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专家学者认为,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传统乡村社会和经济结构深刻变动,也引起人们精神层面的变化。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有的农民因拆迁一夜暴富,也有的农民失地后,因无法顺利就业而致贫,出现心理失衡、生活空虚、行为失范等现象,更需要精神关怀、心理抚慰。因此,引导城郊农民尽快适应并正确应对,调节好身心,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也为城郊寺院佛教文化提供了参与空间。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教授洪修平指出,新农村建设中,人们的精神生活也要富裕起来。佛教作为宗教,是一种精神性的文化资源。在物质财富和物欲都迅速同步增长的同时,在精神空虚、道德失范等各种社会和人生问题层出不穷的现实面前,佛教所提倡的不执着、去贪欲和自净其心、智慧解脱等,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南京大学教授孙亦平说,佛教提倡摒弃贪、瞋、痴,远离人间的争斗、忿怒、仇视等不良心理状态,保持一种宁静平和的精神。“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其表现出对人性本真的一种追求,可为人们带来一种精神安慰。佛教倡导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有利于人们不断摒除不良私欲、无明痴愚和不端罪性。这将有益于社会和谐,对于当今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李峰认为,城镇化过程中,利益的驱动破坏了传统乡村的社会文化价值。佛教历史上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城郊寺院可以通过文化建设,重建乡村共同体。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唐忠毛说,当代城镇化生活中物质与精神之间的背离关系,是佛教寺院直面现代生活的一个良好契机。佛教的和谐思想、慈悲理念、财富观念、苦乐辩证法、五戒十善伦理等诸多方面,都具有世俗文化不可替代的文化功能。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向平指出,近年来,农村庙会活动再度兴起,说明佛教在乡村居民精神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定程度上,佛教信仰起到了净化乡村的作用。佛教教义为人们面临的各种困难提供了一种解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得以更加顺畅,有利于促进家庭关系的改善和邻里关系的融洽,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安徽大学副教授夏当英说,日渐复兴的乡村佛教,在新形势下更有实施慈悲关怀实践的机会和动力。寺院从社会关怀、生态关怀、教育劝化等道德实践方面,发挥着慈善公益功能。除了赈灾纾难等佛教传统慈善行为外,还加入了时代新内涵,如关注空巢老人、失独家庭等等。
江苏省民族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华指出,寺院在开展文化建设、服务社会时,需要重视义工队伍的建设。寺院义工能够通过提供社区服务,实现佛教传播和社会进步的双赢。这样,寺院义工就不仅仅只是做一些劳务,而是承担了更为广泛的社会责任,成为社区服务的提供者、社会行动的组织者和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