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是学明白生命的定位:
一、人生定位,定位一生做什么人;
二、学问定位,定位学习什么学问;
三、生活定位,定位以何方式生活;
四、家庭定位,定位以何方式成家立业;
五、情感定位,定位以何情感与人相处;
六、事业定位,定位如何干好事业。
学佛是学做明白人。这里所讲的明白,跟我们平时说“我说话你听明白了没有”不一样,那种明白跟智慧没有关系。明白,应该是明白自己是快乐人还是痛苦人,是烦恼人还是智慧人,是恶人还是善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这才叫真正的明白。还有,要明白自己想做什么,明白自己做到位了没有。恶人、坏人不算是明白人,明白人就不会当恶人、坏人。
明白人的标准是什么?就是:不该吃的东西就不吃,吃了以后肠胃就不好;不该说的话就不说,说了以后嘴巴就烂了,喉咙也痛了;不该看的事就不看,看了眼睛就有问题了;不该想的就不想,想了头脑就有病了;不该听的就不听,听了耳朵就有问题了;不该做的就不做,做了身体就有问题了。
学佛就是纠正我们的想法、看法、说法、作法。纠正到什么为标准呢?纠正到对自己有利,对别人也有利,对周围都有利。如果我们的想法、看法、说法、做法都违背了自利利他的原则,那么不但自己受到果报,也给周围带来很大的烦恼。由于果报烦恼的缘起,就造成种种灾难的发生。
学佛人如果没有明白到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教育思想,以为光念一句佛、念一个咒或者一部经就行了,那不对。佛教育众生四十九年,集汇成三藏十二部,总体观念就是形象修养和精神修养。如果不能做得到,你念什么经,念什么咒,都是自己骗自己。
学佛人不是要去改变别人,而是重在改变自己。渡众生,用什么方法渡呢?用良好的形象感化他人。
佛教有十大宗派,现在最流行的是禅宗、密宗和净土宗。这是佛教进化的不同阶段产生的,都是成佛的方法,只是路子不同而已。
(五)佛教有三宝
信佛学佛,正式成为佛弟子,要举行皈依三宝仪式。
皈是回归,依是依靠。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叫做皈依。等于过去我们生命没有依靠,从现在开始有依靠了。依靠什么呢?依靠三宝!
什么叫三宝?佛、法、僧就是三宝。佛,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他是佛的代表。在他圆寂以后,佛像是佛的代表。法,是释迦牟尼佛讲经四十九年,集汇成的三藏十二部,所有一切经文都是生命解脱的方法。僧,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所有的僧团弟子都是僧。佛圆寂以后,所有的出家人都是僧,是释迦牟尼佛的后继者。
佛,代表快乐、觉悟,觉而不迷;法,代表明白、正确,正而不邪;僧,代表清净,净而不染。皈依佛,皈依快乐的觉悟人;皈依法,皈依明白的解脱人;皈依僧,皈依清净没有污染的人。
皈依,也表示“我愿意做这样的人”;皈依佛,就是愿做觉悟的人;皈依法,就是愿做解脱的人;皈依僧,就是愿做清净的人。
佛母准提神咒
华语群星 - 灵动梵音(精选2)大爱篇
星云法师:学佛分六个层次、事业成功的征兆
学佛的六个层次
随着「人间佛教」的风起云涌,现在举世的佛教徒增加了。平时经常听到有人统计说中国台湾省的佛教徒有多少,世界的佛教徒有多少,但是总说虽然都是佛教徒,其中却有「信佛」、「求佛」、「拜佛」、「念佛」、「学佛」与「行佛」的不同:
一、信佛:
