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段经文里面,是讲显见无碍。这些障碍都是众生无始劫来虚妄习气造成的。对于大乘佛法修学的人来讲,这种障碍是十分的严重。而破除障碍,当然也不是很容易的。虽不容易,并不是说障碍不能够破除。问题是一要通达理论,其次要晓得用功的方法。我们在讲席一再提示诸位同修,一生成就的人很多很多。人家能成就,我们也不例外啊,我们也能成就啊。
那么我们之所以不能成就,实在讲,亏吃在不明教理,这是很大的障碍。因为不明教理,纵然是勤苦修学,还是盲修瞎练。楞严是大乘经典,楞严经修学的目标,是如来果地上的楞严大定。不是菩萨的定,是如来果地上的楞严大定。这个定也叫作性定,换言之,是我们一切众生本性本来具足的,不要向外求。所以这叫性定。大乘学者,一乘学者,都是以这个为目的呀。我们修定,修什么定呢?修楞严大定,决不是修普通的小定。
楞严大定怎么个修法呢?依照这部经所讲的方法就行了。楞严大定怎么个修法呢?依照这部经所讲的方法就行了。
所以楞严经无论是哪一宗哪一派?几乎没有不读楞严经的。因为佛讲这个修行的道理跟方法,一般大乘经典都讲,讲得很多。楞严的好处,可以说,把佛在许许多多所讲的经里面所讲的道理呀,在这一会上集中起来讲。换言之,专门来讨论这个问题。我们要怎么来开智慧。怎样才能成就楞严大定。因此这一部经在当年印度看作国宝啊。这我们在讲经因缘的时候跟诸位讲过啊。玄装大师到印度十七年,印度人保密,把楞严经藏起来,玄装大师没看到。十七年都没有看到。印度今天亡国,天灾人祸有原因的呀。这是什么?吝法。
巴拉蜜谛法师很了不起啊,知道这部经流到中国才有用处。放在印度那里,放在仓库,锁在保险柜里不起作用,不能利益众生。这把它偷出来,偷渡到中国送给中国人。这个教起因缘的特殊,这部经跟我们中国人因缘之深也就可想而知。所以希望诸位对于这部经要特别的尊重。从这个里面得到理论与方法,然后再去研究一切大乘经论,修学种种法门,你自然就得心应手了。为什么呢?智慧开了啊。
那么要破除障碍,必须要把境界离开。星期二晚上,大智度论正好讲到了空了,大智度论第三十一卷里面讲十八空,这是般若经里面讲十八种空。这一卷文字特别长,我翻了一下有五十几页。在过去我们讲的都没有这么长的这个卷经。空跟般若是一个意思。如何能把一切境界空掉?大论这个十八种空,道理修法明白了,涅槃经里面二十种空啊,那就不必讲你就知道了,大同小异。
可是修行这个初下手,这个最初方便呢,是在观想。无论大乘小乘,都是从四念处修起。小乘人多半在事相上修,大乘人是从性理上去观察。唯有把事实真相都看清楚了,才能够不生执著。到了修观纯熟的时候,心地豁然贯通啊。这是我们常讲的开悟。我们说得浅一点,到这个时候,身心世界,世出世法一起放下了。才到无碍的法界。尽虚空遍法界事事无碍啊。
这一段经里面,阿难尊者的疑惑,也就是看到见性似乎是有碍。与世尊在此地反复辨论。上一次讲到,阿难尊者误以为见性,在四天王宫往下看,好象这个见性见量很大,好象没有障碍。回到精舍里面来,我们能见的见量很小。于是在这里起了怀疑。是不是我们的见性被这个墙壁折断了?还是在房间里面的时候,这个见性缩小了?在房子外面它就放大了。是不是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或者是被这个障碍物所夹断了?
