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人间佛教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2017-05-22 浏览次数:2316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面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发展,世界为之惊叹,中国何以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走过西方发达国家一、二百年的里程,这又被称之为新的李约瑟难题,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对此,习近平同志在访问欧洲的时候,简要地给予了回答,那就是中国幅员辽阔,人民勤劳勇敢和具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家底,是中国崛起和发展的坚强基石。其实不只在外国回答我国何以发展如此迅速这个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我们的文化,在国内很多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都提到了文化发展,提到了文化的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条件。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本身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根据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的定义,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其核心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各种知识,其本质是传播。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中国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其中,文化的繁荣,文化对奋斗目标的实现的促进作用不能忽视。
二、人间佛教的内容
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生根、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佛教是一种伦理道德色彩相当浓厚的宗教。佛教以人生为苦,因而它就把追求人生的解脱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便提出了一套去恶从善的理论学说和伦理道德准则,形成了有关宗教伦理道德的思想体系。
(一)、人间佛教的由来
“人间佛教”概念是太虚大师提出来的,后来又经过赵朴初居士等人的发扬,使"人间佛教"成为当代佛教的发展方向。太虚大师是民国时代佛教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他看到当时的佛教非常落后,寺庙因为贫穷经常靠做经忏挣收入,拿为死人超度的收入来维持,所以他说佛教那时是为"鬼"和"死人"服务的。也是因为如此,太虚大师提出要用佛教来解决人生问题,佛教要为活人服务,与世俗社会紧密联系。就是成佛在人间,人成佛成,是为真现实。这就是人间佛教的思想。经过赵朴初居士等人的完善,爱国爱教也成为"人间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星云大师著有人间佛教书系系列丛书,共有八册。分别是:《佛教与人生》、《佛法与义理》、《生死与解脱》、《宗教与体验》、《学佛与求法》、《人间与实践》、《佛教与社会》、《禅学与净土》。
(二)、人间佛教的特性
我们知道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就是人间的佛陀。他出生在人间,修行在人间,成道在人间,度化众生在人间,一切都以人间为主。佛陀为什么不在其它五道成佛呢?为什么不在十法界中,其它的法界中成道呢?而降世在人间成道呢?再深入来看,佛陀为什么不在过去时间、未来时间成道?而在我们现世的娑婆世界成道?也就是说,佛陀他是以提倡人间为主的。人间的佛陀,他所展现的人间佛教,具有下面六个特性:
1.人间性:佛陀不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仙,也不是玄想出来的上帝。佛陀的一切都具有人间的性格。他和我们一样,有父母,有家庭,有生活,而在人间的生活中,表现他慈悲、戒行、般若等超越人间的智慧,所以他是人间性的佛陀。
2.生活性:佛陀所发展的佛教,他非常重视生活,对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乃至行住坐卧,处处都有教导,处处都有指示。甚至对于家庭、眷属的关系,参与社会、国家的活动,都有明确的指示。
3.利他性:佛陀降生这个世界,完全是为了“示教利喜”,为了教化众生,为了给予众生利益,以利他为本怀。
4.喜乐性:佛教是个给人欢喜的宗教,佛陀的慈悲教义,就是为了要解决众生的痛苦,给予众生快乐。
5.时代性:佛陀因一大事因缘,降诞于世,特别与我们这个世间结缘。虽然佛陀出生在二千五百年前,并且已经证入涅槃,但是佛陀对于我们世世代代的众生,都给予了得度的因缘。所以到今天,我们还是以佛陀的思想、教法,作为我们的模范。
