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婆塞戒经》卷5〈杂品 第19之余〉:
善男子!施有二种:一者财施、二者法施。财施名下,法施名上。云何法施?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能教他人具信、戒、施、多闻、智慧;若以纸墨令人书写、若自书写如来正典,然后施人,令得读诵,是名法施。如是施者,未来无量得好上色,何以故?众生闻法,断除瞋心,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成上色;众生闻法,慈心不杀,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寿命长;众生闻法,不盗他财,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多饶财宝;众生闻已,开心乐施,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身得大力;众生闻法,断诸放逸,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身得安乐;众生闻法,断除痴心,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无碍辩;众生闻法,生信无疑,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信心明了;戒施闻慧,亦复如是;是故法施胜于财施。
佛陀在这段经文中说——财施名为下施,法施名为上施,也就是法施远远殊胜于财施的意思。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中开示:
《金刚经》大家都会背,如果有人以一个四句偈为人解说,另外一个人是以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的金银珠宝来布施,结果是用四句偈做法布施的人,福德远胜过无量财宝布施的人。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就是说,遍布一个银河系所有星球的珍宝来布施。谁能准备那么多的金银珠宝?可是这样无量珍宝的布施,还不如四句偈的法布施,想想:法施的功德有多大呢?所以 佛说,布施有两种(这是把无畏施暂置不谈,单说二种布施):第一、财物布施,第二、佛法的布施。财施是二施中的下等布施,法施才是上等的布施。如前所说,财物布施已经不得了了,但是与法布施相比较,却变成下等了。
什么是法布施?如果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能教导别人具足对三宝的信心,具足持戒之法,具足布施的知见,能让听法的人多闻,而且产生了智慧,这叫作法布施。……佛法布施,可以提供纸墨教别人来书写经典,或者自己亲自书写如来的经典,然后送给别人去读或课诵,这叫作法布施。
导师也教导我们说,助印和流通经典或正法的书籍,那也都是法布施。如果我们自己觉得口才不好,无法亲自为人解说,那我们就送正法的经书给别人看,这样也成就了间接的法布施。法布施得到的果报就是未来无量世得好上色,每一世都不会长得丑,而且都会很健康。因为众生听你说法,或因为你送给他正法经典书籍,他读过之后开始断除瞋心;因为帮助众生断除瞋心,所以未来无量世我们就可以得到上妙色。在前面第一章中我们引用的《佛说罪福报应经》卷1中有提到:【为人端正,颜色洁白,晖容第一,手体柔软,口气香洁,人见姿容,无不欢喜,视之无厌;从忍辱中来。】
所以断除瞋心的果报就是端正,因为生气时脸色会很难看;并且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对身体也不好,会产生毒素,而忍辱不生气正是让未来世得上妙色的因缘。而众生因为我们的法布施之后,能够慈心不杀害其他众生,使得其他众生寿命增长,因为这个关系也会使得我们未来世寿命增长。众生因为我们法布施之后,不去偷盗他人的财物,由于这个因缘,施主未来世都会有很多财宝。众生闻法之后乐于布施,所以就有更多人得到财物上的布施,也许就不必挨饿受冻,身体也有力气了;是因为我们教导的结果,因此我们未来世也会得到大力。
众生听法之后开始精进、断诸放逸,不放逸的结果就是未来世得到安乐;因此施主于未来无量世也会得到种种安乐。我们这一世不间断地法布施而为人说法,众生听了我们说法之后生起很多智慧,所以我们的果报也是会得到很多智慧,可以有无量辩才。众生因为我们布施佛法给他们而对佛、法、僧三宝有信心而不怀疑,那未来无量世的我们也因此对三宝更有信心。所以,不是只有财物布施才会有财物的回报,法布施也都会得到财物的回报,还可以得到智慧上面的回报;因此 佛说:法布施胜过财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