一般人信佛,刚开始仅止于表示不反对,承认自己是佛教徒,但是并不是真的认识佛教,对佛教的义理并不了解,也没有皈依受戒,只是觉得佛像很庄严,知道佛教很好,甚至因为父母是佛教徒,因此很自然的传承父母之教,只是一种文化的继承。
二、求佛:
有的人知道佛教很伟大,认为理所当然的佛祖应该会帮人的忙,因此平时虽然没有想为佛教做什么。但是,一旦遇到生病、贫穷、失意、失败、失业等人生困境时,就想到求佛帮忙。
姑且不管佛祖有无帮忙,但是有此希求之心,自己的佛祖会在心中增加力量。
三、拜佛:
有的人感觉佛陀很慈悲伟大,在他面前很自然的就会谦卑礼拜,表示恭敬。
有的人拜得如法,也能与佛接心,感到身心有一种轻安欢喜的变化,获得佛的力量、慈光加持,这就是信仰的升华。
四、念佛:
有的人刚开始念佛,只是随缘的念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观世音菩萨,慢慢念到感觉佛与自己同在,所谓「朝朝共佛起」,念佛心中就有佛,念到身心舒畅、清安自在、烦恼减少、心开意解,当然就会欢喜念佛。
五、学佛:
经过念佛,身心有了感受之后,再经师长指导,觉得应该要学佛。
所谓「学佛」,佛有慈悲,自己有学到他的慈悲吗?佛有智能,自己有佛的智能吗?
佛有愿心、忍耐,佛是无有执着、无有计较、无不放下,如果自己也能如佛一样无牵无挂、自由自在,这就是「学佛」。
六、行佛:
学佛如果没有实践,则「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因此,学佛之后,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慈悲喜舍,要行四摄法,要有六度万行,要「行佛所行,做佛所做」。
如果能够如佛所说的去实践,到了最后,即「我是佛」。
这就是学佛的最高层次。
佛教讲「解行并重」、「福慧双修」,都是说明:学佛不能只在义理上钻研,佛法要在生活中体验、印证,唯有透过自己力行,才能融入身心,成为自己血液里的养分,如此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
母亲对我谈起小时候的情形:"过年时家中都备有糖果,你3岁多,糖果罐还拿不动,就拖到院子,招呼左右邻居的小孩来吃糖。大家都笑我养了一个呆子……家中的日常用品要靠摆渡到运河对岸去采购,战争时没有人肯为了赚一毛钱而冒生命危险去摆渡。那时你才10岁,衣服脱下往头上一扎,就下水了。那运河水很急,少有人敢下去游泳,可是每次你都能把家里需要的东西买回来,大家都说这二小子不简单,李家桃树上的果子将来就看这一颗红。"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一个圆满。圆满的人生要有许多方面的成功才能完成,例如在情感婚姻路上祈求百年好合,在待人处世上要广结善缘,在经济事业上期望飞黄腾达。 但是,成功有成功的条件,想成功必须先建立良好的观念,否则可能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成功的观念则如"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慰他苦,不祈我 乐"、"只想付出,不求回报"、"只愿成就,不计辛苦"。事业成功的条件有很多,尤其有四点不能不特别注意:
一、诚信笃实的人会成功。人 无信不立,诚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早年间开个小店,店内都会挂个告示牌说"童叟无欺",表示做买卖重视的是诚信。做人也要诚信,不要想去愚弄别人,想要愚 弄别人的人最后反而愚弄了自己。喊"狼来了"的小孩,三次就自食恶果了。所以,做人要本分,不要投机取巧。中国人一向以忠厚待人为美德。花言巧语骗人于一 时,不能永远得逞,所以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诚信。
