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第二十一课、佛教与公益事业

2014-12-22 浏览次数:96270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第二十一课 佛教与公益事业
  所谓公益事业,顾名思义就是谋求公众利益的事业。佛教讲因缘,认为所有众生都是相依的因缘和合体,并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和「同体共生」的理念作为推展公益事业的依据。
  大乘佛教主张菩萨行者要发「上弘下化,饶益众生」的菩提愿,要有「祈愿众生离苦海」的大悲心,同时还要有广施欢喜法乐的方便行,以及三轮体空的般若智。这些精神理念,在佛教诸多经典中处处指陈,例如:《大乘起信论》云:「观一切法,因缘和合,业果不失,起于大悲,修诸福德,摄化众生,不住涅槃。」《宝集经》云:「贫者给财,病者施药,无护作护,无归作归,无依作依。」
  佛陀所说增长功德福报的方法,都是有益于社会大众的公共设施,因此可以说佛教的福田思想实乃发展公益事业的启蒙。根据《佛说诸德福田经》载:「佛告天帝:复有七法广施,名曰福田,行者得福,即生梵天。何谓为七?一者、兴立佛图、僧房、堂阁;二者、园果、浴池、树木清凉;三者、常施医药,疗就众病;四者、作坚牢船,济度人民;五者、安设桥梁,过度羸弱;六者、近道作井,渴乏得饮;七者、造作圊厕,施便利处;是为七事得梵天福。」
  从经典所载,证明佛教重视公益福利,这种思想在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代推动得更为积极,举凡设置药品仓库、施药、植树、凿井等,无不本著佛陀示教利喜的精神,由全国百姓共同推动参于。
  自古以来,佛教徒一直本著利他的精神,不遗余力地为社会人群奉献,诸如植树造林、垦荒闢田、凿井施水、维护泉源、利济行旅、筑桥舖路、兴建水利、设置浴场、兴建公厕、建立凉亭、经营碾磑、急难救助、设佛图户、成立悲田基金,以及为了救济贫民、灾变所设立的福利制度,包括僧只户、寺库、无尽藏院等,不胜枚举。
  大乘佛教最初从印度传到中国、越南、韩国、日本等地,之所以能被当地社会普遍接受,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佛教能注重资生的布施与利众的事业,协助当局解决民生问题。因此,若说佛教是推动公益事业的先驱,佛陀是开创公益事业的鼻祖,实不为过。
  佛教自古以来的公益事业形态可分为下列四大项:
  一、教育事业:两千六百年前,佛陀率领弟子们至各处托钵来教导民众,上至王宫贵族,下至贩夫走卒,都是佛教僧团教化的对象,此乃社区教育的开端;佛陀在行化各处时,随时以四周的人、事、地、物来教导弟子们,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个游学团;维摩居士时常到学堂、淫舍、酒肆、宫廷、官府等地开示妙谛,是乃分类教学的雏型;胜鬘夫人在宫中聚童说法,则为星期儿童学校的首创者;公元五世纪,帝日王所建的那烂陀大学,不但是当时最高学府,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大学。
  二、文化事业:佛陀入灭之后的三藏结集开启了文化事业的序幕,佛教传入各国所发展出来的译经事业,丰富了各地的文化内涵;历代祖师为三藏宝典所作的注疏解释,促进了时人对佛教的了解;各个寺院以刻经、抄经、印经事业来流通佛法,更开启了人类的智慧。此外,自古以来的名蓝大寺不仅建筑宏伟,雕像庄严,庭园雅致,花木扶疏,并且设有画坊、书坊,犹如文化的圣殿,令人流连忘返;地方道场所培训的舞蹈团、戏曲团,在节庆时所作的各种表演,不但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同时也刺激了当代文化艺术的成长。
  三、福利事业:千百年来,佛教徒本诸佛陀的教诲,造桥、舖路、施井、施亭、施茶、施灯,更设立船坊、车坊、宿坊、邸店,提供舟车、食宿、寄物等服务,利济来往的行旅;开垦荒地成为良田,并努力研究改良作物,促进农业的发展;植林种树,兼筑堰濬河,对防治水灾贡献至钜;开山采矿,以佐国用,且在国难方殷时,一面劝募军费,一面安抚民心。佛教的借贷、唱衣及出纳求利等办法,对信众而言,是一种应急的实惠;对僧团而言,得以累积弘法基金,不仅在当时印度的宗教界是一大突破,还是后世银行业、保险业、典当业、拍卖业的先河。
  四、慈善事业:佛世时,陀罗婆摩罗比丘「能广勤率,施立斋讲」,差摩比丘「瞻视病者,供给医药;四事供养,衣被饮食」,须夜摩比丘尼善于教化,使立檀会,办具床座,守迦比丘尼「育养众人,施与所乏」,给孤独长者「门不安守,不拒逆诸行路乏粮者」,「于四城门、市中、家中广行惠施」……,此等皆为公益事业的先驱。
  从印度瓶沙王和中国北魏以来佛图户的解放奴隶及免囚保护运动,智者、善导等高僧以威德感召猎户、渔民、肉贩自动转业的懿行,到现代佛子们对保护动物组织及生权平等运动的积极投入;从梁武帝的孤独园,竟陵文宣王的福德舍,到现代佛教界在养老育幼方面的各种设施;从阿育王的药藏、齐文惠太子的六疾馆、唐朝的养病坊、宋代的福田院到现代佛寺创办的医院、诊所;从古印度、西域五年一次的般遮于瑟会,中国梁武帝、日本推古天皇等人推行的无遮大会,北魏以来的僧只粟到现代佛教团体跨国越洲的救济行动;从宋代以来的漏泽园、义塚到现代佛教组织的施棺、施龛,乃至安宁病房、往生助念等,利济了无数的众生。此外,每逢战乱,佛教寺院无不主动收容军民,提供粥食;每到荒年,佛教僧侣也总是心怀悲愍,奔走救济,尽施寺物,不以为苦。凡此均可以看出只要有佛教的地方,就有慈悲的法水为人抚慰伤痛,涤除悲苦。
  随著科技进步,物质日益丰盛,但是社会文化和人类精神生活却越见低落。因此,在道德沦丧、暴力充斥之际,社会教化和净化人心的公益事业日益重要。现今大部份的公益事业大多偏重于治标不治本,以救济性质为主的社会服务。基于「救心」才能治本的理念,佛教除了推展救济性质的公益事业外,更进一步,积极的扮演教化社会,净化人心的角色。
  国际佛光会历年来不断地举办「净化人心七诫运动」、「三好运动」、「「监狱三皈五戒」、「反烟毒运动」、「禅净密三修法会」、「慈悲爱心列车」等活动,都是佛教发挥对社会人心教化功能的最佳例证。
  慈善布施固然有益社会,但「社会教化」和「净化人心」的公益事业更能跨越时空,广利十方三世众生。所以,《金刚经》强调弘扬四句偈功德胜过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功德。因此,以教化社会人心为目标的公益事业才能真正为众生谋求福利,圆满「同体共生」的悲心。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