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增一阿含经卷十九 四意断品〔比丘因病厌世的一则特殊个案〕
世尊在祇园精舍时,婆迦梨尊者身得重病,须卧着大小便,想拿刀自杀,却无法自己坐起来,他就告诉侍者:你去把刀拿来,我想自杀,因为世尊弟子之中,得到信解脱的,没有人超过我;但我如今有漏心还是没有解脱,既然如来弟子遇到苦恼时,也有举刀自杀的,我现在就为不能从此岸到彼岸,付出生命。他那出家不久的弟子,既不知从此岸到彼岸,也不知死此生彼的道理,就拿刀给他。这时,婆迦梨因为信心坚固,便举刀自刺,同时想到身为世尊的弟子,应依法而命终,于是便深深思惟:色受想行识这五盛阴集习与灭尽的道理,知道诸有生法,皆是死法,便于有漏心得解脱,于无余涅盘界而般涅盘。
这时,世尊以天耳通而听悉此事,便吩咐阿难把在舍卫城的比丘召集起来,然后一齐前往婆迦梨所住精舍。这时,弊魔波旬也来到此地,虽然各方搜寻,弄得精疲力倦,依然不知婆迦梨神识的下落。世尊告诉诸比丘:你们听到巨大声音,以及奇怪光影吗?诸比丘答说:是的,我们都听见了。世尊说:这弊魔波旬想知道婆迦梨神识的去处。阿难就请世尊明示。世尊说:婆迦梨比丘神识永无所著。阿难又问:他是那一天得到这四谛?世尊说:就是今天。阿难又说:他卧病很久,本是凡人。世尊答说:如你所说,但我弟子之中,信解脱者,此人最胜,当他举刀自刺时,即思惟如来功德, 并思惟五盛阴的集灭,诸有习(集)之法,皆悉灭尽,而般涅盘。
※众所皆知,佛教是反对自杀的,故本经显得独特〔注〕。值得注意的是:婆迦梨已得信解脱,才能于自尽临终之际,信心坚固,思惟如来功德,并深熟思惟五盛阴,由久病之苦,而通透集灭,证得无余涅盘。……
〔注〕佛在世时,比丘因故自毁,事虽非常,然亦非罕独。《杂阿含经》(佛光版)卷36第1010经及卷39第1079经就有阐陀及瞿低迦两位比丘,分别因病及为恐退堕而自杀。其中,在瞿低迦自戕之前,魔波旬曾向释迦佛报讯,请佛阻止之,为佛所拒,而瞿低迦最终身死刀下。对自杀一事,在1010经中,佛是这样说的: 若有舍此身,余身相续者,我说彼等则有大过;若有舍此身已,余身不相续者,我不说彼有大过也。
22.长阿含经卷六 小缘经〔有关人类的由来〕
佛回溯久远的过去,先从人类的由来谈起:天地始终劫尽坏时,众生命终皆生光音天,自然化生,以念为食。光明自照,神足飞空。其后此地尽变为水,无不周遍。当于尔时,无复日月星辰,亦无昼夜年月岁数,唯有大冥。其后此水变成大地,光音诸天福尽命终,来生此间。虽来生此,犹以念食。神足飞空,身光自照。于此住久,各自称言:众生众生。后来,大地涌出酥蜜般的甘泉,那些刚来此地,性情比较轻躁的众生,见了泉水,心中起了念头:这是什么东西?何不尝尝看!于是用手指沾来尝看,愈尝愈觉滋味不错,干脆用手捧起来喝。一执着这种快乐,就贪得无厌了。其它众生见了,也就效法起来。这样不停吃下去,身体就变得粗重,肌肉也变得坚实粗糙, 失去了美妙姿色,而且也失去了神足通,无法飞行,只能踏着地面而行了,而身体所发出的光明也逐渐减弱,最后消失了。这时,天地是一片大黑暗。