二、守时勤奋的人会成功。守时是做人应有的礼貌,也是人际之间应该共遵的道德。犹记得小学的国语教科书中有一句"短衣短裤上学校,从不迟到半分钟",这句话深印在我的脑海。我这一生 不但不退票,而且非常守时,就是深受这句话的影响。过去我曾说,我这一生都是在"限时专送"中赶赴行程,到后来甚至成为"快递"。守时的人必定在预定时间之内把事情做好,今日事今日毕。
三、结缘助人的人会成功。经 常听到一些人说"广结善缘"、"助人为乐",不要以为这是老生常谈,没有意义,此中蕴藏着深奥的成功之道。一般的农夫都懂得春种秋收的道理,一个人平时如 果能够到处结缘助人,还怕别人不与你结缘,不帮助你吗?你无意间在哪里说了一句好话,做了一件善事,经过一段时间,你所播下的种子起了作用,意外地让你获 得一些不可思议的助力,这就是帮助你成功的因缘。所以,结缘助人,别人也会助你成功。
四、智慧圆融的人会成功。有 的人认为,成功的首要条件,一定要聪明有智慧,要有高深的知识学问。但事实不尽然,有的人聪明却执著、灵巧但不忠厚,如此智慧对前途事业也无所帮助。懂得 分析、综合、判断,重视办事的效率,能合情、合理、合法地为己、为人、为大众,以圆融的态度处世,这才是真正的智慧。有这样圆融智慧的人,当然就容易成功了。
成功之道很多,以上只是略举其要。
佛光菜根谭:
有的人值得被人利用,故能成才;
有的人堪受被人利用,故能成器;
有的人不能被人利用,故难成功;
有的人拒绝被人利用,故难成就。
星云法师:事业成功的征兆
星云法师:学佛青年成功立业之道
大家都是学佛的青年,一个学佛青年就应该有无限的希望,无限的未来。大家对未来的成功立业都很关心,因此,我想和各位谈一谈学佛青年成功立业之道。我分下列几点来说明:
一、从奉献中获得快乐
我们希望未来的前途能够成功,首先要养成一种观念:从奉献中获得快乐,我们跟社会上一般青年不一样,一般社会人士,是从贪欲心中去追求快乐,从个己自私中去占有快乐,从物质享受中去寻找快乐;而我们学佛青年追求快乐的方法,应该是从奉献中去获得快乐。
今天早晨,我去巡视全山,走到朝山会馆,遇到柜台小姐曾淑芳,她是从天主教办的文藻外语学校毕业的。我问她:“你在这里服务,对佛法有没有信念?因为你在天主教里受教育的时间很长,现在接触了佛法你有什么感想?”
她说:“我没有信天主教,相反的,我很喜欢佛法。不过,我在天主教里面得到一种启示,就是神父修女们都很重视奉献,他们对人生充满着乐观,而他们的乐观是从奉献中获得的。”
这段话可以引起我们一些联想,使我们知道 “ 奉献”
的观念在各种宗教中的地位。想获得内心真正的平衡,一定要扫除自私自利的观念,净化自己的身心,变化自己的气质,庄严自己的思想,使我们从奉献中获得快乐。今日的学佛者,讲究个己私利的人太多,为教奉献的人太少,因此,我们进入佛门,就应该抱有:
“色身交给常住,性命付予众生”的观念,把自己奉献给佛法,奉献给一切众生。奉献不是没有所获,奉献以后,在无私、无我、无执的情况下,所能获得的,将会更多。
佛光山的道风,主要的一点就是讲究奉献,从我们所办的一切事业说起,如养老、育幼、大专夏令营、老年夏令会、佛学讲座、仁爱救济院、佛光诊所、僧伽福利基金
…… ,我们无不是抱著“但愿众生获得安乐,不为自己贪求利益”的精神来做的。同时,奉献,更有助于佛法的推展,有助于大家心灵的升华。
青年守则中说“助人为快乐之本”。在佛法里,“奉献也是快乐之本”
,若不懂得奉献,根本不够资格与佛法接近。孙中山先生曾说:“佛教以牺牲为主义” ,牺牲就是奉献。如果我们想把握住佛法的基本精神,就要从奉献着手。
