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话头极其简易实用。中峰和尚一言已道尽:只消向一念未生已前,拍盲坐断,猛将胸中善善恶恶诸思惟心念,如斩一握丝,一斩一齐断,常令其空洞虚寂,不动不摇,然后密密将个所参话头,顿在面前,默默自看。政当看时,都不要别作方便,如撞著银山铁壁相似,要进一步也不得。于挨拶不入处,工夫纯熟,忽尔触翻,则知生死二字,果如寐语,于我何有哉!
然而,从这么超绝明易的法门踏进去,却撞着千差百别的路头,一不小心,误入险途,可能伤身失命,不可不慎!因此,末学把参话头岐路略作整理如下:
一、大岐路
举话时都不用作许多伎俩。日用单提那著子。莫问得力不得力。万劫千生只如此。提不起处猛提撕。举不起时须举起。切莫住轻安。轻安不是西来旨。切莫顾危亡。才顾危亡迷正理。更须不得坐在静闲。
不得作道理会。不得向意根下思量卜度。不得向扬眉瞬目处垛根。不得向语路上作活计。不得扬在无事甲里。不语向举起处承当。不得向文字中引证。不得将心待悟。(即:不要把它当作一个道理来推究。它是一个法门,一个疑团。对于这个疑团,不要在意根(就是第七识)上面去思量卜度,想找出一个道理来。不要向扬眉瞬目等日常行为中去寻找答案。不要从语言上去解释它。不要落入顽空,无所事事。不要念这个话头,念话头不是参话头。要把它当作一个疑团来参。不要从经教中去找道理,在文字当中求引证。做工夫的时候,你不要等待开悟,而是要直接地投入进去,只问耕耘莫问收获。你只要肯做工夫,终有一天会桶底脱落,终有一天会祖关齐透,与历代祖师把手共行。)
若于这里识得他面目。始可说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未能如是。当时时退步向自己脚跟下子细推穷。
欲学此道,当于自己脚跟下理会;才涉秋毫知见,即蹉过脚跟下消息。
若正信此事,单单向话头上克究死生,即通身之病皆为药矣;苟存一念佛法禅道之见,萌于其间,则通身药皆是病矣。
却不得见恁么说,起一念精进心求之,又不得将心待之,又不得纵之弃之。但自坚凝正念,以悟为则。当此之时,有八万四千魔军,在汝六根门头侍候,一切奇异善恶等事,随汝心现。汝若瞥起毫厘着心,便堕他圈缋,被他作主,受他指挥,口说魔话,身行魔事。
二、不急不缓
莫管悟不悟。心头休热忙。亦不可放缓。如调弦之法。紧缓得其所。则曲调自成矣。
不要念后思前几时得悟。
学者之病,在速于要会禅。若不妙悟,纵使解悟如尘沙,说法如涌泉,皆是识量分别,非禅说也。
你若急性便要会禅。只这个急性底便入轮回网罗中。但只管强提话头。猛起疑情。决定不会开悟。但强得一时。疑得一时。其强之之心少退。则疑之之情与之俱失矣。
三、不着问人
若一向问人。永劫无有悟时也。
四、不起二念
整日千万不要思量别事。不要闲思量杂事。只添得你昏散愈多。
举起话头时,如猫之捕鼠,无一毫别念。
不要坐在驰求取舍窠臼中。
但只将个所参话头横于胸中,今日也恁么参,明日也恁么参,于所参处,应有一切殊胜奇特境界现前,总是魔怪,更不得第二念。
五、不要停下
不可举时便有。不举时便无。半热半寒。似进不进。
行提撕,坐也提撕,提撕来,提撕去,没滋味,那时便是好处,不得放舍。
六、不要怕空
莫怕落空。
工夫不怕不得活,怕不得死,要疑情成一团而大死着。
七、不要妄认
工夫虽得轻安,或有省发,不可以为悟。
莫认无形无相之一物。莫认眼前隐隐有一物。
莫认自己一灵之真性为眼见耳闻。
