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素食是关于慈悲的修行

2016-07-29 浏览次数:1510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在汉地,不少人热衷受菩萨戒,却不知,其关键是菩提心。如果不曾发起菩提心,只是有名无实的“菩萨”。所以,受菩萨戒并不意味着我们有了更高的“级别”,而是意味着我们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
 
  和声闻戒的偏向止恶不同,菩萨戒包括止恶、行善、利他三个方面,分别为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也就是说,作为菩萨行者,不止恶要犯戒,不行善要犯戒,有机会帮助众生却不闻不问也要犯戒。
 
  大乘佛教中,任何一法都离不开菩提心,离不开慈悲,而素食正是关于慈悲的修行。只要做出这个选择,不必另花时间,就可以日日修、月月修、年年修。儒家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每个人都贪生怕死,因为自己会感到害怕,就要将心比心,不再把这种恐惧带给众生,而是给它们以关怀,以慈悲。
 
  所谓慈悲,慈是予乐,悲是拔苦。一方面创造条件,使众生获得快乐;一方面施以援手,将众生从痛苦中拯救出来。从发起菩提心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要坚持不懈地拔苦与乐,最终成就佛菩萨那样的大慈大悲。
 
  这种大是有标准的,就是对任何众生都能生起平等的慈悲。如果还有一个众生是你不愿慈悲的,就说明慈悲的修行尚未圆满。如何将我们现前充满分别而微不足道的慈悲扩大到无限?佛教中有四无量心的修行,就是将“慈悲喜舍”四种心逐渐扩大至无量,具体内容是:“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慈),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悲),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身心怡悦(喜),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舍)。”
 
  如果觉得这种修习不够具体,可以多听听《慈经》。在听的过程中随文入观,把经中所说的每句话变成自己的愿望:愿我远离痛苦,愿我的父母远离痛苦,愿我的朋友远离痛苦,乃至愿天下众生远离痛苦。这种思维需要不断重复,每天这样提醒自己,慈悲就会随之增长。
 
  慈悲是菩提心的生起之因。有了慈悲心,才会真诚地利益大众。反过来,菩提心又是慈悲的圆满之因,有了菩提心,才能使有限的慈悲扩大为无限。
 
  《普贤行愿品》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告诉我们:佛菩萨所成就的菩提果,离不开众生这个土壤。惟有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慈悲心才能不断成就,乃至圆满。
 
  而从世间法来说,慈悲心增长了,福报就会增加,事业就会顺利,众生就会越来越喜欢我们。所以说,慈悲心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大乘佛教之所以禁止肉食,就是因为重视慈悲的修行。不仅自己要走向解脱,还要和一切众生广结善缘。如果伤害众生,以众生为食,何以度化他们?所以,素食是培养慈悲的直接途径,也是对大乘精神的切身实践。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