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又见传经弘法的辽代佛教文化

2015-11-11 浏览次数:3114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辽朝是以我国北方东胡族的后裔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的王朝,在我国历史上做出过重要贡献。契丹民族最早信奉原始宗教——萨满教,并充斥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根植于契丹民族下层民众的社会生活中。随着契丹社会的进步,阶级结构的变化及王权和封建关系的发展,宗教信仰也就相应的发生了变化。辽朝建立后,大量中原汉人聚居区并入辽版图,辽统治者采用因俗而治的办法,宗教信仰上采用佛、道、萨满等诸教并重策略。由于契丹人积极吸收汉族文化,使佛教、道教在辽代社会中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佛教极为盛行。据史料记载,辽代契丹人和汉人大多数信奉佛教,上至皇族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无不认同和支持佛教,而且他们的信仰非常虔诚,无功利目的,平民化而不世俗化。在辽朝统治的二百多年的历史上,高僧辈出,译经刻书,建寺筑塔,铸造佛像,致使今日发现辽代佛教文化遗存尚多。
 
 
 
这是河北宣化辽代张世卿墓葬壁画中的《备经图》,此壁画见证了经书及佛教用具是辽代官员及百姓家中常备物品。
 
 
 
这是黑龙江辽金历史博物馆收藏的《铜鎏金观音立像》。观音高29厘米,宽9厘米,头戴峨冠,缯带于耳际上扬,胸前垂挂项圈和长链,面颊丰腴,额际高广,眼睑微开,现慈悲庄严之女相。身穿通肩衲衣,佩饰璎珞钏环,纹褶流畅自然,具有飘柔的锦绸质感。双足并立于莲花盛开的莲蓬上,将观音菩萨普渡众生的微妙心理充分表现出来,令人叫绝。台座精雕莲花,下瓣饱满舒展,紧贴器壁。此观音佛像在铸造、錾刻及镀金方面都极为考究,是不可多得的铜佛造像珍品。
 
契丹发祥地处中原农耕文明和草原游牧文明的边缘交汇地区,造就了契丹民族文化上的继承性,既有本民族的特点又含有中原文化特质。在佛教盛行的辽代,虽然寺塔建筑、佛像制作仍多出自汉族艺匠之手,但造像风格与同一时代的宋代佛教造像截然不同,它融入隋唐佛造像特点,形成了辽代佛造像独特风格。主要表现在:造像两肩宽厚,身躯饱满,上半身偏长,给人以凛凛堂堂、伟岸端庄之感,残留着唐造像浓厚遗风,佛像面型丰圆饱满,肉髻低矮平缓,螺发正中又嵌一髻珠,髻珠偶见于北朝,在唐末五代最为流行。另外,佛像的莲座也很相似,均为束腰大仰莲式,莲瓣肥硕饱满,舒展自如,花瓣尖端又向外翘起,很为生动。佛座平面多呈圆形或六角以至八角形,颇为精美,当为辽代的典型佛座。这些特征在辽代的寺庙中均可以得到印证。例如:辽宁义县奉国寺胁侍菩萨、河北蓟县独乐寺胁侍菩萨、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造像以及山西应县木塔造像,其造像风格均具有一致性。
 
 
 
这是黑龙江辽金历史博物馆收藏的辽代《契丹文佛经》。佛经长63cm ,宽26cm,银质,通体刻有缠枝花卉纹饰,佛经左边篆刻契丹文,字迹清晰,书写规范;右边绘有鎏金佛像,图案饱满,内容丰富,布局合理。图案中间为一天宫楼阁,楼阁前并列有五尊佛像端坐,其头部饰有佛光。五尊佛像均有镀金,使佛像在画面中极为突出。楼阁两侧另有上下四尊由连珠纹围成的坐佛和两个圆形图案,并用连珠纹带分隔区域。佛经两侧铸有轴,如同展开的书画,造型精美,纹饰流畅,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由于年代久远,有脱落现象,但仍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辽代建国后,随着佛教的传播,个人写经,集资刻经、印经和由皇帝下令、寺庙校勘、雕印佛经的活动也十分活跃。辽兴宗时命人搜集各地佛经,自重熙至道宗咸雍四年(公元1068年),校勘雕印佛经579 帙,收藏在南京清水院和易州涞水县(今属河北)金山演教寺等地,称《契丹藏》或《丹藏》。《契丹藏》传入高丽,后者据以对照宋藏、高丽藏,进行校勘后雕印成新版《高丽藏》,成为大藏经的较好版本。1974 年,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抢修加固时,于木塔四层主佛释迦牟尼腹中发现了一批辽代瑰宝,其中有《契丹藏》12 卷,这是研究辽代佛教传播、藏经雕印的珍贵资料。
 
 
 
这是坐落在山西省大同市繁华的西大街上的辽代华严寺中薄伽藏殿天宫楼阁,黑龙江辽金历史博物馆所藏《契丹文佛经》上的天宫楼阁图案与其极为类似。华严寺始建于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是辽代最重要的佛教寺庙之一。薄伽教藏,就是佛教的经藏,如同今天的佛教图书馆。
 
 
 
这是黑龙江辽金历史博物馆收藏的辽代《银兽耳熏炉》,此熏炉为焚香器具,佛教称其为宝鼎,用以敬神供佛。此熏炉高28厘米 ,直径19厘米,鼓腹,直口,呈圆形,其下有三足,一足在前,两足在后,譬喻佛教中的三宝,缺一不可。三足弧形匀称,其上雕铸纹饰,为兽爪造型。炉盖镂空,为飞禽和缠枝纹饰,盖顶坐卧一兽,作仰首嘶鸣状,炉两侧对称兽形双耳。器形规整,造型别致,纹饰精美,是一件极为珍贵的佛教用品。
 
 
这是黑龙江辽金历史博物馆收藏的辽代《铜鎏金香炉》,香炉高7厘米,平沿,圆口,其上铸有马蹄形双耳,腹部有两周凸起的炫纹,钵形圆底,其上铸有圆拄状三足,造型古朴、简约,为典型的辽代香炉,极为珍贵。
 
在佛教中,对佛的供养主要有花、香、财、饮食、衣服等几种,其中香炉是体现香供养的重要器物。已发现的香炉大多出土于辽代寺庙、遗址、墓葬中,其中寺庙佛塔出土的香炉最多,在吉林、辽宁、河北等原来属于辽王朝的疆域范围内都有发现,这充分反映了辽代当时佛教供养情况。因为人们在评价一座寺院时,往往要看它的香火是否兴旺。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