜二:初显人胜、二显处胜。
(续)二依正离相二:初依报、二正报。
(续)四闻义述解二:初当机呈解三、二世尊印述二。
初当机呈解三:初解自闻希有、二叹他闻希有、三明后闻希有。
二世尊印述二 初印证二:初总印、二别证。
二述成二 初约法述成二:初就智度述成、二就忍度述成。
二引人证成。
(续)二彰般若无住用二:初正明无住三、二举喻显用二。
初正明无住三 初不住六尘、二不住人法、三结显真实二:初正明真实、二转释真实。
二举喻显用二 初举喻二:初喻住则不妙、二喻不住方妙。初明略说福、
二显用二 初生福用二 初自利福、二利他福二 二明广说福三:初明广福说功德、二反显乐小不能、三结指经处当供。
二明灭罪用三:初正明灭罪妙用、二兼显经功妙用、三总结经功妙用。
(续)二如来直答三
初蹑前住降无法、初约果示三 初示得果无法、二示得记无法、三转释无法义二:初约法释二、二约喻释。
二正明发心无法、三分示因果无法二 二约因示三:初明度生无法、二明严土无法、三明达我无法。初正释无法、二释法非法。
(续)二直示般若本体二:初审示三、二直显三。
初约知见圆明示三 初示佛眼图见、二示佛智图知、三示实福非福二:初明有实非多、二明无实乃多。
初审示三 二约色相言说示三:初示即色非色、二示即相离相、三示即说非说。
三约众生非生示二:初当机起疑问生、二如来决答非生。初示本无余欠、二示本无高下二:初直示平等、二转释平等。
二直显三 初空生呈悟、二如来印可、三正显本体二 初显自性平等三 三引示显胜。
二示离相平等五 初约生佛以显平等、二离空有以显平等三(接)。
三约无去来以显平等、四约非一多以显平等、五即诸见以显平等。
(续)二离空有以显平等三 初离有见、二离空见、三较量福胜二 初较胜、二论福二:初当机问、二如来答。
金刚经新疏跋
金刚经者。如来实相真空之至妙心法也。脱昏迷之滞情。解颠倒之缠缚。扫?荡空。绝相超宗。无不以斯金刚妙智。般若真慧。而会归于摩诃衍。故佛祖迭承。即以此为心印之密旨。如弘忍五祖之嘱持诵斯经。能见心明性。六祖慧能之闻无住生心。豁然有省。自古迄今。信奉受持此经。或妙悟心源。或灵迹昭彰。得获种种胜益者。不知凡几。是诚无明暗室之智灯。生死长夜之慧炬。粤人久润曹溪法水。夙秉大乘圆种者多。凡信事三宝之缁素男女。咸喜持诵此经。即肯彻底研究者。亦不乏人。而苦无相当之疏解。虽是经之注释繁多。而泾渭莫辨。取舍无从。今乃有浙宁谛闲老法师之最近所著金刚经新疏。随机应教。刊行于粤。吾必知其风行一时。纸贵洛阳。尝闻人云。老人持金刚经为常课。约有数十年之久。今以己心所得。藉文字般若。发扬而光大之。契理契机。势所必然。唯老人初着是疏。秘不示人。此次余来粤弘法。为欲发弘法特刊。乃亟函求疏稿。俾增光敝刊。幸蒙慈悲允许。惠然颁赐。除已登入特刊外。复拟印单行本。以资流通。月前膺青山寺之聘。讲梵网经。乃携原稿来港。适该寺住持显奇和尚。亦为谛老人之高足。中兴杯渡道?。弘建青山法幢。兹复请余讲经。普利?生。法会隆盛。得未曾有。余以讲余之暇。偶与谈及。显师一见老人手着疏稿。无量欢喜。遂即与余商诸同人。集资付印。余思初版甫出。当必有发菩提心者。再版续出。从是展转流通。弘传不绝。老人之法雨普周。无复穷尽者矣。时在丁卯夏。释宝静谨跋于香港青山寺。

夫金刚、喻也。取乎坚明利之三德。般若、法也。本乎真俗中之三谛。谛体本寂。取金有坚性。谛体本觉。取金有明相。谛体具德。取金有利用。坚、喻心之体也。明、喻心之相也。利、喻心之用也。体无分别、则利明安寄。体无不备、则利明斯在。语体、则非一而常一。语德、则不三而常三。祇三而不三。祇一而不一。体坚无改。强名为万法之性。相明无染。强名为万法之宗。用利无住。强名为万法之本。万法者、复何谓也。举坚明利三德之所为也。何其然欤。良繇无始性觉之明强照。照生而念起、谓之迷。无始无住之智随缘。缘起而心动、谓之妄。繇迷妄、而有虚空。繇虚空、而有世界。繇世界、故成众生也。于是大觉世尊。本乎俗谛立一切法、而万法全彰。故说文字般若波罗密。本乎真谛泯一切法、而一尘不立。故说即非般若波罗密。本乎中谛统一切法、而不废假名。故说是名般若波罗密。繇俗谛之文字般若、修真空观、不取四相。真空观成、见思惑破、除人我执、以证人空。繇真谛之观照般若、修妙假观、不取法相。妙假观成、尘沙惑破、除法我执、以证法空。繇中谛之实相般若、修圆中观、不取非法相。圆中观成、无明惑破。除空我执、以证俱空。俱空者、第一义空也。故知此经、从始至终。依三谛理、说三般若。教示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依文字般若。悟实相般若。依实相般若。起观照般若。修观照般若。契实相般若。修三观。破三惑。除三执。显三空。证三德。是三即一。是一即三。如梵伊三点。似摩酰三目。非纵横也。非一异也。是之谓不思议之金刚般若波罗密也夫。时维
民国十六年岁次丙寅释谛闲述于四明观宗寺之密藏居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新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四明观宗讲寺台宗后学谛闲述
大科分二 初总释名题按本宗家规有五重玄义自分为五 初释名二 初释别名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此经以法喻为名。梵语斫迦罗、亦云跋折罗、华言金刚。具含三义。一者、坚义。二者、利义。三者、明义。闻帝释天有宝杵、名曰金刚。其体最坚。其用最利。其相最明。以坚故、万物不能坏。以利故、能坏一切物。以明故、能令一切暗皆除也。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般若有三。一、实相般若。二、观照般若。三、文字般若。是故取喻金刚。以金刚之三义。与三种般若正相应也。谓金刚之坚。喻经之体。实相般若也。金刚之利。喻经之用。观照般若也。金刚之明。喻经之相。文字般若也。实相体坚。虽经多劫、升沉六道、出没四生。乃至出圣地、入凡流、丝毫无有增减也。观照用利。能了万法无生、当体全空。触有有坏、触无无败、二边未尝取着也。文字相明。能显实相、能起观照、依体起用、以用证体、令得受用、无穷无尽也。繇斯三义、故取金刚、以喻般若。般若是智慧之梵音。金刚即般若之正喻。以故法喻双彰。华梵并举。故云金刚般若。梵云波罗密、华言彼岸到。乃顺印度之语。依我中华、当云到彼岸。意取此经。是依智慧、能到彼岸之经也。盖彼岸者、指涅槃而言。谓离二种生死之此岸。渡二障烦恼之中流。到二种涅槃之彼岸也。
○二释通名
经者、径也。谓一切贤圣、皆依此经而修。即是成佛作祖之捷径也。梵云修多罗、华言契经。?节瓜砸謇怼F鹾先诵摹D似趵砥趸??獭F趵怼⒃蛩凳氯缡隆⑺道砣缋怼F趸?⒛芰钐?呶蚪狻⒒断残攀堋S志?摺⒐嵋病I阋病N焦岽┧?λ狄濉I愠炙??谏?7鹈鸲群蟠谷??辍⒅谏?梦耪?ㄕ摺⒔怨岽┥愠种?σ病S志?摺⒎ㄒ病3R病J?缤?裎?āH?啦灰孜?!F瞥ひ怪?鞯啤U彰酝局??妗9食凭?病?
