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5日,“山东省佛教文化摩崖拓片展”在青州市广福寺开幕。百余幅刻于北魏、北齐时期的作品集体亮相。
此次摩崖拓片展的作品以佛教石刻经文为主,其中不乏年代久远的北魏、北齐时期的诸多作品。包括有重要书法价值的汶上水牛山北魏摩崖刻经,以隶为主,,间有楷、篆、行书,书法俊逸,雄健浑厚,古朴拙厚,方圆兼用,同时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其中还包括徂徕山北朝摩崖刻经、滕州陶山北魏摩崖刻经、二洪顶风门口北朝摩崖刻经、洪范二鼓山摩崖佛名拓片、岗山北朝摩崖刻经、葛山北朝摩崖刻经刻经等精美展品。
本次展览邀请了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胡亢美教授参加开幕式,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青州广福寺方丈本悟大和尚热情接待了胡教授一行,并陪同胡教授参观了本次展览,山东省现代艺术教育中心研究员、曲阜金石园拓片馆徐福华馆长为此次展会做了热情洋溢的主持讲解。
据悉,山东省佛教文化摩崖拓片展为期5天,对外开放,展览地址位于山东省青州广福寺内。
知识拓展
山东一带的佛教,最初是以泰山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泰山自古以来即为东方重要的崇拜中心,大约在西汉谶纬之学开始流行的时候,泰山就有了“鬼域”的传说。至三国六朝,此说盛极。《后汉书》卷八十《乌桓传》有“中国人死者魂神归岱山”之说。《三国志》卷二十九《管辂传》载:“太山治鬼”。泰山是“鬼域”的说法最流行的时期,也正是佛教蔓延到这里的时期。据《高僧传》卷五《竺僧朗传》载,十六国前秦皇始元年(公元351年),后赵名僧佛图澄的弟子竺僧朗首先来到这里,“于金舆谷崑山中(今济南市南柳埠镇东北四门塔附近),别立精舍,……创筑房室”,聚众布道。“孜孜训诱,劳不告倦。秦主符坚钦其德素,遣使征请;……后秦姚兴亦佳叹重;燕主慕容德钦朗名行,假号东齐王,给以二县租税;……晋孝武致书遗;魏主拓跋珪亦送书致物;其为时人所敬如此”。金舆谷因而得名“朗公谷”。泰山地区从此成为山东的佛教中心,并以此向东、向南传播。
从北魏开始,泰山以东又形成了以青州为中心的鲁东佛教区;泰山以南,直到峄山,西与东平湖沿岸连成一片, 形成了山东佛教的鲁西区。随着北魏大兴开窟造像风气的东渐,朗公谷附近也出现了摩崖窟像,黄石崖上首先有了最早雕凿的作品。北齐时期,与邺都近畿风行刻经遥相呼应,泰峄山区也涌动着一场规模很大的“宣教”、“护法”、修积功德的运动,这便是以安道壹为首的信徒们刊凿的摩崖刻经。——《山东北朝佛教摩崖刻经调查与研究》 赖非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