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禅宗的修行误区整理(古代祖语整理)

2015-03-07 浏览次数:585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禅宗的第一误区 ---一念不生(错认无念灵知为真心)


南泉禅师便问:“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陆亘大夫道:“寸丝不挂。”南泉禅师道:“犹是阶下汉。”
有僧来问宝寿沼禅师:“万里无片云时如何?”宝寿禅师答曰:“青天亦须吃棒。”
“直饶净裸裸,赤洒洒,没可把,尚有廉纤。”(《五灯》卷19《楚文》)
“直得生佛无阶级,空界悉等平,净裸裸绝思惟,赤洒洒没可把,犹未离这边事在。”(《圆悟录》卷2)
“寸丝不挂,犹有赤骨律在;万里无片云处,犹有青天在”(《圆悟录》卷5)
“若道素面相呈,犹添脂粉。”(《古尊宿》卷21《静禅师》)
“素面相呈时如何?”“一场丑拙。”(《五灯》卷19《智本》)
又曰。凝心敛念。摄事归空。念想纔生。即便遏捺。如此见解。即是落空亡底外道。魂不散底死人。--梵琦禅师
玄沙云。便拟凝心敛念。摄事归空。闭目藏睛。才有念起。旋旋破除。细想才生。即便遏捺。如此见解。即是落空亡外道。魂不散底死人。冥冥漠漠。无觉无知。塞耳偷铃。徒自欺诳。
忘忘不返。如人净坐。只喜澄澄湛湛。纯清绝点为佛事。此唤作失正念。堕在澄湛中。--博山和尚
或将妄心遏捺。令妄心不起为佛事。此唤作失正念。将妄心捺妄心。如石压草。又如剥芭蕉叶。剥一重又一重。终无了底日子。--博山和尚
做工夫。不可避喧向寂。瞑目合眼。坐在鬼窟里作活计。古所谓黑山下坐。死水浸。济得甚么边事。--博山和尚

备注:
一念不生或者无念灵知是意识心,身有则有,身灭则灭,是意根法尘相触才生起的,是缘起的生灭的,不是真心。
一旦修行方向错路,再怎么努力,都是错误的。
真正的禅宗修行应该是通过意识心寻找真心(如来藏,本地风光,本来面目,自性),通过思维佛经看话头参禅等找到了真心,是名开悟。

古来很多大德用一念不生或无念是来形容真心的体性的,因为真心本体就是无念的,一念不生的,后代学人不知,错会了,误解了,以为意识心的无念或一念不生就是了,其实根本就不是。
《德山宣鉴禅师语录》“若能一念不生。则永脱生死。不被生死缠缚。要行即行。要坐即坐。更有甚么事。”
张拙秀才《悟道诗》“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上面两句皆是过来人语,已经开悟的人说的话,说的是真心的体性,而不是说一念不生或无念就是了,你看德山禅师是怎么开悟的?张秀才是怎么开悟的?两个人没有因为修无念法修一念不生开悟的,都是在参禅的疑情中,受到善知识的逼拶提点才开悟的。所以莫错会。




禅宗的第二误区 ---见闻觉知(错认见闻觉知为真心)


又有的忘认。能嗔能喜。能见能闻。认得明白了。便是一生参学事毕。且问你。无常到时。烧作一堆灰。这能嗔能喜。能见能闻的。什么处去也。恁么参的。是药汞银禅。此银非真。一煅便流。--梵琦禅师
又不得听人道只消于闻声见色处领揽。折旋俯仰处承当。这个唤作生死根本。业识痴团。--雪岩祖钦禅师
大颠宝通禅师悟前参石头希迁和尚,石头问:“那个是汝心?”大颠宝通回答:“见言语者是。”石头便大喝一声,将他赶出去。十天以后大颠宝通又上来问“前者既不是,除此外何者是心?”石头曰:“除却扬眉瞬目,将心来。”宝通回答说:“无心可将来。”石头曰:“原来有心、何言无心?无心尽同谤。”宝通言下大悟。
玄沙云。更有一般说昭昭灵灵。灵台智性。能见能闻。向五蕴身田里作主宰。恁么为善知识。大赚人。知么。我今问汝。汝若认昭昭灵灵是汝真实。为甚么瞌睡时又不成昭昭灵灵。若瞌睡时不是。为甚么有昭昭时。汝还会么。这个唤作认贼为子。是生死根。妄想缘气。
或认定一个能讲能谭。能动能静为佛事。此唤作失正念。认识神。--博山和尚
做工夫。最怕认识神为佛事。或扬眉瞬目。摇头转脑。将谓有多少奇特。若把识神当事。做外道奴也不得。--博山和尚

备注:
见闻觉知心是前六识的综合,有眼识耳识身识和意识几颗心同时运作,怎么可能是真心呢?
见闻觉知心也是身有则有,身灭则灭,都是根尘相触生成的识的分别作用,也都是无常法缘起法,不是真心。
真正的禅宗修行应该是通过见闻觉知心寻找真心(如来藏,本地风光,本来面目,自性),通过思维佛经看话头参禅等找到了真心,是名开悟。

开悟后发现真心妄心是同时和合运作的,真心与见闻觉知心不即不离,是名中道,可见修行方向是多么的重要,所以楞严经说“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淨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正运居士 2015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