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历:第一位明确开示参究话头的祖师据查是黄檗禅师,但是中国禅宗史上第一位大力提倡参话头的却是大慧宗杲祖师。他主张从公案中提出某些语句作为题目来参究,以扫荡一切思量、分别和知解,力求获得真正的禅悟。他所创立的禅法被称为“看话禅”。千年来,在话头下参悟的祖师不计其数。
定义:话头是指选自公案古则中的某些语句作为焦点,时时提撕,勉力参究,发起疑情,渐至成片成团,进而忽然爆破而悟本来面目。例如「狗子还有佛性也无」;无梦无想时主人公何在;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念佛是谁;等等。
原理:修行,本是要把像瀑布般迁流不已的妄念和业识截断,使之不再相续而顿见真性。各宗各派都有对治消融心念纷飞的方法。但是看话头最为简省有力,成为顿悟心地最为直截了当的方法,是宋代以后中国禅宗的主流。参话头,虽是一种妄念,但可以以妄治妄,以毒攻毒,不让习气种子起现行,让它在无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和无空间束缚里流动,达到能所俱空,跳脱五蕴的控制,拨开覆盖真如的障碍,打破无始无明,使本具的智慧赤裸裸地显现。
前提:起决定心,万缘放下,于一法不立处专心参究,了生死,悟本来。大慧宗杲开示:“但将妄想颠倒底心、思量分别底心、好生恶死底心、知见解会底心、欣静厌闹底心一时按下,只就按下处看个话头。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此一字子,乃是摧许多恶知恶觉底器仗也。”若放不下万缘,必放得下话头,参究便无从入手。可见,前提就是这八个字:按下云头,单提一念。
条件:高峰妙祖说参禅有三要:“第一要有大信根。明知此事,如靠一座须弥山。第二要有大愤志。如遇杀父怨仇,只欲便与一刀两断。第三要有大疑情。如暗地做了一件极事,正欲露未露之时。十二时中,果能具此三要,管取克日功成。不怕瓮中走鳖。苟阙其一。譬如折足之鼎,终成废器。”这三要当中,大疑情是最为重要的。但是大疑情又是来自大信心,尤其是大愤心。古德说:参禅无秘诀,唯在生死心切。出离心不够强烈,参禅必定参不进去。高峰妙祖说:“参禅若要克日成功,如堕于丈井底相似。从朝至暮,从暮至朝,千思想,万思想,单单是个求出之心,究竟决无二念,诚能如是施功。或一日,或五日,或七日。若不徹去,高峰今日犯大妄语,永堕拨舌泥梨。”古人向我们发誓,就怕我们今人不信此法,道心不够恳切。总之,参话禅要具足贪(以悟为期不悟不休)、嗔(时时想要愤然明白)、痴(时时举觉痴痴提撕)。
方法:综上所述,参话头要放下万缘,单提一念,蓦直参去,直下逼问,时时提撕,勿使间断,急参、久参、坚固参。果能如是,疑情自生,参究必成。大慧宗杲禅师:“但举话头,略抖擞精神,看是个什麽道理。茶里饭里,静处闹处,念念孜孜。但行住坐卧,时时提撕:狗子还有佛性也无。无。提撕得熟,口议心思不及,方寸里七上八下,如咬铁橛,没滋味时,切莫退志,得如此时,却是好底消息。”中峰和尚:“只消向一念未生已前,拍盲坐断,猛将胸中善善恶恶诸思惟心念,如斩一握丝,一斩一齐断,常令其空洞虚寂,不动不摇,然后密密将个所参话头,顿在面前,默默自看。政当看时,都不要别作方便,如撞著银山铁壁相似,要进一步也不得。于挨拶不入处,工夫纯熟,忽尔触翻,则知生死二字,果如寐语,于我何有哉!”可见,方法十分简明易行:在一切时一切处,不间断地单单提起话头,一提起就追究,不起二念,别无方便,没有步骤,直至破参。慧门禅门认为,参禅能参到看见话头(即无始无明),起了疑情,把话头参到绵绵密密,疑情骤增,成为疑团,而后爆破疑情而豁然见性,就可以称为“开悟”。如果用现代语言讲,参话头的参就是仅仅保留主观意志,扫除一切主观意识,让绝对客观的事实毫无保留地展露在眼前的无上超绝大法。
