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小众、另类的饮食方式,素食在中国大陆长期处于一种弱势状态。中国大陆目前素食文化不发达,不仅素食人口少,大多数素餐馆经营惨淡,更重要的是素食者在生活中受到歧视,不敢理直气壮地吃素。参加聚会,包括去亲戚家串门,说自己吃素,往往都感到不太好意思,觉得自己给别人添麻烦了。甚至连许多经常坐飞机的长期素食者,都不知道飞机上是可以提供素食的。这是因为素食者长期以来受到歧视,习惯了,以为别人不给自己提供素食是正常的。结果,素食者不坚持自己的要求,商家、店家也不知道还有素食者群体的存在,也就忽略了这一消费市场。如此一来,素食者素食环境更趋恶劣,又影响了许多潜在的素食者,甚至使得许多素食者因为太不方便又返荤,这样素食者人数更少,素食的市场进一步下降……
《肉食美学与素食歧视》一书,表达了作者陈沐对饮食文化方面的一些思考。由于同为素食者,所以对书中关于素食的文章颇有感触。作者通过考证古代素食人群的构成,推论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素食群体并不多,仅限于隐居山林的修行人、一心念佛的妇人或者吃不起肉的穷人,故而“素食”的文化意象往往与女性化、消极避世、身心孱弱等相关。而这就导致素食者在主流文化中遭受歧视。
但我认为,这个话题远远没有结束,还有太多角度值得深究。更深入的研究就会发现,素食者受到的侵犯,远不止就餐选择的自由上,还有关于在素食与营养、健康关系上违反科学研究结果的流行偏见,日常用语中对于素食者的污名化,对于仿荤菜的苛刻与讽刺,素食作为廉价低档菜肴的定位,肉食与男性气质、性能力连接的刻板印象等等对于素食的全方位歧视。这些由偏见、苛刻和污名化所构成的素食歧视,这些对素食人权的侵犯,涉及到对宗教徒的歧视,涉及到多数人群对另类、边缘人群的歧视,涉及到对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议题的冷漠,涉及到不同饮食方式所确立的世界秩序和生活方式的分歧与冲突,涉及到对自然的控制与征服的价值观,涉及到社会性别与饮食方式的联系,更涉及到人类的自我定位和自我理解。因此,透过素食歧视与素食人权的相关研究,可以提供一种全新视角,来审视有关饮食背后的文化、价值和社会问题。
出于历史学科的理性和客观,作者在书中把素食者的弱势地位归因于一些客观因素。但是我觉得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改变偏见,实际上是素食者自己的责任。作为小众群体,更要坚持自己的要求和主张,这样别人才会尊重你的理念和生活方式。许多素食者过于低调,不够坚持,劝素食者吃肉的现象却屡见不鲜。中国那么多大学,食堂提供素食窗口的学校却很少。
大多数人素食都是基于动物保护、健康、环境保护的理念,佛教徒素食的原因也是因为佛教强调对动物慈悲的理念,这些理念在现代社会是得到大家支持和赞赏的,为何不坦坦荡荡、理直气壮地吃素呢?这不仅是维护自己的权利,更是在传播健康、慈悲、环保的生活方式,是在提供正能量,难道不是很光荣的事吗?许多人原来不知道素食的好处,如果身边、饭桌的邻座有素食者,好奇之下,他们在交流中可以开阔眼界,获得新知,这不是自利利他吗?
素食者不需要抱歉。
据报道,2014年1月,纽约皇后区244小学成为美国第一所只提供素食午餐的公立学校,自那以后,学生上课的专注力和学习成绩显着提高,超重和肥胖率下降。学校还开设了每周营养课程。老师和家长的饮食也随之变得更加健康。2015年,位于纽约曼哈顿的Peck Slip小学追随第一所素食小学的脚步,提供学生全素食的营养午餐。这所小学的小学校长Maggie Sien举出素食对于健康的好处,以及学校基于关怀环境的理由而走向素食的生活方式。这样的大环境也改变了传统的育儿书籍的“动物至上”的营养论调。最新版的《斯波克育儿经》里表达了作者对素食的认可,“虽然我不是这方面的研究者和专家,但是我已经请教过相关的营养学家和医生,他们都相信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谷物和大豆,可以满足2岁以上孩子的需要。……医师协会总结认为,孩子可以从蔬菜、谷物、大豆里获得足够的能量、钙和蛋白质。……不吃肉和奶制品的孩子,如果坚持这种素食,将来就不会得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一些癌症和中风。
”
坚持素食,许多时候需要特立独行,需要一种无视他人异样眼光的勇气。环境是人造就的。素食者如果都能尽量坚持一下,多和社会沟通,人们就会知道社会上有一群为了动物、为了生态环境、为了健康而坚持素食的人,人们会逐渐理解乃至尊重素食者的选择,素食的社会环境就好很多。我认为这种特立独行,这种勇气,这种坚持,是中国大陆素食者今天非常稀缺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