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将出家人的道场称为“寺庙”,实际上寺和庙是两个概念;而且“寺”和“庙”最早也并非宗教建筑场所。
寺,原意是官署。《说文解字》:“寺,廷也,有法度者也。”寺,是古代朝廷里的一个办事机构,直属皇帝管辖,相当于今天一级单位,寺的长官称卿。寺是永久设立的,不能更改(宰相底下的一级单位称为部,部有时候可以改)。
从秦朝起,以宦者任外廷之职,官舍通称为寺,如大理寺、太常寺,属中央机构,分掌刑狱、礼乐郊庙社稷之事。汉代郡国官署也称府寺。后来佛教传入我国,寺的职能也起了变化。据说汉明帝时,有天竺国僧人用白马驮《佛经》来我国,最初在鸿胪寺居住,于是,鸿胪寺便成了众僧供佛之所。从此,寺也指供佛的寺院,如白马寺、相国寺、慈恩寺等。寺院有两个重要的任务,一是教育;二是翻译《佛经》。晋代之后,佛教盛行,大兴寺院,“南朝四百八十寺”(杜牧《江南春绝句》),僧人众多。
寺,梵文为“僧伽蓝摩”(意为众僧居住的园林),简称“伽蓝”,又称“阿兰若”(意为寂静无苦恼烦乱之处),简称“兰若”。《促织》中说“中绘殿阁,类兰若”“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这里的“兰若”“寺”指的是同一座寺院。
再看庙,它是旧时奉祀祖宗、神佛或前代先哲的地方,即祭祀祖先的屋舍,里面安放着天子、诸侯祖宗的牌位,所以也称祖庙、宗庙。通俗地说,庙是供奉鬼神的,皇帝祭祖的地方叫太庙,普通百姓祭祖的地方叫祠堂。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古者庙以祀先祖,凡神不为庙也,为神立庙者,始三代以后。”《论语·先进篇》:“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孔子把宗庙祭祀和诸侯会盟、朝见天子相提并论,可见,在古代视奉祀祖先为至关重要的事。
古代天子、诸侯等有官爵者才能建庙立祀,而且建庙多少也有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因此,人们便以七庙代称封建王朝。古代帝王每遇大事必告于祖庙,议于朝堂,所以又以庙堂作为朝廷的代称。唐宋之后,随着族姓的兴起,各姓也纷纷建立家庙(即祠堂),所谓“修其祖庙,教以人伦。”另外,历史上一些有才德的人被神化,人们立庙奉祀,如关帝庙、岳庙;由于信仰,人们又建造了龙王庙、土地庙等。
由此可见,寺与庙最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大概是在清朝中叶之后,将寺和庙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