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植物、草木、山石有佛性吗?

2015-03-21 浏览次数:809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句大家都耳熟能详。由于对[众生]概念定义的不确定,导致许多异义。有人认为一切存在都是[众生],有人认为有[生命迹象](生命迹象的概念却很难界定)的都属于众生,或有人认为动物属于众生等等.......
其他宗教如何界定[众生]不得而知,佛教对众生的定义是明确的:[于色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
除此之外的无情之物并不具有佛性。这在上面一篇文章里已经很清楚了。

由此又引出一个问题:身体(肌肉、骨骼、指甲等等)这些显然是[无情之物],它们不可能[于色染着缠绵。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那么,即便被损害,也伤及不到佛性,那为什么还有杀生呢??
同样的问题《大般涅槃经/卷第七/如来性品第四之四》中被问及。[佛告迦叶。实有杀生。何以故。善男子。众生佛性住五阴中。若坏五阴名曰杀生。若有杀生即堕恶趣。]
经中的回答再明确不过了。色、受、想、行、识的建立离不开四大合和的身体假名[为我]。坏四大之身便坏五阴,坏五阴亦坏佛性,得成杀生业(佛性常住不变,毕竟安乐,实不可坏。但众生若离五阴终不能见,所以才说[坏四大之身便坏五阴,坏五阴亦坏佛性],这样的说法实为方便,很不了义。关于佛性的具体开示也请一定深入经典学习)。

由此又引出一个问题:树神与树木的关系是神识与肉体的关系?还是人与居住房屋的关系?
如果是前者,毫无疑问草木顽石等等一切都是[众生],坏其四大定坏五阴;若是后者,性质上便有本质不同,意义也完全不一样。
从众多经、律中看,草木神、苗稼神、地神、空神、江神、宅神等等....他们与其相对应掌管、依止的对象,是属于前者还是后者的关系,想必也是很明确的。
对于非法破坏草木(《善见律毗婆沙》中有[伤草木戒]的种种犯或不犯,有兴趣的师兄可以自习),相当于有人非法损毁、强拆你的赖以居住的房屋。虽然不属于杀生,但果报可想而之。
那么,对于农做物的采摘、食用算不算破坏草木、苗稼神赖以依止的资源呢?这与草木、苗稼神的职能息息相关。对于诸神的职能,在《地藏经》中可略觅一二。
诸神的职能在于‘提供’众生赖以维生的种种资源。我们在合理合法的范畴内享用这些资源的同时,也有义务维持这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人、神共利益的事情。若仅仅占在享用甚至是以己之利的非法毁用立场,这样的果报人类也正在承受。

最后,再回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话题。这句出自《大般涅槃经》,前后出现过多次。
[复有比丘说佛秘藏甚深经典。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以是性故断无量亿诸烦恼结。即得成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除一阐提。若王大臣作如是言。比丘汝当作佛不作佛耶。有佛性不。比丘答言。我今身中定有佛性。成以不成未能审之。王言。大德。如其不作一阐提者必成无疑。比丘言尔实如王言。是人虽言定有佛性。亦复不犯波罗夷也。复有比丘。即出家时作是思惟。我今必定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之人虽未得成无上道果。已为得福无量无边不可称计。假使有人当言是人犯波罗夷。一切比丘无不犯者。]《大般涅槃经卷第七/如来性品第四之四》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是有前题的——[不作一阐提者必成无疑](若得灭一阐提,亦可说能得佛性)
如果仅仅孤立的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无论如何定会成佛的话,那么结果只能是[假使有人当言是人犯波罗夷(妄语)。一切比丘无不犯者。]

[若有说言佛说中道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烦恼覆故不知不见。是故应当勤修方便断坏烦恼。若有能作如是说者。当知是人不犯四重。若不能作如是说者。是则名为犯波罗夷。
若有说言我已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以有佛性故。有佛性者必定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因缘我今已得成就菩提。当知是人则名为犯波罗夷罪。
何以故。虽有佛性以未修习诸善方便。是故未见。以未见故不能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以是义故佛法甚深不可思议。]《大般涅槃经卷第七/如来性品第四之四》

[善男子。若有说言一切众生定有佛性。定无佛性。是人亦名谤佛法僧。善男子。是故我于契经中说。有二种人谤佛法僧。一者不信嗔恚心故。二者虽信不解义故。]
[善男子。若有人言。一切众生定有佛性。常乐我净。不作不生。烦恼因缘故不可见。当知是人谤佛法僧。
若有说言。一切众生都无佛性。犹如兔角从方便生。本无今有。已有还无。当知是人谤佛法僧。
若有说言。众生佛性。非有如虚空。非无如兔角。何以故。虚空常故。兔角无故。是故得言亦有亦无。有故破兔角。无故破虚空。如是说者不谤三宝。]《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六》

关于佛性的详细开示讲解尽在《大般涅槃经》。这绝不是末学可以一言两语能说能讲的。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如果涉及到要讲佛性的话,一定不是[定有佛性。定无佛性]那么简单,非常容易[犯波罗夷],得成[谤佛法僧]罪。
在不确定能否把佛性讲解明了前,最好不要掐头去尾的把[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作为某种定理常挂嘴边。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