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辩经
去西藏一定要看一次辩经,这似乎已经成了游走西藏必做的几件事情之一。如同到拉萨一定要去一次布达拉宫一样被人们所谨记。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你知道什么是辩经吗?你知道辩经的起源与发展吗?你知道辩经的规则制度吗?如果你对此一无所知,且又对它满怀好奇,那我们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藏传佛教的辩经制度。
辩经制度和它的来源
说起藏传佛教的辩经制度,首先不得不讲“因明学”,因为“因明学”是“打开佛学辩经宝库的金钥匙”,它是开发人的智慧,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辩论技巧的有力武器。那么什么是“因明学”呢?“因明” 的梵文含义是“新知”,藏文译作“测码”,即“真知”或“正确的认识”。
藏传佛教因明学有1200多年的历史,其间的传承与实践从未间断过。自11世纪末俄大译师(公元1059-1096年)在桑普寺设置因明学科以来便成了寺院传统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公元1096年俄大译师担任桑普寺堪布,创办五部经学院(五部经是因明学、般若、中观论、俱舍论和律学),这一时期又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俄大译师和恰巴曲桑论师为代表,后期以萨班(公元1182-1251年)为代表。前期有两件重要的事情对因明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一是俄大译师仿照印度中古时期的最大经学院那兰陀的体制创办了五部经学院,使因明和佛学的研习走向了正规化的道路。这一时期桑普寺辩经院培养出了一大批因明学和佛学方面的人才,其中专讲《正理彻悟论》的有255人,专讲《正理庄严论》和《大合理论》的有55人。第二件大事是桑普寺第四位主持恰巴曲桑论师(1109-1169年)开创了《集学》最初理论纲要。这是通过分析、推理、论证的方法去认识、辩别各种概念、内涵、外延和事物之间的关系,来提高分析、思辩能力的一种学科。它为后期的《集辩》奠定了基础,为因明辩论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后来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对恰巴曲桑创立的辩经理论和制度,做了一些修改、舍去了一些、增补了一些适合格鲁派学僧学习的新内容,逐步形成了格鲁派的辩经制度。
夏学与冬学
这一时期,藏传佛教文化和辩经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带徒讲学、著书立说、自由辩论之风盛极一时,几十个不同教派都在这个时期先后诞生。恰巴曲桑去世十几年后,桑普寺分裂成上院和下院。桑普寺下院的主持中,以洛桑尼玛名声最盛,他是格鲁派创建人宗喀巴大师(1357-1419年)的侄子,在任桑普下院主持以后,又担任了甘丹寺的第九任主持。从那时起,桑普寺与格鲁派的联系日益加强。格鲁派所属的四大寺,如前藏的色拉寺、哲蚌寺和甘丹寺以及后藏的扎什伦布寺,各寺学制都基本上按照宗喀巴大师创建的正规学制进行学习。前藏三大寺的学僧,除遵行经常性的学制,还有两个特殊的学期,其中一个是“桑普寺的夏学”。到这时,三大寺的学僧都会聚在该寺进行学习,主要辩论因明学,因为人多,桑普寺无法容纳居住,只举行一个仪式,在广场上展开辩一天经,这个夏学就算结束,其目的,主要是纪念桑普寺开创的因明学学习制度;第二个就是“绛饶朵寺的冬学”,每年的冬季,三大寺都选派学习较好的学僧会聚在绛饶朵寺,历时一个半月(现二十五天),三大寺的扎仓(类似于大学的学院)、康村(相当于学院的基层组织)几乎都在那时修盖房舍,供学僧食宿、学习。每天的辩论,都是在露天大辩论场上举行,一两千名僧人聚在山坡上,同时展开辩论,场面宏大,震撼山谷。以前的生活条件是特别艰苦的,因此辩论僧人中流传着这祥一句口头禅:“桑普夏日经会,如果我没有去,说明我已亡;绛冬日辩会,如果我去了,那是我疯了”。
在这个一个半月时间中,都集中用于辩论因明学,只有通过这个辩论的学僧才能够在各寺争取到“拉然巴格西”,相当于佛学博士学位的头衔。我曾两次被选派参加这个冬季辩论大会。
藏传因明学的特点
(1)组织:从一些主寺发展到各辖支寺,其中以格鲁派流传最广,从卫藏、康区到甘、青的拉卜楞寺和塔尔寺等,都形成了这样的学制。
(2)制度:各寺庙都有相应的晋升制度。例如按学习成绩,可以报考拉然巴、措然巴、林赛和多然巴格西学位。凡取得这些学位的高僧,有很多晋升的机会,可以升任寺庙的洛本、扎仓堪布等职务,甚至可以担任活佛、大活佛的经师等,以至升任教主甘丹赤巴。担任甘丹赤巴是一个格鲁派学僧修习的最高成就。
(3)课本:各寺院除了从印度传来的因明学著作外,还有根据各自学习情况编写的各级因明学课本,而且各有各的内容特点,并有先辈因明学家撰述因明专著的观点、注释等。