见与法身之理相应,见尽大地光皎皎地,不可坐住著。
有一等人看话头,坐到身心空处,见个历历分明,便言是我本来面目、念佛者主人公,其实不过落神我外道禅。
又一等见得空空,本来无物,身心世界荡然不存,以此为是,又不过是落于空亡外道。
又有一等于话头上参究日久,忽得前后际断,身心世界荡然一空,于是扫荡一切诸法,什么三玄三要、君臣宾主、棒喝语句,一齐抛向虚空外,只求一味清净。其出语则滚滚虚浮,全无意旨,此堕声闻禅也。或于话头见得无明本无,便陷溺“无”处,自求快活,此堕缘觉样也。
又有一等参话头至紧要处,猛地有个省发,见得一切法空,一无障碍,若身若心,如空中声,如镜中影。在此空相中行履,如鸟飞空,然脚跟未点地,死水不藏龙,堕在空静理上。
又有一等于话头上透过知见,不为法缚,得口头三昧,机锋转语,灵利快捷,但说得行不得,见地虽到而行履不到,故语时称法称旨,而事上常露罅漏,此即达体不达用之出格声闻禅。
有的用功猛烈,忽得前后际断,见个光景,话头便不猛烈,自求安乐。到此田地,自己便无主宰,必得凭借一个话头从中抽身。
又有一等虽透得大法,而操养未深,亦不可得少为足,而应善加保任,直至无悟无法,无操履,无习气,无作佛,无利生,任运腾腾,腾腾任运,做工夫至此,才称见些气息。
八、不离意识
工夫怕比量,将心凑泊,与道相远。
不可在古人公案上卜度,妄加解释。
决不于未悟之前妄将意识向它人奇特施设沾取一点。误入识田。是谓野狐涎唾能使人眼见空花。痴狂外边走。大不济事。
看话头最怕落在玄妙知见窠臼。是为黑山鬼窟。才有丝毫玄妙知见挂在胸中。或将古人言句蕴之不舍。便堕外道邪见。
有一等人只管于“本来面目”、“仿佛者是谁”等话头上讨个本性妙心,于是用尽肚皮里知见,千思万想,而不能离心意识去事上参究,结果自认为勇猛精进,岂不知始终为五蕴盖覆,转求转迷,去道愈远。此类人用功既久,魔业已成,有人正言相劝,亦难省悟,甚至生大我慢,或骂或谤,反污他人未曾亲证一番,而不知生生世世堕魔业中而不得出离。
有的急于求悟,于意根下卜度,将教乘极则语,宗家玄妙句,置于八识田中,百般索解,但即便索解得出,亦与生死无交涉。对治之法是塞却智门,专意起疑。
工夫不得有伶俐心,如盲如聋,如撞着银山铁壁。
九、不要情绪
不要生烦恼。烦恼则障道也。
不要暂时心念不起,执以为喜;或昏散增加,久远不退,承以为忧;皆不识做工夫之旨趣。
十、不要疲昏
有的胁不着席,夜不倒单,结果精神渐疲,昏沉逼发,终日凝滞沉相中,愈遣愈疲,话头转不亲切。对治方法是当睡则睡,当起则起。一觉一醒,便起抖擞精神,挪挲眼目,咬住牙根,捏紧拳头,直看话头落在何处。
十一、不得无事
不得安然静坐,忘形死心,澄空守寂,昏沉散乱。
不可呆蠢蠢念个“无”字虚延岁月,亦不可推详计较义理曲会,但于时中愤愤然要明这个“无”字。
但只瞑目静坐,心不精采,意顺境流,半梦半醒,或贪著静境为乐,致见种种境界。
工夫忌落空。
不要遏捺妄心不起,莫守澄湛之地。
十二、不要少志
做尽伎俩,不奈何者,盖做不力,志不大,心不死,念不切耳。
十三、不得奈何
未到悟明之际。若有半点柰何之心。皆堕情计。非真工夫也。
十四、不求感应
不要求感应、贪效验,若贪效验,很容易走火入魔。魔见到你贪便宜,你既然把贪欲之门开了,他就会钻进来:你若无贪快的心、贪便宜的心,魔也对你没法子。
与法身之理相应,见光,见华,见种种异相,莫作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