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流放的土著鱼类共有7种、5万尾,这是西藏水产研究所年内组织开展的第六次增殖流放活动,共计放流西藏土著鱼苗200余万尾。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副院长王志坚告诉记者,此次放流活动是西藏规模最大、组织最完备的一次渔业资源放流活动,目地在于宣传和引导西藏民众的科学放生。据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副院长王志坚介绍,西藏共有60、70种鱼类,但因不科学放生,目前西藏水域外来的物种已经达到20多种,挤占了本地鱼类的生存空间。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庄平在活动现场就哪些鱼类可以放生?最好的放生季节是什么?如何放生成活率更高等问题进行了科普,并发布了拯救天鱼热线,通过这个热线群众可以免费得到放生鱼苗。他说:“西藏人民的放生传统很美好,说明他们重视生物资源的保护。但无序放生达不到我们放流的愿望,甚至会破坏生态平衡。”
西藏年内增殖放流200余万尾土著鱼 呼吁民众科学放生
受特殊高原环境的影响,西藏特有鱼类资源较为独特、脆弱,表现为种群的高度单一性和一致性,他们生长缓慢、繁殖力低,使其对人类活动的干扰极其敏感,鱼类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将很难恢复。人类活动加剧和生物入侵等原因导致西藏土著鱼类种群繁衍面临严重挑战,许多种类已经被列为濒危种。
西藏年内增殖放流200余万尾土著鱼 呼吁民众科学放生
据介绍,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成立以来,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完成了雅鲁藏布江渔业资源调查,成功开展土著鱼人工繁殖。西藏工厂化循环水繁育系统和养殖系统工程实现了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