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歧视素食者,也有人鼓吹素食生活,其实,素食只是食材选择,只要用心做、用心品,都能在营养平衡的前提下,吃出食物的本味、本色、本香。
近日,记者采访了几位素食者,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别样人生。
吃素食、做素食的厨师
厨师高赛,28岁,跟他的弟弟一起在父亲的培养下从事厨师工作。他们的父亲高斗亮,是河南餐饮界的名人,凭一手食雕技艺,被誉为“中国十大名刀”,高斗亮是素食风尚倡导者,最终也专攻素食烹饪厨艺。
高赛受父亲影响,十五岁学习食物雕刻,后来转攻素食烹饪。素食餐厅大多经营惨淡,素食烹饪师傅也不赚钱,但高赛发自内心地喜欢做素菜,认为这是一种享受。
高赛说:“之前做荤食,难免要宰杀动物,杀蛇杀甲鱼等,难免血腥。这种工作做久了,人的性情也难免受到影响,我觉得自己那时的眼神都是凶狠的。”做素食以后,他觉得心里很干净,没有那么多杂念。
爱吃酱胜过爱吃肉
“我选择素食,只是因为我不喜欢吃肉而已。素食光荣,素食慈悲,素食利他。这些都是与我无关的理论和主义。我不刻意强调素食的好,我也不反感别人食荤。”
晓玉,43岁,一位国企中层管理者,也是一位素食者。幼年、少年的艰苦生活使她养成了一种食素习惯。以前吃素是因为没钱吃不起,现在食素是因为有钱,可以自由自在地从容选择。
记者问:“长时间不吃肉能受得了吗?”
晓玉答:“呵呵,30年前,在老家农村,只有过年才能吃一顿肉,那时人人都是不折不扣的素食者。早饭玉米糁、馍,午饭捞面条、青菜,晚饭面条汤、咸菜。为了调味,母亲还善于做各种酱,现在最怀念的美味,就是母亲炒的豆酱。”
晓玉说:“现在,一个月不吃肉可以,一周不吃一顿面条,我就难受得要死。”
晓玉中午在单位吃工作餐,晚餐总是回家亲自下厨,做几个精美的素菜。她专注于做菜的过程,也享受着菜品的色、香、味。
受戒后吃素
安阳居士老周,45岁,受戒后,改为全素食。“我去年冬天受戒,就是发誓严守戒律,从那以后,整个人的精神状态、身体状态就不一样了。”
老周以前在单位酒量第一,每顿能喝一斤半。“我受戒前,啥坏事儿都干过,五毒俱全。生而为人,落到这个世界上,难免受到世俗的污染。要想摆脱这种污染,不下决心不行。”
“坚持食素快一年了,我的气色变好了,身体状况改变也很大,原来有脂肪肝,经常感冒,身体疲惫无力,现在没有一点疲劳感。”这些,让老周坚定地相信信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