前面世尊已经教给他一个方法,这是一种误会。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见性清净本然呢,哪有大小舒缩呢?大小舒缩之相,是物象不是见性。所以佛告诉我们,但除虚空方向所在,见性无碍的真相就大明了。上一次讲到这个地方。
今天的经文,是佛就阿难见解来给他解释这个道理。
若如汝问,若是假设的意思,假设象你所问的。
入室之时,缩见令小,这个见性缩小了,你入到房间里面,你这见性缩小了。
仰观日时,汝岂挽见齐于日面。你到这个户外,抬头看看太阳,那么你这个见性立刻就见到太阳了嘛。见到太阳了,是不是要把你的见性拉长了,从你这个眼睛里面一直拉,拉,拉,拉到太阳那边呢?你才能见到太阳呢?如果见性达不到太阳,你怎么会见到呢?若筑墙宇,能夹见断。穿为小窦,宁无续迹。隔一道墙就把你的见性夹断了,把墙上挖个洞,那外面见性与里面见性有接头啦?这接头的时候有没有个痕迹呢?它在哪里接的呢?如果真象阿难所说的,必定是有这个现象呢。
所以佛在这里说是义不然,哪有这种道理呢。
我们看太阳的时候,我们的见并没有拉长,那么到房间里,它当然就不会缩短呢。墙壁掏个洞,我们看到外面去了,这当中并没有内外见的这个痕迹所在啊,没有啊。是义必然,这一句话讲得很轻松啊。可是这个地方道理确实很深。
那么象这种道理,我们都是粗心大意,谁去想这个道理?好象这当然是这个样子了,这还有什么道理好讲嘛?有事必有理呀。理是什么呢?般若经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啊。既然一切现象是虚妄的,诸位想想,它有什么障碍呢?如果这个相是实在的,就有障碍了。相是虚妄的呀。这个理很深,实实在在讲,我们一天到晚,懵懵懂懂,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空性性是空的呀,相也是空的呀。所以它不碍。如果说性是空的,相是有的,有跟空一定妨碍。
那我们这里的这个茶杯,这是个相啊,它在此地当然是占了空间,占了这一块虚空。那我们把这个杯子从这里拿到这儿来,试问问,这个地方虚空怎么办呢?这虚空到哪里去了呢?要说给拿走了,这里面空出一块才对呀,你们有没有看到虚空,这个地方空了一块呢?刚才这里是个圆的,我再拿个方盒子到此地来,那个圆的虚空跟那个方的盒子又适应不适应呢?这都是问题呀。如果说这个物相是实在的话,那就会产生这个现象。为什么会没有这个现象呢?这个物相当体皆空。这个道理有几个人能参透呢?
诸位果然明白一切万象当体皆空,你还有什么执著呢?你还生什么烦恼呢?自然心开意解啊。清净心、平等心,当下就可以证得。
佛虽然在经典里面,给我们讲得清清楚楚,详详细细,我们听了以后点头,可头点了之后就忘掉了,还是把一切相当作真实的,在里面还是起分别,起执著,还是起妄想。造业受报。造业,给诸位说也是假的。受报也是假的,真叫冤枉啊。假的,你不了解真相,就好象真有那个感受。有苦乐忧喜舍的感受。
一个通达诸法实相的人晓得,通通是虚妄的,没有一法真实。所以见性的人看这个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什么相呢?经上常讲叫清净寂灭相。跟我们看的不一样啊。清净寂灭相是真相啊。我们今天看的这个世界天下大乱之相,妄相啊,幻相啊,不是真相啊。幻碍不碍真呢?不碍真。幻不碍真,幻也不碍幻。
所以诸位果然证得诸法实相,你就得大自在。不但六道轮回没有了,三千大千世界没有,觉后空空无大千呢。十法界依正庄严也没有了。这个没有,诸位要晓得,不是现前的相忽然都没有了,不是的,还在面前。在面前怎么说没有了呢?人家见到真相啊。金刚经所说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那个如来是讲性。性相不二啊。这就是入不二法门。不二也叫真空,也叫妙有。我们华严经里面讲,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法界。所以在此地这个是义不然,看起来好象很轻松,这个是义是有相当的深度啊。
