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被称为蝠鲼的海生物在碧蓝的海水中,露出白白的肚皮。约过了十来秒钟,在海里翻了个身,消失在海水中。听渔民口音,像是舟山人。这个体现渔民保护海洋生物精神的视频被迅速转发,大获网友点赞。!
原来,这位天书奇谭网友还是舟山论坛会员。沟通无障碍。他说,这个视频,是他所在的一个“扬帆钓鱼微信群”里,一个叫“嘿嘿~~么么”的群友上传的。
网友也无法确认相关时间人物细节。不过,从视频中海水颜色及人物对话中来看,应是近期舟山渔民在海上捕获概率较大一些。
2011年,网上就有消息说,舟山浪岗渔友捕获千斤大“花鱼”。
不过,据记者向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生物专家赵盛龙教授请教,舟山方言中的“花鱼”,一般是“魟类”或“鳐鱼”居多,不好笼统地称为“花鱼”。赵盛龙教授看了视频后,说,这应该是“日本蝠鲼”。而捕获的海域,赵教授说,“地道的舟山话,应该不会在外洋”。
舟山渔友捕获千斤“大花鱼”
浙江渔民捕获重达1吨巨型蝠鲼
2012年9月2日,浙江省台州市渔民在福建外海捕获一条素有“魔鬼鱼”之称的巨型蝠鲼(fufen),这条鱼重达1吨多(2000多斤),胸鳍张开长度近8米。
据悉,蝠鲼是一种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底层的软骨鱼类,体扁平,强大的胸鳍类似翅膀,在海洋中巡游,胸鳍前有两个薄、窄、似耳朵的突起,可以向口中收集食物,牙齿细小,主要以浮游生物和小鱼为食。目前,这条蝠鲼被切割后运往市场销售。相比较2012年这条蝠鲼的命运,这次视频上渔民捕获蝠鲼后又放生,显得温情脉脉。
蝠鲼(Mobula),又被称为魔鬼鱼与毯魟。属于软骨鱼纲、蝠鲼科,它包含两个属,前口蝠鲼属和蝠鲼属。
体呈菱形,宽大6m余。体青褐色。扣款大。眼下侧位,能侧视和俯视。头侧有1对有胸鳍分化的头鳍,向前突出。背鳍小,胸鳍翼状。尾细长如鞭,具尾刺。平时底栖生活,但有时上升表层游弋,并做远程洄游,行动敏捷。以浮游甲壳类和小鱼为食。卵胎生。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各海区,中国见于东海、南海和台湾沿海。常见的如日本蝠鲼(Mobula japonica)、双吻前口蝠鲼(Manta birostris)。肝富含脂肪,可提炼鱼油。
蝠鲼属包含九种,包括日本蝠鲼、姬蝠鲼、长尾蝠鲼、褐背蝠鲼、印度蝠鲼、芒基蝠鲼、短尾蝠鲼、下口蝠鲼和古氏蝠鲼,这九个种类的蝠鲼也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了“近危”和“易危”的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