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惊呆了!历史上的连州佛教文化

2015-06-26 浏览次数:2642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连州,位于清远市西北,东南毗邻阳山县,西南连接连南县,北面和湖南省相接,现为县级市。今天的连州在广东相对偏僻,但在历史上,连州是中原进入岭南的重要孔道,历代游宦、商贾往返中原与岭南,常常经过连州。
 
刘禹锡撰慧能第二碑
关于连州,首先不得不提的是著名居士刘禹锡,他在连州的时间约是四年半。在连州时,他对地方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刘禹锡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他在三十三岁时,因参与“永贞革新”被贬连州当刺史,后改贬朗州当司马。元和十年(815),四十二岁的他因写讽刺诗再度被贬为连州刺史。据统计,在连州当刺史期间,刘禹锡共写有散文二十五篇,诗歌六十四题七十三首。
就在元和十年(815)的年底,刘禹锡在连州接待僧人方及来访,方及在连州留居一年。至元和十四年(819)三月,曹溪僧道琳率徒众来连州,应道琳之请,刘禹锡作《大唐曹溪第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大鉴禅师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六祖慧能。连州地近韶州(今韶关),六祖慧能长期在韶州弘法。
刘禹锡的《大唐曹溪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是禅宗史上一篇著名文章,此前,柳宗元曾为慧能撰碑文,故刘禹锡有“第二碑”之作。现录其文如下,以供参考:
元和十一年某月日,诏书追褒曹溪第六祖能公,諡曰大鉴。实广州牧马总以疏闻,繇是可其奏,尚道以尊名,同归善善,不隔异教,一字之褒,华夷孔怀,得其所故也。马公敬其事,且谨始以垂后,遂咨于文雄今柳州刺史河东柳君为前碑。后三年,有僧道琳率其徒由曹溪来,且曰:“愿立第二碑,学者志也。”
第二碑最后,还有刘禹锡所撰铭文:
至人之生,无有种类。同人者形,出人者智。蠢蠢南裔,降生杰异。父乾母坤,独肖元气。一言顿悟,不践初地。五师相承,授以宝器。宴坐曹溪,世号南宗。学徒爰来,如水之东。饮以妙药,瘥其瘖聋。诏不能致,许为法雄。去佛日远,群言积亿。著空执有,各走其域。我立真筌,揭起南国。无修而修,无得而得。能使学者,还其天识。如黑而迷,仰见斗极。得之自然,竟不可传。口传手付,则碍于有。留衣空堂,得者天授。
刘禹锡的“第二碑”,在历史上产生一定影响。柳宗元、刘禹锡这些杰出文人为慧能撰碑,积极扩大了慧能的知名度和影响。但如果不是下贬至连州,恐怕刘禹锡也不会为慧能撰“第二碑”了。
 
 
 
