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开始吃素的姜淑惠医师是台湾著名的提倡素食的医生,亦是风靡台湾的“生机饮食运动”的理论垫基人之一。
为了研究健康的问题,姜淑惠医师曾认真研读了一两百本此类书籍,还特地跑到美国各地学习如何维护健康的先进经验,经过长时间的苦思和领悟,并结合临床的实验和观察,得出一个宝贵的结论:“自己就是最好的医生,食物乃是最好的药物。”
酸碱食物的取舍
姜淑惠医师认为,人体在健康的状况下呈弱碱性,此时体内各种生化作用均可发挥到极致,废物的排除也彻底、快速;但若饮食偏差,使身体偏酸,体内与血液净化的器官,如肝脏、肾脏、脾脏、胰脏等,便会因加重负担而衍生疾病。她举例指出,过去在临床上经常见到痛风、腰酸背痛、关节四肢麻木的病人,在她劝说病人少吃肉、多吃蔬果后,许多人都不药而愈。
酸碱性食物的区分,很多人以为靠舌头品尝,以味觉来判定是酸味或涩味。
其实不是,姜淑惠医师指出,人类食物基本上分为五大类要素,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俗称糖类)、维生素、矿物质。人人皆晓得蛋白质、维生素非常重要,矿物质虽然只是微量,但是却也是维持身体健康不可或缺之要素,因此等同蛋白质。
“对人类而言,必要矿物质中,与食物的酸碱性有密切关系者有八种:钾、钠、钙、镁、铁、磷、氯、硫。食物的酸碱性取决于所含矿物质的种类与比例,含磷、氯、硫的鱼肉蛋奶、甜食、油脂等都是酸性食物,会形成酸碱不平衡及毒害,应该舍弃;而含钙、钾、钠、镁、铁等矿物质的蔬菜、水果、豆类、海藻等属于碱性食物,应多多摄取。”
牛奶及乳制品为食物过敏的元凶
“现在畜牧业与过去完全不同,囿于有限空间、管理、经济效益,已不采用自由放牧而是限地集中管理,为了避免密集式畜牧造成传染病意外,故于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及杀虫剂;为了促进肉质肥美、乳汁增加,故添加生长激素及荷尔蒙,如此无法确知的化学品、添加剂亦会流入牛奶中,残存的毒性物质,随着人类进食又进入人体。畜养方式的改变,饲料取代牧草,牛群的生态环境及生理现象也会改变。”
“在此特别提醒素食者及素食者父母,千万不要担忧自己或孩子没有足够蛋白质,不要为了安抚这种偏差心理,加倍给孩子或自己补充大量牛奶、奶酪及蛋。”
素食养生亦养心
有了这些认识,加上不断学习、在实践中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姜淑惠医师一点也不担心病人给她出的各种“难题”,她通常开三帖药方:①自然疗法;②信心;③一颗佛心。
在自然疗法里,姜淑惠医师提倡断食,以达到身体、心理、灵性的净化。在断食之前,要先舍掉肉食,在饮食上做一个改变。她说,素食不仅是养生,也是养心,环保人更要素食,而且还要一部分生食。每一餐熟食中再加入一点生食,这之后才能谈到断食。她强调,断食就是进一步断念、断生死。简而言之:①舍肉食取素食;②增加生食;③酌量断食。
姜淑惠医师帮不少人找回健康,也让素食、生食、断食的理念为更多人所知。
比如姜淑惠医师一个两岁的侄儿,过去经常患气喘和支气管炎,有一次去美国住了一段时间回来后,不仅病情更严重,而且还变得像小花猫一样,浑身都是斑斑点点,因此不得不到医院就诊,医生告诉孩子妈:“不要让这孩子太操劳,这样病才能好。”后来孩子妈问姜医师,孩子只有两岁,怎么可能太操劳。姜医师坦白告诉弟媳:“主要的原因就是孩子长期喝牛乳造成的,因为牛奶的成分只适合小牛的生长,而不适合人类幼儿的发育(尤其是脑部的发育),今后只要戒断(戒牛奶),改吃五谷及天然的素食,这些病症都会改善。”没想到改变食物后不久,这些麻烦的毛病就迅速消失了。
以助人度过困境为己任
除了在医学领域发光发热,姜淑惠医师还长期研读各类人文典籍。她说:“我以能真诚实践及承担‘真正的医者’为荣,以助人度过困境为己任。我感到欣慰的是,愈来愈多民众觉醒且了解‘治疗疾病’与‘痊愈健康’是截然不同的;生病与排毒看似相类,其实也很不一样。”
“大家开始有了承担自己病痛的勇气与康复的决心,更重要的是发现并体验到‘痊愈’的原动力竟然来自于自己,大家不再迷信药物,不再依赖医师、抱怨护理师。”
“原来自然清净的饮食、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丰沛的生命关怀,三合一的健康模式是最好的健康保险。当我积累了更多健康痊愈的病例后,这些生命力的见证与铁则,使我架构的健康之道更具远景、更为恢弘、更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