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上,一件巨幅明代唐卡以3.484亿港元成交。上海藏家刘益谦随即披露:此唐卡为龙美术馆购得。这件巨幅唐卡成交并不稀奇,卖得贵也不新鲜,因为罕见故才珍贵。受此唐卡行情的影响,佛教艺术品是否会被拉动呢?
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
“香港佳士得苦战,竞得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硬从老外手上夺爱,3.1亿港币落槌,好辛苦。任性!”11月26日中午,上海藏家刘益谦在微信圈中率先披露信息。
【罕见】
因为罕见,故此珍贵。佳士得拍前提供的资料中显示:已知存世的“永乐款”刺绣唐卡仅有三件,其余两件均藏于西藏拉萨大昭寺,因此唯一的这件市场孤品更显珍贵,其拍前估价为8000万港元,也有人认为会过亿。该拍品极具艺术价值,首先其年代久远却仍艳丽如初。其次是尺寸巨大,最关键的是做工考究。据悉,此唐卡由顶级工匠经过做丝、染色、刺绣等层层步骤交织出多种色彩,例如单是红色就有深红、浅红等四种。此唐卡被认为是皇家赠与佛教大宝法王的器物之一,丝出自杭州,手工出自苏州,应由十几个工匠历时十余年完成。其长3.1米、宽2.3米,全图以金线及五彩丝线绣成,虽然历经逾六个世纪,仍保持上佳品相,针线细腻。
【经历】
该唐卡于上世纪40年代辗转流入西方,并于1977年首次出现在伦敦佳士得拍卖现场,以7000英镑拍卖给一位印度收藏家,随后历经1994年100万美元及2002年400万美元的两次易手后来到香港。此次以3.1亿港元成交,又回到了中国。
【市场】
对于价格贵的问题,刘益谦反应平平:“争抢的人多了,价格不就贵了嘛!”他表示:龙美术馆是从该唐卡的稀缺性和作品的珍贵性角度考虑的,它代表了西藏藏传佛教、印度佛教和尼泊尔佛教这种思想,同时又是中原明朝皇帝赏赐的,几种文化集中起来,自然珍贵。
就唐卡火热成交一事,佛教艺术研究者一西平措先生认为,刚成交的唐卡是件精品,稀少且不存在任何争议,因此能高价拍出。不过,这件唐卡成交是特例事件,对于佛像艺术品市场的行情会有拉动作用,未来一段时间内,佛教艺术品肯定会受到市场的重视,佛教艺术已经深入人心。11月26日当天,受唐卡行情的影响,佳士得“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专场成交红火:一尊明永乐鎏金铜文殊菩萨坐像以1804万港币成交;一尊明宣德的鎏金铜金刚手坐像以1084万港币成交;系列永乐御制佛像全部成交。
【关于唐卡】
唐卡历史悠久,流派纷呈。充分展现了西藏艺术发展的进程,全面完整的体现了艺术风貌;唐卡形式独特、工艺讲究。唐卡是形式独特、工艺讲究,所以从外形上它是很独特,工艺有一些技术性层面,包括它的画工都非常讲究,装裱的形式、做画布、绘画的过程、包括找定位线,相当于粉本量度经,做好后要装藏、开光,包括颜料这些工艺都很讲究,所以具有非遗性。唐卡属于美术典范,格调很高雅,亦很庄严;唐卡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内容堪称百科全书。
唐卡的主题鲜明、体系完备。每一幅唐卡有一个主题,也可以说有一个主尊,同时它又体现了一个体系,一个完备的体系。同时,唐卡也能反映出西藏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唐卡还具有图象学价值,这是强调图象学西藏的文化,西藏的佛教艺术主要是靠图象来体现,所以佛教造像立体是靠图像,唐卡也是图象,图象指的是他的样式和特征。
唐卡还是工笔绘画的活化石,对研究汉地工笔画绝对是一种填补。唐卡也具有实用价值,唐卡迄今为止仍强调实用,做为藏民、做为寺庙来讲强调宗教性,藏民也是强调宗教性,具有装饰性。
【鉴赏角度】
正确认识唐卡,就要从绘画技法与工艺角度全面了解唐卡,绘画技法包括构图、勾线、晕染、施金敷彩、色彩搭配、流派与风格,工艺包括画布的制作、装裱、颜料配制,这些工艺都有其独特而复杂的特点;从宗教题材与内容的层面了解唐卡,就涉及到解读的问题。欣赏唐卡,鉴赏唐卡,对一般人来讲有些难度,唐卡的表现内容十分广泛,与佛教相关,为佛教的不同教派所包容和含涉。刚才说到的内容比较多一些,包括上师供养的也一样,画的好的,当然题材好当然要和画工结合起来,题材的重要性、特殊性、一般性要能够比较得出来。它的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就不一样了。
【绘制】
首先是画布,必须是干净的、好的布,有一些布料如果不够的话还可以拼接。因此经常可以看到唐卡背面多有拼接的痕迹。首先要把布固定在画框上,就是四根木棍绑起来一个画框,把两边的线绷紧,做画布就是叫涂胶、打磨,这是有一套工具,当然还要加一些石灰进去,好的画布要经过7、8次,布有中原地区的,过去有粗布比较厚,也有细布,一般认为克什米尔生产的布比较好,比如今天所见的老唐卡画布也能代表一个水平、一个质量,它的布很有弹性,抖落的时候“哗啦哗啦”响,很薄,在这样平滑的布上勾线会更好勾,勾得很细,细线就要好画布,所以真正好的画布需要经过7、8次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