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至25日,在由西安美术学院古琴学会、西安荞麦园美术博物馆主办,陕西名人书画院、洛阳龙门博物馆、龙门古琴社、洛阳美术院、洛阳龙门书院、北京凤鸣九霄古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大观琴社、清音国乐研习院、洛阳市王屋书院等单位协办的“左琴右书”——2017西安荞麦园美术博物馆迎新春书画邀请展开幕后的第三天,古琴艺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研究部主任吴文光;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特聘教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任静;常济中一行20余位艺术家在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西安美术学院古琴学会会长陈斌的带领下,在太白山下“华达佛教艺术博物馆”参观并进行了一场有关佛教文化的研讨,随后又前往“法门寺”和“中国青铜器博物馆”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采风学习。
首站:“华达佛教艺术博物馆”——佛教文化与古琴文化有力融合
华达佛教艺术博物馆古琴表演
12月24日下午,吴文光,任静,陈斌,常济中、曹珑、石斛兰一行20余人来到位于太白山下的“华达佛教艺术博物馆”,在王馆长的带领下,分别参观了佛像博物馆从北魏、北齐、唐、宋、元、明、清到近现代的“精品展室、汉传佛教石雕造像展室、汉传佛教铜铸造像展室和藏传佛教铜鎏金造像展室”四个室的佛像藏品四百余件珍品。参观完后,与会专家、学者、艺术家就佛教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研讨会围绕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渊源及历史、佛教文化的价值体现、太白山佛教艺术博物馆藏品的定位,每一尊造像背后都会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应该有完整的档案资料、结善缘集合众爱好者力量、扩大展馆规模等话题进行了深度的刨析。
吴文光教授从佛教文化与古琴文化的相通、传承、民族文化自信等方面,解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在研讨会现场,张俊海为吴文光、陈斌、李薄厚等三人颁发宝鸡太白山佛教艺术博物馆名誉馆长聘任证书。
座谈会现场嘉宾们积极发言,气氛热烈,对一些热点话题还进行了深度讨论,提出了很多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
参观后佛像博物馆得知,此博物馆占地一千五百平米。是一所民办博物馆,由华达集团董事长张俊海先生私人创建。
最后,任静的《普庵咒》、陈斌的《阳关三叠》、常济中的《卧龙吟》、曹珑的《 梅花三弄 》、石斛兰的《酒狂》等众古琴名家演奏的经典曲目相得益彰,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极具艺术感染力的视听盛宴。
第二站 法门寺——领略中国佛教圣地的神秘与宏伟
12月25日上午,吴文光,任静,陈斌,常济中一行20余人来到中国四大佛教胜地之一的法门寺进行参观学习。从法门寺,大家从不同角度了解到更多佛教文化知识和法门寺的悠久的历史文化。
法门寺,据传始建于东汉明帝十一年(公元68年),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木塔4层,塔下设有地宫,地宫中存放着用紫檀香木做成的棺椁,内以金瓶盛放佛祖指骨舍利。
木塔名叫“真身舍利宝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
释迦牟尼佛灭度后,遗体火化结成舍利。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弘扬佛法,将佛的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使诸鬼神于南阎浮提,分送世界各国建塔供奉。中国有十九处,法门寺为第五处。
法门寺供奉佛骨舍利的木塔在战火纷繁的十六国和南北朝混战时期屡遭破坏,特别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采纳崔浩的建议,禁佛教,毁佛经、佛像和塔寺,致使该寺舍利塔在劫难逃,成为废墟。但当时仍有信徒不断前来烧香敬佛,这里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圣冢”。
公元558年,北魏皇室后裔、岐州牧拓跋育修复阿育王寺和舍利塔。并于西魏恭帝元魏二年(公元555年)首次开塔瞻礼舍利,法门寺由此名声大振,始成为中国四大佛教胜地之一。
深奥的佛教文化和佛骨舍利的故事让每个人是那么的痴迷
12月24日下午,应宝鸡中国青铜器博物馆的邀请,吴文光,任静,陈斌,常济中一行10余人来到宝鸡市中国青铜器博物馆参观学习。大家通过对中国青铜器博物馆主陈列“周秦文明之光”,“盛世吉金--中国21世纪考古新发现特别展”、“岐山董家村西周窖藏专题展”等部分的参观学习,从周秦王朝的各个历史侧面,认识到青铜文化魂之所在,也看到周秦文明对华夏五千年所做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