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与医学之间,有难以割舍的因缘。人世间的生老病死苦等,凡引起医学研究关注的内容,大部分也是佛学所关注的内容。因为,当年悉达多·乔达摩,即释迦牟尼,在创建佛教之时,正是因为参透了生、老、病、死、苦,理解了苦难,并且找到了把人类苦难从世界上消除的方法,悉达多·乔达摩成为佛陀——“觉悟者”。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发源于印度,在公元前 2 世纪秦汉时期传入中国,并很快融入到中华文化之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佛教教义的内核是“四谛说”,佛法认为:人的一生处处皆苦,欲望是谱苦之源,消除欲望也就结束了痛苦,而按“八正道”的方法严格修行,就可以消除欲望。“八正道”要求人们过一种平衡的、中庸的生活,拒绝奢侈,但也反对极端苦行。“八正道”具体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佛学认为,佛所得之法即缘起之道理、法界之真理。佛法是解脱生、老、病、死之道,是一切世间之微妙善恶及其他真实与正确之事理。与众生关系最密切的是生、老、病、死,在人被这四苦的束缚过程中只要能够理解佛法,才能得到解脱。
佛学认为,自然界万物包括人类均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物质构成。因为人类也是由这四大物质构成的,是世界的一部分,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就会影响到人体的生理活动。如果四大和合,处于和谐、平衡状态,人体则健康。如果四大不顺,处于失调、失衡状态、人体则相应出现病状。
佛性就是觉悟,觉悟就是无我,无我就能净化烦恼,净化烦恼就可成佛。佛就是觉悟者,是大彻大悟而又帮助别人开悟的人。
一、人生有八苦:八苦大都与身体、行为和疾病有关佛学认为,人生有八苦,病苦只是其一。涅槃经》卷十二中说:八相为苦。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生苦,指胞分之时所产生的痛苦。从现代语解释为:先天疾病,遗传疾病,出生时产伤、婴儿疾患等,也包括相貌残缺和丑陋等,或出身贫贱等。老苦,指衰变时痛苦。是说人从少年至壮年,再由壮年至老年,盛去衰来,精神耗减,白发枯形色变,其命日促,身体及各项功能渐至朽坏。
病苦,指众生患各种疾病时身心所受的痛苦。有生理性和心理性疾病导致的各种痛苦。
死苦,指五阴坏灭之苦,即灵魂舍离所受之身时的痛苦。佛学认为死有两种,一为病死,即因疾病寿尽而死;二为遇恶缘遭水火等意外而死。
爱别离苦,即与所爱的亲朋生离死别,无有相见之期的痛苦。
怨憎会苦,即平常所怨憎恶之人,本求远离,而反集聚,不是冤家不聚头之痛
苦。
求不得苦,指不能如愿,不得所欲的痛苦。
五盛阴苦,又称五阴苦,可概括前七苦。指生老病死等七苦聚集,祸不单行,痛苦之上再加痛苦。
二、四大不调
在佛学中,四大不调就是生病的别称。
佛学认为:色法即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存在,均由地、水、火、风四大要素所组成,积聚四大即可生成物质;
一是地大:本质坚韧,有保护作用,能受持万物;
二是水大:本质湿性,有摄集作用;
三是火大:本质暖性,有成熟作用;
四是风大:本质动性,有生长作用。
佛学认为:人身也是由四大构成,地以坚韧为性,如人身体中的毛发、爪齿、皮肉、筋骨等均属地大;水以润湿为性,如人身体中的血液、分泌液、津液、大小便等均属水大;火以燥热为性,如人身体中的暖气均属火大;风以动转为性,如人身体中的出入气息及身体动转均属风大。
