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水陆法会的由来与演变

2016-04-08 浏览次数:10905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资料图
水陆法会,又称为水陆道场、水陆会、悲寂会、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等,是中国佛教法事中规模最大的仪式。它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中经唐代密教的充实发展,又经宋、元、明代的演变、成熟,一直流传至今日,并得以继续发展,势头不减。
水陆法会的缘起
梁武帝非常崇信佛教。一天夜里,他梦见一位神僧来访。这位神僧对他建议说:“六道里的众生,受苦无量,何不作水陆(大斋)普济群灵?”
梦醒以后,梁武帝将自己的梦境告诉朝内的群臣,大臣们面面相觑,没有人能懂得梦境的含义。这时候,宝誌禅师上奏道,梦境必有缘由,劝武帝广寻群经,以求答案。于是,梁武帝当即令人将各种佛教经典请到法华殿上来,自己亲自和宝誌禅师一起早晚阅览。直到几日后,当阅及“阿难遇面然鬼王”的典故之际,他俩这才恍然大悟。典故里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某日,佛陀的侍者阿难在林间宴坐时,忽而遇见一位浑身皮包骨头、腹大如鼓的鬼王,来到他的面前。
阿难问:“你是谁?为什么来这里?”
鬼王回答说:“我叫面然,特来告诉你:三天之后,你也将堕落饿鬼道,和我一样痛苦。”
阿难焦急地问:“那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这样的果报呢?”
鬼王告诉阿难:“如果你能在明天布施百千个饿鬼及百千个婆罗门仙,各施一斛饮食,并供养佛、法、僧三宝,仗此功德,既可增长寿命,亦可避免此果报。”
阿难出定后,内心惊恐不已,急急忙忙向佛陀报告。
于是,释迦佛便教阿难修习《陀罗尼施食法》,使得被加持过的食物成为法供养,这样既可上供佛、法、僧三宝,又能平等下施饿鬼等众生。食物经观想修法后,由少量转为无边无量,施食给所有的鬼道众生,消除众鬼的恶业痛苦,使之舍去鬼身,生于天上。阿难也因此获得救拔,脱离了堕落恶趣的果报。
得此缘由后,梁武帝即与宝诂禅师一起以《无量威德自在光明如来陀罗尼》施食法为核心,花了将近三年的时间制成了水陆仪文。
于是,当时农历的二月十五日,在今天的镇江金山寺,举行了中国佛教历史上的第一次水陆法会。梁武帝亲临地席,令著名的僧佑律师宣读仪文。年代约在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一说在天监七年(公元508年)。自是,水陆法会就在国内流传开来,并发展成为佛教寺院里最为隆重的佛事活动。
梁武帝之后,水陆仪文由于经历周、隋战乱而逐渐失传。直到唐高宗咸亨年间(公元670年至673年),长安法海寺的英禅师在梦中得到异人指点,醒后在大觉寺内的一位僧人义济那里,得到了梁武帝的水陆仪文原本,遂再兴法会于山北寺。从此,水陆法会又得以重新风行海内。至宋代,水陆法会尤其流行,几乎遍及全国,特别成为战争以后朝野举行的一种超度仪式。也许是佛教各界人士的极力提倡与大肆宣传,水陆法会在两宋时代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待到元朝,在朝廷的大力扶持下,水陆法会的规模更是盛大空前。
明代伊始,因开国皇帝朱元璋为沙门出身,他登基后,以朝廷之力极力弘扬佛法。对于水陆法会来说,不仅制作规模空前,而且相关的仪轨也予以定型下来。清代高僧仪润又依据袜宏之意,详述水陆法会的作法与规则,撰成《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仪轨会本》六卷,成为流传至今“打水陆”的通用版本,简称《水陆仪轨会本》,共四册。内容包括坛场布置、形象配列、法器供物、法事进行等,相当全面,非常实用,因而一直流传下来。
