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古代高僧事略

2014-12-22 浏览次数:5391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古代高僧事略
  到印度取经的玄奘大师
  幼年出家
  玄奘法师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西元六零二年〉﹐卒于唐高宗麟德元年〈西元六六四年〉。俗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人。自幼家贫﹐但聪颖好学。
  隋炀帝大业八年〈西元六一二年〉﹐皇帝下诏度僧。当时玄奘只有十一岁﹐年龄不合规定﹐但他深受哥哥长捷法师的熏陶﹐抱有弘法利生的志愿﹐于是也去应征﹐终于得到主考的赏识而破格取录。
  印度取经
  玄奘研读佛经时﹐发觉经文中常有文义未周全的地方﹐产生很多疑问﹐不能解决﹐于是发愿要到印度取经。
  唐太宗贞观三年〈西元六二九年〉﹐当时玄奘二十八岁﹐约了几个同道﹐从陆路出发途中备极艰苦﹐同行的人先后离去。他独自来到戈壁沙漠﹐只见遍地砂砾﹐四周渺无人烟﹐但仍然冒险前进。
  玄奘越过伊吾国境﹐到了高昌﹐国王曲文泰也是信佛的﹐对玄奘很恭敬﹐除赠送很多礼品外﹐并护送他到边境﹐又给他介绍信﹐请沿途各国的国王照应和保护他。
  折服外道
  玄奘在旅途中﹐每当遇到知名的学者﹐必定追随他们学习。最后到达全印度最著名的那烂陀寺﹐跟当时的佛学权威戒贤论师及其他名师学习大、小乘经典﹐经五年之久﹐精通经、律、论三藏。每次跟外道辩论﹐玄奘都能把对方折服。因此﹐威名震撼全印度﹐许多国王、大臣和百姓都纷纷向他皈依。
  学成返国
  玄奘后来走遍全印度﹐朝礼佛陀圣迹﹐在印度一共逗留十五年﹐沿途经过五十六个国家。在唐太宗贞观十九年〈西元六四五年〉﹐他带了许多经典、舍利和佛像等物回国。在抵达国门时﹐先写了一道奏章呈给皇帝。
  唐太宗看了﹐非常高兴﹐派大臣前去迎接他。当他回到长安时﹐百姓沿途欢呼﹐香花遍地﹐法幢飘扬热闹非常。
  翻译佛典
  玄奘在弘福寺开始翻译的工作﹐前后十九年﹐共译出了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又由弟子笔录『大唐西域记』,叙述取经的的经过。唐太宗还写了一篇『圣教序』来颂扬他。
  玄奘在六十三岁时去世﹐高宗罢朝三日以表示哀悼﹐举行国葬那天﹐从全国各地前来参加丧礼的官、民、僧、俗达百多万人﹐可见大家对他的崇敬。
  影响深远
  玄奘精通梵文﹐所译的经典﹐文字贯串精炼﹐矫正旧译的错误﹐开辟了中国译经史的一个新纪元﹐对我国研究佛教义理方面﹐贡献很大。甚至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其次﹐他往返中、印,对两地的文化﹐交通也起了沟通的作用。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出身贫苦
  慧能大师生于唐太宗贞观十二年〈西元六三八年〉﹐卒于唐玄宗开元元年〈西元七一三年〉。俗姓卢﹐河北范阳人﹐父亲贬官岭南﹐便落籍广东。他三岁时﹐父亲去世了﹐由母亲抚养成人。自幼家贫﹐靠卖柴奉养母亲。
  闻经即悟
  有一天﹐慧能挑柴贩卖完毕﹐经过客栈﹐听到有人诵『金刚经』﹐他由于宿慧深厚﹐心中豁然省悟,便上前询问﹐那人答道﹕
  「『这是金刚经』﹐是从黄梅东禅寺弘忍大师处学来的。」
  他听后﹐心生欢喜﹐便立志出家﹐得到母亲的同意后﹐把她安顿妥当﹐就往见弘忍大师了。
  东禅受学
  慧能来到东禅寺﹐参礼五祖——弘忍大师。
  五祖问︰「你是从哪里来的呢?」
  他回答说︰「我是从岭南来的。」
  五祖又问︰「你到来想要些甚么呢?」
  答道︰「我并不想要些甚么﹐只是希望成佛吧了!」
  五祖故意试探他说︰「岭南的蛮子也能成佛吗?」
  他立刻回答道︰「人虽然有南北之分﹐但彼此的佛性又有甚么差别呢?」这番对话词锋锐利﹐契理透彻。
  五祖虽然心中赞赏﹐但恐怕慧能给人妒忌﹐便吩咐他暂时随僧众去做寺务。
  这时东禅寺有七百多位僧人﹐首座神秀大师是教授师﹐极受大众尊崇。刚好五祖要找法嗣﹐令僧众各作一首佛偈﹐看谁能够见性﹐便传给他衣钵。神秀便在廊壁上写了一首偈语︰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劝拂拭﹐莫使惹尘埃。
  五祖看了﹐知是神秀作的。神秀虽然还未见性﹐但所说的道理﹐也适合中、下根性的人修持﹐于是赞叹道︰