○二显体
体、主质也。名傍是宾、体正是主。名是假名。体是实质。名是能诠、体是所诠。名如指、体如月。圆觉经云。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故于释名之后、须显体也。此经、以第一义空为体。经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须知无四相、人空也。无法相、法空也。亦无非法相、空空也。又云。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非)法相、亦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故以第一义空、为经所依之正体也。
○三明宗
宗者、趣也。语之所尚曰宗。宗之所归为趣。乃修行之归宿。会体之枢机。若行人不识宗趣、则行业无所归宿、而不能领会不思议之妙体也。故宗不可不明。此经以发菩提心为宗。经中佛言。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则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故以发菩提心为此经之妙宗也。
○四论用
用者、以功能为义。前科显体、是显性。次科明宗、是明修。全性德起于修德、以不二而说二、故有体有宗。全修德即是性德、以二法本自不二、故宗不离体、体不离宗。宗即是体、体即是宗。今科言用者。用从体发。德繇修成。如来以权实二智为妙能。此经以无住生心为力用。经云。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又云。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故以无住生心、为此经之大用也。
○五判教
教、是圣人利物之文言。判、是剖析大小之同异。如来五十年说法为一代。所说言教有五时。第一、华严时。第二、阿含时。第三、方等时。第四、般若时。第五、法华涅槃共为一时。我祖以化仪、化法、两种四教。判定如来所说、一代时教、罄无不尽。言化仪四教者。一顿教、二渐教、三秘密教、四不定教、化法四者。一三藏教、二通教、三别教、四圆教。言判定者。初华严时。于化仪、为顿教。以佛初成道时、为先说故。于化法、为兼别教、正明圆教。二阿含时。于化仪、为渐教。以寝顿施渐故。渐教有三时。阿含为渐初。于化法、独明三藏教。三方等时。于化仪、为渐中。引小向大故。于化法、具谈四教。谓对三藏之小、为说通别圆之大也。藏、为半字教。通别圆、为满字教。对半说满、又名对教。四般若时。于化仪、为渐末。荡执废情故。于化法、带说通别二教、正明圆教。五法华涅槃时。于化仪、俱非四教。于化法、法华独明圆教、以纯圆独妙故。涅槃具谈四教、以有横来机故。所谈四教、有二种不同。一、追说四教。二、追?四教。追说为施权。追?为显实。又追说、是为实施权。追?、是废权立实。谓佛临涅槃时、还有横来之机。如须跋陀、是老梵志。年百二十岁、来求出家。佛为说权法、令得阿罗汉果、故须施权。既得阿罗汉已。当即为说常住佛性、指归三德秘藏、故须显实。亦即废权而立实也。然涅槃四教、与方等四教。同而不同、有二种别。一者方等中四教。藏通二教中人、初后俱不知常住佛性。别教、初不知、后方知。唯圆教、初后俱知。涅槃中四教、皆初后俱知。一不同也。二者方等。对三藏半字之小、说通别圆满字之大。涅槃。借藏通别之三权、助圆教之一实。二不同也。复次。顿有二义。一者顿教部。言佛初成道时说。譬如日出、先照高山。则专指华严。二者顿教相。谓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则不独华严有之。而方等、般若、法华、涅槃、皆悉有之。渐亦有二义。一者渐教部。谓曲引钝根、循循善诱。则可指中间三时。二者渐教相。谓历劫修因、积因?果。则匪惟中间三时、而前后二时、亦皆有之。秘密亦有二义。一者秘密部。则指一切陀罗尼灌顶诸部。二者秘密相。言闻小法、而得大益。闻大法、而得小益。彼此互不相知。则前四时皆得有之。唯法华、是显露教。但有秘密咒、更无秘密相。然约一分最钝根人、始终不闻佛说大教、亦可称秘。而必待五千退席后。方乃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故一席中、决无同听异闻之相。非秘密也。不定义者。言如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或闻大教得小益。或闻小教得大益。闻渐得顿益。闻顿得渐益。彼此各得相知。则前四时、皆悉有之。唯法华。是决定义、非不定义也。涅槃以五味相生。譬五时次第。经云。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言佛初说华严。从华严出九部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从方等出般若。从般若出大涅槃。又云。置毒乳中。五味毒发、俱能杀人。言杀人者。谓毒无明父。杀贪爱母也。此经说在第四时。正以熟酥为教相也。总释名题竟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如别传。兹不暇录。
二别解文义大科分三 初序分二 初通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通序。亦名证信序。以诸经同故、曰通。以说、听、时、处。一一分明。以证非谬说、曰证信。复名六成就。如是者、信成就也。言信者、肯说如是。否则、便云不然。今言如是、所以谓成就也。我闻者、闻成就也。出世大法、无我谁闻。今言我闻、则成就也。一时者、时成就也。世时不同、众心非一。今言一时。谓如来说法、大众听闻、主伴一心、说听究竟。时成就也。佛者、觉也。三觉圆明、二严克备。教主成就也。舍卫、皇都大。祇园、道场大。处成就也。千二百五十人俱。听众成就也。以上六种。设有一种不就、法即说不成矣。
○二别序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洗足已。敷座而坐。
别序。与诸经异故。亦名发起序。谓序发起之由、为正宗之前导也。般若经。全部有六百卷。凡四处十六会说。一、在灵鹫山七会。二、在给孤园七会。三、在他化天宫摩尼宝藏殿一会。四、在王舍城、竹林园、白鹭池侧一会。若谓文相显然、计有九会放光。见是光者、皆得无上菩提。是光即智慧光也。般若既翻智慧。慧光无会不放。佛说此经、甚深微妙。岂有不放光么。唯人自昧智光。有眼如盲、觌面错过耳。殊不知佛显生佛智慧平等。即放平等智光。而众生不察也。试看世尊着衣持?、手上放光也。入城乞食、足下放光也。次第乞已、眼中放光也。还本饭食、口内放光也。洗足敷座、通身放光也。此经虽有问答。并不假他人为之发起、乃世尊自为发起耳。须知世尊。即就众生、日用寻常、去来动静、行住坐卧、吃饭穿衣处。直显真心本体。以明无住真心之妙用。无法不具实相般若之本体、所以假此乞食、发起斯经。要令一切众生。向日用之间、行住坐卧、吃饭穿衣处。识得自己、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则能事毕矣。
二正宗分为二 初示降住其心历彰般若妙用二 初当机请益二
○初请益之仪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
梵云须菩提、华言空生。以生时库藏皆空故。良久、仍复显现。故亦翻善现。本是东方青龙陀如来。垂?于释迦法会。为佛弟子。示解空第一。乃为般若会之当机众上首也。窥见如来动静去来、当下荐得无住妙用、实相本体、即在日用寻常、穿衣吃饭处也。时、适当乞食还园、洗足安坐之时。长老者、德腊俱高也。尊者系舍卫国人。鸠留长者之子。乃从本座而起。欲有所请、理合具仪。袒肩、以示权。膝地、以显实。合权实二边之掌。印中道一味之心。修敬既毕。自合陈词。故即白佛言。
