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怎样才能不退转?怎样才能往生净土?

2015-04-24 浏览次数:1671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怎样才能不退转?怎样才能往生净土?

前几天,有同修发了一个帖子,问道怎样学佛才能不退转?我们找到了很多的答案,都是在经典中标明的。比如修习《地藏菩萨本愿经》就可以菩提不退,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念佛可以不退转,行十善道不退转。等等。这些答案都是正确地。然而发现这些答案里我们还是需要研究一下。这么多的方法,我们不退转岂不是十分的容易?真的是这样的么?

比如我们看到学佛念佛的人,他们也是求生净土,还有的人也是念《地藏菩萨本愿经》,拜佛,烧香,很是勤快。但是,我们发现他们并不是百分之百的不退转!有的人念佛但是还是没有往生,所谓念佛的人成千上万,往生的人寥寥无几。这个就不能说他不退转,他又落入了六道轮回中。这是怎么回事哪?有的念了几天《地藏菩萨本愿经》,但是没有什么感应,于是又不念了,不学了,这个也是退转了。像这样的学了又退回去的人很多。遇到一些违缘,于是觉得学佛没有什么好处。退悔心很容易就升起了。这也不是不退转啊?那么什么才是我们学佛能不退转的宗旨呢?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有一段十分详细的说明:是故善男子。若不真实希求如是十善业道所证佛果。及不真实下至守护一善业道。乃至命终而自称言。我是真实行大乘者。我求无上正等菩提。当知如是补特伽罗。是极虚诈是大妄语。对十方界佛世尊前。诳惑世间无惭无愧。说空断见诱诳愚痴。身坏命终堕诸恶趣。

世尊很清楚地告诉我们无论我们修什么法,哪个门派,哪个法门。如果没有真正在十善业道上下功夫,那么是不能称为大乘行者的,求无上正等菩提的话更是谎言。甚至是造罪的。看到这里真是寒毛直竖。我们念佛的人,口口声声地讲自己是修的大乘法,是要成菩萨的。往生了不就三不退了么。但是看到这段经文,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佛明明告诉我们什么是大乘,首先的标准是十善业道!如果这个没有做好,那我们天天告诉人家自己是学大乘的,修的是大乘法(写到这里,惭愧的真是无地自容,忏悔自己从前的大妄语。)岂不是像上面说得“是极虚诈是大妄语”。我们天天在打大妄语。那里是学佛,简直是造罪嘛。

这样我们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有的人佛也念了,经也读了,还会退转。因为我们根本没有真正学这个法门。《地藏菩萨本愿经经》我们读了,可是我们不是善男子,不是善女人。当然不在菩提不退之列。阿弥陀佛我们也念了,也说要往生西方了,甚至还很有信心地说一定往生,但是我们没有五戒十善,看看《佛说观无量寿经》里没有五戒十善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往生的话,我们真的那么有把握么?

净土法门是大乘法门么?是。地藏法门是么?是。楞严经、圆觉经等等都是大乘法门。但是我们是大乘行者么?大乘行者的标准(这是最低标准)佛告诉我们了,我们可以自己衡量。如果做不到,那还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大乘行者,是学大乘的。谁会保证我们不退转。佛又没有说要给我们这样的人打包票。

接着佛又讲到:善男子。若但言说及但听闻。不由修行十善业道能得菩提般涅槃者。于一劫中或一念顷。可令十方一切佛土地界微尘算数众生皆登正觉入般涅槃。然无是事。所以者何。十善业道。是大乘本是菩提因。是证涅槃坚固梯蹬。善男子。若但发心发誓愿力。不由修行十善业道能得菩提般涅槃者。于一劫中或一念顷。可令十方一切佛土地界微尘算数众生皆登正觉入般涅槃。然无是事。所以者何。十善业道。是世出世殊胜果报功德根本

这里说得更加明确。我们想要得菩提道,脱离轮回,但是不需要修十善业道,没有那个事。不可能的。往生西方成佛就有保证了,那么这样好的事情我们不行十善业道能不能得到?比登天还难。《佛说观无量寿经》讲的很清楚。能自主往生的都是有戒行的。这是基础,还有就是大乘行者,大乘行者是真正求无上菩提的人。最低的标准世尊已经告诉我们了,大乘行者的标准最低是十善。十善没有守,说自己发菩提心了,那不是妄语是什么呢。我们念《地藏菩萨本愿经经》,但是十善没有落实,不够标准,我们就不能得到经中的种种利益。

也许有的人会说,有的一生作恶的人,临终念佛还往生呢,这是怎么回事?我们要注意这临终二字。看一下上面的经文:若不真实希求如是十善业道所证佛果。及不真实下至守护一善业道。乃至命终而自称言。我是真实行大乘者。我求无上正等菩提。当知如是补特伽罗。是极虚诈是大妄语。这里也有临命终时的字样。这个人如果到临终时还不省悟,还不忏悔,还在讲大妄语,那是不能往生的。比如大家都知道王善和杀牛屠夫往生的故事,他从前都是不知道佛法的,临终时见牛索命,(这个时候肯定忏悔了)从前的善根显现,请僧救度,福报还很大,请到了高僧,告诉他念佛的方法。这样他才得度。王善和没有大妄语,临终能忏悔,皈依,又有大福缘。这样才能往生。那么我们如果希望自己也这样,该吃吃,该喝喝,该坑人坑人,该杀生杀生,那么福还没有修,罪造了一大堆,妄语的罪过也很大了,往生就更没有指望了。要知道往生的都是善人,没有恶人。可以是刚忏悔的恶人,可以是刚刚由恶转善的人,但决不是想投机取巧的恶人。想等临终做好人的能是好人么?

