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九死一生取经 玄奘菩萨弘扬的是八识论如来藏妙义

2018-04-27 浏览次数:2156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传统佛教文化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代社会的今日,佛教文化都承担着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功能。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还记得那个“九死一生”去印度取经的法师吗?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他将大乘“究竟解脱”的佛法带回了东土,现在的我们才能唾手可得的去了解大乘佛法,修学大乘佛法。


玄奘法师简介:
 
玄奘法师生于公元602年,664年往生。

  据说 玄奘菩萨就是为了去西天求得 弥勒菩萨所著的《瑜伽师地论》,所以在28岁时开始西行印度取经,这段期间历经共17年的艰辛万苦,回国时已是45岁左右。
 
玄奘菩萨一生所翻经论,为中土一切译师之最,其中许多著名的经典如《大般若经》六百卷,还有 弥勒菩萨所著的《瑜伽师地论》一百卷...等重要经论。

有一部关于 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的纪录片叫《玄奘之路》,这部影片中提道:
 
【公元七世纪,一个大唐僧人踏上了丝绸之路,他要前往遥远的西方,寻求佛法,大漠雪山,他命悬一线;城堡森林,他九死一生。怀着坚定的信念,他终于抵达心中的圣地,十九年时间,一百一十个国家,五万里行程,在异国的土地上,他被奉为「先知」,在 佛陀的故乡,他成为智慧的化身,因为他的缘故,大唐的声誉远播万里,就连他脚上的麻鞋也被信徒供为圣物,然而他放弃了一切荣耀,依然返回故土。
 
他翻译的佛经达到四十七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他离世的时候,大唐的皇帝悲痛不已,百万人哭送。】
 
玄奘菩萨在西行时期就名满印度诸国和西域诸国,因为他老人家太厉害、名气太响亮,还导致印度的两个大国王为了争他而差点打起来,最后在戒日王和鸠摩罗王所挽留下,参加了场面浩大的无遮大会,无遮大会就是佛法辩论比赛,输了要砍头或是当对方的徒弟。各个教派的智者和大德全部参加,观看 玄奘菩萨讲经,并针对他的观点进行辩论。历经七十五日,结果因为 玄奘菩萨太厉害了,经过了十八天都没有人敢上台挑战发言;被当时的大乘徒众尊称为「第一义天」、「大乘天」,小乘徒众尊称「解脱天」。

几百年之后,历史逐渐变成了传奇,传奇慢慢地变成了神话。一只神通广大的猴子,带着一头猪和一匹马,保护着斯文懦弱的师父,去西天取经。经过几百年的艺术加工,这个叫孙悟空的徒弟,成为故事的核心,而师父唐僧已经面目全非。大多数人对 玄奘法师的了解可能是源于这部声名远播的古典名著《西游记》。在《西游记》成为文学经典的同时,人们渐渐淡忘了唐僧的本名——玄奘,真实的 玄奘越走越远,只剩下一个轮廓模糊的背影。《大唐西域记》由 玄奘法师本人口述,弟子辩机笔录而成,详尽地记录了他十九年西行的历程,《三藏法师传》由 玄奘法师的弟子慧立和彦棕撰写,真实地讲述了 玄奘法师的一生。在一千三百年之后,让我们根据这两本著作,穿越时间的迷雾,从神话回到真实,从唐僧回到 玄奘,来了解真实的玄奘法师!

下面这部《玄奘之路》的纪录片简要描述了 玄奘法师的取经历程。虽然短短的一部纪录片并不能全面去了解取经途中的艰辛万苦,但通过这部纪录片我们能简要的看到真实的 玄奘法师本人。


玄奘大师颂
 
唯我大师,兴于初唐,俗姓陈氏,法号玄奘。
早年孤零,命运乖张,既缘佛释,深入法藏。
观察五蕴,习于禅定,通小乘义,觉非究竟。
遂辞唐界,独步西行,梵天异域,求大乘经。
强梁官隘,无垠瀚海,狼虫虎豹,叠相为害。
出乎九死,终得无碍,天人相拥,否极泰来。
达彼佛国,师从戒贤,寿德俱高,相期久焉。
遂学瑜伽,一十四年,法义既精,能破诸难。
名满天竺,不期而然,君民共护,法幢高悬。
无遮大会,一众塞言,般若鞠多,三请不现。
乘彼香象,璎珞庄严,宇内咸尊,第一义天。
道成西域,还思东土,群迷陷溺,众生多苦。
不受诸请,遂返故都,又历艰难,得见唐主。
太宗唐王,欲以为相,师复固辞,志非安邦。
但得僧房,翻译经藏,夙愿所在,永续佛光。
王为襄助,英才汇集,其中翘楚,弟子窥基。
齐谋共商,般若成译,文字高古,更贵精义。
陈于太宗,宗为大异,佛之宏深,儒道何及?
又兼著述,成唯识论,既资妙理,复依亲证。
楷定八识,利益学人,此心王法,佛法精蕴。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八识为本,万法为枝。
第八即心,亦名藏识,赖耶陀那,异名同旨。
第六意识,善能区分,第七末那,又名意根。
前五现量,触尝见闻,与意识俱,合为识蕴。
心持业种,能生前七,自体清净,无覆无记。
万生于八,八生于一,推根溯源,即是菩提。
但见本心,得名菩萨,入不二门,一笑拈花。
若复观察,通达百法,能证初地,生如来家。
经义既显,佛意既明,师名远播,僧俗归心。
师之所行,一意清净,不杂不染,唯四正勤。
师之所证,位居地上,古今罕及,真唯识量。
师之所遗,经及论藏,入道枢机,学佛津梁。
师之所愿,广利有缘,此愿满时,天心月圆。
一朝缘尽,裹席而还,归去来兮,兜率内院。
师虽去矣,法在人间,去日愈多,其学愈远。
大哉圣哉,玄奘法师,人天法眼,真实佛子。
虽逝不远,为世导师,法值末季,犹称唯识。
末学后生,赞师行持,愿以古德,启发新知。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