《佛说胞胎经》说:因父母缘则立地种,谓诸坚者;软湿水种;热暖火种;气息风种。地水火风究竟摄持,水种分别,火种因号,风种则得长大因而成就。”意思是说四大和合而成人身的具体过程。胚胎发育以七日为一周期,总计三十八周,胎儿在风种的作用下不断成长,四大的种性逐步显露成熟。如地大的坚性,最初由精转坚,犹如酪上的奶脂,转就凝坚,再由坚精变为体形,最后成熟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佛说胎胞经》说:地水火风,一增则生百病。风适多则生病百一,热多则生病百一,寒多则生病百一,食多则生病百一。四大失调而合会风寒热聚,四百四病同时俱起。”这里所说四百四病是由四大不调而引发疾病的总称,泛指所有疾病。
佛经记述的四大不调所致疾病表
元素
性质
人身的归属
病患
增的病相
损的病相
地大
坚硬为性,有保持作用,能承受万物身、毛发、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地病可称为沉重、杂病、总集病有百一,属热病地大增则体里沉重,肌肉青瘀、肿结枯瘠、症瘕结聚,如铁如石若地大亏则四肢损弱,或失半体,或偏枯残疾,或毁明失聪。
水大
润湿为性,有摄集作用口、唾液、血液、津液、痰泪、精气、大小便水病可称为痰阴(膈中水病)有百一,属吟病若水大增则常有涕唾,肤肉虚满,饮食不消,体无华色,举身萎黄,神颜常表,手脚黄肿,膀胱急胀若水大损则瘦削骨立,筋现脉沉,唇舌干燥,耳鼻焦闭,五脏内煎,津液外竭,六腑消耗。
火大
燥热为性,有成熟作用眼、暖气火病可称为黄、黄热病,有百一属热病若火大增则头胸壮热,支节皆痛,痈疖疽肿,疮痍溃烂,脓血流溢,臭秽竟充若火大损则四体赢瘠,腑藏如冰,睢膈凝寒,喏含霜,夏暑重裘,未偿温慰,食不消化,患多常呕逆。
风大
动转为性,有生长作用耳、出入气息及身体转动风病可称为气发,有百一,属冷病若风大增则气息冲击,虚悬呕吐,气满胸塞,腑胃痞满,手足缓弱,四体疼痛若风大损则身形赢瘠,气裁如线,动转疲乏,引身如抽、咳嗽噫哕,咽舌难急,腹厌背偻,心内若冰,颈筋喉脉,奋作鼓胀。
三、四大与五行
五行,即金、水、木、火、土,是中国传统的朴素的哲学观念。五行为生成育化万物之要素,运行于天地之间,与佛教的地、水、火、风的学说有相通之处。自南北朝以来,五行学说逐步融入佛教,配之于五戒、五字、五佛、五智、五根等。
中医理论借助五行的归类,应用五行生克理论将脏腑经络、病理、生理之间联系起来,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例如五脏配五行,肝归属于木,心归属于火,脾归属于土,肺归属于金,肾归属于水。
唐代名医,中国西部药王孙思邈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将佛学四大理论与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结合起来,撰著《备急千金要方》,引证更多的四大学说。在其卷一序例,诊候第四中载:经说:地水火风,和合成人。凡人火气不调,举身蒸热;风气不调,全身僵直,诸毛孔闭塞;水气不调,身体浮肿,气满喘粗;土气不调,四肢不举,言无音声。火去则身冷;风止则气绝;水竭则无血;土散则身裂。然愚医不思脉道,及治其病,使脏藏中五行,共相克切,如火炽然,重加其油,不可不慎,凡四气合德,四神安和。
一气不调,百一病生,四神动作,四百四病同时俱发。又云一百一病,不治自愈;一百一病,须治而愈;一百一病,虽治难愈;一百一病,真死不治。”但以后中医的五行与佛学四大融合实践中,尚有很多问题,仍须今后进一步实践中融合。
四、藏医的龙、赤巴、培根
佛学的四大理论,与藏医结合的很好,成为藏医学的理论基础。
(一)龙即风大,直译成汉语为风或气,主呼吸、血液循环,肢体活动、五官感觉、大小便排泄、分解食物、输送饮食精微,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体力。龙一旦失调,就会出现心、肺、肝、胃、肠、肾、骨、胆、血液等器官机能的疾痛。由于龙所在部位和功能不同,又分索增龙、紧久龙、麦娘姆龙、吐塞龙、恰不欺龙等五种。
