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王国伟说过:“周、秦之语言,至翻译佛典之时代而苦其不足;近时之语言至翻译西典时,而又苦其不足。”所以佛典语言进入汉语,也是一个历史的现象,佛教语言贯穿社会方方面面的同时,也影响了汉语词汇翻天覆地的变化。赵朴初先生说不了解佛教文化就不了解中国文化,可以说没有佛教文化加入中国,就没有丰富多彩的中国语言文化。
一、佛经內典语中的成语
随着佛教信仰的传入,佛经用语也渐渐地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在这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日常用语渐渐演变成了成语。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的的彻悟被后人定义为原始教义理论,后人把佛陀说教的一些话语和义理加以概括,总结出了概念,在这些概念中,通过一些文字形成了经典语句,同时也无形中体现出佛教经典中的成语文化,如大慈大悲、不二法门、背恩忘义、不即不离、普度众生、自作自受、善男信女、回光返照、痴人说梦等。
如“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就是一句很生动的成语,慈悲是什么?与乐是慈,拔苦是悲,与人分享快乐就是慈,救人出苦海就是悲,《智度论》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皈依“佛、法、僧”三宝,不仅是出家人,就连在家居士都要以普度众生、行菩萨道为重任,这种思想其实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相通的,菩萨道的思想重在体现心系众生提众生“与乐、拔苦”。但是光有慈悲心还是不够的,凡事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度化众生的时候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权巧之智,所以称之为“方便门”,佛有八万四千方便法门,度化一切众生,唐代窥基《法华经玄赞》卷三:“利物有则曰方,随时而济日便。”元代朱凯在《昊天塔》第四折中也说道:“俺出家的人,慈悲为本,方便为门。”
在佛教的成语文化中,如“痴人说梦”这句成语就是出自宋朝和尚惠洪所撰《冷斋夜话》,在《冷斋夜话》卷九中:“唐高宗龙朔年间,有个外国和尚来到中国,语言行动比较奇特。一次,有人问这位和尚:‘何姓?’他答:‘何姓。’又问他:‘何国人?’他回答:‘何国人。’这位和尚圆寂后,李邕给他写墓碑时,信以为真地写道:‘大师何性,何国人。’惠洪法师就批评说:‘此正所谓对痴人说梦耳!’”后人将惠洪法师这句“痴人说梦”的成语引的寓意申为讲的话荒诞无稽。
关于对佛教成语的引申,如“有恃无恐”这句成语被后人引申为贬义词,后人引申的意思是有了依恃就好不害怕,往往形容那些恃宠而骄的人,但是在佛教內典佛经中却不是这个意思。《妙法莲华经普门品》中:“如子女之依赖父母。佛教中,转指众生因贪嗔等无明缠身,造作各种恶业,而堕于轮回之中,须仰赖佛、菩萨之慈心悲愿,予以济度,力能出离苦厄,故称为依怙”在佛经中,这个成语的愿意是佛法佑怙人生,使众生有所依恃,不必畏惧一切可怕事物,不想在世俗中却被用作贬义词,却用来批评那些仰仗恶势力之人。
佛教的成语文化进入大众生活中去,像“有恃无恐”这样被世俗扭曲佛典教义的案例还有很多,“胡说八道”就是一个最滑稽的案例。现在人说的“胡说八道”也是出自佛教,古人把从西域来的中土传教的僧人称之为胡僧,胡僧到中国弘扬佛法,进述八正道,便有人问胡僧讲的是什么,一旁听法的人便说:“胡僧今天讲八正道。”古人听不懂胡僧的外来语言,便把胡僧说八正道说成“胡说八道”,原本是胡僧传法说八正道,却被后人演变成信口开河、说话没有凭据的意思。
