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看话头的禅乐和若干经验
2008年3月19日
参禅不局限于静坐,不需要任何仪式。行住坐卧、语默动静、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无不可以参禅。这是我作为在家人选择习禅十分重要的一个原因。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希望能够为正法作现证、为佛祖出口气、为宗门出点力。
看话禅妙用横生,尤其适合在家学人的实况和根性:
第一,看话头全在心行,不用念诵,不必任何形式,只须密密参究,看起来与平常并无两样,其实心里已经时时在前行了。
第二,看话头能够非常有效地替换妄念,使妄念日渐显得依稀冷落,与四念处相比,更容易使工夫逐渐成片成熟。
第三,看话头如猫捕鼠,如警觑贼,咬定青山不放松,比较适合我这种专注执着的个性。
第四,看话头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过程中都能应用,不必拘泥于林下泉边和空地闲居,特别适合我这种在家人。
第五,看话头适合于一切时一切处,行住坐卧无不是禅,不必打坐守静,特别适合我这种不会双盘打坐的死硬汉。
第六,看话头特重生起疑情,适合我这种喜欢潜思和探究的家伙。
第七,看话头是一把可以随身携带的隐形利剑,无论是读书看报、穿衣吃饭,还是走路闲谈、开会接待,都可以暗地击退妄想习气。即使是不喜佛禅的无智俗人,也不知不觉,彼此互不相碍。
第八,看话头不讲究日中一食或其他形式上的戒条,只重心行,属于无相圣戒。心心照顾话头,自然内心清净。这就方便多了。
第九,看话头必须具备的四要素,即大信根、大愤志、大放下、大疑情。自已检验自己,我初初具备这四点。我确信心性有悟门,坚信自己能悟道,比较看破这条穷性命、烂骨头和臭皮囊,急切希望了脱生死、救渡众生、阐扬祖道,愤然想要究明脚跟下这段大事,而且开始对生死迷情和本来面目逐渐生起了疑情。
我在实践看话禅时有以下若干粗浅体会:
一是书要读。不能坚持死抱一个话头才叫做精进无杂。如果这样做的话,你往往会退失道心的,甚至误入岐途。除非你是大根器、大力量的佛种子。除非你处于疑情汹涌、克期取证的时节。读书有两大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一,让你时时检点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以保持归家返程的顺利;第二,让你时时得到大善知识的警策,以保持精进勇猛。但是,读书时要特别注意三点:第一,不可随便看书,必定要看公认的真修实证的古今大德的语录,并且以大彻大悟的古大德为主;第二,即使在参阅古大德开示时,也不可失于宽泛,切切不可记持玄言妙语,应以如何做工夫为主;第三,读书时不可死在书本上,不可阅读时间超过修学时间,不可看归看、做归做,要落实到自己的行持上,做到行解相应,见意忘言,见月忘指。
二是神要养。真参实究的佛子,提起话头要像祭起倚天长剑一般,无一法可挡,才能剿灭心意识。如果疲惫不堪、精力不济、昏散交驰,倚天长剑必然黯淡无光,又如何能够摧魔驱邪呢?因此,宁可放参烂睡,也不要虚度光阴。一觉醒后,应当抖擞精神,猛着精彩,神采奕奕,一提话头,顿时如同万丈寒光,疑情凛凛。
三是心要静。心思如果烦躁荡动,掉举轻浮,扰扰攘攘,往往难以从深细之处看觑话头,就像漾动的水纹无法清晰照出岸上的景物一样。因此,要尽量保持平静安祥的心态,甚至近似忧郁的情调,时时举觉,密密推究,绵绵起疑。
四是身要缓。动作举止如果总是急躁匆忙,话头要么容易断续,要么只举不疑。因此,言谈举止应该尽量从容,让觉照的光芒时时笼罩,让话头与行住坐卧相依为命。
五是弦要调。参话头应该缓急得当,如调琴弦,方成曲调。急则除执离妄反成偏执。缓则话头打散难成一片。另外,参禅还有猛烈与和平两种风格。猛烈有劲,容易引爆疑情,但难以持久;和平乏力,见性较为缓慢,但容易持久。因此,我们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顺势而为。在没有闲事、神清气爽时,要发大忿怒,奋金刚剑,立地要见疑情分晓;在打岔较多、筋疲力尽时,要心平气和、绵绵密密,默默提撕,暗暗觑捕。
六是疑要保。疑情对于参禅真是个无价之宝。一旦疑情生起不断,短期内必定打破本参。因此,对于强有力的疑情应该保任护念,即使更改话头也值得。如高峰妙祖、无闻聪禅师、雪庭禅师、善坚禅师、天琦禅师都是被偶然发起的其他疑情所吸引而悟道的。疑情的妙处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末学刚参“无”字话头的第七天晚上,看到钱伊庵居士书上说“无即佛”后,顿生疑情,盘旋不去。那种感觉真好。疑情若能生起,真是省力极了,不必举话头而话头挥之不去。岂不美妙?省力处即是得力处。
总结看话头:在初发心阶段:一放下、二单提、三直疑、四无间。到了一心时,只有无间的参情,更无一二三四。
末学感觉,在参话头开示方面:大慧谆谆善诱,老婆心切,兼爱居士,尤能激人信心;高峰雄伟猛烈,长虹贯日,掏心掏肝,尤能激人斗志;中峰集大成者,文句精丽,劝导有方,尤能激人受用。此三大老是提倡参话禅的一代大师。天如禅师系中峰明本的高足。其书信说理透彻,韵味深长,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读来令人爱不释手,意气风发。对居士多有鼓励,修学期间若有倦怠,不妨再读。此外,宝独禅师、博山大师等祖师的开示也是妙不可言。
话头法门本身也有个变迁的过程,无论是话头本身,还是用功方法,都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前德清、后德清、月溪老、袁焕仙的用功方法,今天的习禅者比较喜爱,大概是往“一念不生”的景象觑捕和推敲,比较适合现代紧张繁忙的生活吧。
今天,参话禅的关键不在于如何完善和系统化的问题,而在于如何更好地与现代人的生活紧密结合,更好地指导现代在家居士的参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