○二请益之辞二 初赞益
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尊者请法。开口便言希有者、其意有二。一者、世尊于寻常日用之间忽然示一奇特之事。可谓希世所有之者。二者、自己向穿衣吃饭处、讨得一些分晓。这段消息、从来未知、今始悟得。故赞希有也。如来者。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乃十号之一也。护念有二。一、为摄受根熟者、令悟真实、成就自利行。二、为令转化众生、成就利他行。付嘱亦二。一者。哀彼根未熟者。已生佛法者、令之增长。二者。未生胜法者、付之令生。将小菩萨、付大菩萨。嘱大菩萨、化小菩萨。如世间父母、遗嘱子孙意也。盖将小付大、意在引小入大。嘱大化小、无非以大激小。皆如来之方便护念意。以是观之。知如来之用心、诚可谓善矣。当机曰善护念、善付嘱者、良有以也。
○二正请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或问。当机既已明白这个道理、极口称赞。兹复发问者、何也。答。前之所悟者、是离言之道。自非上根利智者、安得于言前荐取。否则、不免作寻常错过。今尊者但恐孤负如来意旨。曲为时机、故兴斯问耳。善男女、是普赅在会大众。意谓、善男信女、要发无上正等正觉心者。不知可有个甚么法呢。言云何安住者。谓未发心时、住六尘境。既发心已、诚宜改辙、则应当住何境界呢。云何降伏其心者。谓未发心时、妄心随逐妄境。既发心已、不可随境而去则当云何而降伏之呢。下文据佛答意。昔住六尘之境、今住四无之心。昔时着相、今不着相。如是真实修行。而发菩提心、岂忘失耶。此中当机、连发三问。其一、发菩提心。其二、云何应住。其三、云何降伏其心。下文佛答。前半卷、答二三两问。后半卷、答最初一问。乃以菩提心为主也。
○二如来许示三 初印赞许说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重言善哉、赞也。如汝所说、印也。护念付嘱、能令佛种不断、是事必然。当机发言、言当其事。可谓善体佛心。善为说辞。故如来赞之、而又印之也。谛听、诫也。为说、许也。谛者、审实之义。意令谛审真实、用心听也。盖世尊出世、本为直示此心。奈未得机缘。故自成道以来、至于今日、有怀未吐。今于祇园会上、撞着须菩提、善为咨问。恰似高山流水、巧遇知音。是以通身畅快。满口称扬。重赞善哉也。仍又呼名而告之曰。须菩提。尔适间赞我这两句话、甚为恰当。就是启请三问、亦甚要紧。可谓一字不差、皆合吾意。遂印之曰。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善付嘱也。似尔这样的人。始可与言斯道矣。故诫谛听、当为说也。且言善男女等、发菩提心的道理。亦不过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而已。此中如是二字、须约三意释之、方为周足。一者、约理释。谓诸佛众生、本自如如。所谓弥勒如、众生如。一如无二如。据此。则生佛皆是也。若扩而论之。则内自根身。外至器界。无非真如。咸是实相。乃至世出世间。无一法不如、无一法不是。此以理明如是也。二者、据前意释。盖须菩提已经领会如来作用。就是寻常穿衣吃饭、洗足敷座、一段光景。以此而住、无非安住。即此而降、无往不降。是为无住之住、是真安住。不降之降、是真降伏。故云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三者、约后意释。即指下文广略开示是也。
○二领旨复请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唯者。信之极而无疑贰也。礼对曰唯。野对曰阿。仲尼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亦此意也。然者。尊者意谓、我则虽然如是。其奈诸人尚未荐取何。伏愿世尊、尚须详为开示。我亦愿乐欲闻。
○三正为开示二 初明降住其心二 初略示二 初略示降心离相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此段文相、以义穷之。世尊以言显离言、而示降心之方法也。上来佛所以印证当机者、以其见解不谬耳。然问发心、住、降。乃曰善男女者。正见空生作用之巧。借人以成己也。意谓、未发大心时、则厌弃生死。趣向涅槃。以生死涅槃为实有。则住着于生死涅槃。不得解脱。设发大心、云何应住。即如我住偏真、如何舍偏真而安住实相呢。此正暗为自己安身立命处。乃自利之问也。又未发大心时。为求自度。不欲度人。知见偏枯。意志狭小。以故变易生死不断。住地无明犹存。今设发大心。云何令其断除变易。降伏无明。上求佛果。下化众生呢。此问度生边事。乃利他之问也。佛言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诸者、不一之谓。约能发大机、男女四众。约修心大士、信住行向。各皆不一也。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上求佛觉。下化有情故。摩诃、翻大。谓具大根。有大智。信大法。解大理。修大行。经大时。证大果。具此七大。故称摩诃萨也。此中当机问的、云善男女等。如何答处、却云菩萨。须知大心未发、即是凡夫。大心已发、即名菩萨。问在未发先。答在既发后。应、当也。宜也。如是二字、乃承上指下之词。向下文中、凡言如是处甚多。既非有意于上。便是有意于下。读者不可不知。所有者、略举十方三界处所。盖处所为能生能有。众生为所生所有也。一切者、总赅之词。类、趣也。谓杂趣同形、各从其类。即通指十类也。梵云仆呼善那。华言众生。以从五蕴众缘而生故。明十类。约有二说。一约横说。佛顶经云。卵唯想生。指鱼鸟龟蛇等类。胎因情有。指人畜龙仙等类。湿以合感。指含蠢软动等类。化以离应。指转蜕飞行之类。若有色。指休咎精明之类。若无色。指空散消沉之类。若有想。指神鬼精灵之类。若无想。指精神化为土木之类。若非有想。指蒲卢等类。若非无想。指土枭等类。然此十种、不出色心二法。约色云、即有色无色。约心云、即有想无想。弘法菩萨、识得色从心现、心亦妄生。正觉现前、众生界尽。更有何生之可度。何心之不可降哉。二约竖、通于三界。胎卵湿三、唯居欲界。化生、三界通具。有色、指六欲四禅。无色、指空处。有想、指识处。无想、指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指非非想处也。我者、代菩萨而称。皆、总收十类也。令、使令。入证入。涅槃云灭度谓灭烦恼、度生死也。有二种不同。一有余涅槃。以子缚虽尽、果缚犹在故。二无余涅槃。此不但灰身、兼?智故。即今所言、非此二种。乃无上大般涅槃也。如是二字、承上而言。实无者、起信云。谓如实知一切众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异故经云。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旨哉、言乎。以众生性空、生佛体同也。以众生本来寂灭、无灭可寂。本来是佛、无佛可成。故云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句、反显征释之词。言菩萨若以我为能度、即有我相。彼为所度、即有人相。能所历然、即众生相。有法授受、恋着不舍、犹如命根、即寿者相。荆溪云。我以计内。人以计外。生以续前。寿以趣后。如是四执不除。不唯所度不普。即能度者、心亦难降。故云即非菩萨。或问。当机启请。先菩提心。次安住。后降伏。如来开示。乃自后先答者、何居。答。空生向来习惯、唯知慕果修因。故问在急证于理。是以由菩提而住降也。如来以其发心向大。贵乎先历事行。而住与菩提、自在其中。故反其问而答之。例如佛顶。请者云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佛答以先悟、次修、后证。故以悟为最初方便、而先答者、亦此意耳。