那么下面经文佛给我们说出,这一切众生所以误以为障碍的因由。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
这就是今天,我们在现象界里为什么会看到有障碍。前面这个四句,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迷失了自己,不认识自己呀。不但六道凡夫不认识自己,连二乘圣者,权教菩萨都还没有找到自己。
我们以为是现前我这个身体是我自己,身体之外是别人。这就是迷惑颠倒啊。更要紧的,是不晓得自己的真心,这个问题严重了。心是一个人的主宰啊,生命活动的依靠。什么是自己的真心呢?不晓得。而误认为我们能够思维,能够想象的,能够分别,能够执著的,起心动念的,认为这个是心。这是大错特错。
更不能够了解真心的作用。心到底有些什么用处。能够思维,能够想象,能够出主意,这是你心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大海之一滴呀,九牛之一毛啊。太渺小太渺小了。
真心的作用,你看华严讲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啊。造天造地,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自己心造的。唯识里面讲,唯识所变,这才能够看到真心,妙用广大无穷,都是自己一心变现的,法外无心,心外无法。这是自己呀。所以真正见了性,明心见性的人,所谓明心见性,就是把自己的真心找到了,见到了,明白了。一见到之后,作用就不同了。人生观、宇宙观立刻就改变了。没有见到的时候,迷,对一切法无不迷信。见到之后,才是真信。一切法里头再也不迷了,法法平等。佛跟众生平等,为什么呢?佛是我自心变现的,众生也是我自心变现的。所变的样子不一样,能变的理体是一不是二。能变的体性是一样,所变的现象也没有两样。
正是古大德所说,以金做器,器器皆金。我们用黄金做一尊佛像。再用黄金做一个小猫小狗。那是一样,不是两样啊。相是不一样啊,一个佛像,一个是小狗像,称称重,价值是一样的,没有两样。这些事理在今天来讲比过去人尤其容易懂。
所以生佛实在就是迷悟啊。除了迷悟之外,你到什么地方去找个差别相?找不到啊。诸佛菩萨实在不得以,将迷叫作凡,将悟叫作圣,建立这个假名为了好说话起见。建立种种假名,是叫我们从假名当中,惚然大悟过来,眼明心见性,象它一样啊。目的是如此啊。决不是建立这些名相叫你们大家来崇拜,来供养。那就错了,完全错了。
所以诸位必须要晓得,学佛一定要成佛。所谓成佛就是把自己本来面目找到,恢复自己本来面目,明心见性,见性就叫作成佛。明心见性就叫作成佛,成佛就叫作明心见性。
那么我们现在把自己迷作一个物,这就是识啊。失掉了什么呢?物我一体,本有的真心。所以现在变成了一个相,随着境界转。境界动,你的心也动。境界不动,你的心也不动。实际上真心是如如不动的。真心哪里动过啊?从来没有动过啊。
坛经里面讲,本来无一物啊。真心就象太虚空一样,你们什么时候看了虚空动了一动。什么时候你看到虚空动了?你也是看到台见时候,这个虚空也动了,那是空气在动啊,不是虚空啊,空气不是虚空啊。你要再飞得高一点,讲大气,大气也不是虚空啊。气流在动,虚空没动啊。千万不要以为气流在动,唉呀,虚空动了。那就错了,那又认错了。
我们的心就象虚空一样,心包太虚,实在说,虚空在我们心里头,就象那个气流一样,还有的时候会动。心是不动。可是虚空在心里面动啊,我们看不出来。没有法子觉察到。为什么呢?我们迷在虚空里面。
虚空是无为法,不是真正的无为法。百法里面真正无为法只有一个,真如无为。所以虚空从哪里来的?我们前面读过,晦昧为空啊。这是讲虚空的来源。所以禅家叫粉碎虚空。这个话是真的是假的呢?真的。什么时候粉碎虚空呢?成佛,虚空就没有了。可见得虚空还是真心里面一念妄情啊。也是真心中物啊。也是真心变现出来的。
那么诸位想一想,真心什么时候动过呢?悟了它不动,迷的时候还是不动。动的是什么?是妄心呢。妄心动,妄心被境界所转,真心不动,从来也不为外境所转。