学习:一般是新入寺的学僧自由拜师学习。
(1)学习方法:由学僧个人或约数人到老师住处,席地而坐,先由老师念诵课文,学僧念熟之后,即讲授课文的意义,最后是放下课本,老师教授辩论方式、方法,由老师提问,学僧回答,老师再考上次学习的内容,有时也带着学僧去辩论场辩论。
(2)每一扎仓有一个林荫大辩论场地,用碎石铺成,去辩论场的学僧都统一在扎仓(铁棒喇嘛)的指挥下,分班级有次序地席地而坐。
(3)在班级中每班有一班长维护秩序,每个学僧轮流坐在各班的中央,充任答辩者,其他学僧争先恐后地起来提问。提问者将僧服披单脱下缠于腰间,拍掌蹬脚,以宏亮的声音提出问题,答辩者端身正坐,头戴黄色鸡冠形僧帽,认真听取提问后回答。如遇答非所问,或文不对题,或有错误时,提问者则用辩论工具——念珠,在答辩者头上绕三圈,口念“科尔松”(意为转三圈)或“擦”(意译为“羞”)。整个露天辩论场上,气氛十分热烈。
(4)每年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大辩论时期,每期为一个月。这中间还各有半个月的辩论安排,其余时间,为学僧自筹安排生活,如准备酥油糌粑、背水、捡牛粪等。有时学僧也在自己的僧舍里按老师的安排背诵课文,或翻阅参考书。有些人为了避免干扰,干脆背起书箧、带上糌粑面到近处山间岩穴专心背书,用凉水揉糌粑度日。
(5)扎金堪布(相当于校长)定期到露天辩论场,逐班抽查学习情况或临时抽考背诵、辩论。而在四大辩论期间,由堪布亲临指导,让不同班的学僧对辩。平时每天晚上,在康村及其所属僧舍居住的学僧,必须出舍按年资排坐在院内,背诵课文,有康村执事巡查。如发现不出舍背书者,给予一定的处罚。
(6)每年堪布要两次检查背诵,一次是在夏季,一次是在冬季。每次每个学僧规定背诵长贝叶经五十页,超过者,在大经堂受奖,不足五十页者,还要受罚给露天辩经场背碎石或者冬天给辩论场的树木浇水。
辩论的形式
辩论疑难问题有多种形式:既有一对一的答辩,又有一人立宗众僧质疑的辩论;既有本级互辩,又有本级对其他层级的辩论。在规模上,既有全扎仓学僧参加的,又有全寺学僧参加的,投考拉然巴格西时更是三大寺学僧齐聚问难。辩经考试分正反方对经论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辩论。辩论有声有色,围绕着提问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辩论。提问的僧人站着做出抬腿、击掌等动作,事实上,这些动作蕴含着深刻的意义。比如每一个提问者都要先说一个“底”,随之将右手向后高高扬起,再和左手相拍发出清脆的响声,然后将右手向下伸向对方后拉起。那一声“底”相当于开启智慧,因为在佛教中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而他的心咒是“嗡阿热巴杂拿底”,“底”音象征启请心中的文殊菩萨,开启我们的智慧。高扬的右手象征文殊的智慧就在身后。两手相击,有三层意义:一为一个巴掌拍不响,世间一切都是众缘合和的产物;二为掌声代表无常,一切都稍纵即逝;三为清脆的响声击醒你心中的慈悲和智能,驱走你的恶念。右手向下又拉回,是希望通过自己内心的善念和智慧,把苦难中的众生挽救出来。
问难与答辩
当问方击掌要求被问者回答时,答案要简单明了、干脆利落。其次主题必须连贯,除非对方主动询问“为什么”,被问者才能多加解释,否则一般来说,只能给予“是、不是、一定、不一定”的解答。这看似死板的辩论,却能训练学僧以不同角度观察事物。例如:
问:你觉得人有没有“灵魂”呢?
答:没有,因为我没见过。
问:你没见过,不一定别人没见过,难道你没见过就等于不存在吗?
答:是。
问:如果这样说的话,一个人所能见到的事物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很多人没有见过华盛顿、纽约,难道它不存在吗?
答:不一样,它们存在,它们看得见摸得着。
问:那么你的意思说,看得见的外在的物质是存在的,而看不见的内在精神是不存在的,是吗?
答:是。
问:照你的观点,你有没有思想、感情、意识呢?
答:我不确定,但有。因为我是人,有它们人就活着,离开它们就不是人,只是一个肉体。
问:那好,你的观点是“我没有看见”就不存在,那你的思想感情意识等在哪里呢?你看得见、摸得着吗?你的理由不能成立吧!
辩论的要求和意义
辩经是藏传佛教教学方法中相当独特的一环,在藏传佛教中若想成为佛学家,必须具备善讲、雄辩、著书三个条件,所以在寺院修习的过程中,辩论是必修之课。辩经有一定的原则和逻辑,而不是愤怒之下的争执。它要求辩论双方语言流畅,简明扼要,深入浅出,言之有据,符合逻辑,从而通过反复辩论,达到深刻理解佛教玄妙义理的目的,增进思辩,精进学修,通达显乘,融会贯通等意义。辩经的目的也不是要争出个你输我赢,而是经由辩论过程,厘清义理上的犹疑,以佛法的正见,破除邪见。对于学僧而言,辩经一可训练其辩才,二来能通过辩经的形式,提高个人对于佛法的领悟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