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如来藏”是细微色身吗 一

2017-03-22 浏览次数:15777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现在有不少学人,仍然继续吸食印顺法师的邪见涎 涶 ,所以不仅否认如来藏胜义实有,认 为 不过是 世尊方便安立、假名安立的名相,不是实有如来藏心体的存在;甚至还有人认 为 大乘经典与佛法都是在 佛灭后由大乘论师们集体创造出来的;此说不仅违经叛教,也根本违背法界实相。殊不知小乘佛法中,也已经在在处处隐说不生不灭的实相心体如来藏,譬如大 众 部说的“根本识”,化地部说的“穷生死蕴”,有部说的“同随得”等等,至今南传佛法中仍然还有“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等说法,北传的四阿含诸经中,也仍然还有“如、真如、心、识、涅盘本际、涅盘实际”及“五蕴非我、不异我、不相在”的“真实我”等说法,这都是如来藏的异名。
为 将这个论题阐述清楚,笔者将分两部分来进行论述,首先试著从 世尊宣讲三法印的角度,来论如来藏心体的胜义实有,非假名安立,而后再论“如来藏就在吾人身中”。

第一部分 论如来藏胜义实有,非假名安立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 为 佛陀所宣讲的三法印,不论是大小乘佛法中的一切典籍或论著,如有违背此三法印,即不名佛法。 佛陀所宣扬的大小乘法,无不是围绕著三法印来谈,从证悟的菩萨观之,原来本 为 一佛乘,无二亦无三,但因 众 生根机不一,故 世尊分为三乘说法。有许多佛弟子错会三法印实际内涵,因此有必要说明。
世尊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 1 说:“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当善三自性。云何三自性?谓妄想自性、缘起自性、成自性。”因为万法“缘起自性”的缘故,所以 佛陀宣讲“诸行无常”;因为 众 生对于万法错误的认识,对离念灵知意识心错误的认识,而 众 生“妄想自性”,误以为意识等六识心实有,所以 佛陀宣讲“诸法无我”;而所谓“成自性”其实就是“涅盘寂静”,是说涅盘本际的如来藏心,具有成就诸法的自体性。此三法印是一个整体,不可以割裂开来看待,因此笔者将围绕著三法印,逐一展开,来谈个中所蕴含的深义及其关系,以此试论如来藏胜义实有,非假名安立。
什 么 叫做“诸行无常”?《解深密经》云:“云何诸法依他起相?谓一切法缘生自性,则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乃至招集纯大苦蕴。”就是在讲我们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种种万法都是借著种种因缘直接、间接或辗转而生: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阴界入诸法没有一法是可以独立出生的,都是相互依存才能出生及建立,因此若缺一缘,是法不得出生及建立,故万法无一不是依缘起而出生及建立、变异而无常。譬如眼识的生起就需要九种缘:一、空缘:空即空间,眼识欲了别种种境界,必须有一空间,如果没有空间,就不能了别境界。二、明缘:明即光明,眼识取境,需要光明,若无光明,则黑暗一片,无法分别青黄赤白,所以没有光明也不能了别显色。三、根缘:眼识依于眼扶尘根和胜义根才能生起,若眼的扶尘根或胜义根受损,眼根不能接触外色尘,或虽有接触,所现之影像也随之或大或小变形扭曲,因此眼识要眼根(眼的扶尘根及胜义根)具足健全,然后接触色尘方能现行。四、境缘:即是色尘境,眼根必须跟色尘相触才能生出眼识,因此色尘境 为 眼识之疏所缘缘。五、作意缘:若眼识无第八识、末那、意识五遍行的作意心所有法 为 俱有依,如何使眼识五遍行作意等心所有法出现,乃至成就眼识了别色尘青黄赤白之功能出现?因此眼识现行必须有第八识、末那、意识五遍行作意心所有法出现才能现行。六、分别依缘:眼识只能分别青黄赤白等显色功能,若没有意识的功能差别——归纳、分析、整理,如何能 够 了知色尘之显色、形色、表色、无表色之种种差别?又如何能 够 随著意识而与六根本烦恼、二十随烦恼相应?因此眼识现起时,一定会有意识同时现行分别。七、染净依缘:如果没有意根末那对法尘之警觉,又如何能 够 了知法尘的变动?又如何因 为 末那想了知法尘境之变动,而叫意识去清楚详细了别色尘境?就是因 为 有末那对法尘警觉的关系,才会有意识现起,乃至意识现起贪染喜厌顺违等种种心行出现。八、根本依缘:这就是指眼识生起的根本依——第八识如来藏,若无此识,眼识种子如何能产生根尘触的现象而得出生?因此如来藏就是眼识的根本依。九、种子依:种子在唯识学上称 为 功能差别、界。若无眼识种子从如来藏心体中流注出来,如何成就诸色尘相生住异灭法相了别的内容?所以如来藏也是眼识的因缘依。
由此可知,单单一个眼识就需要这 么 多的因与缘才得以生起,缺一不可,可见这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林林总总之万法,或有形、或无形,或精神、或物质等,无一不是因缘生灭依他而起,这种依他而起的自性,就叫作“缘起自性”,所以才说“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乃至恒、审、思量性的意根,也不是无缘就可以从如来藏心中生起运作不断的,祂还是得要依如来藏心中所含藏的无明种子,才能不断的从如来藏心中流注意根种子,而使意根从无始劫以来就恒而不断。正因 为 种种万法的缘生缘灭,故而皆 为 无常,非是永恒,所以 佛陀宣讲“诸行无常”。
