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就像驯服一头牛
有一次,佛陀在拘睒弥城东南的瞿师罗园,告诉比丘们说:
「比丘们!如果有比丘、比丘尼,在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舌头尝、身体触、意念识时,心中生起欲念、贪爱、愤恨、瞋恚、愚痴、执着,就应当好好地调伏这样的心念。怎么调伏呢?要这样想:若放任这样的心念继续发展下去,将会是一条充满恐怖、荆棘、障碍、危险的邪路,那是恶人走的路,不是善人当走的路。
比丘们!就好比一处即将收成的稻田,如果看守该田的人疏懒,不认真看守,就会让牛只闯入,如此一来,即将收成的稻子,就会被蹧蹋一空。
如果守田人战战兢兢,随时提高警觉守护,一发现牛只闯入,马上扣住牛鼻,鞭打一番,再赶它离开。如果这头牛一而再、再而三地闯入,每一次都被守田人捉打驱离,久了以后,这头牛就不敢再靠近该稻田,更不会再闯入田里蹧蹋农作了。
比丘们!调伏我们的心,其道理就像制伏那头牛一样,要随时警觉守护,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自己:那是一条充满恐怖、荆棘、障碍、危险的邪路,应当厌离,用这样的方法来驯服。心被驯服了以后,当六根接触六境,产生认识时,心念就会变得沈稳而专注。
再如,比丘们!有一位从没见过琵琶乐器的国王,当他第一次听见琵琶弹奏时,对那美妙的声音大为着迷,就问大臣说:
『这么美妙的声音是什么?』
『大王!这是弹奏琵琶的声音。』
『将这美妙的声音拿来!』
大臣将刚才弹奏的那把琵琶琴拿来了,禀报大王说:
『大王!那美妙的声音,就是这把琴弹奏出来的。』
『我要这把琴做什么?我是要刚才那美妙的声音!』
『大王!刚才那美妙的声音,是由这琴的柄、槽、弦、皮,还要有会弹奏的人等,种种因缘和合而成的,刚才您所听到的美妙声音,已经消失而过去了,没办法拿来给您。』
『嗟!这样虚伪不实的东西,竟能让大家着迷,留著作什么,拿出去劈了!』
大臣听命,将琴拿出去,劈成了几百个碎片,撒了一地。
像这样,当比丘有能力观色、受、想、行、识的各种不同粗细层次时,他知道这都是因缘所生,是有为、无常的,则过去所以为的『我』、『我所』、『我是』,都将止息、寂灭了。
比丘们,应当作这样的思惟观照!」
按语:
一、本则故事取材自《杂阿含第一一六九经》、《相应部第三五相应第二○五经》。
二、一头牛,需要一而再、再而三耐心地调伏,才能驯服,心念也一样。这个方法,大家或许比较熟悉在禅修中的专注训练时用:妄念起来了,察觉了,拉回到原来专注的地方;又起来了,察觉了、再拉回……,然,从这个故事知道,这个方法并不限用于专注训练用,就是对过去贪、瞋、痴积习冲动的调伏,佛陀也以这个方法教导我们。
三、故事后半段的琴声譬喻,从琴声到琴的分析,了解到因缘和合中,没有任何实在的、永恒不变的「我」,当然也就没有「我所」可以执着。这样的观法,也可以获得破除「我见」、「我执」的成果。后来某些学派,或许也借用这种分析方法,成为观空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