○二略示住心无住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此于降心之后、而示住心也。法者、指世出世间、染净因果、有为无为、色心诸法也。应、诫勉词也。无所住者、正示以不住一切有无等法也。以不住有入尘劳而不起生死之念。不住无、居寂灭而不起涅槃之见。是则染净色心、一切不住。不惟不住有。亦且不住无。不惟不住无。亦且不住无无。古德云。百花丛里过。一叶不沾身。即此意耳。故云无所住也。所谓下。详明六尘、为所施之物。此由内不住我。外不住人。故中不住所施之物。以故向下结之曰。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相字。即指有无诸相也。不住者、正示无住行施、三轮体空也。何以故、是征起。恐谓无住云何有福呢。乃借虚空为喻。试问于意云何者。令知虚空之大、不可思量也。则以法合之云。菩萨无住相布施(所获福德)亦复如彼虚空之不(可思)量也。下遂结劝云。菩萨但欲住心者、当如我所教而住。须知无住之住、乃真住也。以上两章。略答逆次三二两问竟。前章教修人空观、遣去我执。此章教修法空观、驱除法执、并非法执。自此至果报不可思议。无非展转扩充、以显离相无住之旨也。或问。既为菩萨、当行万行。此但云布施何耶。答。经云。资生无畏法。檀义摄于六。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以是推之。则开一施、为三檀。开三檀、成六度。广六度、为万行。约而收之。则万行不出六度。六度不外三檀。三檀只在一布施耳。
○二详示二 初约佛法广示降心离相三 初约佛身离三 初正明离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以上善吉请益。如来许示。(一往至此。理虽明了。)未知当机、能实解不。但恐说时似悟。对境犹迷。故佛试问一言、以定虚实。乃问以于意云何。所以将因中度生离相之事、却以果上成佛身相验之者。正要看他道有道无。或以身相为有。则降心离相之旨、尚未领略。若说是无。则于降心、庶几有少分相应。故问之曰。你道可以身相见如来否。盖否之一字。正审问之词。答言不也。可见空生较阿难之伶俐处、胜得不少。正领前开示离相之旨。故曰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盖佛身者、即法身也。以法身离相故。又征释之曰、何以故呢。盖如来之身、非色身、是法身也。所说之相、乃非相之真相也。须知不可以三字。并即非二字。正空生之妙悟处。符合离相之旨也。如来见当机所见不谬。喜其气分相投。乃告之曰。不惟佛身如此。即一切世出世间、色心诸法。凡所有相、亦皆类此。故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下二句。意谓当机虽则解事知音。设以此为是。未免堕无为坑、生断灭见。所以就此而进之曰。汝能见得诸相非相。则亦不必离诸相、别寻法身。须知诸相、当体即是如来清净法身、真实之相也。此恐空生虽能离有、未能离无。然弃有之无、如逃?赴壑、二皆不免于患。乃要其从有处见无。不必离有而觅无。亦不必离无而见有。故曰即见如来。意谓、既能了得诸相非相、亦不必拨去诸相。乃不妨即诸相、而见如来也。
○二兼示殊胜二 初当机疑问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盖离相见佛、已知其概。今闻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之语。空生自觉佛语幽微。愈谈愈妙。愈入愈深。唯恐凑泊不上。故发此一问也。颇有、轻可之词。犹云可能有乎。言、直发其词也。说、细析其义也。章、节取其篇也。句、凑成其文也。实信者、中心诚服、谛了无疑之意。不字、正疑问关头。意谓、闻是上来世尊所谈言说章句、还可有人真实生信也无。言真信者、非率尔泛泛者比也。
○二如来诫说二 初诫答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此佛直诃而诫之也。莫、禁止之词。是说、指生实信否之说。盖恐一言以兴。一言以丧。虽然法固深幽、岂全无信者么。不惟现前有之。至于未来、亦不无也。但非小根劣机者、所能领略耳。乃至到后、后五百岁时。还有持戒修福者、自能信为真实也。*轮预记云。正法。像法、各千年。末法一万年。初五百年、解脱坚固。二五百年、禅定坚固。三五百年、多闻坚固。四五百年、建寺坚固。五五百年、?诤坚固。今言后者、即?诤时代也。言持戒、则三学通摄。举修福、则六度全赅。此时有修福持戒者。能生信心。以此为实。此正答颇有之有。生实之实。信不之信。真可谓答在问处耳。
○二说胜二 初能信人善根殊胜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初当知下。正明能信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之人。此人岂但一二佛边、种得善根。乃是从无量佛、种得来的善根。正言事佛多、而善根深也。即指发菩提心、为万善之根。非指无贪等、为善根也。次闻是下。正言闻是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之章句。不在值佛多。种善深。只消一念能生净信。如来三智洞知。五眼圆见。是诸净信众生、亦复能得如是无量福德也。盖一念净信、能得如许功德者。正心空境寂。万虑消融。不杂余缘。唯观实相之一念也。即此一念净信之心、不起有为见。不作无为解。真俗齐捐。圣凡平等。乃可名为净信也。
○二所信义离相殊胜二 初顺明所以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此征明一念净信。即同见佛多、种善深也。盖指此众生、已离四相。故能获如是福德耳。所以云是诸众生、无复我等四相也。言无法相、亦无非法相者。上之四相都无、得人我空。今之无法相、进入法空。又言无非法相者、俱空亦不生也。是知一念净信、顿足三空。岂可轻率而言颇有乎。
○二转释所以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则着我人众生寿者。
此因上顺释能空我法等相。始成一念净信。故此节将我法等相、一一转释。意谓、以何意故、定要空去四相、方为一念净信者何也。以诸众生若无净信。设生一念取着。则便有许多葛藤、分剖不开。故云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此转释上无复我相等也。若取法相者。即转释上无法相也。意谓、佛灭度后。设虽不执我等四相。然于法相未忘。如本经以菩提心。将谓有法可发。于文字般若、言说章句。生希取心。便堕法执。与着我等何异呢。亦不得谓之净信矣。若取非法相等。则转释上亦无非法相也。设此众生虽不(执取)我法二相、达得二空真如。然犹坐在俱空境上、又不免堕在法身边矣。其贴体汗衫、尚未卸却。仍不得谓之净信也。盖此经以扫?绝迹、荡相除空为妙用。只要四相冰消。三轮瓦解。拂三执之浮云。显三空之宝月。所以不惟空我。亦须空法。不第无法相。亦无非法相。可谓层层洗剥。处处追穷。直使行者执尽情忘、而后已也。
○三结成离相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此结成佛身离相意也。首二字、正承上文。不取法与非法以结之也。以取法、则堕我等四相。取非法、亦堕我等四相。是故得一念净信之人。不应取佛言说章句、为是阿耨菩提之法。不应不取言说章句、为非阿耨菩提之法。所谓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恁么得。盖我寻常所说者、汝等须知。自阿含方等以来、至于今日说降心住心等种种之法。譬如世间渡河、用筏到岸。未渡者、不得不取筏以渡之。既济者、不得不舍筏而登岸。佛之言说章句、亦复如是。众生未度生死者、不得不取之而修。既登彼岸者、不得不舍之而去。职此而观。虽佛正法、尚应放下。何况世谛文词、非佛法比。岂又坚执而不舍也、可乎。