前面的比喻,你要是细心的话,实在是可以觉悟。前面佛曾经以客尘烦恼来作比喻,客动啊,主人不动。尘动,空不动。不动的是主,不动的是自己。那么我们的这个心会被外境所转,天天在那里动,你就晓得这是虚妄的,不是真心。诸位果然能觉悟到这一步,那是很大很大的进步。为什么呢?既然觉悟到是妄心,再进一步你就可以不用这妄心了。你要会不用妄心,那你所用的就是真心,你跟佛菩萨就没有两样啦。虽没有成佛成菩萨,也到佛菩萨边缘做邻居了。靠得很近啦。这样修行,功夫才能得力。
这些道理方法,好象我一到台北来讲经啊,就讲楞严经,我是民国五十六年到台北来讲经的,讲了这么多年啦。几个人听懂了呢?几个人会了呢?懂了会了的人,刚才说,虽不成佛也跟佛做邻居了。稍稍努一点力就成就了。这个努一点力呀,是再放下一点,就成功了。
正因为我们迷惑颠倒,心随境转,前面境界大,我们概念上就有大的概念。眼前境界小,我们就觉得拘束,哦,小的这个念头。这就是观大观小,随念流转。不明了,大也是唯心所造,小也是唯心所造。
仔细去推求,真心的广大就是法界。法界就是一心呢,大而无外,没有大相。唯心之小,小而无内,没有小相。小也是法界,大也是法界,没有大小之相。
所以佛在经上常说,获一微尘,出大千境界啊,小大不二啊。诸佛如来,住一毛端转大法轮,没有大小之相啊。这些话都是真实的。可是我们听了啊,莫明其妙啊,不可思议啊。
几时我们通达唯心,这个道理才明了,这个事实才亲自见到。所以十法界,无论是依报也好,正报也好,总而言之一句话,都是自己妙明真心所现之物。这个意思,诸位要细细去体会。去体会不能去想,愈想那就差距愈大,想是什么?是分别。不能用想。
46B
会不到这个意思,念经。我教同修们念经。经念熟透了,这个意思忽然现前。忽然开悟啦。你要说,这个道理不懂,我去研究,查遍了大藏经,写出几百万字的文章来解释,都叫胡造谣言,都叫邪知邪见。今天佛法衰微,这是事实,大家都看到。有多少好心人在这里要培养后起,所走的路子,就是刚才讲的,要把大藏经去整理,要如何是钻研,如何在里面发现出新的东西,大著其文章,大圆其说,这样能兴佛教?
学佛要离文字相,要离言说相,离心缘相。换言之,你不离言说,不离文字,又不能够离开攀缘心,大乘佛法不得其门而入。学小乘可以,能有一点成就。学大乘不行。小乘是著相的,大乘是离相的。小乘人心里面有一物,有佛菩萨。大乘人心里面没有佛菩萨。他怎么会一样呢?
禅宗大德所说的,尽大地是个自己呀。这是自己什么相?身相啊。身不是指自己这一身呢。整个宇宙就是自己身在活动,就是自己真心在起作用。咱们这个心啊,为什么会起这么复杂的作用呢?那是无始劫以来,我们心里面,这是讲唯识说阿赖耶含藏的种子,佛说过,如果这个种子要有象,哪怕那个象再微小,象现在原子、电子,比这个还要小。如果说我们这个妄念习气,每一个习气,每一个妄念都要有一个象的话,是尽虚空都容纳不下,这是真的,一点不假。
那么十法界依正庄严的万象什么呢?就是我们无量劫来,我们心里面藏的这些种子,遇缘起现行而已。遇缘起现行,我们迷了。不知道是自己阿赖耶种子起现行。在这个里面妄分内外,妄分自他。不晓得全是自己。这才成了障碍了,这是不明了一切法的真实相啊。
汝今迷失自己真心,以为是外物,这样才失掉天地同根,万物一体的事实啊。物既然不属于自己自心,那么物就不会随心所转。而反过来起了一个虚妄的作用,转自己的妄心。所以在一切境界里面见大见小,动不动就为物境障碍了。这是境界生心呢。境界生心是生的妄心。
在唯识里面讲,通常我们讲第八识是根本,前面七转识都是从境界生的心,这个心是生灭心。诸位要是稍稍读一点唯识论就晓得。玄装大师八识规矩颂里面就说:先来后去做主公。这是讲什么?阿赖耶识。它投胎,它先来,人死了之后,它最后去。你们想想这个话味道。阿赖耶识既然是先来,当然这个七转识是后生的嘛。不是一起来的嘛,后生的。先有阿赖耶识,这个胎儿在母亲肚子里长大,越长越大了,然后他才有了感受了,生前面的七识。第七、第六、前五后生的。