各位同学!你们现在有什么东西可以奉献给别人?或说:“我有能力为大众服务” 、“我有智慧贡献给大家”
,这固然很好,假如你说我没有能力,也没有智慧,怎么办呢?其实还有一样可以奉献的,至少你看到别人成功了,能生起随喜之心,给人一句赞美的话,那怕是给人一个笑容,点一个头,布施给人快乐,这些都可以算是奉献。
所以,奉献不一定讲究物质上的给予,而是在付出一片真诚的心。我们对于救度众生的事,要有舍我其谁的担当气魄,对待朋友、师长、父母,也要有一片至诚恳切的真心,对于所信仰的宗教,更是要有一片智慧的信心;所谓奉献,不外奉献我们一颗真诚清净的悲心,这是最宝贵的。希望同学们,都能养成奉献的精神,不要放纵自己的私欲,应该克制贪求,发心为众,随时奉献。
二、从勤奋中打发时间
一天有二十四小时,一生也有六七十年岁月。在这一段漫长的人生里,如何去打发时间,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社会上的一般人,用吃、喝、玩乐去打发时间,打牌、赌博,做无聊的事,来消磨岁月,这实在是非常没有意义。各位都是有为的青年,当然不会如此,那么,该如何打发时间呢?我认为应该从勤劳奋发中去打发时间。
前几天,高雄一位公司的董事长和我讲了几句话。他说:“以我现有的财产,即使我一天用十万元,我活了一百年,也用不完。我有很多钱,可是我还在工作,我是贪求无厌吗?不是的,我是以做事业来打发时间的。”
他这段话,使我们了解一个人,唯有在工作里,生命才有办法安住,人也活得才有意义。没有工作是很无聊,也很乏味的。
那位先生又说:“我的钱虽然很多,但是自奉甚俭,我不抽烟,不喝酒,不去娱乐场所。下班回家,就是一杯清茶,看看报纸,如此而已,一天过去,第二天又带着饱满的精神开始工作。”
这些话,使我领悟到社会上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绝不是从安逸享受中得来,而是从不停的勤劳奋斗中获得的。
佛法本来就是讲求奋斗,讲求进取的。六波罗蜜中,有精进波罗蜜,是菩萨成佛的六种重要法门之一,佛经里有关勉励精进的故事相当多。我们的教主佛陀成道的经历,就是精进的最佳事例。据说,本来弥勒菩萨是比佛陀早学佛的,但是由于佛陀的精进力与勇猛心,超过弥勒的境界,终于先而成佛。佛陀的这个事例,实在是我们佛子的最佳典范。
在佛光山佛学院的学生,每个人都要轮流打扫、典座、出坡、劳动服务,我们这样的安排,并不是非要大家为佛光山担当,而是具有另一层意义,我们要使学生们的生活,用工作来充实,从工作中去修道、去体会,作生命的力量与发挥生命的意义,对于这一点,凡是对教育有认识的人,看到这样的教育方式,没有一个不称赞的。反而有很多人说:“这样的教育,才契合新生活教育”。不过,学院教育方针虽然如此,但是,如果各位不带着欢喜心去从事工作,不带着认真的态度去奋发图强,也就枉然了。
俗语说:“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因此,你们必需要自己从勤劳奋斗中去创造光明,从勤劳奋发中去完成自己的理想。
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发愿庄严的,凄苦的地狱,也是地藏菩萨教化的道场。我们也可以把一切工作,当作磨练自己身心的机会,让我们的生命能作最有意义的发挥,让我们的生命能有最充实的内容,虽然人一生的时间才几十年,但是我们可以利用短暂的生命,来完成具有无限价值的事业。