○二约果法离三 初如来双审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此以果法勘验也。因前筏喻文中、法与非法、均不应取。恐不得意者谓、既不可取。如何如来、三祇炼行、百劫修因、以取菩提之果。即今人间天上、一十六会、广开般若之谈。以此而论。是法、佛尚有取有说。何教众生而不取乎。佛所以双设问端云。尔将谓如来有菩提可得耶。有佛法可说耶。此正如来探其会之与否也。
○二空生双对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盖当机至此、造诣已深。故能灵机脱颖。出辞吐语、便觉活泼融通。不同前之率尔也。意言、如来历劫修因、自当得果。出世度生、自然说法。如我今者。解佛前来所说筏喻、无一定义。所以言未渡、则取。既渡、则舍。约是而推、取舍那有一定之法。故知无有一定之法、名为菩提。亦无一定之法、如来可说。盖寻常说得果者、如空拳诱子。法可(说者)似黄叶止啼。况如来所证之果、所以云无上正等正觉者。不过对三贤十圣之有上、而称无上。对声闻缘觉之偏枯、而称正等。对凡夫不觉、外道邪觉、而称正觉而已。而所说之法。亦不过因人而示。就事随机。遇凡说凡。逢圣说圣。本来无有得与不得。说与不说。之一定法也。
○三承上双释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此当机自释也。谓若有菩提可取、及有法可说、即取法相。则堕于有、未出凡情。若道无菩提可得、无法可说、即取非法相。则堕于空、又落圣解。是知妙有非有、乃将真空以遣有。真空不空、特假妙有以除空。若取果非果者、举念即堕二边。设言法非法者、开口便成两橛。故菩提非相、不可相取。般若离言、不可言说。故云皆不可取、不可说也。盖非法者、即领上无法相也。非非法者、即领上亦无非法相也。此正领前如来所示四无相也。当机至此、犹恐三空之义、人或难明。故用所以者何、重征复释、以明之也。贤圣指三乘。无为、指真如。以无所作为、故称无为。(但有一法)即属有为。正显一切俱空理也。差别、如三兽渡河。足有短长、非水有深浅。三鸟飞空。翮有强弱、非空有远近。祗因根有利钝之殊。故成三乘圣贤之别。
○三引事况胜二 初引事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此引事相有为福德以较量也。盖佛与当机、同为接物利生。恐人闻前无为无法。本来不可取、亦不可说。便欲弃废言教。甘坐无为坑里。是以引此非喻为喻、较量福胜。令其生信受持、欢喜弘通。所谓欲会无为理。先从有事看。依理成事、假事显理也。故假大千宝施、以设问之。故言须菩提、于汝意下为云何也。设若有人、以金等七宝、充满大千世界、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为多否耶。答言。宝满大千界、以用布施人、自然福胜、人所共知。故曰甚多。此言宝多施多。福德定多。乃约福德之相而答之也。须菩提固知世尊之意、原不在此。无非假此、较量福胜而已。故自征自释云、何以故呢。佛以大千宝施见问。我亦就世福相而答。是约世谛有相有为而言。若约胜义中绝相无为。岂可言福不福、而曰多不多哉。是福德相、即非福德性。佛以世谛见问。我亦以世谛而答。所以言甚多也。
○二况胜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此举法施之福、胜宝施也。谓设若有人、于此般若经中、随便受持、或一卷半卷。或一章半章。乃至最少、一四句偈。或能为人演说其义。则其所得福德、胜彼前之大千宝施之福德也。又自征云。何以法施胜宝施耶。又自释云。须菩提。一切诸佛。及成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知此经、是诸佛之母。亦即是诸佛法身。所以能成菩提之报身。即应化身、亦由之而现也。故有人能受持演说。其法施之福、胜宝施也。此佛仍约世谛有为而言。若约胜义谛中。则大千世界海中沤。一切贤圣如电拂。有何佛法之可言。故曰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谓世俗谛中言佛法。胜义谛中非佛法也。
二约圣果广明住心无住四 初历明无住三 初小乘圣果二 初泛论三 初论见道位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此下广明上文云、菩萨应如是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等也。此盖佛欲当机深解住心无住之理。即将彼自所证之果、一一拈而问之。俾知菩萨、声闻、名虽有异。而无住之道一也。但以根有利钝。以致发心有大小不同耳。原佛所以拈之而问、无非借口传言。只要当机自述无住而已。故向下依次审问、皆云能作是念否。此佛以善权妙智之手捉贼追赃之法、令不打而自招耳。看当机俱答不也。即此二字观之。是尊者将无住之理、确有实证。是以明目张胆、对众哮吼、曰不也世尊。而况又引人类己。以己方人。复曰。我不作是念。且将无住之理、益彰明矣。佛言须菩提、于意云何。我且问尔、尔将谓初果之人、还作如是之念。自言我得初果(不么。)此中不字、乃自审自问之意。犹云还作是念耶。不作是念耶。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以根不入尘。而能入于圣流故也。即与观音、入流亡所之入同也。又名预流。以初预圣人之流类故。亦名逆流。以能逆生死流故。又名抵债。以能抵四恶之债、不酬偿故。其修证功夫。详四教仪集注。兹不具录。此位即见谛八智、为初果体。
○二论修道位二 初论二果位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梵云斯陀含。华言一来。谓但于人间天上、一往一来耳。此人证初果已。重虑缘真、断欲界前六品思惑。言思惑有四。谓贪、嗔、痴、慢。此四是俱生细惑、任运起者、障于修道。不易断故。分为九品。谓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此九品惑、二三果圣人断之。断至五品、名二果向。至六品尽、证第二果。言一往一来者。以九品思惑、能润欲界人间、七返生死。所谓独也二。共也二。独也一。共也一。独也半。共也半。言上上一品惑、润二生。上中、上下、共二生。中上、润一生。中中、中下、共一生。下上、润半生。下中、下下、共半生。故知今断六品、已损六生。犹有下三品残惑未尽、还润欲界一返生死。是故一往天上、一来人间受生、断余惑也。此位即以见道八品、及修道六品无为、为二果体。言实无往来者。此果不比有漏凡夫、被有为业牵。如修戒善、或生天上。天报已尽、即转人间。此是凡夫随业牵引、所以有往来也。声闻进修无为。前念稍着、后念即觉。无为法中、来无所从。往无所至。既达心空无我。尚不可说无往来。何得更说有往来哉。
○三论三果位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梵云阿那含。华言不来。亦云不还。断尽欲界九品思惑、从此寄位四禅。生净居天。更不还来欲界受生。(故曰)不来、不还也。断至八品、名三果向。至九品尽、证第三果。三品烦恼、共润一生。今已断之、更无惑润。断绝葛藤、故不还来。即以见道八品、及修道九品无为、为此果体。言实无不来者、谓情执俱超。智理并遣。三界之见已尽。下地之思又空。虽云不来。以悟无我、故不妨无来、而无不来也。
