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宣传爱护动物-表演节目
我国在2006年9月发布了实验动物福利有关指导性的政策,但是每年仍有数以千万计包括猫、狗、兔和猕猴在内的实验动物被使用,这些实验动物最终的命运就是死亡、病变或者肢体残缺。让人痛心的是很多这样的动物实验并不是必须的。
今年67岁的长春市民王阿姨收养100多只流浪猫狗,她每月不足2000元的工资全都用在了这些动物身上,但对于每月上万元的支出还是杯水车薪,现在快支撑不住了。
24日上午,吉林大学管理学院10级3班的32名学生来到重庆路,戴上小动物的面具为路人表演舞蹈,宣传人类要爱护动物,并为王阿姨募捐。
“先生,献一份爱心吧,也许您捐的一元钱就会救活一只小猫或小狗。”24日上午,在重庆路与人民大街交会处东北角的广场上,32名大学生在这里为养100多流浪猫狗的王阿姨募捐。他们之中,有的头戴小兔子、小猫、小狗等动物的面具,用生动的肢体语言,表现人类要爱护动物这一主题,还有两名穿着白大褂的同学拿着道具手术刀和注射器模拟人类拿小动物做实验的场景,吸引了众多路人观看,并纷纷把善款投向募捐箱。
10岁男孩张强一边看表演,一边说:“那些被拿来做实验的小兔、小狗太惨了,还有那些没有家的小动物也非常可怜,我今后一定要好好对待这些小动物。”
安同学是此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她说:“今天是世界实验动物日,我们宣传爱护、保护动物并不是说人类不许用动物做实验,而是反对乱用动物做实验,因为动物也是有生命的,要善待它们,珍爱它们。”
活动募集到了733元善款,安同学说:“我们会尽快把这笔善款送到王阿姨的手中。”
“世界实验动物日”
1979年,由英国反活体解剖协会(NAVS)发起,定于每年的4月24日为“世界实验动物日”,前后一周则被称为“实验动物周”。
在欧洲,每年大概需要约1000万只动物用于各类医学试验,欧洲各国专家曾呼吁,应该设法减少实验用动物的数量,避免大量动物成为人类试验的牺牲品。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