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名称:雪域珍宝----藏传佛教文化展
主办单位:南宁市博物馆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
展览地点:南宁博物馆一楼特展厅(一)
展览时间:2016年7月8日—10月8日
藏传佛教,又称藏语系佛教,俗称喇嘛教,在中国主要流传于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门巴族、珞巴族、纳西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地区,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藏传佛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大量吸收了中亚、印度和中原汉文化内容,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浓郁地域色彩的民族宗教文化。
本展览遴选了中国·民族文化宫博物馆珍藏的藏传佛教文物精品100余件,内容涉及造像、法器、供器、唐卡、面具、法衣僧服等门类,时间跨越唐、元、明、清诸朝,其中部分文物是藏传佛教上层人士敬献给历代中央政府的礼品。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是藏传佛教文化艺术的精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奇葩。
此次展览为广西境内的首次展出。
第一单元:造像
造像在藏传佛教艺术中具有重要地位。各类佛教造像造型生动,工艺精湛。藏传佛教造像大致有用薄铜(金)板槌就的金牒佛像,金、银、铜等材料铸造外表鎏金并镶嵌松石、宝石或珍珠的铸佛像,于木架上缠绳麻作内胎、外部敷泥的泥塑立体佛像及小型浮雕佛像,于山岩上开凿的石雕佛像,寺内供奉的木雕佛像以及酥油塑佛像等。
第二单元:法器与供器
藏传佛教法器与供器一般是指举行宗教仪式时所使用的器物,大多以金、银、铜铸造为主,兼有木雕、骨雕、石雕、海贝壳以及棉、丝等面料制品。其质材各异,造型奇特,制作构思巧妙,数量巨大,是西藏佛教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单元:唐卡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唐卡指的是平坦、平齐、高低均匀的布、皮、石板上刻画的画,现在人们更多理解为用彩缎织物装裱成的卷轴画。对藏民族来说,唐卡是一部百科全书,因为上面绘制的内容往往包括宗教、传记、历史、生活习俗,也是包括天文历算、藏医藏药以及人体解剖图等。现实生活中的唐卡,材料来源广泛,除了彩缎织物,还有纸张、牛皮、木板等,但多数是在布面和纸面上绘制的。其表现工艺包括刺绣、织锦、缂丝和贴花等,有的还在花纹上将珠玉宝石用金丝缀于其间,珠联璧合。
第四单元:面具
藏传佛教面具分为镇寺面具和“羌姆“面具两大类,镇寺面具是经过一定的宗教仪式,把面具置放在庙宇内,以起镇寺护院、驱邪避灾的作用。”羌姆“藏语本意为法舞,俗称跳神,是藏传佛教寺庙里一种戴面具的宗教祭神舞蹈。
第五单元:僧侣服饰
藏传佛教对其僧侣的装束及着装程序有着严格的规定。以服饰的方式强化了宗教的神圣性和不可侵犯性,体现了明确的等级观念,是区别宗教与世俗的重要符号,也是藏传佛教内部各派别辨识的重要标志之一。
雪域珍宝---藏传佛教文化展系列教育活动
我馆围绕该展览内容展开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观众能够通过展览和活动了解藏传佛教的民族宗教历史文化,对藏传佛教的历史文化艺术有初步了解,感受藏传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
七月
8日
(即展览开幕当天)
1.上午11:00
藏传佛教文化表演
2.下午14:00
藏传佛教知识讲座
主题:《藏传佛教文物赏析》
主讲人:们发延
16日
1.上午10:00—11:30
手工:檀香塔
2.下午14:00-14:30
小课堂:《藏传佛教的起源》
3.下午14:30—16:00
手工:五彩“羌姆”面具
24日
1.下午14:00-14:30
小课堂:《唐卡的故事》
2.下午14:30—16:00
手绘:“我的秘密唐卡”
30日
下午14:30—16:00
手工:穿珠结绳
31日
上午10:00—11:30
亲子:神奇的佛像
八月
6日
1.下午14:00
小课堂《藏传佛教常见的法器与供器》
2.下午14:30—16:00
陶制“法螺”
13日
下午14:30—16:00
手工:穿珠结绳
14日
上午10:00—11:30
手工:神奇的佛像
20日
上午10:00—11:30
手工:檀香塔
21日
上午10:00—11:30
亲子:写“禅文”
27日
下午14:30—16:00
陶泥制作—可爱小僧人
28日
下午14:30—16:00
手绘:“我的秘密唐卡”
九月
3日
下午14:30—16:00
手工:陶制“法螺”
4日
下午14:30—16:00
手工:五彩“羌姆”面具
25日
1.上午10:00—11:30
亲子:写“禅文”
2.下午14:30—16:00
手工:陶泥制作 可爱小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