三、从忍辱中培养品德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是能讲究人格道德,品格是道德的基础,一个人若对于品格、德行都不讲究的话,那和禽兽又有何差别?当然,培养我们品格道德的方法很多,比方说,我们可以奉持戒律,从戒律中培养我们的品格;我们可以实践佛法的修行方法念佛、参禅,从念佛参禅中培养我们的道德,佛法讲慈悲喜舍,我们也可以从慈悲喜舍中培养我们的人格道德,但是要培养我们的人格道德,最有力最有帮助的,还是“忍辱 ”。
据《菩萨戒经》所载,佛陀在过去世修行的时候,曾经被五百个“健骂丈夫”追逐恶骂,不论佛陀走到那里,他们就跟着骂到那里,而佛陀的态度是:“未曾于彼起微恨心,常兴慈救而用观察。”这种忍辱、精进的修持,终于使佛陀证得无上菩提。可见忍辱不只可以培养世人的品格,而且也是成佛的重要法门。
现在的青年,逞一时匹夫之勇,可为一件小事,而拔刀相向;为一句闲话,往往放在心里久久不能消除;学佛学到最后,还是像苏东坡一样,被“一屁打过江”。没有忍辱的功夫,无论修持,无论做事都不能达到理想。一句闲话,就要计较,一点小小折磨,就受不了,这种没有力量应付环境的学佛青年,是不能担当任务和创造事业的。
佛陀说:“学道的人,如果不能忍受毁骂,对恶毒攻击不能如饮甘露,即不能算是学道的人。”我们看“忍”这个字是心上一把刀,从这个字的构造,也可以看出忍耐的意义。一个人,平时生活里面,若不培养忍耐的力量,没有很好的修养,则不要说一把刀插在心上受不了,就是一块刀片把你的脚皮割破一点,也就受不了而哇哇叫了。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假如,我们要想为未来的佛法、未来的众生担当重责的话,就要先学忍耐,你能把忍的功夫做到多大,你将来的事业就能成就多大。事实上,能忍的人,并不是懦夫,反之,忍是勇敢的、是有力量的。忍是一种牺牲,是一种定力,你能培养这种定力、牺牲的精神,对于修养品德才会增长,对于未来的事业才能成功。我们看近代的太虚大师,一生遭受到别人不断的打击、毁谤与压制,甚至于被讥斥为政治和尚,但是他从不与那些骂他的人计较,只是一心一意为复兴中国佛法而努力。大家想想,如果太虚大师对每次的外来侮辱都计较的话,他还会成就那么大的佛法事业吗?不只是太虚大师,连大肚能容的慈航大师,与世无争的印顺大师,他们的一生也都曾受到不少的侮辱与误解,但是他们都默默地承受下来。这些事例,都可以做我们学佛青年的榜样。
我们要把一切外来的横逆与侮辱,都看做学法途中的增上缘,顺境固然可以成就我们,而逆境也可以考验我们,各位不要只求在顺境里一帆风顺。有勇气、有能力的人,应该经得起狂风暴雨的吹打,应该抵得住一切魔障的攻击破坏。荣辱毁誉来时要忍得住,耐得下,这样,才合乎一个学佛青年的标准。
四、从苦行中激励精神
在佛法中,对极端的苦行虽不苟同,但对于适度的勤苦,也认为是袪除烦恼、舍离贪着的方便法门。因此,佛陀对某些弟子们的头陀行,不但没有呵止,反而加以鼓励。现代的我国佛教界,肯吃苦的人实在太少,这也就是佛法不能兴盛的原因之一。从前太虚大师在四川汉藏教理院的时候,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先生曾建议大师找一个深山名刹,集合一群学佛青年,从事苦行的实践,以便为佛法建立万年的根基。戴先生的这种建议,确是有感而发的。
当然,我们体认佛法,并不一定要从苦行中去求得,可是,我们可以从苦行里磨练、激励自己的精神,一个人,恒处在安逸幸福的环境中,从未经过风吹雨打,和波浪的冲击,这样的人生是经不起考验的。养深积厚,成就必高。现代的学佛青年,更应该用吃苦来磨练自己。不过,你们也不必要求学院来提倡苦行,比如:
“我们一天吃一餐吧!”
“每天打坐以外不必关心他事吧!”
“每天劳动服务出坡应该要有十六小时以上!”
