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佛法无边,见者得福

2017-10-17 浏览次数:1619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佛法美称为般若,般若亦称为智慧,智慧是人们生活实际的基础。万物于世,简单平凡,似乎一切事物皆有佛性。
 
 
     佛教文化作为舶来文化,于西汉时期印度传入,在中国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成为既有别于印度古佛教又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中华有着五千多年的光辉文化,但是在对生死问题、世界本原问题,缺乏系统而深刻的研究,而佛法恰好可以很好的阐述核心所在,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在某种程度上讲,佛法与中国文化在很大部分是相通的,亦是互补的,只是在表达的方式有所不同。如佛教有因果论,中国文化成为报应或负承。
 
 
     “心”是包括时间和空间两大问题和万象的一个表达语。佛法是心性之学,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观念影响较大。世间万事万物皆有相对性,唯一不同的是心性感悟有所不同。让自己的心充满可塑性,面对真实,这是佛陀的功德,不妄语者,不诳语者,这是万事万物的真实状态的轨则,其中蕴含了无数处世之道,若能悉心深入佛法,自能从佛法中受益,并能以佛法指导生活,庄严人生,修养心灵。
     
     按照佛学的说法,时间寿命是相对的。于世生存,知识很容易获得,观念却很难改变。很多时候我们会囿于思维漩涡中无法挣脱,取舍对错,善恶关系,一念错即悔不当初。然佛以无碍智慧恒时观照一切众生,接触佛法,听闻佛法,研究佛法,增长的不是知识,而是转变观念,更新对事物的看法。中国文化历来是开放的、包容的、多元的。以儒治世,以道治身,而以佛治心,成就了更圆满的自我。
 
     人生在世,烦恼的事情很多,譬如生老病死流转,起惑造业,贪嗔痴,皆由烦恼所致。佛经说:“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摒弃对现实生活的猜忌怨懑,纯正灵明,返求自心,保持心性不偏不倚,即可远离烦恼缠缚。
     
     世间一切事物,皆是因缘条件的和合,所谓缘生缘灭,缘聚缘散,错综复杂,而且瞬息万变,因此,我们在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时,必须要学会随机应变,从心锻炼,感恩人事,殊胜法喜。
 
     “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在文化思想上,中国佛学是隋唐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潮,也极大丰富了中国哲学的内涵。正所谓:“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这就是佛学中所说的“心华发明”“明心见性”。修持佛法,开悟见性,福顺众生。
 
     佛法无边,见者得福,法喜自性。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