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台观世音》是部佛教戏曲。
佛教是文化。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时期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两千余年。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提到,宗教的民族性、国际性、特殊性、复杂性、长期性这“五性”中,应再加上一性——即宗教的“文化性”。他在《佛教常识答问》(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的序言中,强调了“佛教是文化”。
佛教,在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宗教,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以及内心感情。我们通常将“儒(孔子)、释(佛教)、道(道教)”三教合流看成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和传统文化的代表。所以,我们今天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古典的戏曲文化,决不能忽视和抛开中国佛教文化。
《莲台观世音》剧中的妙善,天性慈悲,深知人间疾苦,坚定修行,持斋向佛。因违父皇之命,她拒婚顶抗,故遭杀身之祸。护法天神韦陀,佛旨奉办,引度佛门有缘人。妙善历经重重苦难,终成正果,被封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不但在我国(包括港澳台),而且在东南亚广大地区人民中间,可说是家喻户晓,她是一个善的像征、美的化身。这一形像寄托着老百姓对生活的向往,对真善美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说,观世音是老百姓不断创造,不断完善的美的典型形象。这个深受老百姓喜闻乐见,对观世音菩萨具有深厚感情的题材,是很值得一写的。
观音菩萨,她的崇拜之源来自古印度。据说观音的原型是古印度婆罗门教中的一对小马驹,后被汉化。“家家有弥陀,户户有观音”,这句古今流传的俗语,则充分说明了中国民众崇拜供奉观音的盛况,以及观音菩萨在中国民间的深远影响。古印度的菩萨与中国民众结缘最深的,莫过于观音。在中国乃至整个东方世界,观音都是极受崇拜的菩萨。
中国佛教把古印度的男观音被彻底汉化改造成了西域新宁国妙庄皇的三公主,这便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观音为妙善公主说。中国佛教对观音为女性的改造,最早见于宋代朱弁著的《曲洧旧闻》,其后是宋末元初的管道升著的《观世音菩萨传略》等一大批有关观音的传奇故事,致使被汉化的女观音菩萨完全取代了古印度佛典中的男观音菩萨。
中国佛教为何要把观音改造为女性呢?这是因为中国的传统女性多为慈善柔和,忠孝节义。以慈善渗透人心,以忠孝感恩父母,使人类和顺美满,于是佛教便有男戴观音女戴佛一说。男戴观音,是让男人少一些残忍和暴力,多一些象观音一样的慈善与柔和,自然就得到观音的平安保佑;女戴弥勒,是让女人少一些嫉妒,少说点是非,象弥勒菩萨一样肚量广大,自然就得到菩萨的如意护佑。
因此,《莲台观世音》与佛教文化密不可分,是一部充满了民俗性和宗教性的剧目。
《莲台观世音》是个神话题材。任何神话题材,都是反映人世间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生活的,因此,在保持神话风格时,应着力开掘人生、人性、人情的内涵。这出戏的中心情节是描写三公主妙善,追求一种生活理想时所表现出的坚强意志和“孝亲”的献身精神,这种“孝亲”精神,扩大来看,也是对人类一种普遍爱的表现,是十分有现实意义的。
《莲台观世音》不但故事感人,剧情动人,人物性格鲜明,矛盾冲突尖锐,而且场面宏大,声势夺人,有戏可看,适合当今观众审美情趣的需要。
《莲台观世音》以高腔为主、昆腔为辅的相间演出,这样能充分体现大剧种多声腔表演艺术的无穷魅力,富有强烈的节奏感和动作性。
《莲台观世音》适合剧团作任何需要的演出,定会成为能代表本剧团本剧种长演不衰的看家剧目,将对剧团今后的发展会产生不可估量的轰动效益。
《莲台观世音》能给观众看到新的舞蹈语汇(如戏曲化的舞蹈“千手观音”)、新的杂技魔术技能(如“空中飞人”)和新的表演特技(如祁剧的“变脸、喷火、耍獠牙”等等),让观众耳目一新,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一个古老的祁剧剧种,一个美妙的感人神话,一种文化的艺术思维和一批优秀的表演艺术家……我每次看完演出后,回到家里,靠在床上,情不自禁地又看着录像,剧中的闭幕曲:“……家家有弥陀,户户有观音,唵嘛呢叭咪吽,南无阿弥陀佛……”
余音绕梁,我仿佛看见观音菩萨就在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