○三论无学位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梵云阿罗汉。华言无生。以无三界分段生故。又云应供。以应受人天供养故。又云杀贼。以能杀见思烦恼贼故。此人断上二界各有三种思惑、谓贪、痴、慢。此惑微细难除。故约八地分之。每地分成九品。合为七十二品。每品各有一无间、一解脱。断至七十一品、名阿罗汉向。至七十二品惑尽、证阿罗汉果。此位若以见修合论、总以八十九品无为成此果体。言实无法者、谓阿罗汉。不过无烦恼、不受生、应赴供。以有斯三义、故得受此名。除此以外、更无一法、名阿罗汉也。世尊下、是反释云。若一作念、我得此道。则四相宛然、与凡夫何异。繇此验知、必无此念也。前三果人、研真断惑、居有学位。故立果义、以酬其因。此阿罗汉、是无学人。具律仪、定共、道共、戒品。因戒、生定。由定、发慧。三学具足。故能令见思之苦因已尽。生死之苦果自亡。正助道品已真修。有余无余而俱得。是之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已获尽智、无生智矣。至此、惑尽真穷、无法可学、故称无学。此位不言果而言道者。以显证极此理、可与觉道近也。
○二确证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此正当机以己方人。故将自己生平一一自供自招。显出无住之义、以为四果确证。然虽如是。要知空生、硬作主张、良有所以。首则、暗合如来无住之旨、以助佛转轮。次则、明显已说不谬。因前已说一切皆以无为有别。而上具答不也。实无往来。实无不来。实无有法。乃至自证则曰。我不作(是念)实无所行者。此皆正显因无为法、而有差别也。以此谛观、则公私俱备。而当机之用心、可谓精且微矣。世尊下、正引己作证。即以佛所印可而证前四果无住之义。兼显无为差别之旨也。无诤者、华严云。有诤说生死。无诤说涅槃。古德云。诤是胜负心。与道相违背。今言无诤者。是人我、彼此、高下、圣凡、一相平等、无住真空。有住着相、即有对待。有对待、即有诤端。有诤端、即有胜负。长系生死、无解脱期。大经云。须菩提、住虚空地。人嫌我立、我则端坐。人嫌我坐、我终日立。于一切法中、不起一烦恼。不恼一众生。故得无诤也。梵云三昧、华言正受。又云正定。第一、即出乎类。拔乎萃也。言我不作念者、意谓、佛虽嘉赞于我、而我不起一念有得之心。谓是无诤第一人也。梵云阿兰那。华言无?。又云寂静。皆无诤义也。行、即无诤之行也。言实无所行者、反显若有所行、仍是取着分别心也。今言无所行、正显无为之行、亦不住也。
○二佛所得法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此佛引己以为当机作证也。佛因当机泛引、确证、二俱不谬。乃引往事以证其实。意言。须菩提。不惟汝等于我座前、无法可得四果。即我往昔于燃灯佛所、亦无法可得佛果菩提。故反问言。如来于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否。当机到此。心领神会。已知佛果(性空。解得)菩提非相。得而无得。无得而得。遂随口而应之曰、不也。以实际理地、不立一尘。尚无能得之心。那有所得之法。故曰实无所得也。燃灯古佛、是释迦第二僧祇授记之师也。本行集经云。昔有大城、名莲华国。王名降怨。有婆罗门、名日主。为王所重。分与半国、称为埏主。夫人名月上。所生一子名释提洹竭。出家成道、号曰燃灯。亦名定光。以初生时、身边有光如灯故。或问。前于果法离相章中。已曰须菩提。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所得耶。并有所说法耶。已问过矣。今何重问。答。前是释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以明度生离相之旨。乃就佛果上所得有无为问。今者是释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以明住心无住之义。乃以佛因中于法得与不得为问。前问是佛果上自证菩提。今问是佛因中求得菩提。义自各别。非重文也。
○三菩萨庄严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此结证无为差别意也。意谓、汝既知无为法中、佛于燃灯、实无所得。可知佛为菩萨时、三大僧祇、修行六度、庄严佛土之事不。当机答以不也。谓据无为法中、实无庄严佛土之事。何以下、释成不也所以。言庄严者、自净其心也。佛土者、唯心净土也。空生已解清净为心。但能心净、则佛土净。故答不也。庄严佛土者、乃约俗谛说实报土也。以菩萨六度万行、福慧庄严、所不无者。故说有庄严耳。即非庄严者、此约真谛明法性土也。乃清净性地、寂光真境、即吾人之自心。其为体也、离四句。绝百非。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言说。尚不可以无相(论量)岂可说有相庄严。是知心原非相、土岂可庄严乎。故曰即非庄严也。言是名庄严者、乃双融二谛意也。以第一义谛中、真空不碍于妙有。妙有不碍于真空。虽在实际理地、本无庄严之可得。若今事门头、不妨炽然庄严。虽无庄严之实、然亦不废庄严之名。故曰是名庄严也。须知即非庄严、乃不取法、是无法相也。是名庄严、乃不取非法、是无非法相也。
○二正明无住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此正明无住生心也。是故二字、是结定之词。良以前来略示、广明、二科。自小乘圣果、至佛所得法、菩萨庄严、种种分析。无一不明无住之义。至此、结云。(是故)须菩提。最初问我应云何住住、我答应如是住。然复示云、于法应无所住。但应如所教住。今此直提初问初答之语、而正结也。故言诸菩萨应当如是生清净心。如是者。逆指上来略示、广明、种种无住之文也。清、不浊也。净、无染也。若菩萨心中、稍有一念住着、不名清净。今言清净生心者。菩萨但于二六时中。不沾一尘。不染一法。净裸裸。赤洒洒。即是不住而生心也。良以般若妙心、犹如净明圆镜。若住一尘、即为染污。一尘不住、则物物斯鉴。古德云。但有一些些。便有一些些。直饶寸丝不挂、万里无云、即虚空也须吃棒者、即此之谓也。应无所住者、真空也。而生其心者、妙有也。此二句文、作一句看。即为中道第一义谛。是教住心菩萨、心无所住。住亦非住。生即无生。无生而生。但涉一念、即有所著。不名无住。直饶有个不住心在、早已住也。欲不住境、须不住心。苟能心无所住。便知境亦无处。所谓路到水穷山尽处。行兴自消。火至灰飞?灭时。余烬自冷。果然如是。虽终日生、而无生。终日住、而无住。不生之生。何妨任运而生。无住之住。不碍随缘而住。以是而推。则穿衣吃饭、无非本地风光。送客迎宾、尽露当人面目。所谓尘尘是宝。处处逢渠。何法不属无住真心。是物皆彰般若妙体。故知当机于如来未开口前、即叹希有者。正是于此无住理中、窥见一斑耳。
○三喻明无住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此以喻结法也。良以上文所说清净心者。乃凡圣之分疆、生佛之总路也。诸佛之所证、证此也。菩萨之所修、修此也。众生之所迷、迷此也。列祖之所悟、悟此也。百姓日用而不知者、亦此也。故迷之者、入六道轮回。悟之者、游三德秘藏。即今世尊、于祇园会上、亦无别法可说。无非就众生本有而拈示也。所以前来着衣持?、出入往来、便是发明本地风光。当机(尔时虽然)得个消息。无如大众、眼钝头迷。只知随众着衣持?、出入往来。终日忙忙、同人起倒。要且不知本命元辰、在甚么处。是以尊者自庆已知、悲他未悟。合掌一心、顿兴三问。烦累世尊。初酬住降之请。次答菩提之问。而复又开广略二门。委细发明、降心离相。住心无住之旨也。然此无住真心。人虽日用、(而不自知。)是以世尊巧设一问。借事显理。令其易知而易解也。乃有二意。一者、就喻详事。二、合法显理。经言。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是为大否。乃以非喻为喻也。梵语须弥卢、华言妙高。四宝所成、曰妙。迥出??、曰高。居四海之中。出水入水、各有(八万四千)由旬。环列七金。总统六万诸山、而为眷属。纵海浪千寻。巍然不动。名山王也。于意句。征而问之。为大否。答言甚大。乃就事论事。问大答大也。而当机亦知佛意、原不在此。故向下遂就路还家、打一转语云。虽身如须弥、犹未为大。