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成语都是四个字,其实并不是如此,在成语中,如“一不做二不休”、“解铃还须系铃人”、“三寸不烂之舌”等这些都是属于成语的范畴。禅宗五宗之一法眼宗的创始人法眼禅师,在金陵(今南京)清凉寺说法时问众僧:“猛虎颈项上系着一个金铃,谁能把它解下来?”面对此问题众人哑口无言,这时泰钦禅师法灯恰巧从外面回来,法眼禅师问他同样的问题,法灯禅师不假思索地说:“系者解得!”而今“解铃还得系铃人”这句成语就是从这个典故中产生的,寓意我们解决问题从源头出发,找出问题的根本。
二、佛教典故演变成的成语
其实在佛经中的典故演变成的成语案例也是非常多的,佛教重要的讲经方式一般都是通过故事来寓意其哲理性的,在这些故事中如:借花献佛、唯我独尊、水中捉月、天花乱坠、天女散花,粉身碎骨等。
“天花乱坠”就是一个很生动的成语。相传佛说法时,上天受到了感动,撒下芬芳美丽的鲜花作为供养和皈依佛教,据说梁武帝时,云光法师在讲经说法时感动了上天,香花从天翩翩而降。在这样的案例中,多半行为讲经说法时有声有色,极为动听。在佛教的典故中这个词并没有贬义的成分,反而是一种特别殊胜美妙的境界。《心地观经·序分》云:“六欲诸天来供养,天花乱坠遍虚空。”在世俗中,“天花乱坠”如同“有恃无恐”、“胡说八道”的命运一般,被世俗转指为言谈不切实际,满口妄言虚空,如《红楼梦》地六十回:“说得天花乱坠,不由得尤老娘不肯。”
“隔靴搔痒”是一句很有概念性的成语,其意比喻文章语言不透彻,没有抓住要点,不能从根本上说清楚问题。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诗法》:“用事不必拘来历;下字贵响,造语贵圆;意贵透彻,不可隔靴搔痒;语贵脱洒,不可拖泥带水,最忌骨董,最忌趁贴,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音韵忌散缓,亦忌迫促。”此语中的“隔靴搔痒”其实是出自于《五灯会元》卷八:“问‘圆明湛寂非师意,学人因底却无明?’(契稳)师曰:‘辨得也未?’曰:‘恁么则识性无根去也。’师曰:‘隔靴搔痒。’”
三、佛经譬喻经典演化成成语
佛教弘扬佛教的一大亮点就是善于运用比喻,正是一位佛典中广用比喻,创造出一大批形式到内容上的新词,与此同时,使部分汉语旧词获得了新的比喻,在弘扬佛法的过程中,这些深刻难解的教义通过语言寓意的演化变得通俗易懂,同时也酝酿出它丰富的含义,也正是在这种影响的氛围下,佛经譬喻的典故影响了汉语中的成语文化,如盲人摸象、香象渡河、梦中说梦、昙花一现、作茧自缚等。
盲人摸象是家喻户晓的成语故事,这则故事是来自印度佛教,在佛经中载入了这个寓言式的故事。《长阿含经》卷十九记载:“昔镜面王敕侍者引一象,令众盲者摸之,触象鼻者言象如曲辕,触象牙者言象如杵,触象耳者言象如箕,触象头者言象如鼎,触象背者言象如丘阜,触象腹者言象如壁,触象亪者言象如树,触象膊者言象如柱,触象迹者言象如臼,触象尾者言象如尧,各各共诤,相互是非;王见而大笑,颂云:“诸盲人群集,于此竞诤颂;象身本一体,异相生是非。”盲人摸象比喻看问题总是以点代面、固执一词、寓言讽刺的对象是目光短浅的人,在佛经中比喻外道之人,不知四谛(苦、习、尽、道),各自分说,争论是非,犹如盲人摸象,根本没有通达实相,如果能理解四省谛,就能相互和合了。
同时在佛教中,有一种比喻方法叫做“横说竖说”,即多方取譬,反复详述,以求详尽,使对方容易理解。明代郎瑛《七修类稿·诗文一》:“说须出自己之意,横说竖说,以抑扬详瞻为止。”,其实这个是出自禅宗典籍《景德传灯录·希运禅师》记载:“且如四祖下牛头融大师。横说竖说犹不知向上关捩子。”有些禅机不是一语道破,反而要多方去譬,旁敲侧击这也是禅宗“话头”的一大特色。禅宗有顿悟的南宗和渐悟的北宗,横说是属于顿悟,竖说属于渐悟,在佛经上曾有“横遍十方,竖穷三世”的说法,横是时间,竖是空间。
不仅是成语文化受到佛教传入的影响,汉语的词汇同时也增加很多新乡的词汇,如缘、定、方、观、觉、空、灭、舌、尘、僧、欲、轮、宗、净、斋、果、度等诸多词汇,虽然在佛教传入中国前已经有这些词汇,但是佛教教义的传播让这些词汇有了新鲜的含义,增加了汉语文字特别的信息,同时在汉语文化中成语版块也有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