佛接着说:当知天地常法,大冥之后,必有日月星象现于虚空,然后方有昼夜晦明,日月岁数。尔时众生但食地味,久住世间,其食多者,颜色麤丑;其食少者,色犹悦泽;好丑端正于是始。姿色既然因饮食多寡,而有差别,那么,变得端正的人就有了慢心,轻视丑陋的人;而变得丑陋的人,也起了嫉恶心,憎恨端正的人。于是人与人之间,就起了忿诤。这时,甘泉也就自然干涸了。
佛接着说:其后,此地生自然地肥,色味具足,香洁可食。当时的众生吃了,更扩大了彼此姿色美丑的差距,而互相诤讼。这时地肥不再生出来,却又生出麤厚地肥,虽然比不上前者香美,但也还可口,众生吃了,也因彼此姿色差别的关系,而互相诤讼。于是连这种麤厚地肥也不再生长出来了。后来,大地上又自然生长出一种没有糠糟的粳米,跟地味一样香洁可食。众生吃了以后,便有男女互相共视,渐有情欲〔注〕, 转相亲近。其余众生见已,与言:汝所为非,汝所为非!即排摈驱遣,出于人外。过三个月已,然后还归,…昔所非者,今以为是。时彼众生习于非法,极情恣欲,无有时节,以惭愧故,遂造屋舍。世间于是始有房舍。翫习非法,淫欲转增, 便有胞胎,因不净生。世间胞胎,始于是也。
从前面一路说到这里,众生的贪瞋痴都已具备了。佛接着谈到当时自然成长的粳米,「随取随生, 无可穷尽」,但因有懈惰的人,懒于朝晚去取食,便开始积粮,以致引起别人有样学样,彼此竞相屯积,以至粳米荒秽,转生糠糟,刈已不生。这时,众生见此不悦,遂成忧迷,才回想起当初来到此地,以念为食,神足飞空,身光自照,而一步步地发展到现在连粳米都吃不到了,如何是好?于是大家共同议定:划分私有土地。结果又因有人渐生盗心,窃他禾稼,而互相责骂打架。大家为此而感愁忧懊恼, 众生转恶,世间乃有此不善,生秽恶不净,此是生老病死之原;烦恼苦报,堕三恶道, 由有田地致此诤讼。于是决议:选出一位有威德的人,专门负责治理这些诤讼,并由大家摊分一些米来供给他生活。于是世间遂有以正法治民的大王出现,这就是剎利种姓〔统治阶层〕的由来。
佛接着谈到,当时有人想到家为大患,家为毒刺,于是舍弃家居生活,而独处山林,静默修道,舍离众恶,于是世间才有婆罗门这个名称。而在这些婆罗门当中,有些不乐闲静 坐禅思惟而走入人间,以诵习为业的人,称为不禅婆罗门或人间婆罗门,这是婆罗门种姓〔祭师阶层〕的由来。而当时有好营居业,多积财宝的人,就被称为居士〔杂居或音译为吠舍〕;有多机巧,多所造作的,就被称为首陀罗〔贱民〕。
佛在讲完印度传统的四个种姓以后,又说出第五种,名叫「沙门」:不论是剎利、婆罗门、居士或首陀罗种姓当中,或时有人自厌己法,剃除须发,法服修道,都称为沙门。不论是那个种姓出身的沙门,身口意业是善或不善,都会分别受到乐报或苦报。
佛又说:如果能修七觉意,则不久就可成道,因为法服出家,修无上梵行,于现法中,自身作证,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复受有,而成就罗汉。
〔注〕 今人受某些西方文化影响,与人交接(尤其是对话)时,须四目互视,方为礼貌;而古德高僧,则常敛目垂睑,中国禅宗丛林高旻寺就有「与人讲话,眼看彼胸;言无口水,低声轻语」等行事细则。
备考 文内※符号后是本文两位作者周浤玮、周勋男之按文,小字则为编者所加。
欢迎印刷流通 网站转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