佛、道融合的静福山
 连州在历史上有一座福山寺,又名廖仙观、清虚观,座落在保安镇福山。福山又名静福山、抱福山、静禅山。该寺位处在一个向南开口的蝙蝠形山丘上,依山建筑,环境开阔,清静幽雅。梁中大通三年(531),乡人廖冲,号清虚,居此山修炼,得道飞升,故得名。
据笔者所知,廖冲在广东道教史上,名气似乎不大。但在连州本地,却有较大影响,查廖冲情况,其原是儒生:
廖冲,字清虚,连州保安人。博学能文,饬身修行,乡闾称之。梁大通年间,以才德举茂才,为本郡主薄。梁武帝好儒学,招揽天下名士,廖冲被招为西曹祭酒。梁武帝经常召廖冲承旨赋诗,廖冲的诗赋大受梁武帝赞赏。武帝晚年体衰,朝政交与儿子湘东王。湘东王为人多猜疑且浮薄,廖冲多次劝谏,湘东王不但听不进去,而且还渐渐疏远廖冲。廖冲见梁武帝年迈,湘东王骄侈,其余几个王子又多是无用之人。廖冲感到:国家根本动摇,天下不能久治,不离开此地,必遭祸及。于是辞其印绶,挂冠归隐于家乡保安静福山。
后来发生破坏十分严重的“侯景之乱”,证明廖冲对天下大势的判断是正确的。静福山是道家天下七十二福地之一,在连州城北二十里。静福山的廖冲炼丹处“廖仙岩”仍存有丹炉遗迹。在《佛家经典》和《南岳总胜集》中,对廖冲修炼飞升一事均有记载。《佛家经典》载:
廖冲辞其印绶,游探道要,居嵩之峰。后过荆渚,有公安二神作妖,起风浪阻船,遂伏之,令其护船,渡至南岳,于祝融峰顶遇太平真君传道要。复谓二神曰:“吾居郴阳作丹,可为吾守炉,他日丹就,汝亦有分。”丹成归乡,常乘一虎,执蛇为鞭,年一百余,先天二年风云晦冥而升举。
唐代文学家蒋防为连州刺史时,重修福山寺,后来该寺还多次重修。至明清时,福山寺规模最大,殿堂高大,计有真君殿、玉皇殿、三清殿、紫微殿等十二大殿。整个寺处于林木怀抱之中,显得格外古朴端庄。关于此重修福山寺之事,蒋防《静福山碑铭并序》载:
冲,先生名也;清虚,先生字也。本郡主薄西曹祭酒湘东国常侍,先生官也。静福山,先生家也。於戏!先生之名,玉堂金简之名矣;先生之官,词林学府之官矣;先生之家,红霞丹景之家矣。……与夫青童公、扶桑公、陶隐居、张天师遥为师友矣。以梁中大通三年家此山,陈光大二年去此山,春秋九十七。门人邑子无以知其踪,但徘徊醮坛,泣对香火而已。长庆末,余自尚书司封郎,知制诰,翰林学士得罪出守临汀,寻改此郡。慕先生至道,登先生旧山,扪萝拨云,瞻仰不足,稽首岩户,强为之铭曰:元都丈人,大道之师。静福先生,从而学之。仙书无文,仙语无词。以心传心,天地不知。猛虎我策,长蛇我将。放情逍遥,古今为谁。华表白鹤,千年一归。不知先生,此会何时?瞻望云路,人间后期。
  上文值得注意的是“仙书无文,仙语无词。以心传心,天地不知。”没有发现廖冲有参禅见载,但是蒋防此文出现上述语句,这是唐代佛家、禅语的影响。
  蒋防(792—835),字子征,唐代义兴人。曾任司封郎知制诰、翰林学士、中书舍人。蒋防善诗文,《全唐诗》中录其诗一卷;《全唐文》中收其赋及杂文一卷。长庆二年(822)因受“牛李党争”株连,贬来连州为刺史。蒋防在连州重修福山寺,修竣楞伽峡,造福连州百姓。
从明清时期该寺各殿名称看,应是属于道观。但既然称为“寺”,说明受到佛教影响。历史上,福山寺不断有道人入山修道,亦有僧人在山上建寺,于是静福山就成了道佛两教圆融合一的胜地。从福山寺,可发现当地佛道融合之迹。至于廖冲其人,可谓是由儒入道的奇人。
 