什 么 叫做“诸法无我”?《成唯识论述记》卷 9 曰:“此即心外非有法也,即是由有能计心体,计有物也。”这阴界入所生的万法,都是由如来藏所生、所含摄,皆是因缘和合生起而存在,本来没有实我、实法的自体性,但世人不能了解万法唯心所变之“缘起自性”的真相,所以妄生迷情 产 生执著,认 为 存在真实的我和真实的我所。譬如我们对六根、六尘(包括外五尘相分及内六尘相分)、六识不了知其虚妄,妄生执著,以 为 是实有法,不知其自身以及五根六尘六识皆 为 依他起性,这种对依他起性而 产 生错误的执著,就是遍计所执性,也叫做“妄想自性”。此“妄想自性”是建立在不如理作意的误认“缘起自性”不坏性的基础上,虚妄建立了常而不坏的我与我所,这就是常见外道所说的常不坏我,因此 世尊告诉我们“诸法无我”。
什么叫做“涅盘寂静”?《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 1 云:“云何成自性?谓离名相事相妄想,圣智所得及自觉圣智趣所行境界,是名成自性如来藏心。”翻成白话文:“什 么 叫作圆成实的自性呢?也就是说有一个法,它能 够 离开‘名’的相和‘事’的相,其本身对名相和事相从来没有任何的执著,对六尘上的万法更是不分别,如果你证得了这个法,就叫作‘圣智所得及自觉圣智趣所行境界’,这个法就是具有圆成实自性的如来藏心。”此空性实相心,有时称 为 “如来藏”,有时称 为 “阿赖耶识”,有时称 为 “真如”,有时称 为 “实际”,有时称 为 “法身”,有时称 为 “心”,有时称 为 “空性”,虽有林林总总的称谓,无不是同体异名的第八识心体。
而这个具有圆成实性的如来藏心,能借著自身所生的阴界入及靠著种种缘而生起一切法, 为 吾人所受用。然在有情受用境界时,如来藏自身 却 不在六尘境上起分别,也不在六尘境上做主,不受用六尘境界,而配合著七转识同时同处一起运作;只因为祂心行的法相极 么 隐微, 众 生不易察觉,所以都是日用而不知。依圣教中这样明确的开示,证明确有如来藏心,并且是万法的根源;因此,若没有如来藏心的运作,如何有圆成实性的存在?又如何有 众 生之蕴我、处我、界我等依他而起的缘起自性相?乃至遍计所执的妄想自性相也不可能存在;若没有本来现成,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心,是谁能使诸法刹那流注生灭及灭已而又复起?又哪里会有“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建立相?因此只有如来藏心的存在,才可能会有三自性的存在,乃至一切法建立相的存在。
又这个圆成实性的如来藏和涅盘之间有什 么 关系呢?如《大宝积经》卷 119 所说:“是故 世尊!如来藏者与不离解脱智藏,是依是持,是 为 建立,亦与外离不解脱智诸有 为 法,依持建立。 世尊!若无如来藏者,应无厌苦、乐求涅盘……”此段经文中已明说,如果没有如来藏,一切法悉不能建立,也没有贪染喜乐及乐求涅盘的境界出现;乃至一切外道们正在诽谤如来藏只是假名施设而非实有的时候,当他们正在诽谤如来藏是外道神我、梵我的时候,他们自身中的如来藏心,却仍然继续作为他们的“不解脱智诸有为法”的依持与建立,使他们可以有蕴处界及不解脱智,来诽谤如来藏心。因此一切有 为 法、无 为 法或染或净诸法,都不能离如来藏而得以建立。若没有如来藏,也就没有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苦集灭道,没有三十七道品,没有十二因缘,乃至没有寂静涅盘,因此祂确是万法的根本依持。
又《入楞伽经》卷 7 云:“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意、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此段经文中明说阿赖耶识心体就是如来藏,而这个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不只是空性心,同时也是有性心,所以能出生与无明相应的七转识;出生七转识以后,七转识就依附于如来藏心而相续运作,与如来藏非一亦非异。这就好像大海水与波浪相互依存的道理一样,借著无明海风诸缘,而由大海水中不断出生波浪的现象。虽然祂所生的“意根、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但阿赖耶识心体自身 却 “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
“离无常过”就是说如来藏无形无色,非由物质所聚合,状若虚空,体性空寂,故称 为 空性;其体本来自己已在,不依他法而有,心体自身不生不灭,体恒常住,性如金刚,过去不曾断灭,未来也将永远存在,真实不虚,故说离无常过。
“离于我过”就是说,如来藏的自身虽然能 够 变现我们的色身和七转识,使得我们具备见性、闻性、觉性、知性及处处作主性;但是如来藏自身从来都不返观祂自己的存在,不起六尘中的证自证分,不觉得有“自我”存在,完全“无我性”,离于六尘的见闻觉知故离于“我”性。而祂也不贪著自己所变现的六尘中的一切法,从来不曾落到“我所”里面。所以祂是离于“我”与“我所”的实相心,当然就没有“我相、人相、 众 生相、寿者相”。