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言非身者、非色身也。名身者、指法身也。而此法身、包万象。括森罗。非大非小。非色非形。乃可名为大身也。就喻详事之意、如此而已。第二意者。须弥成四宝。居四海。环七金。统六万。千波万浪、能不动者。以喻清净心。具四妙德。居四生海。浑于七趣。沦于六道。千生万劫、入死出生。从来不曾、动着丝毫。所谓在生死而不垢。处涅槃而不净。乃为无住清净真心耳。其体包含万法。总括十界。竖澈三际之底。横穷法界之边。语小无表。语大无外。故云甚大也。切研甚大、有深意在。且世尊问大。当机答大、足矣。须云甚者。乃转身之句也。意谓须弥虽大、尚属有为。五位法中、色法所收。三性之内、无记性摄。有方分之可析。历劫火以成灰。佛先不云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则十方世界、尚尔成虚。断不真指须弥、认之为大。故知须弥之大、未为大也。十方之宽、未为宽也。能包十方之宽、纳须弥之大者、纔方谓之真大也。(故云佛说)非身。是名大身。正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苟知无住、即识非身。但了净心、自解大身。此以非身大身、而喻住与无住也。复次。清净真心、法身德也。应无所住、般若德也。净心行檀、解脱德也。是则三德者。三非定三。一非定一。随三道三。就一说一。至此、则无住之理、益彰明矣。
○四较量显胜二 初较量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此因无住理明。故举恒沙之多、较量经功之胜也。前唯大千宝施。今复以恒沙大千宝施者。祇以有相布施之多、益显无住持经功胜。并非优劣之分也。言恒河者、亦名?伽。华言天堂来。以其从高处。阿耨达池流出。回流四十里。沙细如面。佛尝居此河边说法。凡论多数咸指河沙为喻、且一河沙数、已无限量。况复沙等恒河、则甚多可知。前以大千宝施、已为多矣。况复沙等恒河之大千宝施乎。故答甚多、概可知矣。
○二显胜二 初显略持人处胜二 初显人胜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盖文字般若。能诠实相、观照。无住真心。受者、即受此心。持者、即持此心。四句虽少、足能开悟此心。为人开示、即示此心。能令自他、俱明此心。是故此福为胜也。前宝施虽多、有量。法施之福虽少、无边。一劣一胜、不喻可知。正谓还丹一粒、点石成金。至理一言、转凡成圣。恒沙宝施、虽多有尽。不过报感人天而已。持经之人、心明无住。成佛有分。故云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二显处胜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随说者、约有四义。一随说人、不拣僧俗男女。二随说义、不论事理精粗。三随说经、不定章句前后。四随说处、不拘城市山林。当知此处。一切世间、总赅三界六趣。此中唯举三者。以人天通三界、或顺或逆。修罗杂四生、有实有权。凡具性灵、应遵佛?。供养是处、以植胜因。梵云?堵波、亦云塔婆、华言高显处。梵云支提、华言灵庙。又云可供养。盖塔有四。一生处塔。二成道塔。三转*轮塔。四般涅槃塔。今言供养其处者、以此处、即是道场。谓以四句偈。自受为人、己他两利。说者闻者、明心见性。法身妙体、从此闻经处生。即生处塔也。佛果菩提。亦由此成。即成道塔也。为人解说、即转*轮塔也。自度度人、理事究竟。即般涅槃塔也。须知说全经。即有如来全身舍利。随说诵持。即有碎身舍利。是故说经之处、理合尊重。一切人天、应当供养。
○二显广持人处胜二 初显人胜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此承上略持尚尔殊胜。况广能受持读诵解说之者。可不待言矣。故云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言最上、显法身胜也。以法身无为、离名绝相、更无一法加之于前。又无一法越之于上。故云最上。言第一、显报身胜也。以报身万德而为庄严。百福而成相好。众圣中尊。更无过者。故云第一。言希有、应身胜也。又名化身。以佛化身。在天而天。在人而人。羊中现羊。鹿中现鹿。分形散影。随类现身。希奇少有、故曰希有。由是观之。其为人也、三身圆具。而胜可知矣。
○二显处胜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经典所在、即是法宝。即为有佛、是佛宝也。尊重弟子、为僧宝也。斯则三宝齐备。一处全彰。则其处胜、愈可知矣。然此较量显胜、必约广略而释者。正为般若有此二门故也。说既有二、受持亦然。受持读诵、是佛付财。为人演说、佛令转教。例之前后、靡不咸然。降住其心竟。
○二彰般若妙用二 初当机请名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此以当机闻得经在佛在。持说殊胜。故请示经名、以便奉持也。
○二如来垂示二 初出名劝持二 初正标名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密。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此以借喻显法。以义定名而标示之也。谓此经以无住为用、故取喻金刚。以般若如大火聚、四边不可触。金刚亦然。触有有坏。触无无败。二边不着、中道不安。言奉持、岂有别法。须顾名思义、达诸法空而已。
○二重释义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罗密。
首句征释命名所以。盖佛因吾人迷本净心。晦为业识。转将智慧、翻作愚痴。背涅槃城、趣生死海。于是贪瞋境上、枉受飘零。解脱法中、自取流转。兹者欲转妄识、须示真心。为破愚痴。特明般若。教离这边、始说那边。可谓将我甜瓜、换尔苦李。故云佛说般若波罗密也。设或吾人于二六时中、念兹在兹。触着磕着。识取本有真心。会得自家般若。若如是者。则敲空击木、尚滞筌?。瞬目扬眉、皆成漏逗。故言即非般若波罗密也。到这里既知法本无说。心岂有名。虽然如是。不妨向无说中而施说。于无名处而安名。故云是名般若波罗密也。然此三句。是本经之纲领。大藏之精要。设扩而充之。则佛祖心肝。圣凡脑髓。三教五宗。无量妙义。尽在于兹。今不暇述。但略明观法。以便初机习而学之、以资研究。盖般若真心、而取喻金刚者。以能会三止。融三观。断三惑。达三谛。成三身。证三德故也。佛说般若者。于三止、随缘止也。以心随俗理故。于三观、假观也。于三谛、俗谛也。属言说章句、能断世间凡夫外道执我等四相之惑。成化身。证解(脱德)也。即非般若者。于三止、体真止也。以体妄即真故。空观也。真谛也。能断出世间声闻缘觉、执文字章句、成非我等四相之惑。成报身。证般若德也。是名般若者。于三止、不止止也。以中道无破边之智。不止而止故。中观也。中谛也。能断出世间权乘菩萨、拨无文字、是名我(人等)四相之惑。成法身证法身德也。上来所约、虽有三名、唯是一心。举一即三。言三即一。如摩酰之三目、非纵非横。犹新伊之三点、不即不离。此本经之要旨也。
○二即事显用二 初彰般若离相用五 初说法离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从此以下、佛以金刚妙慧、?荡一切凡圣执情。以彰般若之胜用也窃原佛意、说至于此。恐有寻香逐块之流。闻佛示名、不免怀疑。谓佛先言无法可说。今复示立经名。是佛有自语相违之过也。为防斯疑。故设斯问。谓汝将谓如来有法说耶。此正欲当机、当下了达、说即无说意也。且喜空生、果是其人。早悟言说性空。所以答云。如来无所说。谓如来说法、实无所说可说。点着便知、一肩担去了也。