连州其他著名寺院
连州在历史上,还有几所颇具影响的寺院。包括光孝寺、北山寺和翠峰寺:
光孝寺——
广州有著名光孝寺,而连州的光孝寺在历史上也曾很有名,该寺始建于宋嘉佑六年(1061),原名为报恩寺,后改为万年寿寺,最后名为光孝寺。光孝寺是属于官府兴建的寺院。按封建礼制,每年的元旦日,地方长官要率领下属官员祭拜天地,以祈求人寿年丰。据明代弘治年间曾为连州牧的龚从云为重修光孝寺写的《光孝寺碑记》中记载:寺据城南一里许……左有慧光法堂,堂之后为方丈禅房,松竹间植,瓦为屋数十楹。外立三门,上有罗汉堂、华严阁,旁有香积厨,中造浮图十八丈,置银缨舍利飞仙桥,突出左右。
现在留存的慧光塔估计就是历史上光孝寺的浮图(佛塔)。慧光塔是古城连州历史性标志建筑物之一,始建于南北朝宋泰始四年(468),是我国最古老的砖塔之一,也是广东省重点保护文物,有相当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该塔位于今天连州市城区。笔者目睹该塔,发现塔身非常瘦长。据说宝塔始建时为木构塔,唐宋年间修建成楼阁式砖木塔。宝塔外墙为土红色,平面呈六角形,外观九层,通高近五十米。内部为斗拱形结构,塔身中空,有梯道可登。每层有回廊环绕,每层用砖砌出角柱、椽枋、斗拱、平座和檐面,层层向上递减,呈直线收缩,造型典雅、美观。
北山寺——
提起韶关南华寺,现在知道的人不少。其实在清代以前,连州的北山寺的名气不在南华寺之下。清代有个知州肖上都在他的《重修北山禅寺碑记》中写道:湟川山水之奇,人文之秀,儒修佛法源流归一,宗风文风何处分别,兴佛法正所以兴儒教也……曹溪(南华寺)与北山是一是二耶?未有地灵而人不杰,人杰而地不灵也。
这段记载既将曹溪的南华寺与连州北山的北山寺相提并论,又点出建北山寺的目的“儒修佛法源流归一”,北山寺不仅是和尚参禅悟机之所,也是儒生苦读修身之地。这是佛、儒融合的表现。参看唐代地图,当时的连州,东面是韶州,北面是郴州。南面则是岭南五府经略使,治所在广州。连州和韶州、郴州一样,在行政级别上是平行的。
北山寺出现很早,和韩愈同时代的王仲舒,就常和北山寺的和尚景常、元慧游山玩水。
王仲舒,字宏中,太原人。贞元十七年(802),以吏部员外郎出为连州司户参军。王仲舒在连州海阳湖边,建造一座新亭,请韩愈为新建亭子命名,韩愈欣然应允,并将新亭命名为“燕喜亭”。
翠峰寺——
这是从连州历史名人刘瞻的墓地“陇院”——也就是纪念堂演化而来。刘瞻是历史上连州的骄傲。刘瞻,字几之,唐代连州人,唐大中年间登进士第。唐懿宗时入阁为相。他是唐代“岭南二宰相”之一,另一人即是韶州张九龄。
刘瞻以刚直闻名,曾被贬,后僖宗即位,再次为相。但第二次为相后不到三个月,却不清不楚地死了,有的说是暴病,有的说是奸臣所害。死后,连州的家人在家乡的巾峰山麓为他修了衣冠冢,并在墓前建翠峰院,这就是后来翠峰寺的前身。后来,宋代大儒周敦颐仰慕刘禹锡、刘瞻等贤相廉吏的事迹。熙宁元年(1068)十二月十六日,时任广东提刑的周敦颐游巾峰山,有感于连州历代贤相廉吏的事迹,于一股泉水旁欣然题下“廉泉之源”,刻于石壁上。
明代弘治九年(1497),曹镐来连州任知州,他见翠峰寺早已破旧不堪,便倡议募资重修翠峰寺。重修后的翠峰寺规模不小。曹镐在《翠峰寺记》记载寺的情况:“乃立山门寝庐斋庖之房,楼客之舍,凡为屋若干……塑三世佛像于中,文殊普贤菩萨像于其旁,十八大阿罗汉像于东西壁。下伽蓝祖师亦各有像。左架鼓,右悬钟,凡案炉瓶供养之物无不完备。”从《翠峰寺记》所述看,翠峰寺在明代重修后,规模十分齐整,是地方的大寺。
曹镐,字会周,直隶长州人,明成化二十年(1484)登进士,弘治九年(1496)任连州知州。曹镐在连州,重修《连州志》,建清风楼以明志,倡导为官清廉的风气,为百姓称颂。
 
其他佛教文化之迹
在连州,还有很多和佛、道有关的风物。
其一,湟川三峡中的楞伽峡——
湟川,是连州的母亲河,由星子河、东陂河和三江河汇流而成,在《山海经》称“湟水”,《汉书》谓“洭水”,《水经注》曰“桂水”,又称连江、阳溪、小北江。而楞伽峡就在湟川河相距连州城约十里的地方。
  查有关史料,楞伽峡在北宋及唐代以前因峡崖上有石状如美丽女子,当地人便以其石状称峡谷为贞女峡。唐代年间,贞女峡的东崖建有一座楞伽寺,到了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一代鸿儒张栻随父张浚寓居连州,游历贞女峡,创作“湟川八景”之一《楞伽晓月》:“把酒挹霄汉,楞伽月正明。山空人寂寂,漠漠晓烟平。鼓腹傲皎洁,照我心胆清。”之后,历代文人墨客均喜爱“楞伽”二字,常以诗文抒怀赞叹,“楞伽峡”的美名传颂开来,后人津津乐道,名扬天下。
据此看来,楞伽峡之名实和当地佛寺有关。历代文人墨客对重要佛经的《楞伽经》十分喜欢,到连州的文人居士,多不忘到楞伽峡看看,留下相关诗文。宋代著名的张浚、张栻父子就是例子。张浚是抗金名臣,张栻是著名理学家,两人都是宋代著名居士。
其二,地下河景区出现的神龟——
据称,在著名的连州地下河旁边的山脉中,人们曾发现一古龟,据生物专家认证,此龟年龄竟高达九百岁以上。在发现古龟的同时,在它身下更发现了一定量的乾隆盛世铜钱,经多方考证:此龟及铜钱原是本地古寺僧人为修炼所留,古龟乃古寺听经龟,铜钱为国运强大的盛世钱,它具有“兴旺、发达、镇压百邪”的朝代信息。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