“自性清净”就是说,如来藏所生的一切法虽然都是生灭法,都没有自体性,而如来藏自体 却 是圆成实性,不是生灭的虚妄法,不是意识想象出来的法,不是依五蕴十八界虚妄建立的法,故名胜义实有。由于祂离见闻觉知、离思量执著,从不分别六尘法,对种种境界,好也罢、坏也罢,善也罢、恶也罢,一概随缘而应,因 为 对于六尘万法不染不著、不闻不问,一味平等,所以其心体的自性清净无染。
以上的“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其实也就是在描述如来藏自住的“涅盘境界”,而这个“涅盘境界”, 世尊在《佛说法印经》中也做了相同的描述,经文如下:“苾刍!空性无所有、无妄想、无所生、无所灭、离诸知见。何以故?空性无处所、无色相、非有想,本无所生,非知见所及,离诸有著;由离著故,摄一切法。住平等见,是真实见。苾刍当知:空性如是,诸法亦然,是名法印。”
又 世尊在《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亦说如来藏真实存在,经云:“如是数相者,显示一切 众 生六根之聚,皆从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一实境界而起,依一实境界,以之 为 本。所谓依一实境界故,有彼无明,不了一法界,谬念思惟现妄境界,分别取著集业因缘,生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以依内六根故,对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起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以依六识故,于色声香味触法中,起违想、顺想、非违非顺等想,生十八种受。”
此段经文中明说:一切 众 生沉沦生死,在三界中所显现出来的种种器世间、有根身、外五尘、内六尘、七转识,无不是从本来自性清净的实相心如来藏所生起的,无不是以这如来藏作 为 根本依方得现起,因此离开如来藏及如来藏所生阴界入,即没有所谓的一切法。因 为 七转识不了知一切法皆由如来藏所生而 产 生了无明,进一步对依他起性的六识心及意识心相应的诸法, 产 生了遍计执性,误认依他而起的诸法 为 真实常住法,不了诸行无常,不会诸法无我,执著蕴我、处我、界我 为 真实法,如此错误的计著有实我及实法,所以导致我见、我执不断。因我见、我执不断的缘故,及无始劫来种种邪知邪见不断熏习,譬如执有念灵知常住不坏、谬执离念灵知心 为 真实不坏心,导致如来藏中不断收存未来世五阴身继续出生的种子,因此而轮回生死。究其实,都是 众 生不能正确认识一真法界——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故而妄取分别,将生灭缘起的离念灵知意识心认作真实不坏心,所以集积了未来出生种种五阴身的无明烦恼种子,因此世世头出头没,于三界六道永远无法出离。如来藏具足圆满成就世、出世间法的圆成实性,也含摄了七识心王相应的世间法缘起自性及妄想自性,因此才得以依如来藏心而建立三世因果及生死流转相,如此就可以知道:若无如来藏,就没有如来藏自住境界的“涅盘寂静”,也没有依如来藏而建立的万法,如此更没有“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三法印悉皆不存。今者 佛既宣说三法印,以此三法印作为佛法的试金石,不可推翻三法印;而从三法印中,却已证实真心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的存在,故而如来藏是胜义实有,非假名安立的唯名相法。
又《成唯识论》卷 3 云:“若无能持染净种识,一切因果皆不得成。有执大乘遣相空理 为 究竟者,依似比量,拨无此识及一切法。彼特违害前所引经,智断证修、染净因果,皆执非实,成大邪见。外道毁谤染净因果,亦不谓全无,但执非实故。若一切法皆非实有,菩萨不应 为 舍生死,精勤修集菩提资粮。谁有智者 为 除幻敌,求石女儿用 为 军旅?故应信有能持种心。依之建立染净因果,彼心即是此第八识。”若无如来藏执持业种不失,是谁任持果报而丝毫不错乱?是谁能贯穿三世因果而不失?就是因 为 有如来藏心执持业种不失,于过去世五蕴坏灭时,如来藏与意根来至今世,而由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以其独有的大种性自性来摄受四大物质,方能变现今世的色身等五蕴,而在今世受报。又于今世五蕴坏灭时,如来藏携带善恶业的所有种子,与意根去至未来世,而由如来藏心变现未来世的五蕴,而在未来世受苦乐报。因此,当然是如来藏心执持业种不失,才能贯穿三世果报而不失,菩萨就是因此实证上的了知,所以能精进修学佛菩提道,乃至成佛。
综合上面种种教证可知,如来藏真是胜义实有,非假名安立。若说如来藏是假名安立,无疑是毁 佛谤法,拨无因果,成大邪见!造地狱业,来世必定受诸苦受,长劫以后恐仍将难以重生为人,皆非有智之人。因此广劝 众 佛弟子们,莫再毁谤如来藏心为非胜义实有,乃至谤言大乘非 佛说;否则,妄说佛法,果报不轻。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