《楞严经》中,我们也看到佛这样讲: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阿难问怎样于菩提心得无退屈?怎样没有魔事?世尊怎么回答的呢?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这个是不变的真理。只有五戒十善才能令人不退转。这是最低的标准。我们修学任何法门都是这样。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中接着讲:若不修行十善业道。设经十方一切佛土微尘数劫。自号大乘或说或听。或但发心或发誓愿。终不能证菩提涅槃。亦不令他脱生死苦。

单纯发心是不行的,发誓也不行。这就是为什么日本的本愿法门已经脱离了佛教原有的教义的原因。你说你想去极乐世界就可以去?不对的。这里佛说了,不行的。

自己尚不能成就,也不能让别人了脱生死。发愿只是种个种子罢了。

善男子。要由修行十善业道。世间方有诸刹帝利婆罗门等大富贵族四大王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或声闻乘或独觉乘乃至无上正等菩提。皆由修行十善业道品类差别。

这个十善业道不仅仅是大乘的标准,还是佛法的标准。释迦牟尼佛说六道众生,脱离轮回的圣人,菩萨,佛都是十善业道做的有所差别造成的。做的百分百,做的圆满完善,就是佛,还有差距,是菩萨,再差一点,就是缘觉,声闻。最后就是六道众生了。

佛法的标准不是说你念了多少声佛,磕了多少个头,而是十善业做的怎么样了。念佛也是一善,而且是很殊胜的一善,但是不够,不全面。佛法就一个标准十善业道。做的圆满就是佛。

如果我们能把五戒十善做好,临终往生十念,肯定往生!但是没有这个基础,那么就算是念了几百万的佛号,还是没有把握的。

很多人都劝人老实念佛,都说有的老人家,字不识几个,但是老实念佛,就能往生。那么我们来探讨一下,他们为什么老实?我们为什么不老实?为什么人家能塌下心来念,而我们不行呢。

还是这个标准,五戒十善做到多少。没有做到的话,首先说明我们对因果法还不太相信,相信因果当然是会认真奉行十善业道的。不信因果,我们怎么会相信六道轮回?更不会有真正的出离心。也不能真正感受到六道轮回的痛苦。也就不会真正相信极乐世界的快乐,相信阿弥陀佛的救度。这些都不相信,我们绝对不会塌下心来念佛。怎么会老实?

老实人是因为他们对因果报应有着极大的信心。对六道轮回的苦有着深刻的体会。想离开这里的愿望十分的迫切。他们当然老实。怎么会不用功?这样的人十善业道一定会好好做。

如果我们还不是很老实,那就是我们还对轮回有眷恋,还没有深信轮回是苦,还没有真正相信因果报应。自然五戒十善还没有做的很好。这都是有连带关系的,都是有一步一步的阶梯。

说了很多,我们如果能真正了解不退转的原理,往生的原理。并且能实行下去,定有不可思议的效果。功不唐捐。

我们的十善一年比一年做的好的话,恭喜你,学佛有进步!相反的话,我们就是退转了。

下面附上《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中对大小乘的标准定义:

善男子。夫大乘者。受持第一清净律仪。修行第一微妙善行。具足第一坚固惭愧。深见深畏后世苦果。远离所有一切恶法。常乐修行一切善法。慈悲常遍一切有情。恒普为作利益安乐。救济度脱一切有情所有厄难生死众苦。不顾自身所有安乐。唯求安乐一切有情。如是名为住大乘者。

这是大乘的标准。

善男子。有何等相名声闻乘。谓诸众生常勤精进安住正念乐等引定离诸谄诳。信知业果不著五欲。世间八法所不能染。修善勇猛如救头然。常审谛观诸蕴界处。恒乐安住所有圣种。具此相者名声闻乘。

如是众生尚未能成独觉乘器。况复能成大乘法器。


如果连独觉乘尚未达成,怎么能称为大乘的法器呢?独觉乘的标准是什么呢?

善男子。有何等相名独觉乘。谓诸众生具上声闻一切功德。复能于彼五取蕴中。数数安住随无常观。数数安住随生灭观。普于一切缘生法中。能审谛观皆是灭法。具此相者名独觉乘。如是众生非大乘器。

独觉乘是什么标准呢?要具备声闻乘的一切功德,然后又能具缘生法住生灭观。这是独觉。

需要注意的是声闻乘的标准:谓诸众生常勤精进安住正念。乐等引定离诸谄诳。信知业果不著五欲。世间八法所不能

这个标准达到了才能有资格学大乘。否则是非大乘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信佛的人很多,念佛的人很多,经典印的也很多,香火鼎盛。但是释迦牟尼佛却说我们这个时代是末法的原因。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