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嘴上放生”,素食餐厅公益路有多难

2016-11-07 浏览次数:1564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稻禾香是一个践行国学的公益平台,餐厅所有的盈利都用于公益,所有 股东 都不要分红、不求回报。”在童肇雄看来,“稻禾香素食馆”更像是一个心灵的栖息地,在这里他会向顾客介绍素食的文化、国学的理念,更会像朋友一般,与大家分享原味食材。
顿顿大鱼大肉,在以前是生活富余的表现。而如今,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改善,健康均衡的饮食反而成为了一种新的潮流,而这也为素食餐饮的兴起培养了肥沃的土壤。但是,素食只是小众,它该如何真正由田间地头走上大众餐桌,赢得掌声的同时,也能收获经济效益?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抱团取暖和打通产业链或许是新的思路。
 
现象
素食餐厅兴起,绿色健康吸引消费者
“香脆油炸茄盒,内夹蒸熟的香芋,再淋上浓浓酱汁……”在素食餐厅快速发展的档口,素食的菜品早已不像想象中清水煮萝卜那样寡然无味,少盐、少油、少辣,素食餐饮在还原食材真实的口感之外,还能让人食欲大开。
“在吃腻了重口味的菜品后,在素食餐厅吃上这么一顿饭,真是让人身心舒畅,最重要的是还能减肥。”作为骨灰级的素食爱好者,李婷表示,开始接触素食就是为了减肥,没想到尝过后感觉很不错,现在隔三岔五就要来一趟。“素食馆的原材料都是最新鲜的,环境也高雅静谧,吃上这么一顿饭,既饱了口福,也安静了内心”。
据2015年4月新华社报道,中国素食人口已经超过5000万,弹性素食人口更多。同时,素食餐厅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从1998年的不足百家,到2007年跃升至350家左右,到今天已经有近千家的规模,北京和上海最为集中,两个城市的餐厅数量也不相上下,都为100多家。
困境
叫好不叫座,持续经营难以为继
虽然,素食餐厅发展的势头甚旺,但是其中的问题也在逐渐凸显。
10月1日,郑州市首家免费素食自助餐厅正式开业,每天一到规定的时间,就有数百名市民排起长队,等待领取免费素食。然而,仅仅十天,曾经十分火爆的餐厅却挂上了“闭店牌”,门口的告知牌写着“培训整顿”的信息。
素食餐厅以纯公益为出发点,完全不考虑盈利,但是免费过后,是否还能持续发展呢?事实证明,即使市民对该类餐厅啧啧称赞,但是称赞过后,入不敷出的经营状况,确实让不少素食餐厅面临倒闭的风险。
除了公益餐厅面临着严重的经营苦难,其他素食餐厅也是大同小异。位于浙江金华的一家素食馆,在勉强支撑半年后,因资金链断裂而不得不关门。负责人王女士表示,半年来,生意只能算保本,她也曾尝试过各种手段来挽救这家餐厅,但现在手里已没有什么钱,感到很无奈。
更多业内人士认为,现在素食餐饮行业现状基本分为散、乱、小,餐饮企业大多数都没有抱团取暖的意识,导致了各自为战、信息交流不畅通、经营模式僵化、互相模仿等问题出现。更重要的是,与其他餐饮企业一样,特色餐饮企业同样需要按照商业规律生存,面临人工、铺租上涨等压力。而今年基于行业整体不景气的因素,一些经营模式不健全的素食餐饮企业发展同样困难。
创新
苦练内功创新,差异化定位图发展
苦练内功,才能在困局面前打通出路,“素味平生”素食馆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走进餐厅,舒缓的音乐传入耳际,正对大门摆放着一张长桌,总经理吴江正向来往的客人展示自己的茶艺。
“我们只是尘世的一颗小水滴,做着净化人心的本分事,期待有更多的小水滴共聚,汇入善的海洋。”吴江介绍,该店目前有9个股东,从2014年6月正式开业,虽然不以盈利为目的,但实现收益平稳增长,平均每天都会有100-200位顾客。同时,该店也热心于公益事业,多次参与一对一帮扶和社区做环保公益活动。