你要不相信,那个小孩在不懂事的时候,几个月的时候,你喂他糖,他吃得很有味,津津有味,你喂他大便,他吃得也津津有味。为什么呢?第六识没生,第七识没生。生了第六意识就有分别,这个糖甜的,那个臭的。生了第七识就执著,这个我要,那个我不要。这就证明了啊。第七跟第六后生的呀。他没有第七识、第六识,他是平等性智、妙观察智,他看都是一样。那我们要常常要保持象小孩一样,我们都成佛啦。你看死了之后,人昏迷了,第八识在,怎么样?他也不分别了,见了人也不认识了,什么执著他也没有了。这就是什么呢?灭的时候,前面六识先灭掉,最后阿赖耶识离开。
由此可知,那个七转识以及与它相应的那些心所,全是生灭法,而且那个生灭的相非常粗显。阿赖耶微细。这个七转识很粗很明显。这是随着境界生的物生心啊。障碍是这么来的。这就是心为境界转了。无量无边的障碍都来了。
下面两句这是教给我们解脱的方法。
若能转物,则同如来,
这两句话很重要。心随境转,我们在十二表解里面讲十二因缘,这是生灭门呢。生死轮回。若能转物啊,这叫作还灭门,还原。我们不为境界所转,这叫学佛,这叫作功夫。怎么叫作不为境界所转呢?我们说一个最粗最浅显的话,佛门里常说,八风吹不动,这就是不为物所转。你骂我,不生气,你赞叹我,不欢喜。苦乐毁誉不动心呢。境界里清清楚楚是智慧,如如不动是大定。这个是大乘菩萨修定、修慧呀。别人赞叹你几句,供养一点点,欢喜得不得了,他对我好啊。你看心为物所转了。别人骂你几句,心好几天还消不了。这还行吗?这不行啊。这样的人要修行,到哪里修行啊?找一个深山,找一个石头洞去修行去。与外头什么人都不往来,什么东西也不要看见,这是修小乘。不能修大乘法。这是小乘根性。大乘根性要接触大众,天天要跟境界两个去斗一斗,去较理较量。要在境界里头学个什么?学个如如不动。学一个清净自在。要学转物,不能为物所转。为物所转,你是生死凡夫。你要能转物,那你就是菩萨、如来。这个大小乘修行完全不相同的地方啊,这个道理深极了。
所以首先要明了,物是心变的,所以心能转物。我们这个身是物,是心变的。所以心能做主宰,就能够主宰这个身体。你要懂得这个道理,要会转物,那就是俗话常说的,菩萨,菩萨,年年十八。他为什么呢?他能转物嘛。他可以叫这个身体不衰不老嘛。心被物转,好了,没有几岁呀,心老了,心一老啊,这个身没有几天就老得不成样子了。
所以要晓得,心是主宰啊,物实在是心变的,物就是心,物是心之相,物是心之用啊。心有体相用啊。体虽然是空寂的,是不动的,但是真体能随缘现相。能起无量无边的妙用。你认清楚了,相即无相。相跟那个空性是一不是二。
所以不迷就无碍。迷已为物,那就碍于心了。所以迷与碍是自迷自碍。悟也是自悟,也是自觉。自迷自碍的人,这就是为物所转。大经里面所谓的,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你看这不是自己造的吗?不是外面来的。
佛在这里教给我们,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这个要拿唯识学来讲呢,更容易了解,相分是从哪里来的?相是指一切万象,拿今天来讲的物质呀。物从哪里来的?物的本体是自性。但是自性不是物。自性要变成物,自性是物的亲因缘。就是因,物好比是个果,果有相,当中还有个缘。如果没有缘,性不会变成物。这个缘是什么呢?是阿赖耶的见分。有本性的理体,有见性跟他做增上缘。这因缘一聚合,变成了相分。相是这么来的呀。所以见分是心,就是心的作用,我们现在讲精神。精神跟物质是一不是二。都是出自于真性呢。是一不是二啊。
所以我要深深懂得这个道理,明达这个道理,决定没有怀疑。一切物就能随心所转,心就能转物了。我们现在还转不过来,转不过来是为什么?对这个道理没有能真信,还是怀疑。虽然是接受了,不是百分百的接受啊,是百分之一二的接受,还差得远啦。所以起不了作用。我们能够相信得三分之一,二分之一,那个作用就不得了,那就大了。果然能有三分之一的信心,我们要想一个青春常驻,就做得到了。我自己的心有作用了。你二十岁学佛,你在学一百年,还是二十岁的样子。道理就在此地,确确实实是如此。信心不坚固就是道理不通达。理论上通达决定没有疑惑,他信心怎么不坚定呢?有信有愿,什么事办不成呢?
