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元代“修佛事”的记录比比皆是。如《元史》载:“至治元年(1321)春正月丁丑,修佛事于文德殿。”元黄渊《圣墩顺济祖庙新建蕃厘殿记》记载:“湄洲故家有祠,即姑射神人之处子也。泉南、楚越、淮浙、川峡、海岛,在奉尝,即普陀大士之千亿化身也。”将妈祖第一次赋予佛教中观音之角色。《元史》卷云十五《河渠志》:“文宗天历元年(1328)十一月,都水庸田司言:‘八月十日至十九日,正当大汛,潮势不高,风平水稳。十四日,祈请天妃入庙,自本州岳庙乘海北护岸鳞鳞相接。”
由于元代这种兼容并重的宗教政策,为妈祖文化与佛教文化的结合造就了机缘。明代《三教搜神大全》中《天妃娘娘》中就有不少佛典故事。如:“母陈氏尝梦南海观音与以优钵花吞之,已而孕,十四月免(娩)身,得妃……异香闻里许,经旬不散。幼而颖异,甫周岁在襁褓中见诸神像,又手作欲拜状,五岁能诵观音经。”
汉族民间中也有传说妈祖母亲梦中吃了南海观音的“优钵花”而怀孕。观音本是佛国菩萨之首,原名观世音,唐时因避讳李世民的“世”字而称观音。“观世音”之意,是说尘间的芸芸众生在危险之时,观音会普渡众生的幸福。妈祖也是如此,“元朝,每岁漕运经涉海洋,当惊风怒涛,仓卒无措之庥,楫上柂师叫号灵妃,廷颈俟命,忽桅樯之颠有绛炬木妻集,则神至而无虞矣”(明卢熊《灵慈宫》)。这些故事与观音救人的故事极为相似。《七修夹稿》中云:“舟将覆矣,举船大呼天妃,但见火光烛船,船即少宁,明日有粉蝶绕舟飞,不去。黄雀立柁楼食米,顷刻风又作,舟行如飞,彻晓至闽,午后入定海也,神实不可掩也。”类似故事太多,大都说明妈祖显灵先兆的出现有“红灯”、“红火”、“神鸟”、“黄雀”、“粉蝶”等等,这些都与观音显身大有相似。难怪有人称妈祖为“南海女神”。
以上这些包蕴着佛教文化的妈祖传说,大都出于元代及以后的明清时代。也就是说妈祖文化随着元代漕运发展一百多年后才逐渐形成的。
说到“忠”,自然离不开“孝”。“孝”是儒家伦理的集中表现。《天后圣母幽明普度真经》也提到“子臣弟友、忠孝节义”思想。文中有“为子尽孝,为弟尽悌,行动天地,德通神明,善之至也”,认为只有孝敬双亲,尊敬长辈,爱老扶幼、矜孤恤寡,谦良恭让,才算达到道德的标准。在妈祖传说中,“伏机救父”的故事,也正是突出“孝”德这一主题。
在《天上圣母经》中有许多“忠、孝、节、义、信”之内容,如有“孝父母,守伦规”、“一等人,忠烈士,曰成仁,曰成义”,“求忠臣,宜孝子,克孝人”,“三从训,四德备”,“廉说尽,讲节义”、“百善行,孝为先”等等。这些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成为妈祖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