在进入素食餐饮行业之前,其实吴江已经做了10多年的餐饮,他告诉记者,从2013年接触了某慈善组织之后,他对公益和素食萌生了兴趣,于是转而开创了一家自己的素食馆,“所有原材料都是有机的,我们也会常去外地考察,借鉴各地素食的做法,研发出适合大众口味的菜肴。”
吴江表示,从选材到细节,我们都会以我们的文化影响客人,“比如豆腐的制作,就是用的传统工艺,加上自然的山泉,一系列供应都会保证纯净自然。同时,为了让顾客更舒适地用餐,音乐会控制在40分贝,楼上也设有卡座,椅子也特地分为高低椅,年轻人喜欢坐着高椅,欣赏开福寺的夜景,而老年人则可以在矮椅上舒服用餐。”
除了在菜品上创新,“素味平生”也有着不同定位,吴江表示未来会和更多理念相同的人合伙,加盟连锁。“打造 素味平生 的年轻版及喜宴版,一个定位于年轻群体,一个服务于大型宴会,然后在素食宣传中推广环保,呼吁人们多食素食,保护动物。”
转型
产业反哺公益,三条产业链并行发展
在素食餐饮行业,有人举步维艰,也有人却是如鱼得水。从最初的16人,到25人,再发展到现在的33人,童肇雄作为其中一位出资人,一路见证了稻禾香素食馆的成长。
“从国学班出来,我们决定每人2万元众筹开餐厅,建立一个可以宣传素食文化,践行公益的精神基地。”童肇雄介绍,该餐厅以公益为主,所有“股东”都不要分红、不求回报。除了每周一提供免费素食外,“稻禾香”还首推“墙上素食”活动,平均每个月能征集到300份素食,积累4000-5000元的公益基金。当失独老人、环卫工人、农民工、流浪人员需要帮助时,从墙上摘下爱心贴纸就可免费享用素食。
经过近半年的筹备,去年6月28日,“稻禾香”在长沙正式开业。童肇雄表示,餐厅运作之初,十分艰难,制度和管理都不完善,所有运营全靠自愿。“但好在大家拥有着共同的默契,自愿成为公益事业的奉献者。开业以后就没有股东、股权和老板,只有消费者和服务员、奉献者。股东每月每人必须轮值当两天服务员。”
现在经营情况如何?“因为每份餐食仅20元/人,食材成本高,利润自然也不多,基本上是收支平衡。”童肇雄说,虽然餐厅盈利不多,但其他3条产业链却是“钱景无限”,“打通食材供应链,让长期居住在城市的人也能享受绿色、健康的食材;推广文化产品,整理餐厅国学讲座的资料,众筹一本书《孔子的选择》,编辑成册进行销售;开办幼儿国学培训班,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国学的魅力”。
建议
抱团取暖
打通产业链或是出路
“春风修禊忆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在素食餐厅里,忙于生活的人们,在此有个落脚吃素的去处,放松了身心,也保护了无数动物。但是,既然是经营,就要有可以持续发展下去的规划。那么,在当今社会,在餐饮行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下,素食餐厅这一小众群体该何去何从?
 
对此,长沙市湘菜连锁餐饮协会会长罗继湘表示,目前长沙素食餐饮行业最大的问题,是短线支撑,不能持续发展,“在人们素食消费观念尚未普及时,餐厅营销方式与差异定位显得更为重要。但是,目前长沙的餐厅更多的是固守城门,甚至将宗教与素食捆绑在一起,打着素食的幌子,想在该行业创收一把。”
要打破这种现有状况,需要勇气更要思路,“除了重视厨师人才的培养,还要重视原料,好的原料,才能制造出更美味的素食。”罗继湘认为,素食餐厅应该抱团取暖,多交流,制定好制作标准,改良好口味,注重创新,营造有利于素食文化的餐厅环境,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最好能够实现行业联盟,集体采集有机食材,打通上下游产业链,这样不仅能降低原材料成本,还能丰富素食产品的种类,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竞争。”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