1.索增龙:是维持人体生理正常活动,保持命脉正常运化的龙,也有翻译为持命气。失调则可引起命脉发病、精神错乱,乃至死亡。
2.紧久龙:是主气血上升的龙,称为上行气。若失调,会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气促、口干舌燥、心悸失眠等症状,导致上半身生病。
3.麦娘姆龙:是主消化的龙,称为平住气。若失调,会出现消化系统紊乱,导致腹中生病。
4.吐塞龙:是主排泄的龙,称为下行气。若失调,则会引起排泄系统的紊乱,导致下半身生病。
5.恰不欺龙:是普遍存在于全身的一种气,称遍行气,作用是协调各种龙。如失调,会产生痉挛、抽搐和跛行。
(二)赤巴即火大,译汉语为胆或火,主要功能是产生热能,维持体温,增强胃的功能,长气色、壮胆量、生智慧。分赤巴觉久、赤巴当己、赤巴朱谢、赤巴同谢、赤巴多塞等五种。
1.赤巴觉久,即消化赤巴,主要功能作用是产生热能,分解食物。
2.赤巴当己,即变色赤巴,存于肝胆,使精微的色素转变成血液、胆汁、二便等各不相同的颜色。
3.赤巴朱谢,即能作赤巴,存于心脏,支配意识,主心壮胆,生谋划、助骄傲、滋欲望。
4.赤巴同谢,即明视赤巴,存于眼目,明辨外界的一切颜色。
5.赤巴多塞,即明色赤巴,存于皮肤,使肤色细腻润滑。
(三)培根,即水大和土大,译汉语为水和土。其功能是磨碎食物,增加胃液,促使食物消化吸收。司味觉,供以营养和输送体液,保持水分、调节人体的胖瘦,使睡眠正常,性情温和等。若失调,则引起脾、胃、肾的机能紊乱。分培根登及、培根疟及、培根娘及、培根寸及、培根局尔及等五种。
1.培根登及,即能依培根,存于胸部,为五种培根之首,可协调其他四种培根发挥作用,尤其人体缺水时,有调节体液的作用。
2.培根疟及,即能化培根,存于骨部,主要磨碎食物,利于分解吸收。
3.培根娘及,即能味培根,主司味觉,存于舌。
4.培根寸及,即能足培根,主司感觉,存于头,使人产生喜、怒、哀、乐等。
5.培根局尔及,即能合培根,存在于关节,使各部关节相互联系。
龙型人的特点:消瘦、面色灰黄、畏寒,爱说话、唱歌,性格开朗。
赤巴型人的特点:易饥渴,多汗,有体臭(狐臭)、面色发黄,性格倔强。
培根型人的特点:肥胖、面色发白、喜睡,性格温和。
五、病起诸因缘
诸法因缘生,是佛学的根本思想。认为一切万物皆由因缘之聚散而生灭。佛学中广泛剖析了生死忧悲苦的各种因缘,自然对引发疾病的各种因缘给予了详细介绍。
因缘者,为因与缘的并称。因,指引生结果的直接内在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的间接原因。广义而言即内因与外缘。
生病十因缘:佛医经》提出,人得病有十因缘。一者久坐不饭,二者食无贷,三者忧愁,四者疲极,五者淫泆,六者嗔患,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九者制上风,十者制下风。从是十因缘生病。”意思讲的是不良生活方式是疾病发生的十个原因,如一久坐不活动,缺少运动;二是饮食无节制,病从口入;三是思虑过多,思想压力大;四是作习不规律,过度疲劳;五是贪欲心重,淫欲过度;六是怒气伤身,害人伤己;七是便秘腹胀,肠毒素内行;八是小便不利,尿毒内侵;九是呼吸不畅,缺氧窒息;十是排气不通,梗阻命危。这十种不良生活方式,也是现代人常见的不良生活方式,关系着每个人复杂的身心系统,不同的层面,哪个层面出问题,都会给人体身心带来一系列不良的连锁反应而产生疾病。
六、菩萨道与医道
菩萨法界是指为了获得无上菩萨提修六度万行的境界。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是觉、智、道的意思;萨埵是众生、有情的意思,菩提萨埵是道众生、觉有情、道心众生的意思。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菩萨又解释为成佛之前的修为,实践成佛道路的人也被成为菩萨,即以慈悲心而行医道,拔除患者病苦的菩萨行。《涅槃经》 现病品”中有言:释迦牟尼往昔“无量万亿劫中,修菩萨道,常行爱语,利益众生,不会苦恼,施疾病者种种医药”。
