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東西方宗教交疊融合 成就犍陀羅佛教藝術

2015-03-16 浏览次数:467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佛教藝術的創作,絕非是『為藝術而藝術』,或單純的以達到賞心悅目為鵠的。」研究宗教藝術多年的學者黃河說。而馬克思主義裡也認為宗教與藝術二者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原始宗教與原始藝術渾然一體,都屬於社會意識形態,但並不意味著藝術是為宗教所產生的。

西元前六世紀的古印度創立佛教,原始佛教創立後300年裡,有著強烈的無神論色彩,並沒有明顯表現佛教內容的雕刻,為了避免誤入偶像崇拜的歧途,並襯托出佛是存在於無形無相之中的意涵,在藝術上表達佛教典故、寓言和佛理的雕像和圖畫使用了象徵的手法,比如用巨大的足印代表佛的修行之路、以菩提樹表達覺悟、蓮花座代表世尊本體、用法輪象徵佛傳授的理論等等,在本質上是遵從印度無佛像的傳統,即避免直接用人像來表現佛陀的形象,稱為無佛像時代。

佛教造像藝術的起源

門德揚拍賣公司董事長陳國恩表示,佛教藝術發展到後來,公元二世紀出現了獨具風格的「犍陀羅佛教藝術」,犍陀羅(Gandhara)為印度西北邊境的古地名,此地是由興都庫什山脈通向印度平原必經之路線,相當於現在巴基斯坦的北部白夏瓦(Peshawar)的中心之處。

犍陀羅原繼承著印度文化、佛教文化的傳統,前332年亞歷山大大帝入侵後,此地便成了希臘的殖民地,由於犍陀羅地理位置獨特,與希臘、羅馬有深厚的文化交流,又繼承著印度文化、佛教文化的傳統,因此成為佛教藝術的集中地,綜合了南亞印度與西歐美學的觀點,產生了印度與希臘二種文化交疊融合的特殊面貌。尤其是貴霜王朝時代更形成了犍陀羅藝術,其內容是以佛教題材為主,它不同於印度傳統,採用了希臘系統的表現手法,由於希臘人對神的觀念不同,他們認為人神同形同性,希臘神話中,天國的英雄女神和人世的形像是一致的,在此觀念下工匠塑造神的形像,在當地的文化與宗教信仰下,打破自來「不以形像來表現佛陀」的印度傳統慣例,產生了最早的佛教藝術──犍陀羅藝術。

犍陀羅佛教藝術,可以說是印度佛教的形式與歐洲地中海地區的古希臘、羅馬的雕刻藝術結合,犍陀羅式樣的佛像特徵是以希臘太陽神為基準,佛像呈現水波狀或渦卷狀髮紋、鼻樑與額頭成一線、眼窩凹深、高尖鼻、高額、薄唇的西方人面貌,佛陀多著通肩式披衣,衣服褶紋起伏大,立體感強,衣紋走向從右上往下傾斜,左手習慣性地抓握著大衣的一角,佛、菩薩像大多有同心圓形光背,下為四方形四周刻供養人的台座。此種美術在佛塔的建造中,展開了以佛像、菩薩像為中心的雕塑。影響所及,除了印度之外,中亞以東的地區,其佛像的造形均有呈現犍陀羅式樣者。中國在五胡十六國時代的初期佛像造形,便是深受此樣式的影響,下及北魏,遺風仍盛。

形象受希臘文化啟發

台北門德揚所展示的犍陀羅佛像,為公元二至三世紀的石雕像,此尊佛陀面容慈悲安詳,端站於花台,此尊佛陀面容帶有古希臘羅馬青年俊朗的輪廓,額頭飽滿、鼻梁高聳、下唇豐潤飽滿,下巴略收,面容寬圓,面部神情平靜而莊重,流露出沉思的神態。佛身披通肩式架裟,近似希臘長袖,衣裙厚重,人體比例較為粗矮,體現出自然完美的肉感。

西北印的犍陀羅藝術,為由西域沿絲路向東傳播的北傳系統,與中國佛像的形成緊密相關,造像藝術的發展加速了佛教的傳播,由此可見西方文明對於東方犍陀羅佛像藝術的直接影響,七世紀以後,中國美術色彩漸濃,遺物多見於吐魯番一帶。取材範圍主要有佛陀及觀音、文殊等菩薩,繪畫以《賢愚經》、《六度集經》的故事為對象。自古以來,佛教深奧的經教義理及悠久的文化,豐富了歷史藝術的內涵,而佛教的造像藝術,展現了諸佛菩薩的莊嚴聖潔,也留下時代信仰虔誠恭敬的證明。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