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食存五观的解读和发扬

2015-08-10 浏览次数:2150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引言:《杂阿含经》中说:“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这就是佛陀说的十句法的第一句“一切有情皆依食住”。可见凡是有情众生,他的生存是以饮食为其根本保障的,尽管有段食、触食、思食、识食的四种差别。当然,本文并不是要向大家介绍吃什么,如何吃,而是重新解读一下,我们在吃饭之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或许这件事已被绝大多数人所忽视,甚至根本就不知道。有鉴于斯,虽是老曲重弹,但在这个新时机下来说,却不显得老了。因为是——僧青年的历史使命,对“食存五观”的解读与发扬。
 
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这是说,当我们看到手中的那一份食物时,应该思量它的来之不易,要经过诸如经过播种、施功、乃至善信的布施等等。同样,当我们接受前辈法师、善知识给我们讲解佛法的时候,是否也曾思其来处呢?自佛陀勤苦难行、三祗始证,历代西去东来取经、译经、释经的祖师们,再到耳提面命的教授师讲给我们时,还有人是否曾因之生起稀有难遭之想呢?若是“受之不谨,行由何籍”?我们的禅堂、念佛堂,又还有多少人能安心地坐下去、念下去?这是对“法食”的冷漠!佛教“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又怎样传承下去?太虚大师曾说:“佛教的特质在禅。”其意思是行禅,而非说禅。然而,现今国内常年坐香的道场也不过四五家,许多寺院都建有禅堂、念佛堂,绝大多数都是徒有施设,无人问津。再者,多数学禅的人,只是停留在语言文字的学术层面,不是将之作为解决烦恼,开发智慧的圣教门。这一份禅悦之食恐怕已不被更多人所念及它的殊胜作用与来历了
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在应供之时,应当思考忖度一下自己的道德行持,是否有所缺失。若是营三宝事,克己利人是为圆全,当受此食。古有“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即是最好的例子。若是不念三宝、随心侵损,就是缺失、应愧受此食,说的就是“尸位素餐”之流,其中心意思就是要名副其实,当之无愧。时下很流行“高僧”、“名僧”的称号,一些海外媒体也作了一些相关的评论。他们认为:现在的“高僧”即是地位高,“名僧”就是名头大、头衔多。这是人家对我们苛意的误解!但却是反映有些人开始关注我们了,开始对我们的现状产生不同的看法了。有人说:何必在乎别人怎么说!请诸位想一想,寺院要修建、常住要维持、佛教事业要发展,是离不开教内外的支持和帮助的,这种支持和帮助完全来自我们自身经过努力得来的。若是“不为三宝事,专搞沽名钓誉”,那么有什么资格接受别人的信任?当名不符实的真面目被别人识破后,佛教的尊严和神圣就会被玷污和亵渎,佛教未来的发展将会受到无法预计的阻碍。
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在吃饭的时候,应该防止自己对食物生起三种过失。哪三种呢?即是对上味起贪,对中味起痴,对下味起嗔。这种以贪为首,所以总标在前。众生对事物总是以情执贪着不舍,比如对金钱、名誉的追逐,僧人在这方面应该是看得淡、放得下的。虽是这样说,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浪潮中,竟有人被“上味”所吸引不能自拔,且引生出种种“食病”。又有一些对“中味”起痴心的人,看到寺院富裕了,有钱了却不知道怎样支配,把三年前建好的殿堂拆掉、重建,配备一些连社会单位都很少用得起的各种高级设备……而这些钱,却不知拿来用于自身建设。 1992年上海佛教教育座谈会提出:人才建设是五个建设的重中之重。佛教人才的培养只能寄希望于佛教院校的创办。当前全国各级佛学院有很多,但成规模的、有办学成效的却是为数不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来源是佛学院的玉液琼浆,有了经济保障就不怕没有软硬设施,同时关怀青年学僧是佛教未来的希望所在。去年曾听得这样一件事:有一位同学,考入了中国佛学院,放假回常住寺庙。本来寺院规定“虽在外求学,亦每月提供单资200元”,结果回去住持法师却不兑现了。原因是四年毕业后恐其不回常住效力,所以每月200元的单费就成了泡影。这是什么道理!寺院的钱是十方而来,应去向十方才对。是其应得的不说,就是将其看作是对佛教教育事业的支持,未来自身建设的投入,难道也有值不值得的?这只是一个现象,却说明了一些人对自身建设的严重忽视。另外,也有很多人兴办佛教事业,有发心纯正的,也有假公济私的。若是一己之私欲不得所偿,就难保不会生起“嗔心”。那么如何避免这贪、嗔、痴的三味过失呢?就是明确自己的发心是为佛教、为众生,认清当前大势,即是如法“受食”的想法了。
正视良药,为疗形枯
比丘三名之中,“乞士”意谓:上乞如来法食以资法身,下乞众生之食以养色身。要把食物当作一剂良药,来疗养色身,最终证得法身。这是强调食物只不过是起到药物的作用,不要执着、若是执着便是贪爱。吉藏大师常说:“破执不破法,病去药不留。”佛法是疗众生八万四千烦恼病的良药,而僧人即是传持佛法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会给人开方抓药的医生,那么我们对“药理药性”了解吗?对于常见病有经验吗?是不是抓了一副救人的药,反而害了人呢?曾在两年前有“墓林僧”一事,炒得沸沸扬扬,有不少佛协、寺院写文章进行批判,像这样的“庸医”怎么能给人治病呢? 再者,佛法讲求般若与方便。有人根本就没有般若的获得,就去施人种种方便,所以导致了“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的结语。《净名经·佛道品》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佛法运用方便是为了引导众生得到根本智,其旨趣在于出世。不是给众生一粒长生不死、满足诸欲的灵丹,而是教之以解决根本问题的出世法药。所以有法师郑重提出“方便不是随便,圆融不是圆滑”的根本原则。正如《中观论疏》上说“般若将出毕竟空,严土化人;方便将入毕竟空,绝诸戏论”。虽然能令众生因方便得到利益,但还要令其“正直舍方便”。能否教之以佛法出世的根本精神,关键在于施与“法药”的“医生们”,能不能舍去自身对于“药”的执着。否则,“医生”本为救人,却与“病人”同悲。
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思益经·菩萨正问品》云:“谁知报佛恩,不断佛种者。”我们每吃一餐饭,其目的都是为了成就无上佛道,不令佛种断绝,是为报佛深恩。诸佛出世,其本怀也无非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与众生皆共成佛道。这最后一条一方面告诉我们尽管前四观不解,只要心存有佛道可求的概念,也可受食;另一方面是告诉我们受食不是为了裹腹充饥,而是有更高层次的追求,是为了众生而成就佛道。自利利他,令人始种善根,于未来劫,终因此缘,获得出世。此处文义明了,兹不赘言。
  总之, “五观若成金易化,三心未了信难消”。僧青年的使命是住持佛法、弘扬佛教、自行化他。“五观若成”即是自利利他的佛法行。上来“五观”重申,文义不周,愿不允者,权作空响;若肯者,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睹此文者,愿受食时,五观常成。食之以后,犹若维摩诘的香积饭,尽未来际,受用不尽,道化无穷。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