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鸠摩罗什对凉州佛教文化的贡献

2017-12-04 浏览次数:2104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今日读到李林山先生写的一篇关于鸠摩罗什在凉州十七年弘法生涯的文章,其中谈到了鸠摩罗什对凉州佛教文化的贡献与影响,现摘录出来,与大众共享。
    鸠摩罗什受吕光之请离开龟兹去凉州时,携带了一大批梵语佛经和佛教器物,最著名的要数举世闻名的旃檀瑞像。此像是中世纪最早进入中原的佛陀等身造像,元代名人程钜夫奉旨所作的《敕建旃檀瑞像殿记》中说:“旃檀瑞像者,佛之真像也。”是优阗王因思念释迦牟尼令巧匠用牛头旃檀木雕刻的,刻像时释迦牟尼还生活在世上传播佛教。他记载说:旃檀瑞像在“西土1285年,龟兹68年,凉州14年,长安17年,江南173年,淮南367年。”北宋太平兴国八年,日本著名高僧奝然到扬州时也反复考证说:“瑞像佛约在龟兹六十余年,在西凉吕光城十四年。”明万历丁酉秋八月鹫峰禅寺《旃檀瑞像来仪记》碑和康熙五年四月二十九日弘仁寺所立《旃檀佛西来历代传祀记》碑均有详细记载。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旃檀佛俱毁于兵火。同这无比宝贵的瑞像一起带到凉州的佛经,应当还有龟兹王新伽蓝常诵读的《放光般若经》,系于寺侧故宫中找到的宝贵佛经。
    经考证,鸠摩罗什在凉州抄撰了《众家禅要》,后来译成《坐禅三昧经》三卷。此经在凉州流传多种抄本,鸠摩罗什悉心甄别,订正“初四十三偈”,《出三藏记》载:“其中五门,是婆须蜜、僧伽罗叉、沤波崛、僧伽斯那、勒比丘、马鸣、罗陀禅要之中,抄集之所出也。” 《大智度论》“原本有十万偈,每偈三十二字,共三百二十万字。”鸠摩罗什在凉州收集了其中的一部分,另在长安搜集小部分,后译出初品三十四卷,其余为略译。他还在凉州搜集到《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异译本《放光般若经》、《光赞般若经》,带到长安后重新进行翻译,翻译此经时,秦王姚兴“亲览旧经,验其得失”。《首楞严三昧经》原是前凉所译,凉州流传最广,鸠摩罗什考其“事数”之异,也重新进行了翻译。他在凉州搜集到的《中论》古本,后来翻译时作了删改。
    鸠摩罗什在凉州多方搜集到的还有《妙法莲华经》、《弥勒成佛经》、《富楼那问经》等。可以说,鸠摩罗什共译出的佛经75部、384卷参考本,大多数是在凉州搜集到的,有些是在凉州通过西域胡商邮驿而来。此外,《十住经》是先由佛陀耶舍带至凉州,后又传至长安才译出的。
鸠摩罗什在凉州经过十多年的生活,不但精通了汉语语法,还对中原风俗都有深刻的了解。《僧佑录》载,鸠摩罗什在凉州生活多年后,已经“善方言”。吕光后期,鸠摩罗什对竺法护等人留存在凉州的译本从翻译学角度进行考辩,认为其“多有乖谬,不与胡本相应”。他认为翻译佛经要“胡音失者,正之以天竺;秦名谬者,定之以字义;不可变者,即而书之” 。他译经时注意文、质结合,所译佛经在内容的表达和词语的应用等方面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新水平。
    由于他“善方言”,在吕光后期就发现汉晋语体特色译出的一批佛经不合佛意,凉州所存《光赞般若经》译本,胡本只有序品、阿鞞跋致品、魔品有名目,其它仅标以“事数”,鸠摩罗什以为“名非佛制”。后来,他在翻译时,凡认为旧本中的“事数”不妥当者,皆加以改译。如改“阴”为“众”、“入”为“处”、“持”为“性”、“觉意”为“菩提”、“直行”为“圣道”。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成语如“大千世界”、“天花乱坠”等就是他在翻译佛经时首创的。
    鸠摩罗什在凉州生活期间,还深受中国儒家学说的影响,对辞藻、韵律也有较好的见解。他向信众讲大乘佛教戒律,做五言诗:“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强调“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 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
    鸠摩罗什在凉州还像儒人那样授徒讲经。著名僧人僧肇闻听鸠摩罗什来到凉州后,立即从陕西徒步西行,拜鸠摩罗什为师学习佛法,是中原僧侣中最早接受鸠摩罗什“三论”经义者。僧肇所著《肇论》后来成为三论宗的重要典籍,将鸠摩罗什所传龙树学缘起性空的般若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
    鸠摩罗什临终前曾向弟子留下遗言:如所翻译的佛经准确无误,死后焚身舌头不会焦烂。果然,僧众在火化他遗体时,舌头没有烧烂。后秦弘始十五年(413),从长安西返的高僧佛陀耶舍到达凉州,向北凉王室宣扬鸠摩罗什不烂舌的殊胜传奇,北凉向后秦致国书讨取未逞。永和元年(416),后秦国内纷乱,译场星散,北凉王沮渠蒙逊再次致书讨要,后秦末主为防后背遭袭,答应不烂舌西迁凉州,凉秦和好。沮渠蒙逊从长安迎请到鸠摩罗什的舌舍利后,在鸠摩罗什大寺旧址上造宝塔供奉,同时修建鸠摩罗什寺。
    鸠摩罗什寺距今已有整整1600年,期间屡毁屡建。唐初,大将军敬德重修,留有碑记,上刻"罗什地基,四至临街,敬德记。"明朝永乐元年(1402年),鄱阳军夫石洪再次修建。至清朝康熙二十八年(1689),又经过修建。此次修建的鸠摩罗什寺"前后三院,焕然一新”,锩刻的《重修罗什寺碑记》石碑现保存在武威文庙。1927年,鸠摩罗什寺毁于大地震,唯存塔半截。六年后,该塔得以补修完整。现在,鸠摩罗什寺塔又得到佛教信众的修补,寺院建筑物不断增建,使鸠摩罗什寺已成为河西走廊中外佛教文化交流最重要的一个平台。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