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汤用彤眉批金陵本高僧传》出版 汤用彤批注首公开

2017-12-07 浏览次数:30607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汤用彤

佛宝网北京讯 2017年12月6日,日前,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编纂的“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文库”,隆重推出《汤用彤眉批金陵本高僧传》,该书于二〇一七年十月正式面世。本书是中国著名哲学家、佛教史家汤用彤先生置于案头的常用资料,书中布满汤先生用墨笔亲自书写的批注。为了让读者切身感受到汤先生严谨的治学风范,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与线装书局合作,采用原样影印的方式,一函五册,将原书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是汤用彤先生的手泽本首次公开出版,同时中心研究人员还仔细辨读了批注文字,整理录文附于别卷,以便读者进行研究参考。
据悉,这本由北大佛教研究中心编的《汤用彤眉批金陵本高僧传》,编委会是“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文库” ,楼宇烈为名誉主编、王颂主编、 编委为王招国(定源)、王颂 、纪赟、张雪松、叶少勇、冯国栋、圣凯、杨浩、萨尔吉,由线装书局出版。


《汤用彤眉批金陵本高僧传》是汤用彤先生平时经常携带阅读的《高僧传》版本,在页眉与正文中有很多汤先生用毛笔亲笔书写的批注,既有对《高僧传》相关内容的考证,也有对金陵本《高僧传》文字的校勘。这部分内容虽有一部分整理收入中华书局《校注高僧传》,但还有大量内容未能收入,可谓汤用彤先生的“读《高僧传》札记”,拥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汤用彤先生的哲嗣汤一介先生生前多次关心本书的出版,汤一介先生去世后,其夫人乐黛云先生委托中心负责整理出版事宜,并且为本书欣然作序。
汤用彤先生(一八九三~一九六四),字锡予,湖北省黄梅县人,生于甘肃渭源。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佛教史家、教育家,公认爲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少数几位能会通中西、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一九一七年毕业于清华学校。一九一八年赴美留学,入汉姆林大学哲学系。一九一九年入哈佛大学研究院,一九二二年获哲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国立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大教授。一九四九年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一九五一年后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生前出版的著作有《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印度哲学史略》《魏晋玄学论稿》《往日杂稿》等。后集爲《汤用彤全集》七卷、《汤用彤全集新编》十一卷等。

汤用彤的佛学研究与《高僧传》(节选) 杨浩
汤用彤对《高僧传》情有独钟,对之有很深的研究,他所撰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是近现代佛教学术史上的奠基之作,其中对《高僧传》中材料使用俯拾皆是,特别是涉及高僧的生平、人格评价等方面更是如此。赵建永指出,汤用彤非常重视《高僧传》,常年随身携带《高僧传》,而对《高僧传》的整理与研究,是汤用彤先生治佛教史的门径。汤用彤研究佛教最爲欣赏高僧们的伟大人格精神,汤用彤的著作《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跋》中宣称目的要“俾古圣先贤伟大之人格思想,终得光辉于世”。汤用彤的佛教史是以人物爲核心来考察佛教的兴衰变迁之迹的。从其书章目就不难看出佛教人物在全书的醒目位置。汤用彤从《高僧传》的开篇人物始,对历代高僧的思想要旨、学脉源流及其在中国佛教史、哲学史的地位和影响,皆有精审辨析。

《论语》有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汤用彤对此当有深刻的体会,十分重视《高僧传》的研究,与其景仰高僧人格有密切关系。在《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当中,汤用彤重点使用《高僧传》中的材料。特别是梁慧皎《高僧传》与道宣《续高僧传》。汤用彤对《高僧传》研究的材料主要有:《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读慧皎〈高僧传〉札记》《大林书评》(其中《评日译〈梁高僧传〉》)《校注高僧传》(原拟用名,中华书局的整理本直接称《高僧传》)、眉批金陵本《高僧传》等。

《汤用彤眉批金陵本高僧传》
在具体使用《高僧传》的时候,汤用彤常常要做详细的考订,因而发现了《高僧传》中不少讹误之处。比如早在一九三七年,汤用彤撰写了对日人常盘大定翻译的《梁高僧传》的书评,指摘了其中四方面的问题。其中与后来校点《高僧传》有关系的主要有两方面:有关引用材料以及对丽本误字的处理的意见。在《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隋唐佛教史稿》中,对《高僧传》以及《续高僧传》中材料使用俯拾皆是,特别是涉及高僧的生平等方面更是如此。比如考证僧传传说之误,“《僧传.昙始传》《续传.昙曜传》均有太武帝因白足禅师事而生悔心之说。但证以《释老志》,其事不确。”“实则据《释老志》,始早死于太延年中,叙述颇详,决爲事实。且太武帝实无再兴正教之事,《僧传》之文,自系附会”。又如指出《高僧传》的不精审之处:“僧祐误以爲格者扞格之格,非格量之格,遂改格义配说爲滞文格义。是梁时学僧已不悉格义之意。慧皎《高僧传》虽载法雅创格义事,但其《罗什传》,抄袭僧祐原文,仍言‘滞文格义’。此乃慧皎之不精审处。但亦可见在梁时,融合内外,虽尚有其风。而格义迂阔之方法,所谓逐条拟配立例者,则已久废弃不用而忘却矣。”此外还有考证僧传人名错误,有考证僧传年代错误,有考证僧传时间先后错误,有考证僧传改动之错误等。

