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将佛教菩萨道精神落实到生态文明建设中

2016-07-11 浏览次数:1833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我十分荣幸参加“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这个论坛已经举办了好几届了,知名度、美誉度、认同度都越来越高。大家知道,佛教是珍惜生命、尊重自然的宗教。提倡“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所以,将“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结合起来的这个论坛,对我来说既感到十分亲切又有一种紧迫的使命感。前几天一位信士问我:什么叫“止于至善”,我们为什么要追求“止于至善”的境界?在《礼记•大学》里有这样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而在我们佛教里,对止于至善的诠释是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修学菩萨道而圆满成佛的意思,成佛是佛教徒至善圆满的终极目标,智正觉世间、眷属世间、器世间都要圆满,而这个器世间,就是指我们生存的环境。我注意到,近年来,贵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制度建设,守住生态保护底线,通过探索,已经找到了一条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紧紧依靠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围绕大数据、云计算等生态友好型产业,从以物质生产服务为主的增长模式向以信息生产服务为主的增长模式转变,利用后发优势,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重新规划符合省情的发展方向。我也注意到贵州这几年提出的“大数据产业”“气候资源”“精准扶贫”“绿色发展”等理念,已经让贵州融入全球发展大局之中。然而,人类无限的欲望是生态恶化的症结根源所在,而这种状态绝不是靠科技进步就能轻易解决的简单问题。在全球性生态危机和发展困境的大背景下,如何以佛教的生态智慧及其伦理规范参与建构贵州的生态文明模式,让佛教的生态文化参与培育当代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现在,我从佛教的立场,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从利润为本的价值观回归以人为本理事无碍的价值观
 
现在很多人有这样一种感受:穷得只剩下钱,富裕得只剩下烦恼。为什么我们生活好过了,烦恼却接踵而来?是什么让我们倍感疲倦和压力?我们看到,大量消费带来的大量垃圾,已造成了全球暖化的地球浩劫;竞争与掠夺导致了族群的恐惧与分化;物质与欲望的无限膨胀更造成了人性的扭曲与物化。人为万物之灵,佛陀教化的首要目标就是要让我们止住贪欲而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但是,经济高速增长列出的标的并非灵性的准则,这使越来越多的人虽获得大量的物质成就,而内心的烦恼、空虚、恐惧依然不断,这种掠夺性的经济成长并无助于人类幸福的提升,反而令幸福感丧失!从这个角度说,“心灵环保”的培养并不在利润结构的数据中。我们知道,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而我们总是期待地球能够永续且稳定的提供人类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但是,很遗憾,今天我们在“经济增长”的追逐下,“利润为本”的欲望价值观,不但泯灭人性、更忽略了“以人为本”理事无碍的价值观,我们看到:地球已经千疮百孔、资源耗竭,臭氧层破洞扩大、温室效应、天气异常,以及各种瘟疫、疾病蔓延、物种变化……等等,这些全球生态问题从根源上应归结于三大根本烦恼——贪、瞋、痴,其背后是片面错误的二元对立心智模式。佛教视内在身心与外在环境为不一不异互含互摄的,认为个人的色身是因为各自别业而生的,所处的世界则由众生共业所感。人类心性的善恶杂染,所对应的正是现实世界的苦乐交参。人类能从自然中获得什么,根本上取决于自身造下的善因以及积累的福德。人类付出的汗水,自然必将悉数回报;人类施加的暴虐,自然终究如数奉还。因果法则的真谛,在大自然的运行变化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因此,佛陀在大乘的教法中,非常重视对我们灵性的培养与提升,乃至为达“止于至善”的目标,特别提出眷属世间的和谐与和睦的教育,以及对器世间环境与生态的深度关怀,这一思想对人类和谐社会的建构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
 
    二:赋予“天地同根 万物一体”以新的内涵,变“掠夺性增长”为“绿色共享式发展”
 
    我们很清楚的了解到,对于未来竞争来说,谁能把环境保护真正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把生态环保培育成新的发展优势,谁就能在发展新经济上占得先手,就能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中赢得先机。贵州这几年大力推动大数据产业、生态经济,守好生态底线,无疑是让贵州的经济发展走上了一条健康的“绿色发展“道路。佛教的生态文化资源尤为丰富。中国佛教的天台宗、华严宗、禅宗说法中常提到的“色心(物质与精神)不二”、“正依(生命主体与国土环境)不二”、“理事(本体本原与现象)圆融”、“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等论断中既蕴含宇宙万物合和共生的思想,又含有人与自然、人与生命彼此平等、相互依存的和谐理念。提倡少欲知足的生活方式,把对自然的索取和消耗尽量降至最低;反对以牺牲生命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物质享受。事实上,最适合人居的社会有一个基本条件,即经济水平绝对富足。所谓经济水平的富足,指的并非是对自然资源的大肆掠夺;而是令大自然维持在一个生生不息、永续不断的状态下,我们即可处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足状态。例如,在森林资源的取用上,必须要配合完善的复育计划,使之生生不息;另一方面提倡珍惜资源的价值观,推动“永久财”的生产与使用。我们要的是自然资源生生不息、资源取用永续不断、物质使用长久的“珍惜式富足”;而非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浪费、大量污染式的“掠夺式富裕”。变“掠夺性增长”为绿色共享式发展。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既要转变社会经济增长的方式,建立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还要控制企业污染物的排放,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面对当前的实际情况,我们任重而道远。因此,将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结合起来,把佛教菩萨道精神落实到生态文明建设之中,“悲智双运”,让个人的灵性充足而饱满。一个灵性饱满的人,家庭会变得幸福而稳定,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也会达到安宁与和谐,也就达到了襄辅国政的效果。进一步扩而充之,逐步圆满我们的智正觉世间、眷属世间和器世间,就能真正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
 
我相信,人类有足够的智慧与良知,可以改善今日脆弱的生态环境,让生态危机时代转为伟大的时代,我们贵州这次无疑走到了前列,而佛教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积极参与其中。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