因此,医生可被称为修菩萨道的人。
菩萨道,就是圆满自利利他,成就佛果之道。
佛学认为,世间的医学与学修菩萨道有关系,因为在学修菩萨道时,身患病是最大的障碍,在传授佛学讲义过程中,众生身有疾病,不能专心修习佛学,所以要行菩萨道,则必须先帮众生治疗身心疾患。其内涵有两个方面,一是先治自身的疾病,以扫除初学修行菩萨的最大障碍;二是传播佛学教义时,要先疗国王治众生,令无患苦,然后说法,才能调伏其心。
七、佛学医方明
医方明,原指古印度解说有关疾病、医疗、药方之学,又作医明,医方论。《瑜伽师地论》卷十五给出的定义为:云何医方明处?当知此名略有四种:谓于病相善巧;于病因善巧;于已生病断灭善巧;于已断病后更不生方便善巧。”善巧的意思是各种巧妙的手法。这就是佛学对医学的总体概括。
医方明与声明、因明、工巧明和内明,合称五明,即古代印度的五类学术,包括了世间全部学术内容。
内明,属于忠世的论典,相当于宗教学,佛教以佛法为内明。而古今中外的佛家僧侣,以医方明成就智慧波罗蜜(即修行菩萨六度,第六为慧度,即般若波罗蜜)者大有人在,并有许多医学著作问世,众多僧方流传至今。包括众多的龙门石窟药方洞的石刻医方,是现存最早的一部石刻药方书。而著名的敦煌经书,经卷内除佛经外,另有医药文献,被称为敦煌卷子医书。
各种版本的大藏经中均收入了大量的医学文献。据统计,汉文大藏经中,共有 4600 多条医药卫生方面的名词术语,包括了生理解剖、脏腑经络、医疗、药学、心理、病名和医疗事件等,内容涉猎之广,一般的医学词典也望尘莫及,可称之为医学的百科全书。但汉文大藏经中,未设单独的医明部类。
在藏文的大藏经中,有专门的医明部,包括《医疗八支心要略论》、医经》、《配方百论》、医疗八支心要略释句义详解月光论》、医疗八支等中所有药名品类》、药名合音决定论》等。
藏医学继承并发扬了印度医明中的“八分医方体系”,即来自古老的印度医学经典著作《寿命吠陀》。其主要内容有:
1.论述有诸疮,兼及体内外的疮毒。
2.论针刺及头部疾病。
3.论身体疾患,以及咽喉以下的疾病。
4.论鬼瘴,即一般流行病、传染性疾病及邪魅引发疾病。
5.论恶揭防药,即健康、养生以及药物名称,尤其指解毒药。
6.论童子病,包括胎内病至 16 岁各阶段的小儿疾病。
7.论长命延年之法。
8.论增气力而使身体强健的方法。
成书于八世纪末的藏医经典名著《四部医典》,其全称为《八枝甘露心要秘密教授续》,或译为《甘露要义八支秘密诀窍续》,续的意思是根本或基础。《四部医典》由四部分构成:根本医典》、论说医典》、秘诀医典》和《后续医典》。目前主要流传于青藏高原及蒙古族生活地区。以古印度医方明为主流内容,继承了部分本教原始医学部分成果,吸收了中医的诊脉、处方、针灸等部分成果,也有部分波斯医学内容,并在这些基础上有较大程度的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立医药体系的民族医药学。
藏医药学,大多流传于藏传佛寺内,称之为曼巴扎仓,是医明学院的意思。有的曼巴扎仓还分初、中、高三级。对不仅佛学要精通,医学也要精通的优秀学僧,通过相应的答辩考试,由大法台授予曼然巴格西学位,是医明学院的最高学位。因此,藏医药学至今仍是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和自然哲学经验主义医学模式的完美结合体系,即治疗患者生理性疾病,又治疗其心理甚至其灵魂的疾病,便达到了医学的最高境界——“虽死犹谢”。
由于本人佛学及其民族医药的医理了解学习的浅薄,虽然有一点心得,希望与各位大师、老师讨教,不对之处还望多多指教。以希望通过此论坛交流会,搭建一个共同讨论学习的平台,对佛学医理的认识、人文医学的理解会有更大的提高,达到更好地为各族群众服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