20世纪以来,《水陆仪轨》本子虽无更新或补充,但在实际施行中(尤其是超度亡灵的类别)却推陈出新,形成了现在流行的“水陆空大法会”。借以超度水陆之外因空难而丧命的孤魂野鬼,使之脱离轮回之苦。
水陆法会的坛场
现行水陆法会坛场的布置、念诵经典及人数、牌轴的规定、进行的程序和法事所用的时间等项内容,依据《鸡园水陆通论》所说,介绍如下:
坛场分为内坛和外坛。法事以内坛为主。内坛正中悬挂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三圣像,下置供桌,罗列香花、灯烛、果品、供物,力求庄严。供桌前安置四张长方台成四边形,台上分置铜磬、斗鼓、铙钹即仪轨等,分别为主法、正表、副表、斋主四人所用。四周围以布幔,将内坛分隔成三间。布幔两侧分别悬挂上堂、下堂各十幅水陆画像(此乃《水陆仪轨》卷二《普说水陆缘起》在旧制上下堂八幅基础上增订而成)。其上堂十幅为:十方常住一切诸佛、十方常住一切尊法、十方常住一切诸菩萨僧等;其下堂十幅为:十方法界、四空四禅、六欲天、天曹圣众、五岳四渎福德诸神等。上堂画像的下方列插牌竿,详细记录每位圣凡的名称。牌上还画有宝盖,下面绘着莲花,中间用黄纸连接;而下堂则用红纸,以示区别。
外坛佛事七日,共设大、小六个坛场:
(1)大坛二十四人,预前一日,专门礼拜《梁皇宝忏》。第一日至四日,每日各拜两卷半,第五日诵《金刚经》各五卷,第六日诵《药师经》各五卷,第七日诵《梵网经》下卷(即《心地晶》各二卷)。
(2)诸经坛七人,念诵诸部经典:第一日各诵《无量寿经》三部,第二日诵《无量寿经》一部、《观无量寿经》四卷,第三、第四日,各诵《金光明经》一部半,第五日诵《金光明经》一部,第六日诵《圆觉经》三部,第七日诵《圆觉经》一部。
(3)法华坛七人,专诵《妙法莲华经》;第一、第二日,每日各诵五卷,第三日至第六日,每日各诵经四卷,第七日二卷。
(4)楞严坛六人,诵《楞严经》;第一日各诵经七卷,第二日至第六日,每日各诵经六卷,第七日三卷。
(5)净土坛七人,统一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七日。
(6)华严坛二人,静阅《大方广佛华严经》一部,七日。
另外,设立瑜伽坛,又称为施食坛,乃为夜间“放焰口”所用,人数从各坛临时调用。除此之外,还设有外监坛一人,负责巡视各坛口情况。外坛由总计四十八人组成。
内、外坛的法事内容,一般在七昼夜之间(内坛也有从第三日开始,仅五日者),主要有结界洒净、遣使发符、请上堂、供上堂、请下堂、供下堂、奉浴、施食、授戒、送圣等事项。其中上堂三宝十位圣贤,奉请于午前;下堂圣凡十位神灵,则须召请于初夜时分。其先后次第如下:
(1)结界法事,是指从水陆首日三更天开始,先在外坛洒净;四更天于内坛结界。
(2)发符悬幡,指在首日五更天时,派遣使者建幡,即将书有“修建法界圣凡水陆(空)普度大斋胜会功德宝幡”,高悬于大雄宝殿左前方的刹竿上。
(3)请上堂,在次日的四更天,请参与内坛的高僧上堂,五更天奉浴。
(4)供上堂,是指第三日四更天供养上堂,五更天请赦。午时斋僧。
(5)请下堂,指第四日三更天,请下堂高僧,四更天奉浴,五更天说戒。
(6)供下堂,指的是第五日四更天,诵《信心铭》文,五更天时,供养下堂高僧,午时斋僧。
(7)放生,指第六日四更天,主法高僧亲祝上、下堂众僧,午前举行放生仪式。
(8)供僧及送圣,是指第七日五更天,普供上、下堂众僧,午时斋僧,未时迎请上下堂至外坛,申时送圣。
至此,水陆法会即告圆满。法会期间,从首日开始,每夜在瑜伽坛各放一台“焰口”,至第六日夜间,则放五方焰口,所有内、外坛僧众均参与法会,是为水陆法会仪式的高潮阶段,最为精彩。末后,随着送圣仪式的举行,大众盛装出席,幢幡云集,香烟缭绕,象征着整台水陆法会走向尾声。(文:静华、佛宝网编辑组整理)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