○二依正离相二 初依报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此离依报之相。即众生依止之处。乃共业相感之报也。上来发明无住真心。惟恐当机错会。将谓识得一、万事毕。但认心为般若。是则又向死水里?煞了也。故此连举依正、并世界微尘。要其于法法上、会取般若。达得尘界性空。识取离相妙用。则无往而非此心之般若也。所谓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真如。以故问曰。大千世界所有微尘多不。答言甚多。佛示之曰。汝虽知世界微尘之多。尚不知世界非世界。微尘非微尘也。所以者何。须知一切法、无不是因缘和合而有。以世界散、而为微尘。尘无自性、悉假缘生。缘生即空。所以道一尘空处众尘空。众尘空中无一尘。以无实性故、说非微尘也。以不废假名故、又说是名微尘也。能造既尔、所造亦然。故世界、亦非世界。以微尘合而为世界、则界无自性。乃因缘生法、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故、曰即非。即假故、曰是名。即中故、则是非双泯。所谓离即离非。是即非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正此之谓也。
○二正报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此离正报相也。前之依报、本通四土。今之正报、本通十界。言如来三十二、亦正报相也。佛之正报、尚须离相。则九界之正报、不待言矣。佛之究竟当机者、可谓婆心彻困矣。兹者。欲其直下承当、会取离相妙用。辄以己身而为勘验。真个为怜三岁子。不惜两茎眉。乃问之曰。于意云何。?令思之思之。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否。盖当机前来、已曾了解。故应之若响曰、不也世尊。不可以相见也。以真佛非形、法身离相故。乃又自征云。何以尔耶。当知佛说三十二相、乃应身之有相相。而非法身之离相相也。只此三十二相、亦假名耳。故云是名也。至此可见大而界、细而尘、说非说、相非相、以至般若非般若、则离相之妙用、堂堂独露、无余蕴矣。
○三显示经功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此以福较慧、明离相之用、以显经功也。此与前文不同。前以恒沙宝施、其宝虽多、犹属外财、施之尚易。今以身命、乃属内财、施之实难。良以理进一层、则较量亦进一层。可谓水涨船高、坭多佛大、不欺我也。身施、如尸毗之代鸽。命施、犹萨埵之饲虎。皆不及此经之四句者。以此般若离相之用、直透法身向上。匪唯财施不及。即命施亦弗如也。问。经中往往言一四句偈、功德殊胜、其意何居。答。佛说金刚般若、能所纔得八言。曰即非、曰是名而已。祇此一名、而诠显三种般若。曰文字。曰观照。曰实相。实相具三谛。曰真谛。曰俗谛。曰中谛。观照具三止、观。曰体真止、空观。曰方便随缘止、假观。曰息边止、中观。繇此实相三谛。而起三止三观。复繇三止观。而破三惑。显三谛。证三德。成三身。除三执。获三空。有如是等无量妙用、故言功德殊胜也。不可以世间内外财施有为之福、而较量之也。如至尊之德业。岂可以?臣事业、而得比之哉。
○四闻义述解二 初当机呈解三 初解自闻希有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此当机呈说闻经深解也。言是经者、即一往所谈文字般若也。言义趣者、义即义理。即所诠离相无住、妙有非有之理。乃前处处所言即非者、皆是也。趣、谓旨趣。指经中般若妙用、真空不空之趣。乃前处处所言是名者、皆是也。此即观照般若、深达实相般若。故云深解也。寻常所谓、由文字而起观照。而契实相者。正此之谓也。言涕泪悲泣者、因悟而伤迷、喜极而反痛之意耳。言希有世尊、本是赞叹之词。与前之叹、大相悬殊。前者、赞佛日用寻常、莫非本地风光。指示当人般若真心、全体大用。如天王之华屋、一时乍见。乃言希有。今者、赞佛以文字般若、引生观照、令契实相。如深入九重、详细观看。高楼广厦。舞殿歌台。红曜荧荧。绿云扰扰。有应接不遑之态。至此、不能?言宫中之事。唯道一句好希有也。可知前乃外见规模壮丽。今乃入见室家之好也。言如是经典者、指前来所谈言说章句、文字般若也。而言深者、指观照般若也。又言甚者、指实相般若也。昔来者、自证阿罗汉、获人空慧眼以来也。未曾闻者、良以自阿含、经方等、至般若、证人空。无时不念空、无相、无作、以为究竟。然而未闻法空之理。以故适间悲泣者、正为如是之经、恨未早闻耳。盖此经虽谈空、又不许住空。所谓有无俱遣不空空。故称之曰、甚深经典也。
○二叹他闻希有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此因己而叹他也。乃尊者汲引同类、并及当时在会大众耳。前来、恐无知音。是以请问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蒙佛诫以莫作是说。今者、始知我既得闻是经、深解义趣。还复有人、亦能生信也。闻是经、闻慧也。信心净、思慧也。生实相、修慧也。此因闻思修三慧开朗。故得三般若现前。闻不徒闻、因闻生慧。文字般若现前也。信心清净。观照般若现前也。即生实相。实相般若现前也。故能成就第一希有功德。言第一者、以信为得道之元、功德之母、居善法之首故。言希有者、以实相理、不外寻常。即诸法而显故。言功德者、即因功果德、乃无漏无为之因果也。向下是之一字。乃承上转下之辞。是实相者。即是非相。(说名实相。)此三句文、各有深意。初句。对世间凡夫外道、执虚妄相者而言实相。以除我执、以显我空真实之相也。次句。对出世二乘、执空相者而言非相、谓非空相。以遣法执、以显法空真实之相也。第三句。对权乘大士、执非法相者、而说名实相。俾除非法执、以显俱空真实之相也。亦即三般若义。若能作三观释者、弥善也。
○三明后闻希有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此当机并解佛后遗法中、后五百年、有持戒修福者、能信之也。至今日、始信佛语不虚。盖空生之意、谓我已证阿罗汉果、况又躬于佛前耳提面命、犹不免怀疑未决。今幸亲禀佛教、蒙佛循循善诱、故得能生信解。似亦不足为难。若夫末法之际、浊恶世中。目不?玉毫之相。耳不闻金口之言。当?诤坚固之秋。其有?遗教而兴思。念微言而渴仰。因而得闻如是之经、遂之心得净信。解得人法俱空。复能如法受持。是则真为希有人也。闻经、信解、受持、即三慧也。能具三慧、故言第一希有。何以句征。意谓、此人不过闻信受持、亦寻常事。云何便称为第一希有人乎。下即释云。以此人无四相故。所以句、又征。谓何以得知无四相耶。纵无四相、亦不过与二乘人同流耳。何以便称第一。释云。我相云云。谓不惟但解人空、兼亦悟得法空。不惟无四相、亦无无四相。故云我相非相等。然我等四相。在二乘、唯知其无。今言非相者、即并无相亦非。是为无无相也。是则法根既绝、我苗不生。二执冰销。二空智显。如是之人、岂二乘人得与同年语哉。故于小圣中堪称第一。何以句、三征云。即使解法空、不过等于权乘大士。何谓希有。释云。此人不但解法空、又解俱空。故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故知能离一切诸相。即菩萨、所不能并。安得不云希有乎。此正结前深解义趣之文也。
○二世尊印述二 初印证二 初总印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
此总印所述之当也。前以当机解之未深、轻率而发颇有之问。世尊所以诃之诫之。今既蒙教、已得深解。呈白颇当。故佛印之曰如是如是。谓如汝所述者、是也。而重言者。犹云不错不错。所以言两如是者。须知一在于佛。二在当机。佛意。谓我唯教尔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汝今果解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正契我心。我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