汤用彤对《高僧传》研究的另外一个成果就是《校注高僧传》,即对《高僧传》的整理。中华书局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即把《高僧传》列爲整理计划,邀请汤用彤来进行。(同时请汤用彤进行的还有唐道宣《续高僧传》)汤用彤随即开始着手,在助手刘苏、李长霖的协助下,至一九六四年去世一直都是汤用彤重点从事的工作。《校注高僧传》中吸收了汤用彤在其他地方对《高僧传》的研究成果,其中即包括眉批金陵本《高僧传》。汤用彤去世后,汤一介曾拟定计划准备对其遗稿进行全面整理,其中有一项即是《高僧传》的继续整理。可惜的是,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这一工作被一直耽搁起来。最终一九九三年由汤用彤先生次子汤一玄根据当时的遗稿进行了整理,仍由中华书局出版。后来此版又经过修订收入二〇〇〇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分七卷)以及二〇〇一年台湾佛光出版社(分八卷)的两种《汤用彤全集》中。由于后人水平有限等种种原因,整理稿中存在不少遗憾,学界有十余篇文章对其中的标点、分段、校勘等提出商榷。虽然不少是立足现今标点规范与整理标准的,过于苛刻,但也反应出其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显然这些种种遗憾是后人造成的,不能让汤用彤来全部承担。
汤用彤一九五四年患病,之后长期卧床,于一九五八年接受中华书局的任务。现存一九五八年五月十八日致中华书局函一封,其中提出了整理《高僧传》(包括《续高僧传》)的目的与办法。信中指出,整理的目的是爲研究者提供“一个较可用的版本”,并“作一些加工工作”。这一目的与一般的古籍整理的宗旨是一致的。此信函体现了汤用彤整理《高僧传》的初步思路,其中不少即体现在后来的整理过程中,有一些则没有得到具体体现或有所变化。
《高僧传》的校注是汤用彤晚年重点从事的一项工作,由于其突然去世加之后来的特殊时代,使得这项工作与那个时代的很多工作一样出现了极大的曲折。由于我们没有找到中华书局对油印征求意见稿的意见,而汤用彤对此意见的意见又语焉不详,所以无法确定汤用彤最终的较爲定型的整理构想。总的来看,汤用彤留下的有关遗稿还有较大的加工空间,其中存在的个别问题可能是汤用彤的疏漏,但已出版的整理本中的大部分问题则是后人造成的。
眉批金陵本《高僧传》是汤用彤平时经常携带閲读的《高僧传》版本,其中页眉与正文有很多汤用彤的毛笔批点,其中有对《高僧传》相关内容的考证,也有对金陵本《高僧传》文字的校勘,这个本子是汤用彤研究《高僧传》非常重要的文献。这些文字因爲有《校注高僧传》的出版,一直没有引起后人的重视。实际上,经过研究,这部分内容虽有一部分内容作爲成果收入《校注高僧传》,但是还有大量内容没有收入《校注高僧传》,可谓汤用彤的“读《高僧传》札记”。汤用彤留有的手稿较多,其中汉文、英文约各占一半,絶大部分是汤用彤亲笔所写,少量是助手抄写。在汤一介先生的主持下,其中较爲完整的汉文手稿大多得到了整理,已经或将要出版。其中并没有对眉批金陵本《高僧传》的文字予以整理。至于对于全部手稿,则从来没有出版面世过。因此本影印本《高僧传》可以一窥汤用彤手迹。
汤用彤眉批本《高僧传》具有一定学术价值。从版本上说,金陵本《高僧传》是近代《高僧传》的一个代表版本,是那一代学人普遍使用的一个版本。陈寅恪《读书札记》当中的《高僧传》即是基于金陵本《高僧传》。金陵本《高僧传》的文字进行精心校订,并且还对整体卷数进行了整编。汤用彤的佛学与金陵刻经处衍生的支那内学院有很深的渊源关系,金陵本《高僧传》成爲他最常用的版本。现存的《高僧传》纸张精美,柔韧性好,虽经汤用彤无数次的翻閲,纸张之间的连接已经磨破,但整体上仍然保存较爲完好。汤用彤在此精善的版本上批校,更显出此眉批版本的价值。从内容上来说,由于各种已经出版的汤用彤著作中皆没有注意到此书,眉批本《高僧传》实际上包含有大量汤用彤的批注内容,这些内容的首次面世,对于《高僧传》的研究以及对于汤用彤研究本身都有一定价值。这些批注内容大多是汤用彤写作其名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时批閲的心得与体会,是汤用彤研究《高僧传》最直接、最真切的研究成果。閲读这些批注内容,无疑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前代学者在研究过程中一丝不苟的精神。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