你们不要寄望学院用命令驱使你们,各人的根基不同,因为苦行的意义,主要在训练自己的精神。所以,自我鞭策,自我发心才能符合苦行的真义。如果被逼迫、被约束才去做,这样又有什么意义呢?至于发心以后,如何去实践的问题,我且举例来说明。
比方说,最近同学有吃点心的风气,你就想“古代修道者日中一食都能过,我现在每日三餐还要吃点心吗?”于是你就可以在饮食上节制自己。还有,在物质上我们要力求淡泊,譬如买卫生纸,不要学人家买那种最细软的,能用就可以了,何必非买“名品”不可呢?如果对于物质的欲望不能克制,而不时的增长自己的物欲的话,那么任何苦修,实际上是没有效果的。能够做到不为物欲所驱使,那么你已经具备有苦行的心理基础了。
我以前说过,闽南佛学院有一位智藏法师,十六岁,进入闽南佛学院时,字都不认识,但是到二十二岁时却成为《海潮音》的主编。只有六年的时间,他的智慧从那里来的?事实上,他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而只是念书。他打扫厕所,不用扫帚,用手去擦去抠,凡是阴沟没有人通的,苦事没有人做的,他都自己来,并不需要叫他,他本性中就希望自己刻苦勤劳。养成了这种吃苦的习性之后,再去读书,那么当然是会比别人更快收到成果的。耐得起岁寒的是松柏,耐得起苦行的人,将来才能成为栋梁之才。
五、从随缘中处理生活
太虚大师在他的自传里曾说,他并不是从小就计划要开创什么佛法大事业的,他的一切事业,只是随缘地发心为佛法奋斗,随缘地办佛法教育,随缘地写文章、出版杂志,他也是在随缘当中认识了党政各界中护持佛法的人。他说:“偶然的关系,我与许多的革命人物思想接近了,遂于革命燃起了奉献的热情,
…… 偶然与若干信徒相遇,遂组觉社,以著书讲学的又一姿态出现。”太虚大师的事业,一切都是随缘而成功的。
我讲的“随缘”,并不是叫大家没有原则,没有个性,没有立场,今天跟随这个,明天跟随那个,拿不定主意。所谓“随缘”,是指在佛法上、道业上、修行上、工作上,只要有好的事,我们都应随心随力去做。合乎我的理想,就想到这件事情,是我曾经计划过的,我便随缘去做。生活上的一切都是为了佛法、为了众生,只要好的事,我怎能不为佛法不为大众而随缘呢?“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从随缘中建立新的修行,从随缘中去处理新的事情,这才叫做随缘。大家对于生活,有时候养成一些习惯,一定要睡高广大床,一定要热水才能洗澡,要吃牛奶才能滋补身体,吃水果才能消除火气,这样就不叫做随缘。随缘是“随喜他人而克制自己,是随善随好的。”在生活里面,我们应该提倡一种随缘的生活,也就是合群的生活,这才是佛法正觉的生活。弘一大师很随缘,世间上没有什么不好的东西,一切都好,但是他生活却很严谨,所以说随缘中有严谨。随缘而不失去自己的原则,不随俗浮靡,才是随缘的真义。
六、从信愿中增进道念
过去有一个人,对佛学缺乏深刻的认识,对世俗的学问也没有十分的精通,但是一接触到唯物主义的书,就认为佛法一文不值,非得全盘革除不可,于是写了一封信给太虚大师,大谈佛教改革。我们知道,太虚大师是提倡改革佛教最有力的一代大师,我们看太虚大师如何批评这个人。他说:“我之所以提倡革新佛教,是从我对佛法的信愿中体验出来的,是我钻研过中西哲学、社会世学之后,觉得佛学最好而极力倡导的,绝对不是盲目改革的。”
太虚大师所以有改革佛教的意向,是因为他认为佛法很好,还要再求更好,从他对佛法的信愿中,培养坚定的道念,因此奋身而起,创一番事业。唯有对佛法充满信愿的人,才够资格谈革新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