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蒋坚永先生表示,希望通过论坛彰显佛教的思想内涵和社会关怀,凸显中国佛教的基本教义和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精神理念,进一步发挥佛教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方面的积极作用。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说,本届论坛“同愿同行,交流互鉴”的主题,是要以史为鉴、以邻为鉴、以朋为鉴,将中国与世界各国广大的佛教信徒团结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宏大愿景之下。
据了解,世界佛教论坛由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佛教界发起于2005年,旨在为热爱世界、关爱生命、护持佛教、慈悲为怀的有识之士,搭建一个平等、多元、开放的高层次对话、交流、合作的平台。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先后于2006年、2009年和2012年,联合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及多国佛教界人士,分别举办了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和谐世界,众缘和合”和“和谐世界,同愿同行”为主题的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近日,著名佛教学者、中国传媒大学宗教文化传播研究所研究员、佛通社社长扶刚博士就中国佛教文化发展对人类利益福祉与和平进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等成果在北京与记者进行了详细交流。扶刚表示:中国佛教文化是人类共有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教理教义所蕴含的丰富佛学思想与巨大精神能量是世界为人类造福的重要智慧宝藏。全社会应该给予足够重视,一起支持和参与优秀佛教文化的复兴,提高佛教文化对国家软实力的贡献力,共同为实现“中国梦”与“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贡献智慧与力量。
扶刚对记者说:佛教思想是自利利他、普渡众生的。2500年以来,佛教超越种族与国界,东渐西输,南传北播,已成为世界三大主流宗教之一。在生活全球化、经济一体化、思想互联化的大势中,我们深感当今世界变化日新月异。佛教可以契理应机地为人类的整体和平“供大智慧、放大光明,做大贡献”。现在人类科技与物质生活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环境与生存状态,更强烈地冲击着我们以往的传统信仰、伦理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人类在享受着优越物质的同时,时感精神空虚、道德沦丧、灵魂贫困;也面临贫富悬殊、空气污染、生态危机的困境;更有恐怖袭击、战争冲突,灾害灾难的威胁产生。人类正在为此努力的寻求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