如能转物既同如来,这就是转见、相两分,色性之物啊,这是深达万物唯心的道理,决不再象从前一般随世间分别,不再有这个错误的观念,错误的看法了。
这个也就是交光大师教给我们的舍识有根的方法。从此以后,不再用第六识了,不再用第七识了,这就转物了。如果用六、七识,为物所转。为什么?六、七识是物生的,它能生它,它就转它。而真如本性不是物生的,是生物。它能生物,所以它能转物。就这么个道理。
你们要是去看济公传,那个济公传小说是胡造谣言,那里头讲的都不可靠,但是还是带着点真实性。譬如说我们高僧传里有济公传,那是真的,那一点都不假。里面说他人家在世的时候每一天吃酒,吃狗肉,这是真的,一点都不错。这个老和尚不守戒律,不守清规,还不只他一个。这个历代高僧里头多得很。他自己那么做,他的徒弟可不行。要依照这个戒律规规矩矩做,不能犯一点错。他自己一天到晚可以饮酒。徒弟们不服哇,你叫我们吃斋,叫我们不要造罪业,你天天吃狗肉,天天喝酒,有的时候喝得醉熏熏的,也有的时候胡说八道,这样教人,人怎么能服气呢?学生不服气,提出抗议了。老和尚就说,好,我明天就请你们去吃。等明天的时候,大家带着锄头,带着簸荠,跟我一道走。走到一个山野墓地里头,挖一些死人,挖出来之后,来,你们都吃,大家一看都不敢吃了。他一个人在那里大嚼大吃,津津有味。然后告诉说,我说你们不能学我嘛。
象这些事情,不只一个,高僧传多啊。还有就是吃这个大便,粪坑里挖出的大便,你能不能吃?你不能吃。我吃给你看,他就跟吃肉一样,一样的吃法。人家用什么?人家用妙观察智,净秽不二啊。我们用的是什么?用的分别心、执著心,一分别、一执著就不行啦。我们心随境界转呢。这个好,好吃,那个不好,吃不得,他没有这个心。就跟小孩一样,童子一样。刚才所跟你说的,他没有心,那怎么能跟他学呢?