6.普济性:佛陀的一生很有普济性。佛教讲到众生,不但是人,十法界的众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在无量无边的众生中,以人最为重要。太虚大师说,佛教虽然讲过去、现在、未来,但是重在现世的普济。空间上,佛教虽然有此世界、他世界、无量诸世界,也是重视此界的普济;佛教讲到众生,虽然有十法界众生,但也是重在人类的普济。
三、人间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契合
(一)、人间佛教寻求以人为本
  我们知道佛教分为五乘,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人天乘的佛教,重于入世的;声闻缘觉乘的佛教,重于出世的。我们常讲具有人天乘入世的精神,再有声闻缘觉出世的思想,那就是菩萨道。我们要以菩萨为目标,自利利他,自度度人,自觉觉人,把人我的关系,看成是分不开的,是一致的。自利也是充实自己,并且要能普渡众生,我也能够得到自利。这五乘佛法调和起来,就是人间的佛教。
(二)、人间佛教要求与人为善
  佛教有五戒,这对国家、社会有着很大的贡献。五戒就是不要乱杀生,不要乱偷盗,不要乱邪淫,不要乱说谎、不妄语,不要乱吃刺激性的东西、不饮酒。不杀生,对于他人生命的尊重,不侵犯他人,生命就能自由。不偷盗,对于他人的财产,我不去侵犯,财富就能自由。不邪淫,是对于他人的身体、名节不侵犯,身体、名节就能自由。我不说谎,对于名誉、信用就不侵犯,他人的名誉也就不会受伤害。不饮酒,我不去吃刺激的东西,对我的身体健康不伤害,对于我的智慧不伤害,我也不会乱来对他人伤害。如果一个人能够持五戒,一个人的人格道德就健全。一家都持五戒,一家的人格道德都健全。一个团体、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都能奉持五戒,这个国家必定是个安和乐利的国家、社会。
(三)、人间佛教讲究仁爱 
佛教四无量心,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一言以蔽之,就是仁爱。佛教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染上悲观的色彩。佛教徒见了面,开口闭口就说:‘人生苦啊!苦啊!无常啊!无常!’。佛教有喜乐的性格,有欢喜的精神,所谓喜无量、悲无量,要把欢喜布满人间。讲苦,是让我们认识苦的实相,如何来解脱苦恼,得到欢喜,才是佛陀说苦谛的真正用心,“苦”不是最终的目的。佛说诸行无常,无常很好,无常可以变幻,坏的可以变好;不幸的命运,因为无常,它会否极泰来,时来运转另有生机;因为无常,所以命运不是定型的。我们如何来散布欢喜的种子,让举世之间都能得到佛法,大家都在幸福美满欢喜中过日子。             
(四)、人间佛教中的中庸之道
中庸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思想流派,也是许多古代圣贤所推崇的观点。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君子慎独、至诚尽性、忠恕宽容等都是中庸之道的思想观点。可以说,中庸之道影响了很多文人大夫,是我们的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佛家讲究中道,所谓中道,是中观的般若智慧,有了这种智慧,遇到了事情,就懂得事待理成,懂得把握其中的原则。遇到一切果,就知道果从因生,种什么因就会结什么果,不会随便怨天尤人,会去追查原因。所以,人间佛教是过着一种有物质,也有精神的生活,物质、精神的生活是同等的重要。有向心外追求的,也有心内的世界;有前面的世界,也有回头的世界。不是盲从,一味往前冲,冲得头破血流,也要懂得回头是岸。人间佛教有拥有的,也有空无的;有群居的,也有独处的。把世间所有的一切都调和起来,使人间成为最美好的生活。
如何过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今天的社会、人间,我们每个人的负担沉重,对于家庭、事业、亲人的种种责任,紧紧地压迫著我们。假如我们现在拥有了人间佛教,就拥有了整个宇宙大地,处处都能幸福安乐,就能如无门禅师说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能够拥有了心内的世界,不一定要求心外的世界如何大,如何扩大我心内的世界,人间所有一切众生,所有一切世界,大概都离开不了我们的心。如何建立我们内心广大无比的世界,唯有不断的修行实践,这才是人间佛教的真正精神所在。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兼收并蓄、博大精深,历5000年不衰,具有百折不挠的生命力。顺应时代、契合人心,激浊扬清、与时俱进,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每个华夏子孙“修齐治平”,立志、修身、报国,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也是传承“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等治国理政理念的需要。涉及方方面面、各个领域,无论怎样强调都是应该的。而佛教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地作用,人间佛教的思想更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正能量的作用,有力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发展。星云(1927—)指出:“人间佛教是每一个人的心、每一个人的道、每一个人的理;人间佛教是佛陀的本怀,是每一个人生命的净化、升华,凡能圆满涅槃之道的教示,都是人间佛教。”现实安顿、理想超越的人生问题永在,“人间佛教”仍在不断前行,它对传统文化的促进作用、传承作用同样是生生不息的。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