重点:参话头之得力处,就在于起疑情;参话头之功用处,也在于起疑情。宗门所谓“大疑大悟,小疑小悟”。“至于参禅,则贵在起疑情;若无疑情,则不可名之为参禅也。”参禅之人,如果有疑情在,则不须一味地多举话头,你只须让疑情涌涌相续下去就行了。因为提话头是为了起疑情,切不可倒用心以至头上安头。当然,初发心的人,对这一话头还不太熟,故还得不时地提一提话头,使心安住于话头上让疑情相续不间断。可见,起疑情是参禅的核心。说白了,参禅即是起疑情。高峰妙祖禅师示众:“此事只要当人的有切心。才有切心,真疑便起,疑来疑去,不疑自疑。从朝至暮,粘头缀尾,打成一片。撼亦不动,趁亦不去。昭昭灵灵,常现在前,此便是得力时也。”传圣禅师开示:参究就是想弄个明白,讨个究竟!疑情乃是从自己脚根下对真相的求证!若未透彻明白则誓不罢休!这就是你产生疑情的最大动力!慧门禅师说,参话头就是要行者产生疑情,使所有隐藏在八识田中的无明种子统统生起,但又不让它起现行,就在种子生起和起现行之间拦截住,把全部无明赶到疑情里,一次爆破,全部灭尽,而见全体的佛性。
注意:
1、 唯起参究一念,不起二念,不起烦恼,不要着急,不要间断,不着境界,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但向已求,不从他得。只问耕耘,莫问收获。只须在这个不明白的地方微微审究,如老鼠啃棺材相似,老老实实,挺住一处,尽心去咬,不辞劳苦,从不间断,更无旁顾,永不改换地方。
2、 参禅尤重离心意识参,制伏想蕴的妄动。大慧宗杲禅师明示:看时不用搏量,不用注解,不用要得分晓,不用向开口处承当,不用向举起处作道理,不用堕在空寂处,不用将心等悟,不用向宗师处领略,不用掉在无事甲里。
3、 参禅切忌承当。不要自已给答案。用思维心所得到的答案绝对错误。
4、 不要过多地感到苦闷,以免掉入虚明妄想。但是,冷冰冰的枯木心情却是参情绵绵的正常状态。
5、 永远不要退屈。参禅人虽没有参透,但是因为不明白,所以要放下是万万不可的。因此参禅人对本参话头是何等的看重!!非要把这桩事弄清楚不可!非要讨个消息不可!
6、 疑情发不起来是致命的问题。其实,就怕生死心不切!否则,没有参不上的。因此要真发心,就在参不上的地方参去,如丧考妣,总带几分失意相似,念兹在兹,即使经年累月也不罢休!自然会有禅的消息!
7、 不要行为怪异,与众不同,使凡愚之人刮目相看。修行人应于一切处都显得很平常自然。
8、 善调身心,拿捏分寸。如虎衔子,不张不弛。既时时提撕话头,又要杜绝性急躁进。
9、 不要得少为足。只要坚定信心去修,想要有个小小悟境,瞥见空性,是很容易的。但是除掉妄想习气才困难。因此,参禅人不要怕苦,要下死工夫,立大志愿,日久月深,自能参透祖师三关。
最后,总结参话头的口诀:放下万缘,单提一念,蓦直参去,生死心切,疑情渐起。(即:一放下,二单提,三直疑。)同时:不起二念,不起烦恼,不要着急,不要间断,不要旁顾,不要思量,不着境界,不问收获,不换题目,不生退屈,不破不休。
末学特别喜欢中峰和尚的开示,实际上也是按照其开示在参话头,效果比较理想。中峰古佛的禅风可以用四句话概括无遗:生死心切,单提一念,不起二念,久远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