他无心,跟诸位说,就没有造做;有心才有罪福啊。才有做善,做恶啊。他无心,他所作所为的没有善恶,不结业啊。人家修的,那才叫修得净业啊。我们现在修的什么净业?念几声阿弥陀佛就净业了?心里一点都不干净,还净业呢。
在楞严里教给我们舍识用根,就是净业。所以你看这个禅家,不说别人,你看永嘉大师,《禅宗集》里就有,那个《顿悟要门论》里头也有。这是功夫到了家了。别人问他,您老人家平时怎么用功?怎么修行?人家回答说:饥来吃饭,困来眠。这就是他的修行。我们听了之后会说,哪一个人肚子饿了不吃饭呢?困倦了不睡觉呢?诸位要晓得,人家吃饭是修行,是功夫。我们吃饭是分别、执著、打妄想。造业啊。我们吃饭的时候是用舌识啊,五俱起意识对味尘。为境界所转。你看这个菜了,好,多吃一点,为它所转了。不好,少吃一点,你看自己做不了主宰。境界所主宰。那个功夫到了家的人,自己做主宰,境界不做主宰。不一样啊。
在这里诸位还必须要晓得,那舍识用根了,吃东西晓得不晓得酸甜苦辣咸呢?如果不晓得,那不是白痴吗?麻木不仁吗?晓得又怎么能不分别呢?功夫就在此地。不是不晓得,一切照了,清清楚楚,比用第六意识分别还要微细。第六意识分别,第七识的执著,只是个粗相啊。微细相,六、七识达不到啊。唯有平等性、妙观察,彻法底源,真正地了解。了解就不生分别心,又没有执著心。不是白痴呀。所以人家吃饭是做功夫,是在修的三学三慧呀。真是六祖所讲的,念念心中自生智慧啊。不象我们呢,我们凡夫念念心中烦恼无边呢。起心动念都是烦恼,人家起心动念,所作所为都是智慧。
那么我们看到,心里非常羡慕。想不想跟人家学呢?很想。能不能学得成功呢?我跟诸位说,能。一定能学得成。可是第一要明理,第二要懂方法。如理如法而修。要不了几年功夫就成就了。这个里面最难的是明理。理懂了,方法就会了。至于修,跟诸位说,很快。
这个玩艺就跟什么一样呢?开保险柜一样。你要会开,懂得号码,一对、一拉就开了。你要是不会呀,搞得满头大汗,开上个七天七夜都打不开。苦死啦。不懂那个妙诀啊。懂了,这就叫一文不值。随手拈来就是。不懂得,那是苦难重重。
由此可知,释迦牟尼佛他为什么不教你修行,就是修行太简单了。弥陀经里面讲成就七天,佛还教你干什么啊?七天到什么功夫啊?是我们薄地凡夫念到理一心不乱,就是圆教的初住菩萨,禅宗的明心见性要多少时间?七天呢。七天还是什么呢?还是业障深重,最笨最笨的人。聪明利根一天。所以佛要教什么?不要教啊。用不着教啊。难的就是难在,一个不明理,一个不懂得方法。难在这个地方啊。所以佛出现在世间,四十九年讲经说法,就是说明这个道理,把这个方法讲清楚,希望我们人人都懂这个道理,人人都明了这个方法。至于成佛,说是断烦恼开智慧,反掌之易呀。难在哪里呢?
我们图书馆开讲的这几部经,跟诸位说,在今天这个世界上,这是稀有难逢之法。我们道场陈老居士,在后面坐着,他最近从加拿大、美国回来。今天全世界你去找找看,有几个地方象我们这个地方,同时在讲华严、讲楞严、讲法华、讲弥陀经疏钞、大智度论,你找去,找遍这一个世界呀,跟诸位说啊,只有这一家啦,则没有第二家啦。那么全世界只有这一家,你们能够在坐,不容易呀。你们要不是无量劫来,善根福德深厚,这个世界四十亿的人口,为什么怎么偏偏就选到你到这里来听呀?哪有那么容易啊。只要诸位能留意,能把这个里面的道理参透了,依教修行,如理如法,成就决定在这一生。要说等到来生以后再成就,那就错了,决定要在这一生成就。
听经的方法要记住,只是听而已,不能分别,不能执著,听懂多少就多少,不懂的不要去想它。也不必去理会,平常是多多读诵经典。一切人事上,多放下些,少执著。在一切境界里学什么?学清净心,学八风吹不动。这叫真用功,叫真修行。经典一遍听不懂,有第二遍。这一部没有听懂,那一部经可能就开悟了。这些经典的道理是一样的,触类旁通,好处很多,希望诸位不能轻意放过这个机会呀。这个世界只有这么一家啦。如果说是处所多的话,那是无所谓呀。只有这一家,没有第二家啊。今天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