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欧亚地区的许多宗教都是通过“一带一路”传播的。公元前1世纪,印度佛教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内地,到唐代时,中国佛教传统的八大宗派,其中六个都是在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形成,由此逐步传播到各地,对于中国传统的儒学、道教,以及文学和艺术等各个方面形成重要的影响;伊斯兰教的大规模传入同样是依赖于丝绸之路的开通,大批东来的阿拉伯、波斯和中亚的穆斯林商人、使节、士兵不绝于途,到蒙元时期,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聚居形式,他们以中华为家,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通过丝绸之路这一沟通东西方的要道,袄教(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摩尼教、犹太教等,这些曾广泛流传于中亚西亚的宗教也传入中国,在中国境内留下了丰富多彩的遗迹,而中国本土的道教文化,也正是通过丝绸之路的繁荣发展中被欧亚地区至今广泛认可和适用。
作为中国丝路遗址最为丰富的新疆,遗存的古城、石窟寺、烽燧、墓葬、岩画等达200余处,包括各种宗教融合的遗迹。历史上,这里曾有7种宗教交融于此,除了佛教和伊斯兰教外,还有摩尼教、萨满教、袄教等,这些宗教的很多伦理思想都融入到今天的佛教和伊斯兰教中。
不同宗教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相互学习,交流交融,促进了宗教文化的发展。如今吉尔吉斯斯坦的中世纪古迹阿克贝西姆遗址,分布大量遗迹,中国佛教寺院的文化元素应用地十分明显,同时,中国佛教艺术也受到了中亚、西亚的熏陶,尤其是犍陀罗(今天巴基斯坦的白沙瓦)艺术,而犍陀罗艺术又是受到了希腊艺术的影响,由此可见,中国佛教的艺术间接受到了希腊艺术的影响。另外,在文化交流中,中国艺术更是被中西亚大量吸收,14至16世纪盛行于波斯的伊斯兰教“细密画”,就是中国绘画的精髓体现。
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很多都具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但是这并不妨碍这些国家和平共处,恰恰是通过文化交流,使得“民心相通”,因此可以合作共赢,并反作用于商品贸易,由此带来生产技术的发展,最终形成繁荣的大格局,中亚地区还一度发展为世界最重要的丝绸集散地之一。
从丝路的中华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欧洲文明看,它们之间始终保持着和平友好的交往秩序,与其它的文明发展轨迹有着很大的不同。15至17世纪,由欧洲通往新航路的“地理大发现”,其伴随的后果是对于新发现地区的掠夺,对美洲印第安人的大肆屠杀,非洲黑人的大批贩卖,黄金、白银、香料等不断强抢后运回欧洲。丝绸之路与之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其和平友好的秩序确保了不同文明体系的独立并行,这也是当今人类应该借鉴的交往智慧。
“一带一路”见证了世界诸多宗教的传播与交往,承载了不同宗教的思想创新与历史进程。在今天,丝绸之路在传播华夏文明过程中再度焕发新机,成为国家战略。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充分表明,人类文明能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交融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