  「后人依着这样修行﹐必能渐渐修得圣果!」
  慧能当日在碓坊舂米﹐听到一个小沙弥念诵神秀的偈语﹐心里知道这偈语的作者尚未见性﹐自己也想了一首偈﹐但由于不识字﹐只好央求别人代写﹐就在神秀偈语的右侧写下︰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看了﹐知道慧能已经见性﹐心中暗喜﹐但见僧众很惊讶﹐恐怕别人妒害他﹐于是假意说︰
  「这首偈是谁作的?他也未见性啊!」随即用鞋把偈语擦掉。
  围观的僧众也就不以为意了。
  得传衣钵
  隔了一天﹐五祖避开众人﹐走进碓坊﹐看见慧能在舂米﹐问道︰「慧能﹐米舂好了没有?」慧能立即会意﹐答道︰「米早就舂好了﹐只欠筛吧!」
  五祖用手杖在碓上敲了三下﹐暗示要他当晚三更前来见面。慧能会意﹐便依时去见五祖。五祖为他讲解『金刚经』的道理﹐慧能听后便豁然大悟。五祖于是传给他顿悟的法门﹐并付给他衣钵。
  寺内的僧众全不知道这件事。
  弘法广东
  慧能成为六祖﹐带了衣钵﹐当晚便起程返回广东﹐其后在大梵寺讲经说法﹐皈依的有数千人之多﹐门人记下他的事迹和法语﹐就是著名的『六祖坛经』。
  六祖七十六岁圆寂﹐肉身历久不坏﹐现仍供奉在广东韶关南华寺中。
  波阇波提比丘尼
  抚育佛陀
  波阇波提比丘尼本是净饭王的妃子﹐也是佛陀的姨母。
  摩耶夫人诞下悉达多太子后的第七日便去世了。抚育太子的责任﹐便落在波阇波提夫人的身上。她既爱护自己所生的难陀王子﹐也爱护悉达多太子﹐就像自己亲生的一样。
  太子长大以后﹐立志出家﹐使波阇波提感到非常痛心﹐经常不眠不食﹐终日以泪洗面。
  请求出家
  佛陀成道后数年﹐回故乡迦毗罗卫城说法﹐藉此看望父王﹐于是王宫里又引起了一阵欢欣的热潮。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给大家留下深的印象﹐连净饭王也皈依了三宝﹐很多王族子弟也纷纷出家。波阇波提夫人看在眼里﹐也生起了出家的念头﹐并且立刻得到五百位妇女的响应。
  两年以后﹐当佛陀重回迦毗罗卫城说法﹐波阇波提带着五百位妇女去见佛陀﹐她们礼佛以后﹐便恭敬地合掌请求说︰
  「佛陀啊!请你慈悲﹐也让我们妇女出家吧!」
  但是佛陀顾虑到妇女出家以后﹐也要像比丘那样过着漂泊托钵的生活﹐实在有很多危险和不便﹐便断然拒绝她们说︰
  「只要努力修道﹐不论在家或出家﹐同样可以解脱生死的。你们还是留在家中修道吧!这样对于你们﹐乃至整个佛教都是更为有利的。」
  虽然佛陀不答允她们的请求﹐但是波阇波提要求出家的心意却非常真切﹐她和五百位妇女先行剃去了头发﹐换上了袈裟﹐待一切都准备妥当以后﹐再去求见佛陀。
  然而﹐这时佛陀已经去了别的地方弘法。夫人只好率领五百位妇女赶去。她们经过多天的长途跋涉﹐终于赶上佛陀﹐可是已经疲乏不堪了。
  佛陀被她们的诚意所感动﹐只要她们答允接受比丘僧团的领导﹐便准许她们出家。
  从此佛教便有了比丘尼﹐具足四众弟子。
  统领尼众
  日后﹐凡有女性要出家﹐佛陀便请波波提为她们剃度。因此﹐比丘尼僧团在原则上虽然是由佛陀统领﹐而实际上却是以波阇波提为中心的。
  波阇波提出家以后﹐一方面努力修道﹐一方面以谦卑、热诚的态度去协助佛陀从事教化的工作。对于贫病的人﹐她总要前去慰问;各地若然发生天灾人祸﹐她立刻率领女众前去救援﹐在她的影响之下﹐很多家庭都遵从佛陀的教化。因此﹐不但女性愿意接受她的领导﹐就是很多大比丘也很敬仰她。
  入大涅槃
  波阇波提活到一百二十多岁才进入涅槃。佛陀在葬礼时向大众称赞她说︰
  「你们不可以把波阇波提比丘尼当作一般的女性看待﹐她实在是一位女中丈夫呢!她崇高的品德和伟大的行为﹐可以作为僧团的良范啊!」
  智首比丘尼
  精通戒律
  智首比丘尼是唐代开元年间的人﹐籍贯、生卒不详。出家后住在藤州的通善寺﹐由于她精通戒律﹐很多僧尼和居士都因她的教化而获得启悟。
  东渡日本
  当时日本人非常仰慕中国的文化﹐所以派了普照和荣睿两位僧人来求佛法﹐恳请扬州大明寺的鉴真律师前往日本传授律藏。鉴真见他们诚意求法﹐虽然知道海路有很多险阻﹐也毅然答应了。
  可是先后六次启航前往日本﹐都遇着种种的挫折﹐未能成功。到了唐玄宗天宝十二年〈西元七五三年〉﹐鉴真带了四十一人﹐不屈不挠地进行第七次东渡传法。
  智首比丘尼听到这个消息﹐便向鉴真要求让她同行。鉴真顾虑到航海既危险﹐又辛苦﹐妇女不容易抵受﹐本想加以拒绝﹐后来受到她的诚意所感动﹐终于答应了。
  智首比丘尼抵达日本后﹐协助鉴真传法﹐专责教化日本的妇女﹐贡献甚大。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