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要追溯到去年8月的科研项目,省农科院和濮家小学合作,在操场一角顶上种甘蔗、中间养猪、地下面是沼气池的“猪宝堡”。学校养小猪的初衷是植入生态理念,解决师生的剩菜剩饭,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三个月后,5只小猪进驻校园,同学们兴奋不已,给猪圈和小猪取名、迎猪仪式、当小猪倌、写观察日记等,让宁静的校园因小猪的到来而热闹非凡。孩子们每日都带胡萝卜、白菜、苹果等,给小猪当点心。
小猪吃得好,长得快,转眼间长大了。可随之而来了许多问题:小猪的未来怎么办?涉及的生命教育又该如何进行?为此,四(2)班学生陈琰、柯伊媚等同学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同学进行了两周的意见征集。
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认为应该“把它们放生,让它们回归大自然”的同学最多,占到了34.27%;建议“把它们训练成警猪,巡视校园,保卫校园”的比例紧跟其后,占了33.62%;还有同学建议“把它们吃了,让每位同学都能吃到生态环保的猪肉”……经过一系列讨论,同学们发现,这些建议都很难实现。比如,在森林中有很多野兽,猪有可能被吃掉或者自己饿死;由于小猪的品种适用于做火腿,没那么聪明,也无法训练成警猪;学校有三个校区,总计约4000人,让每位同学吃到猪肉显然也行不通。
于是,陈琰、柯伊媚等同学把调查结果跟校长黄凤英进行了汇报和讨论,最终决定将小猪进行竞价义卖,所得款捐给贫困学子和社区孤寡老人,让他们开心地过个年。